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合理用药.ppt_第1页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ppt_第2页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ppt_第3页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ppt_第4页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青霉素于1928年被亚历山大雷明发现,并于1941年作为药物正式应用于临床,标志着抗生素时代的开始,链霉素于1944年被发现,红霉素于1952年出版。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后,-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导致了抗生素的“大爆发”。目前,已有200多种抗生素投入市场。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考虑到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状况,在病原菌的有效感染部位达到有效浓度。药物经济学包括常见细菌、革兰氏阳性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革兰氏阴性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厌氧菌、临床常用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青霉素G青霉素半合成酶耐药广谱复合青霉素第一代:头孢唑啉-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呋辛第四代:头孢吡肟头孢霉素类:头孢辛非典型烃类真菌类:亚胺培南、甲哌米-内酰胺类单环类:美曲霉素类、常用抗菌药物分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氯霉素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糖肽磷霉素。 甲硝唑和替硝唑抗菌药物磺胺类抗菌药物呋喃类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类药物抗麻风分枝杆菌类药物抗真菌药物的背景指南,目前,在我国使用和销售的药物中名列前15位的有10种抗菌药物。我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80%,远远高于30%的国际平均水平。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长。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就规定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并每两年修订一次指南。美国在1969年出版了热病的第一版,到目前为止,澳大利亚的抗生素治疗指南已经有34版达到了第10版。抗菌药物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不当使用耳毒性药物而失聪,其中95%以上是氨基糖苷类药物。对药物性死亡的病理学分析表明,在225例药物性死亡中,97例(43.1%)由抗菌药物引起。抗生素资源有限,研发成本昂贵。一种可用于临床的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成本超过10亿美元,周期为10年,耐药菌的产生只需2年。抗菌药物的发展速度远远低于耐药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由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管理协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和中国医药协会药学专业委员会起草和编写。2004年8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总后勤部联合发布。它分为四个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各种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各种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和病原体的治疗。基本原理,诊断病原感染,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尽快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并根据病原体类型和药敏结果选择药物:标本采集的重要性。根据药物作用的特点及其体内过程,选择药物。治疗计划内科和儿科预防药物,1。它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一种或两种特定致病菌侵入体内而引起的感染;2.在一段时间内预防感染可能是有效的;长期的预防性药物治疗往往达不到目标。3.如果病人的主要疾病可以治愈或减轻,预防性药物治疗可能是有效的。对于患有无法治愈或缓解的原发性疾病的患者(如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尽可能少或不使用预防性药物。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最好仔细观察他们的情况。如有感染迹象,应送相关标本培养,并先进行经验性治疗。4.通常不宜常规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手术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是否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应根据手术区域是否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来决定。1.清洁操作:预防通常不需要抗菌药物。清洁污染作业和污染作业需要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术前有细菌感染的手术,如腹部器官穿孔性腹膜炎、脓肿切除、气性坏疽截肢等。属于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不属于预防性应用的范围。给药方法和类型应根据手术类型、预防目的和手术时间长短来确定。特殊病理生理条件下的用药,肝功能受损时老年患者用药,肾功能受损时老年患者用药,妊娠期和哺乳期新生儿用药,抗菌药物管理,分类原则1。非限制性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小、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第一行)2。限制使用:与无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此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药物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应作为无限制药物使用。(第二行)3。特殊用途: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不适合随机使用或临床上需要双重保护,以避免细菌快速耐药造成的严重后果;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数据仍然很少,或不优于现有药物。