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4 5 0 4 0 S 0 5 T 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 B T3 2 7 5 2 0 11 2 0 1 1 0 7 1 5 发布 铁路混凝土 C o n c r e t ef o rr a i l w a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 2 0 12 0 1 _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前言- -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规定 - - 41 设计使用年限 42 环境类别 43 环境作用等级 5 技术要求 51 原材料性能- 52 拌和物性能一 53 力学性能 5 4 耐久性能 55 长期性能 56 实体混凝土质量 6 试验方法 61 水 泥 62 粉煤灰 6 3 磨细矿渣粉 6 4 硅灰 65 细骨科 66 粗骨料 6 7 高效减水剂 6 8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6 9 引气剂- - - 6 1 0 水- 6 1 1 拌和物性能 6 1 2 力学性能 6 13 耐久性能 61 4 长期性能 61 5 实体混凝土质最 7 配合比 71 一般要求 72 参数限值 73 设计方法- 8 施 工- - - 81 一般要求 目次 T B T3 2 7 5 2 0 1 1 ,2 2 3,他”M M M M M M M M M M”博扒” 82 配合比调整 - 83 质量控制要点 - - - - - - 9 检验 - - - - - - - - - - - - - - 9 1 一般要求 - - - 92 施工前检验- - - - - 93 施工过程检验- - - 94 施工后检验- -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水泥或胶凝材料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快速检测方法 附录B ( 规范性附录)矿物掺合料及外加剂抑制碱一骨料反应有效性检测方法 附录C ( 规范性附录)粗骨料c l 含量试验方法 附录D ( 规范性附录) 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检测方法( 直线导线法) 附录E ( 规范性附录)混凝土压力泌水率比试验方法- - - 附录F ( 规范性附录) 混凝土表面渗透性试验方法 ”巧巧”撕凹如弛姐拍勰 刖昌 本标准按照G B T1l 一2 0 0 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永江、朱长华、廉惠珍、仲新华、李化建、郑新国、黄直久、刘世安。 I I 铁路混凝土 T B T3 2 7 5 - - 2 0 1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配制和施工要求以及质量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工程用混凝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 B1 7 5 通用硅酸盐水泥 C B T1 7 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 B T2 0 8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 B T1 3 4 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 B T 】5 9 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 B8 0 7 6 混凝土外加剂 C B T8 0 7 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 B T9 1 4 2 混凝土搅拌机 G B T1 7 6 7 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 S O ) 法 G 1 3 1 1l8 0 4 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 B1 8 5 8 2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 B T1 8 7 3 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 B T2 1 3 7 2 硅酸盐水泥熟料 G B T5 0 0 8 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 B T5 0 0 8 l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 B T5 0 0 8 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 B T1 4 6 8 4 建筑用砂 G B T1 4 6 8 5 建筑用卵石、碎石 J C J6 3 混凝土用水标准 T B T2 9 2 2 1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相法 T B T2 9 2 2 4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石柱法 T B T2 9 2 25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快速砂浆棒法 T B1 0 1 0 3 铁路工程岩土化学分析规程 T B1 0 1 0 4 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 T B1 0 4 2 5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设计使用年限d e s i g nw o r k i n gl i f e 1 T B T3 2 7 5 - - 2 0 11 设计人员用以作为结构耐久性设计依据并具有足够安全度或保证率的目标使用年限。 