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填入文段空格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是( )众所周知,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_从医学角度上讲,任何饮料都不如白开水对生理健康有价值。白开水最容易解渴,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自开水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于促进细地新陈代谢、能量转换血液循环和维持电解质平衡,都大有益处。白开水不含卡路里,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连过细胞膜,_因此,白开水实在是人体最需要的天然“饮料”。A只要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体内产生的废物就能及时地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体内产生的废物就能及时地通过肾脏排出体外。B只要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体内产生的废物就能及时地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C只有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体内产生的废物才能及时地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D只有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体内产生的废物才能及时地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功能。2 .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浩瀚无际的鄱阳湖湿地景色四季怡人,春夏秋冬各禀异趣。春有绿草如茵、一碧万顷的风情,冬有飞鸟遮云、长河落日的壮观。A夏有烟波浩瀚、渔舟唱晚的意境,秋有蒹葭吐穗、芦荻飞雪的韵味B夏有蒹葭吐穗、芦荻飞雪的意境,秋有烟波浩瀚、渔舟唱晚的韵味C夏有蒹葭吐穗、渔舟唱晚的意境,秋有烟波浩瀚、芦荻飞雪的韵味D夏有烟波浩瀚、芦荻飞雪的意境,秋有蒹葭吐穗、渔舟唱晚的韵味3 .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86版西游记中的“白骨精”的扮演者杨春霞近日做客某省电视台,她虽然已经73岁高龄,但依然神采奕奕,气质不凡。B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美丽的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一块冰冷的大石头。C大雨还没完全停下来,我们几个人就迫不及待地背上背包出发了。D在这次期末考试中,他做一道选择题足足花了半个小时,真是小题大做。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回到家,她就迫不及待地急着想去洗个脸。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调查,仔细研究,切不可掉以轻心。C多读多写是正确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D这次事件发生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关注细节造成的。5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震悚(sng)孤孀(shung)憎恶(zng)B疮疤(chung)诘问(ji)哀悼(do)C霹雳(l)粗拙(zhu)守寡(gu)D倘使(tng)繁琐(su)惧惮(dn)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后面问题。芦苇,激荡人心的大美绿树拥岸、蜿蜒流淌的河是很美的,要说河的最美的地方,那肯定是芦苇荡。对河流的审美并不需要多的美学修养,河流有一种天生的打动人的美的力量,她闪烁的波光,她婉转的河岸,她或激越或温柔的流水的声音,她的周围和上空旋绕的鸟的身影,她的波光里明灭起落的星星的倒影、银河的倒影和云的倒影,从她身上弥漫而的湿润清爽的空气这一切,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方位地感染你、渗透你、浸润你,河流很快就笼罩和充满了你,此时,你没有别的感觉,你只有一个感觉河流真好,真爽,真美啊。你不想再远离河流了,你就入迷地站在河风里,站在河的絮语里,你举目四望,河流太好看了,目光都不知该停放在哪个地方,因为每一个地方都是美景,都是亮点。你该把目光投向哪里呢?你知道了“美不胜收”这个词的来历,要是古人不造这个词,面对了河流,你也会在此时此刻造出这个词的,不然,你会觉得对不起河流。这时,你看见了河湾里那大片大片的芦苇荡。那么浓郁热烈的绿,像旗帜招展在河流的身体上。微风吹来,苇浪就开始有节奏地起伏,那么绵软、优雅、节制,那么美好的动作。也许只有芦苇能做出这么美好的动作。风大起了,苇浪起伏的弧度明显放大了,眼看要匍伏在地上,然而并没有完伏下去,你也不愿意看见可爱的芦苇做出这么委屈的姿势。芦苇们互相依托着、呼应着,只把柔韧的腰弯到有几份悲壮的程度,就又挺起,然后随了风继续那哀而不伤、伏而不倒的动人舞蹈。是的,水在流动,风在跑动,岸在移动,在变动不居的河流里,在变动不居的岁月里,芦苇们不知听到了谁的暗示,不声不响地在低处做着准备,然后集结成浩荡的军队呼啦啦开出,就在流动的河里,流动的时间里,流动的生活里,切割了这么一些安静的、绿色的岛屿,宣告美的征服和温柔的占领。让我们看到许多东西在不停地变化、流逝,许多事物在无可挽回地快速远离我们,但是,仍然有一些东西没有变,仍然有一些可爱的事物停留了下来,并且远远近近地陪伴着我们。它们时时眺望着我们,也被我们时时眺望。比如你正在凝视的那一片片芦苇,此时,它在接受你投去的目光,它那么安静,深邃,它似乎要把你清澈、深情的目光收藏起,把你的美好年华收藏起。