药品很贵。常用特殊药物(三线):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第四代头孢菌素、全部碳青霉烯类、糖肽类等。抗生素的管理和分类措施临床医生可以根据诊断和患者的情况开出无限制使用抗生素的处方。当患者需要使用限制性抗菌药物治疗时,应获得主治医生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医生的同意和签名。患者的病情需要使用特殊的抗菌药物,这些药物应具有严格的临床适应症或确凿的证据。经抗感染药物或相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应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医生签字。在紧急情况下,临床医生可以越权使用抗生素,但只能使用一天。在使用各种抗菌药物时的注意事项,青霉素的注意事项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在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对其他药物过敏和过敏性疾病的病史,并且必须先做青霉素皮试。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就地抢救,并立即给患者注射肾上腺素,并给予吸氧、应用升压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大剂量青霉素的全身应用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青霉素脑病),如腱反射增强、肌肉痉挛、痉挛、昏迷等。这在老年人和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中容易发生。青霉素不用于鞘内注射。青霉素钾盐不能快速静脉注射。这种药很便宜这些药物大部分主要通过肾脏排泄。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当肝功能下降到中等水平以上时,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可能需要调整剂量。碳青霉烯类药物注意事项,这类药物不应用于治疗轻度感染,更不用说作为预防药物了。患有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这些药物。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需要使用美罗培南或潘尼培南时,仍应密切观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惊厥。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和老年患者,应根据肾功能不全的程度减少剂量。-内酰胺类使用注意事项,半衰期短,大部分半衰期为0.5 2小时,需要分次给药(头孢曲松为6 8小时)溶液容易分解,现同。(青霉素在体内易形成青霉素酸蛋白,青霉素噻唑蛋白IgE在溶液中合并过敏性休克)抢救:0.1%肾上腺素0.5 1.0毫升肌肉注射有交叉过敏,氨基糖苷类药物注意事项,1。任何种类的氨基糖苷类都具有肾毒性、耳毒性(耳蜗、前庭)和神经肌肉阻滞作用。2.门急诊常见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不宜使用此类药物。由于它们的毒性反应,这些药物不适合于治疗简单上尿路和下尿路感染的原发病例。3.新生儿、婴儿和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药物。临床应用有明确指征时,应监测血药浓度,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给药方案。4.怀孕的病人应该避免使用它。哺乳期患者应避免在服药期间使用或停止母乳喂养。5.这些药物不能用于眼内或结膜下给药,因为它们可能导致黄斑坏死。大环内酯类预防措施,禁止对红霉素和其他大环内酯类过敏患者使用。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禁止与特非那定联合使用,以避免心脏不良反应。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应适当减少,如果需要应用,应定期检查其肝功能。红霉素酯不应用于肝病患者和孕妇。孕妇明确指出,在使用克拉霉素时,在决定是否使用克拉霉素之前,应该充分权衡利弊。哺乳期患者应在服药期间暂停哺乳。万古霉素预防措施禁止对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过敏的患者使用。不适合:(1)预防性用药;(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者;(3)粒细胞缺乏症和发热患者的常规经验性用药;(4)局部用药。这种药有一定的肾和耳毒性。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监测血药浓度,注意听力变化,必要时应监测听力。肾功能不全患者、老年人、新生儿、早产儿或有用药指征的原发性肾、耳部疾病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用药剂量,同时监测血药浓度。疗程一般不超过14天。应避免将这些药物与各种肾毒性药物联合使用。当与麻醉剂结合时,血压可能会下降。氟喹诺酮类预防措施,18岁以下未成年人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制酸剂和含有钙、铝、镁和其他金属离子的药物会降低这些药物的吸收,应避免使用。这些药物偶尔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抽搐、癫痫、精神变化、视觉障碍等。并且不适合患有癫痫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这些药物可能引起皮肤光敏反应、关节病、肌腱断裂等。偶尔可能引起心电图QT间期延长等。服药期间应注意。两性霉素B和脂质体注意事项两性霉素B毒性很高,但这种药物通常是对某些致命的深部真菌病具有明确疗效的唯一治疗药物。必须从挽救生命的益处和可能的不良反应方面考虑是否选择这种药物。两性霉素B引起的肾功能损害是常见的,所以rena如果原肾功能受损,或在两性霉素B治疗期间出现严重肾损害或其他不良反应,且患者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治疗,则可考虑两性霉素B脂质制剂。该类药物需缓慢避光静脉滴注,常规制剂每次静脉滴注时间为4-6小时以上。含脂质的制剂通常持续2至4小时。给药前可静脉注射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或小剂量地塞米松,以减少全身反应,如发热、寒战、头痛等。如果治疗中断超过7天,应再次使用小剂量(0.25毫克/千克),并逐渐增加剂量。吡咯类抗真菌药物的预防措施禁止用于对这些药物及其赋形剂过敏的患者。这些药物会引起肝毒性,酮康唑更常见。大多数症状是暂时性肝酶升高,偶尔出现严重肝毒性,包括肝功能衰竭和死亡。因此,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并监测肝功能。一旦临床症状或肝功能持续异常,应立即停止治疗。当肝病患者有明确的用药指征时,他们应该在决定是否用药前权衡利弊。这种药物禁止与西沙必利、阿司咪唑、特非那定和三唑仑联合使用,因为它会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伊曲康唑不能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伊曲康唑注射液中的赋形剂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因此该注射液不能用于肾功能减退、肌酐清除率MIC和AU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