3 2 胶凝材料e e m e n t i t i o u sm a t e r i a l 。D rb i n d e r 用于配制混凝土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3 。3 水胶比 w a t e rt ob i n d e rr a t i o 混凝土拌和物中总用水量与胶凝材料总量的质量比。 3 4 腐蚀d e t e r i o r a t i o n 材料与周围的环境因素发生物理、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受到的渐进性损伤与破坏。对钢材则称为 锈蚀( c o r r o s i o n ) 。 3 5 胶凝材料抗蚀系数r e s i s t a n c ec o e f f i c i e n tt os u l f a t ea t t a c ko fb i n d e r 水泥或胶凝材料的胶砂试体浸泡在一定浓度硫酸钠溶液中的抗折强度与浸泡在洁净饮用水中同 龄期胶砂试体的抗折强度之比,用于评价水泥或胶凝材料抵抗硫酸盐化学侵蚀的能力。 3 6 电通量p a s s e de l e c t r i cc h a r g e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混凝土规定截面积的电荷总量,用于评价混凝土抵抗水和离子等介质向内渗透 的能力。 3 7 氯离子扩散系数c h l o r i d ed i f f u s i o nc o e f f i c i e n t 描述混凝土孔隙水中氯离子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过程的参数,用于评价混凝土抵抗氯离子 侵蚀的能力。 3 8 混凝土抗冻等级r e s i s t a n c ec l a s st of r e e z i n g t h a w i n go fc o n c r e t e 用快冻法测得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来划分的混凝土抗冻性能的级别,用于评价混凝土抵抗冻融循 环破坏的能力。 3 9 气泡间距a i rb u b b l es p a c i n g 硬化混凝土中相邻气泡边缘之间距离的平均值。 3 1 0 抗硫酸盐结晶破坏等级r e s i s t a n c ec l a s st os u l p h a t ep h y s i c a la t t a c ko fc o n c r e t e 用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测得的最大干湿循环次数来划分的混凝土抗硫酸盐结晶破坏性能的级 别,用于评价混凝土抵抗硫酸盐结晶破坏的能力。 4 基本规定 4 1 设计使用年限 铁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铁路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级别设计使用年限 厂 一 1 0 0 年 r _ 二6 0 年 三3 0 年 2 4 2 环境类别 T B T3 2 7 5 2 0 11 铁路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按其对混凝土材料和钢筋的腐蚀机理分为6 类,并应按表2 确定。 表2 环境类别 环境类别腐蚀机理 碳化环境保护层混凝土碳化导致钢筋锈蚀 氯盐环境 氯盐渗入混凝土内导致钢筋锈蚀 化学侵蚀环境 硫酸盐等化学物质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损伤 盐类结晶破坏环境 硫酸盐等化学物质在混凝土中结晶膨胀导致混凝土损伤 冻融破坏环境反复冻融作用导致混凝土损伤 磨蚀环境 风沙、河水或泥砂在混凝土表面高速流动导致混凝土表面损伤 4 3 环境作用等级 43 1 碳化环境的作用等级应符合表3 的规定。对于一侧干燥而另一侧湿润或饱水的薄型结构,其 干燥一侧混凝土的作用等级应按T 3 考虑。 表3 碳化环境的作用等级 作用等级 环境条件 室内年平均相对湿度 7 5 0m g k g 且75 0 0m g k g ,并有干湿交替 海水潮汐区和浪溅区( 炎热地区) 盐渍土地区露出地表的毛细吸附区 L 3 水中氯离子浓度 50 0 0m g L ,并有干湿交替 土中氯离子浓度 75 0 0m g k g ,并有干湿交替 注:炎热地区是指年平均气温高于2 0 的地区。 3 T B T3 2 7 5 2 0 11 4 3 3 化学侵蚀环境的作用等级应符合表5 的规定。 