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格救心汤治疗冠心病_第1页
破格救心汤治疗冠心病_第2页
破格救心汤治疗冠心病_第3页
破格救心汤治疗冠心病_第4页
破格救心汤治疗冠心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可破格救心汤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与应用,塘厦医院 阮永队,李可破格救心汤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与应用,一、李可学术思想介绍二、李可破格救心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运用三、破格救心汤研制思路四、病例分享,一、李可学术思想介绍,1、李可简介:(1933.10-2013.1)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大家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医的脊梁”-国医大师邓铁涛,2、李可学术思想起源,遵从汉唐以前的古中医学理论,即内经、难经、 伤寒杂病论 、 神农本草经 等所记载的一整套理法方药,认为从急危重症到一切外感性的传染病、内科杂病,以及现代疾病谱中的奇难病证,都可以从中吸取智慧,找到解决方法。,3、李可主要学术思想,“凡病皆本气自病。”“阳气是人体的根本”、“治病必顾脾肾”。“保胃气可救肾气,救肾气可保胃气。”“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生死关头,救阳为急!”“存得一丝阳气,便有一线生机。”“伤寒六经,实是阴阳两经,三阳统于阳明,三阴统于太阴,皆脾胃中气之升降而已,中气者人之本气也。”,3、李可主要学术思想,“现代人体质多虛,阳虛者十分之九,六淫之中,风寒湿为害十之八九。”“一切外感必夹内伤”、“伏邪理论”。“人体但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沉寒痼冷之顽症、一切肿瘤皆此因。”“病之来路即是病之去路。”,4、临床中自创方剂28首:破格救心汤 攻毒承气汤 温氏奔豚汤培元固本散攻癌夺命汤三 畏 汤,5、剂量上突破今人的误区,回归经典剂量 1981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教授根据出土汉代度量衡标准器,指出,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剂量仅原方的15,沿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1、冠心病: 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2、胸痹: 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痛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二、李可破格救心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运用,五脏阳虚,肝(乙木),肝阳不足,肝气郁结木不生火,心阳不足,心脉血凝,胸阳不足浊阴窃居阳位心脉瘀阻(滯)心胸疼痛,肾(癸水),肾阳虛肾水寒,相火(命门之火)不能养乙木,木不生火君火不足,心脉血凝,脾(巳土),脾胃阳虚寒湿困脾,宗气大虚运化不及,心脉气虚湿痰凝聚,痰浊瘀血阻塞脉道,脾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肺(辛金),肺金不降,痰饮停聚,治节失司,气病及血血脉瘀滯,3、胸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灵枢经别说:“人之合于天道。” 中医的“人”与天地之“道”合。,式盘,脾升则肝肾亦升,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金火不滯;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黄元御:阳盛则壮,阴盛则病,病于阴虛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虛者,尽人皆是也”。李可:生死关头,救阳为急,阳虛之人十之八九,阴虛之人百不见一。,4、经典论述,1、素问脏气法时论篇:“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2、灵枢五邪篇:“邪在心,则病心痛。”3、灵枢厥论篇:“真心痛,手足青(凊,凉也)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4、素问调经论篇 :“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而血凝冱,凝则脉不通。”5、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5、治疗原则,证属:脾肾阳虛,寒痰瘀阻血脉,浊阴窃居阳位治法:破阴回阳,扶正固脱,活血化瘀除痰,开窍醒神,6、方药,破格救心汤方剂组成:附子30-200 干姜60-120 炙甘草60-120 高丽参10-30(另炖) 生山萸肉60-120 麝香0.5 (分次冲服)生龙骨30 生牡蛎30 活磁石30 生半夏45-65 生姜45-65 生南星30-45 丹参45-120 檀香10(后下)降香10(后下)桂枝45 赤芍45大枣12枚 麻黄10 细辛45 五灵脂30 桃仁30,煎服方法:加水2000-3000ml,文火煎成400ml,兑入参汁,分三次温服。