若干年后,当你老眼昏花了,它再把它收藏的你青春的情怀,把它收藏的你早年的目光,都还给你,重新放进你的瞳仁。到了秋天,苇花如弥漫的白雪,被覆盖的河滩成了起伏的雪原,走近它,你能听见大地深长、细微的呼吸,你能感受到一种只有从风浪和霜寒一路走来才会有的那种深沉、忧郁、而依然保持着纯真情操的成熟之美和内在之美。在苇花的雪浪里行走,你会重新发现你内心深处原有一片柔软地带,此时它正在落雪,正在不断展开灵魂的空阔和洁白。许多个秋夜,我到苇花飘曳的河滩,月亮小心地、踮着脚轻轻从上空走过,生怕让这唯美、柔弱的梦受惊。月光落下,一层层落在苇花上,天上的雪与地上的雪相遇了,尘世的梦与天国的梦汇合了,我目睹并参与了两个梦的交接仪式和汇合过程,并荣幸地成为那超现实梦境的一个细节。我在大地的一隅邂逅了天堂。不止一次,我在秋日里看见过这样的情景:一对对情侣在苇花的白雪里走着走着,置身于大自然纯美的诗的意境,即使再没有诗意的人,这时候看过去,也有了几分空灵和超凡气息。我想,也许他们都是很普通的人,以后也将过着庸常甚至琐碎的日子,然而,这一刻,大自然的诗意使他们凡俗的岁月有了经典的记忆,雪白的苇花漫过他们初恋的时光,即使到老了,什么都忘记了,也许他们仍记得那雪白的苇花,以及那贴着苇花飞过的雪白的鹭鸟,还有头顶那雪白的云。这记忆的底色,将漂白时光里沉积的灰暗,在纷繁甚至浑浊的色彩里,他们一生里都将坚持对洁白的崇拜。当他们在尘世间走出去很远,停下回望,总能望见过去的白雪,那是多么纯真的雪啊。6 . 文章第段讲“每一个地方都是美景,都是亮点”,请联系上下文概括一下文章都写了哪些美景和亮点?7 . 文章第段,作者为什么要写“河流真美”?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8 . 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段划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9 . 文章第段“月光落下,一层层落在苇花上,天上的雪与地上的雪相遇了,尘世的梦与天国的梦汇合了”这一句“尘世的梦”与“天国的梦”分别指什么?10 . 文章的结尾说“当他们在尘世间走出去很远,停下回望,总能望见过去的白雪,那是多么纯真的雪啊。”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一结尾的表达作用。11 . 简要分析选文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后边的题目: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2 .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B行/天下之大道C骈死于/槽枥之间D舍生/而取义者也13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为苟得也(苟且)B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指带来好处)C所欲有甚于生者 ( 介词,比 )D行道之人弗受 (助词,的)14 .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从人们对“鱼”与“熊掌”的取舍写起,目的在于通过比喻引出“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再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证明,然后强调“舍生取义”“人皆有之”,只是“贤者能勿丧耳”。B文章第二段用行道之人不食“呼尔”之食和乞人不不食“蹴尔”之食的事例,证明了“义”“人皆有之”在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时,也不能忍受羞辱。C文章第三段用一组对比排比句,斥责了那些“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接受优厚俸禄的人的不“义”,从正面论证了中心论点。D文章比喻的运用,引出了中心论点,证明了“义”重于“生”;对比的运用说明了义比生更可贵,不义比死更可恶,赞扬了舍生取义之人,批判了见利忘义之人;排比的运用,使论证逐层深入,说理透辟,气势磅礴,论辩有力。15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大意。(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_(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_16 . 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四、情景默写17 . 古诗文默写填空。(1)_,应傍战场开。(2)峨眉山月半轮秋,_。(3)_,非宁静无以致远。(4)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之情的诗句是:_,_。(5)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抒发孤独寂寞、悲哀苦闷之情的诗句是:_,_。(6)登飞来峰一诗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7)孙权劝学一文中从侧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的句子是:_,_!(8)刘禹锡在陋室铭一文中以“交往之雅”来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9)卖油翁一文中表现陈尧咨傲慢无礼的句子有:_,_。五、诗歌鉴赏18 . 夜宿七盘岭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注释)沈佺(qun)期:唐代诗人。 平仲:银杏的别称。浮客:游子,诗人自指。(1)“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六、综合性学习19 . 图文转换:G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