表5 化学侵蚀环境的作用等级 环境条件 强透水性弱透水性 作用等级 水中s 0 :土中5 0 :土中S O :一 酸性水水中侵蚀性C O : 水中M 9 2 + m g L ( 水溶值)( 水溶值) p H 值 m g Lm g L m g k gm g k g 2 0 03 0 0 l5 0 0651 53 0 0 H 1 10 0 0l5 0 060 0 0554 010 0 0 10 0 0 15 0 0 60 0 0 4 0 l0 0 0 H 2 40 0 060 0 01 50 0 0451 0 ( 330 0 0 ) 40 0 0 60 0 0 1 50 0 0 1 0 0 30 0 0 1 00 0 01 50 0 040 H 4) 1 00 0 0 1 50 0 0 当混凝土结构处于高硫酸盐含量( 水中s o :一含量大于2 00 0 0m g n 、土中s o :含量大于3 0o o om g k g ) 的环境 时,其耐久性技术措施应通过专门的试验研究和论证确定。 当环境中存在酸雨时,按酸性水侵蚀考虑,但相应作用等级可降一级。 注:强透水性土是指碎石土和砂土。弱透水性土是指粉土和黏性土。 4 34 盐类结晶破坏环境的作用等级应符合表6 的规定。 表6 盐类结晶破坏环境的作用等级 环境条件 作用等级 水中s o :土中S O :一( 水溶值) m r Lm S k g 2 0 0 3 0 0 Y l 5 0 07 5 0 5 0 0 7 5 0 Y 2 ,20 0 030 0 0 20 0 0) 30 0 1 ) Y 3 50 0 075 0 0 Y 4 5O o o 75 0 0 对于盐渍土地区的混凝土结构,埋人士中的混凝土按遭受化学侵蚀环境作用考虑;当大气环境多风干燥时,露出 地表的毛细吸附区内的混凝土按遭受盐类结晶破坏环境作用考虑。 对于一面接触含盐环境水( 或土) 而另一面临空且处于大气干燥或多风环境中的薄壁混凝土结构( 如隧道衬砌) , 接触含盐环境水( 或土) 的混凝土按遭受化学侵蚀环境作用考虑,临空面的混凝土按遭受盐类结晶破坏环境作用考 虑。 当混凝土结构处于高硫酸盐吉量( 环境水中s o :一含量大于1 00 0 0m g L 或环境土中s o :一含量大于 1 50 0 0m s k g ) 的地区,其耐久性技术措施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 4 4 35 冻融破坏环境的作用等级应符合表7 的规定。 表7 冻融破坏环境的作用等级 T B T3 2 7 5 2 0 11 作用等级环境条件 D l 微冻条件,| = l 混凝土频繁接触水 微冻条件,且混凝土处于水位变动区 D 2 严寒和寒冷条件,且混凝土频繁接触水 微冻条件且混凝土频繁接触含氯盐水体 严寒和寒冷条件,且混凝土处于水位变动区 D 3 微冻条件,且混凝土处于含氯盐水体的水位变动区 严寒和寒冷条件,且混凝土频繁接触含氯盐水体 D 4 严寒和寒冷条件,且混凝土处于含氯盐水体的水位变动区 注1 :严寒条件、寒冷条件和微冻条件下年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分别为:t 一8 ,一8 。c f 1O o o k g m 3 的河道 西北戈壁荒漠区洪水期间夹杂大量粗颗粒砂石的河道 43 7 作用等级为L 3 、H 4 、Y 4 、D 4 、和M 3 级的环境为严重腐蚀环境。 5 技术要求 5 1 原材料性能 51 1 一般要求 5 1 11 水泥应选用通用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早强水泥。C 3 0 及以上混凝土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 普通硅酸盐水泥,C 3 0 以下混凝土可采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粉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 51 1 2 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和硅灰等矿物掺合料应选用性能稳定的产品。 5 1 1 3 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坚固、吸水率低、孔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也可选用专门 机组生产的人工砂,不应使用海砂。 5 1 1 4 粗骨料应选用粒形良好、质地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无抗拉和抗疲劳要求的C 4 0 以 下混凝土也可采用卵石。 5 1 1 5 外加剂应选用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且品质稳定的产品。外加剂与水泥及矿物掺合料 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5 5 1 5 1 5 1 1 6 拌和用水可采用饮用水,也可采用满足本标准要求的其他水源的水,不应采用海水。 1 7 养护用水不应采用海水。 2 水泥 水泥的性能除应符合G B1 7 5 的规定外,还应满足表9 的要求。 表9 水泥的性能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 1比表面积3 0 0m 2 k g 一3 5 0m 2 k g 2 游离C a O 含量 l 0 3 碱含量 08 0 4熟料中的c ,A 含量8 当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为硫酸盐化学侵蚀环境时,混凝土应采用低C ,A 含量的水泥,且胶凝材料的抗蚀系数 ( 5 6d ) 不应小于08 。抗蚀系数按附录A 规定的方法检验。 当骨料具有碱一硅酸反应活性时,水泥的碱含量不应超过0 6 。C 4 0 及以上混凝土用水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 06 0 。 