,三、破格救心汤研制思路,本方是李老创于60年代初期,经多年临床实践而逐渐定型。本方源于:四逆汤类方+来复汤(张錫纯) 破格重用附子、生山萸肉加麝香而成。,四逆汤:强心主方,临床应用1700年,救治心衰、呼衰、冠心病及心绞痛,疗效显著。来复汤(张錫纯创方):(山萸肉60、生龙牡各30、生杭芍18、野台参12、炙甘草6) 主治:寒温外感诸证、大病瘥后不能自复(阴阳气血脱失过甚,全身功能衰竭状态),寒热往来,虚汗淋漓(大汗亡阳,气血将脱);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休克先兆);或喘逆(呼吸衰竭,气脱于上),或怔忡(心律失常:早搏、心房纤颤,心跳骤停先兆),或气虚不足以息(呼吸衰竭),诸证若见一端,即宜急服。,张氏认为:“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肝。故人极虚者,其肝风必先动,肝风动,即元气欲脱之兆也(古人论肝,皆与高级神经活动有关)。张氏盛赞:“萸肉救脱之功,较参、术更胜。盖萸肉之性,不独补肝也,凡人身之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生山萸肉为救脱第一要药,能收敛元气、固涩滑脱,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敛正气而不敛邪气。助附子固守已复之阳,挽五脏气血之脱失。龙牡二者固肾摄精,收敛元气;活磁石吸纳上下,维系阴阳。麝香:急救醒神,开中有补,对心脑危象(痰厥昏迷)有斩关夺门,辟秽开窍之功。,附子:为强心之将,有回阳救逆之功。有大毒。,江油附子生产环境与鲜药,李老认为:“附子之剧毒正是救命的仙丹。”当心衰之时,病人全身功能衰竭,五脏六腑表里三焦被重重阴寒所困,生死存亡,系于一发之际,阳回则生,阳去则死,非破格重用大辛大热纯阳之品的附子,不以雷霆万钧之力,不能斩关夺门,破阴回阳,挽救垂绝之生命。附子毒性:四逆汤原方,炙甘草是生附子的两倍,足证仲景当时充分认识到附子的毒性与解毒的措施,甘草既能解附子剧毒,蜜炙之后,又具有扶正作用。,四、病例分享,黄XX,男,54岁,香港人。初诊时间:2007年5月9日。,主诉:高血压病史3年,自觉胸闷痛反复发作1年,加重1周。,初诊:,症见:自诉一年来胸部闷痛,部位在胸骨体中段及心前区,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时间约12分钟,呈紧闷感,休息片刻后可自行缓解,上二楼及行走较快时胸闷痛加甚,伴心悸气促,唇色暗紫、面色潮红,畏寒,无发热、头晕头痛等症,大小便可,舌质淡暗,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查体:P 70次/分,BP155 /110mmHg,心率7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心脏各瓣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辅助检查:冠脉造影: 1、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斑沉积。 2、左前降支动脉血管口径变小且有严重病灶遍及整条动脉。近端几乎全部阻塞。 3、近端的左回旋支有钙化斑块,造成管腔明显变窄(80)。左回旋支中段已全部阻塞。钝状边缘侧支的远端中度至严重(60)的狭窄。 4、近端的右冠状动脉缩窄至50,右冠状动脉中段缩窄达95。评估:心脏供血的三条主要冠脉有严重疾病。,诊断:西医: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 中医:胸痹 脾肾阳虛,寒痰瘀阻血脉,浊阴窃居阳位,病机:此为大虚大实,少阴元阳不能敷布,以致痰湿瘀浊阻滞胸阳,脉络痹阻所致。治则:温潜元阳,助少阴,运太阴,破瘀浊。,方药:熟附子120克 干姜90克 炙甘草90克 桂枝45克 赤芍45克 丹参60克 檀香10克(后下) 红参30克(研粉冲服) 生龙骨、生牡蛎、活磁石各30克 细辛30克 麻黄10克 茯苓30克 生半夏45克 生姜45克。取10剂,用水3000ml煎取400ml,兑红参粉,分两次温服。,二诊: 2007年05月19日,患者服药后,无不适反应,胸闷痛发作次数减少,舌淡暗,苔白,边有齿印,脉细涩。血压:120/80mmHg(未服用降压药),药证相应,脉沉细涩,拟加强化痰开窍力量,守前方熟附子加至150克,另加九节菖蒲30克 白术30克。 取10剂,煎法如上。,三诊: 2007年05月31日,服上药后,动则喘,胸闷呈阵发性,约12分钟后缓解,舌脉同前,正邪相争,险象迭出,助阳破阴为急。方药:熟附子260克 干姜120克 高丽参15(研粉冲服) 五灵脂30克 丹参120克 檀香、降香各10克 (后下) ,进口沉香1克(冲服) 砂仁30(姜汁炒) 三石(龙骨、牡蛎、活磁石)30克 九节菖蒲45克 杜仲30克 炙甘草120克 桂枝45克 麝香0.3克 取7剂,嘱附子逐日(10克/天)加量,直至出现“眩瞑”反应。,四诊:2007年06月18日,服完上药后,无胸闷胸痛,无心悸气促,舌暗淡,苔白,脉细涩。五诊:2007年06月27日,当熟附子加到370克时出现“眩瞑”反应:头晕,全身麻痹、恶心、呕吐2次、腹泻4次,为水样便(晕倒于卫生间23分钟)。但翌日起床后精神颇佳,反应消失。嘱将5月31日方中附子改为250克,取10剂。,六诊 自2007年07月05日至2007年12月05日患者共服用以上方为基方的中药计140剂。患者诸症消失,BP 135/80mmHg,在香港行心脏造影检查示:心脏功能完全正常,查其舌淡,苔白,脉(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