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工程及识图PPT课件_第1页
防雷接地工程及识图PPT课件_第2页
防雷接地工程及识图PPT课件_第3页
防雷接地工程及识图PPT课件_第4页
防雷接地工程及识图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C0400电气及设备安装工程及识图,6C0404防雷接地工程及识图,.,2,一、概念及类型,1、接地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土壤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2、接地体或接地极直接与土壤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或接地极。接地体可分为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人工接地体是指专门为接地而装设的接地体;自然接地体是指兼作接地体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及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等。3、接地线连接于电气设备接地部分与接地体间的金属导线称为接地线。,.,3,4、接地装置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的总体称为接地装置。5、接地装置的散流场当由于某种原因有电流流入接地体时,电流就通过接地体向大地做半球形散开,这一电流称为接地电流,接地电流流散的范围称为散流场。6、接触电压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时,在身体可同时触及的两部分之间出现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压。7、跨步电压人在散流场中走动时,两脚间出现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4,8、接地的分类(1)工作接地工作接地是为保证电力系统和设备达到正常工作要求而进行的一种接地,例如电源中性点的接地、防雷装置的接地等。(2)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为保障人身安全、防止间接触电而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3)重复接地在TN系统中,为确保公共PE线或PEN线安全可靠,除在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应在PE线或PEN线的下列地方进行再一次接地,称为重复接地。如架空线路终端及沿线每1km处。电缆和架空线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处。,.,5,9、接地电阻指构成接地装置的各部分的电阻之和。(1)工频(50Hz)接地电流流经接地装置所呈现出来的接地电阻称为工频接地电阻。(2)冲击电流(如雷电流)流经接地装置所呈现出来的接地电阻称为冲击接地电阻。,.,6,二、防雷装置的安装,1、接闪器(1)材料要求避雷针一般用镀锌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上部制成针尖形状,圆钢截面积不得小于100mm2,钢管厚度不得小于3mm。避雷带和网一般用圆钢或扁钢制成,其尺寸不应小于下列数值:圆钢直径为8mm;扁钢截面积为48mm2,扁钢厚度为4mm。(2)明装避雷带(网)的安装当不上人屋面预留支撑件有困难时,可采用预制混凝土支墩作避雷带(网)的支架,支架点间距均匀,且直线段部分不宜大于3m,转弯处不宜大于500mm。,.,7,(3)暗装避雷带(网)的安装可上人屋面避雷带(网)可暗设,埋设深度为屋面或女儿墙下50mm。避雷带(网)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引至屋面的金属构件、设备的接地线位置应正确,接地点外露。高层建筑30m以下部分每隔三层设均压环一圈。高层建筑30m以上部分向上每隔三层在结构圈梁内敷设一圈254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焊接形成水平避雷带,以防止侧击雷。,.,8,2、引下线引下线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制成,其截面积不应小于48mm2,在易受腐蚀的部位,其截面积应适当增大。其尺寸不应小于下列数值:圆钢直径为8mm,扁钢截面积为48mm2,扁钢厚度为4mm。3、接地装置1、材料要求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规定,钢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截面不应小于表15-1所列规格。对110kV及以上变电所或腐蚀性强的场所的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或适当加大截面。,.,9,2、接地体的埋设要求(1)接地体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且必须在大地冻土层以下。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2)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不应小于2.5m,其相互之间间距一般不应小于5m。(3)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不应小于1m,且应采取均压措施或在其上方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4)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设计要求位置设测试点。(5)埋入后接地体周围要用新土夯实。(6)接地体地下部分不得涂漆。3、接地体的连接要求(1)接地体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10,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应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