当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为氯盐环境时,混凝土宜采用低c l 一含量的水泥,不宜使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5 1 3 粉煤灰 粉煤灰的性能应满足表1 0 的要求。 表1 0 粉煤灰的性能 技术要求 序号检验项目 C 5 0 及以上C 5 0 以下 l 细度 1 2 0 2 50 2 需水量比 9 5 1 0 5 3 烧失量 5 0 8 0 4 c 1 含量 O0 2 5 含水量 1 0 ( 对干排灰) 6s O 、含量3 0 7 C a O 含量 1 0 8 游离C a O 含量 l 0 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为严重冻融破坏环境时,混凝土宜采用烧失量不大于3o 的粉煤灰。 5 14 磨细矿渣粉 磨细矿渣粉的性能应满足表1 1 的要求。 表1 1 磨细矿渣粉的性能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 1 密度 28g , c m 3 2 比表面积3 5 0m 2 k g 5 0 0i , 1 1 2 k g 3 流动度比9 5 4 烧失量 3 0 6 表”( 续) T B T3 2 7 5 2 0 11 序号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5 M g O 含量 1 40 6S O ,含量40 7 c 1 含量 0 0 6 8 含水量 l 0 7d 活性指数 7 5 9 2 8d 活性指数 9 5 5 1 5 硅灰 硅灰的性能应满足表1 2 的要求。 表1 2 硅灰的性能 序号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l 烧失量6 2 比表面积1 80 0 0m2 k g 3 需水量比 1 2 5 42 8d 活性指数8 5 5 c l 一含量O ( 3 2 6 S i 0 2 含量 8 5 7 含水量 3 0 5 1 6 细骨料 细骨料的性能应满足表1 3 表1 5 的要求。 袭1 3 细骨料的性能 技术要求 序号检验项目 C 3 0C 3 0 C 4 56 5 0 1 颗粒级配 , 应符合表1 4 的规定 2 含泥量 3 0 2 5 20 3 泥块含量05 4 云母含量O5 5 轻物质含量0 5 6 有机物含量浅于标准色 7 压碎指标( 人工砂) 2 5 M B 14 01 00 7 0 50 8 石粉含量( 人工砂) M B 14 05 0 3 0 2 0 9 吸水率 2 ( 冻融破坏环境下1 ) 1 0 坚固性8 7 T B T3 2 7 5 2 0 11 表1 3 ( 续) 技术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 C 3 0 C 3 0 C 4 5C 5 0 1 1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05 1 2 c l 一含量O0 2 1 3 碱活性 应符合表1 5 的规定 当河砂的含泥量超过本表规定时,应采用专用设备进行处理至符合要求。 当砂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争门试验研究,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后,方能采用。 冻融破坏环境下,细骨料的含泥量不应大于2O 表1 4 细骨料的累积筛余百分数 公称粒径 级配区 I 区区 区 l O00 00 5O O 1 0 一O1 0 0 1 0 O 25 0 3 5 一5 2 5 O 1 5 一O l2 5 6 5 一3 5 5 0 】0 2 5 一O 06 3 8 5 一7 1 7 0 一4 1 4 0 一1 6 03 1 59 5 8 0 9 2 一7 0 8 5 5 5 01 6 01 0 0 一9 0 1 0 0 9 0 1 0 0 9 0 除50 0m m 和06 3m m 筛档外,细骨料其他筛档的实际累计筛余百分率与本表相比允许稍有超出分界线,但超 出总量不应大于5 。 表1 5 细骨料的碱活性 序号 砂浆棒膨胀率( 快速法) ( s ) 使用要求 l 02 0 混凝土的碱含量应符合表3 2 的规定 不应在梁体、轨道板、轨枕、接触网支柱等预制构件中使用 202 0 s 03 0 当用于其他混凝土结构时,混凝土的碱含量应符合表3 2 的规定,且应对混 凝土采取抑制碱一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抑制有效 3s 03 0 不应使用 5 1 7 粗骨料 粗骨料应采用二级或多级级配骨料混配而成,其性能应满足表1 6 表1 9 的要求。 表1 6 粗骨料的性能 技术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 C 3 0 C 3 0 C 4 5C 5 0 l 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 7 的规定 2 压碎指标值应符合表1 8 的规定 3 针片状颗粒总含量 1 0 8 5 8 表1 6 ( 续) T B T3 2 7 5 - - 2 0 11 技术要求 序号检验项目 C 3 0c 3 0 C 4 5 c 5 0 4 含泥量 1o 1o 05 5 泥块含量 02 6 岩石抗压强度母岩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 5 7 吸水率 2 ( 冻融破坏环境下( 1 ) 8 紧密空隙率 4 0 9 坚固性8 ( 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5 ) 1 0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05 1 1 c 1 一含量 00 2 l2 有机物含量( 卵石)浅于标准色 1 3碱活性 应符合表1 9 的规定 注1 :当粗骨料为碎石时,碎石的强度用岩石抗压强度表示。 注2 :施工过程中,粗骨料的强度可用压碎指标进行控制。 表1 7 碎石或卵石的累积筛余百分数 公称 筛孔边长尺寸 粒径 m m 23 647 5 951 6 O 1 902 653 l53 755 3 5 1 09 5 1 0 0 8 0 一1 0 0 0 1 5 0 5 1 69 5 1 0 0 8 5 一1 0 0 3 0 6 0 0 1 0 O 5 2 09 5 1 0 0 9 0 一1 0 0 4 0 ,8 0 0 1 0 O 5 2 59 5 1 0 0 9 0 一1 0 0 3 0 7 0 0 5 O 5 3 159 5 一1 0 0 9 0 一1 0 0 7 0 9 0 1 5 一4 5 0 5 0 5 4 09 5 一1 0 0 7 0 9 0 3 0 6 5 0 5 0 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牧径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 3 ,在严重腐蚀环境条件下不宜超过1 2 ,且不应 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 4 。 配制强度等级C 5 0 及以上混凝土时,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 5m m 。 表1 8 粗骨料的压薛指标 混凝土强度等级 C 3 0 C 3 0 岩石种类沉积岩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喷出的火成岩 沉积岩 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喷出的火成岩 碎石 1 6 2 0 3 0 1 0 1 2 1 3 卵石 1 6 1 2 注:沉积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等,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石英岩等,深成的火成岩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榄 岩等,喷出的火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 9 T B T3 2 7 5 2 0 11 表1 9 粗骨料的碱活性 序号砂浆棒膨胀率( 快速法) ( s ) 使用要求 1 + 9 0mJ n 7 凝结时间之差 终凝 9 0n l i n + 9 0m i n一9 0m i n + 12 0 川n 8 甲醛含量( 按折同含量计) 00 5 9 硫酸钠含量( 按折固含量计) 5 O 1 0 c l 含量( 按折崮含量计) 06 1 l 碱含量( 接折固含量计) 1 0 1 2 收缩率比 1 1 0 表2 2 引气剂的性能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 l 减水率 6 2 含气量 3 ( ) 3泌水率比7 0 41 h 含气量经时变化量 一l5 + 15 3d9 5 5抗压强度比 7d 9 5 2 8I l9 0 终凝 6 凝结时间差一9 0 I n + I2 0m i n 初凝 7 收缩率比 1 2 5 8 相对耐久性指数( 2 0 0 次) 8 0 92 8d 硬化体气泡间距系数3 0 0u m 5 19 水 5 1 91 拌和用水的性能应满足表2 3 的要求。 1 1 T B T3 2 7 5 2 0 11 表2 :3 拌和用水的性能 技术要求 序号检验项目 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十素混凝= = 1 p H 值 65 65 65 2不溶物含量 20 0 0m g - 20 0 0m g l( 5 ( ) 0 0 “g 1 3 可溶物含量 20 0 0m g L 50 0 0m g L( t 00 0 0t n g , 7 L 5 0 0m g L 4 氯化物含量 3 5 0m g l 。( 用钢丝或热处理的钢筋) ( 10 0 0m g I 35 0 0m g L 2 0 0m g LL 混凝土处于氯盐环境下) 5 硫酸盐含量 ( 6 0 0m g 1 20 0 0r a g I ( 27 0 0m B l _ 6 碱含量 15 0 0m L 15 0 0m g L 15 0 0m g I 7 抗压强度比( 2 8d ) 9 0 8 凝结时间差 3 0r a i n 对于钢筋配筋率低于最小配筋率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拌和用水性能应与本表中钢筋混凝土相同, 5 1 9 2 养护用水除不溶物、可溶物不作要求外,其他性能应满足拌和水的要求。 5 2 拌和物性能 5 2 1 工作性 新拌混凝士的工作性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类型和成型方式确定。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宜满足表2 4 的要求。 表2 4 混凝土的工作性 l I 作性( 入模时) 结构构件类型成型方式 评价方法指标 轨枕增实因数法 l0 5 14 0 振动台 接触网支柱( 方)维勃稠度 2 0s I 型轨道板坍落度法 12 0 型轨遭板附着式振动,坍落度法 1 6 0 I n m 型轨道板坍落度法 1 2 0m m 电杆坍落度法 1 0 0m m 离心机 接触网支柱( 圆)坍落度法 1 0 0n l m 桩、墩台、承台、T 梁、道床板、底座涵洞,隧道衬砌,仰拱,路基 振捣棒( 斗送)坍落度法 1 4 0m m 支挡等 桩、墩台、承台、箱粱,道床板、底座,涵洞,隧道衬砌,仰拱,路基 振捣棒( 泵送)坍落度法 2 0 0t q l m 支挡等 坍落度法 2 2 0n l m 桩 自密实扩展度法 6 0 0m m 充填层 扩展度法 7 5 0m N l 52 2 含气量 混凝I :的含气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一当设汁无明确要求时,不同环境下混凝土的含气量最低限值应 满足表2 5 的要求。 表2 5 混凝土的含气量最低限值 冻融艘坏环境盐类结晶破坏环境 环境条件 I ) 1D 2I ) 3D 4 Y l 、Y 2 、Y 3 、Y 4 食7 t 鼙( 人模时) 40 5Oc ,6O 4O 2O 粱、轨道板混凝上含气母应为20 0 j 4O , 52 3 温 度 混凝t 的入模温度宜为5 3 0 。 f i24 凝结时问 混凝土的凝结时问应满足运输、浇筑和养护工艺的要求,并通过试验确定、, 5 2 5 泌水 混凝土拌和物不应泌水。 5 26 匀质性 混凝土中砂浆密度的相对偏差不大于08 ,粗骨料质量的相对偏差不大于5 。 53 力学性能 5 3 1 不同环境F ,桥梁灌注桩和隧道衬砌用混凝_ i 二的抗压强度应满足表2 6 的要求。 表2 6 桥梁灌注桩、隧道衬砌用混凝的最低抗压强度等级 环境作用 灌注桩隧道衬砌 环境类别 等级 钢筋混凝土索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 T JC 3 0C 3 0C 3 0C 3 0 碳化环境 T 2C 3 5C 3 0C 3 5 C 3 0 T 3C 4 0C 3 0( 3 4 0C 3 0 L 1C 4 0C 3 5C 4 0 C 3 5 氯盐环境 L 2 C 4 5C 3 5C 4 5C 3 5 L 3C 5 0 C 3 5C 5 0C 3 5 H 1C 3 5C 3 5C 3 5C 3 5 H 2C 4 0C 4 0 C 4 0C 4 0 化学侵蚀环境 H 3C 4 5 C 4 5C 4 5C 4 5 H 4 C 4 5C 4 5C 4 5C 4 5 Y l C 3 5C 3 5 Y 2C 4 0C 4 0 盐类结晶破坏环境 Y 3C 4 5C 4 5 Y 4 C 4 5C 4 5 j _ _ 一 D l C 3 5C 3 5 D 2 C 4 0C 4 0 冻融破坏环境 D 3C 4 5C 4 5 D 4C 4 5C 4 5 注1 :本表中的抗压强度等级是按混凝土在标准条件下制作并养护5 6d 时的抗压强度值确定的。 注2 :本表所指灌注桩是指埋八土中或水中的桩体。 1 3 T B T3 2 7 5 2 0 11 53 2 除桥梁灌注桩、隧道衬砌和支承层外,不同环境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满足表2 7 的要求 表2 7混凝土的最低抗压强度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 环境 环境 1 0 0 正6 0 年3 0 年 作用 类别 钢筋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和 等级 钢筋混凝土和 素混凝土素混凝土索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士预应力混凝士 预应力混凝土 T l C 3 0C 3 0C 2 5C 2 5C 2 5C 2 5 碳化 1 2 C 3 5 C 3 0 C 3 0 C 2 5C 3 0 C 2 5 环境 T 3( :4 0C 3 0C 3 5C 2 5C 3 5C 2 5 L 1C 4 0C 3 5C 3 5C 3 0C 3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讯系统安装施工方案(3篇)
- 温棚棉被施工方案(3篇)
- 能源环保施工方案(3篇)
- 芜湖节日活动策划拍摄方案(3篇)
- 物业水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考题及答案
-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及答案
-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一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 智慧之果香蕉700字15篇
- 仙人掌作文400字14篇
- 电镀防火知识培训课件
- 电石炉巡检工课件
- 食品质检考试真题及复习资料
- 天翼云认证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练习试题附答案
- 成人脓毒症患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5版)
- 2025年茯苓市场调查报告
- 2024广东省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
- 仲裁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
- 《普通高中职业规划教育现状的调研探析报告》7800字(论文)
- 光伏区围栏施工方案
- 2025年辽宁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