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 (2).ppt_第1页
血常规检查 (2).ppt_第2页
血常规检查 (2).ppt_第3页
血常规检查 (2).ppt_第4页
血常规检查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常规检查,指对外周血中红细胞和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化验检查,包括RBC计数及其平均值测定、Hb测定、WBC计数及其分类计数(DC)、血小板计数及其均值测定,同时注意观察血涂片中红细胞及白细胞、血小板形态有无异常,某些情况下应注意观察有无异常细胞或寄生虫等。,血常规检查(bloodroutineexamination),人体血液的组成,一、红细胞检查常用的红细胞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测定(Hb),红细胞形态观察,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SR)等。,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生理特性: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渗透脆性生理功能:运输功能调节酸碱度免疫功能C3b受体,红细胞计数,检测原理1)显微镜计数法: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标本稀释一定倍数,滴入血细胞计数池中,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区域内的红细胞数,经换算得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2)血液分析仪法:多采用电阻抗法,也有采用流式细胞术激光检测法。,电阻抗法原理,血细胞是不良导体,当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通过计数小孔时,小孔感应区内电阻增加,引起电压变化产生了脉冲信号,脉冲的大小与细胞体积有关,细胞体积大,脉冲也大。脉冲数量代表细胞数量不同细胞体积不同,因此根据脉冲的大小和数量进行血细胞计数。,血细胞,激光流式细胞技术,当一定量的血细胞被吸入并经过特殊定量的试剂作用后,血样经喷嘴注入充满稀释液的圆锥形流动室中。在稀释液形成的鞘液包裹下,细胞单个排列成行地穿过流动室的中央。当悬浮在鞘液中的血细胞经过二次加速后通过激光检测区时,血细胞受到激光束的照射,产生的散射光性质与细胞大小、细胞膜和细胞内部结构的折射率有关。低角前向散射光反映了细胞的大小,高角前向散射光则反映细胞的内部精细结构和颗粒物质。光电二极管接收这些散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脉冲,根据采集到的这些电脉冲数据,可以得到血细胞大小及细胞内部信息的二维分布图,称为散点图,横坐标反映细胞的内部复杂度信息,纵坐标反映细胞的体积。,红细胞数成年男性(4.0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正常参考值,生理性变化,新生儿,男性,高原居民,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增加。妊娠中、晚期孕妇和老年人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均减少。,病理学变化,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呕吐、高热、多尿、腹泻、多汗、大面积烧伤等因素造成的暂时性血液浓缩。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二血红蛋白测定(Hb),Hb是在人体有核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内合成的一种含色素辅基的结合蛋白质,由四条珠蛋白肽链每条可结合一个亚铁血红素形成的四聚体,可结合氧和二氧化碳。每克血红蛋白可携带1.34ml氧。,测定方法:1、全血铁法2、比重法、折射仪法3、血气分析法4、比色法,常用的比色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检测法(HiCN)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SDS-Hb)碱羟血红蛋白测定法(AHD575)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HiN3),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检测原理(HiCN),除SHb外,Hb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再与CN-结合,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吸收峰为540nm。毫摩尔消光系数为44Lmmol-1cm-1。因此根据标本的吸光度,即可求得血红蛋白总量(不含SHb)。,血液分析仪法:两种稀释液改良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非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如SLS-Hb,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相似,判断贫血程度优于红细胞计数。1、在某些贫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程度可不一致,同时测定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以作比较,对诊断更有意义。2、影响检测结果因素:血液总容量改变全身血浆容量改变,临床上根据Hb程度将贫血分为,轻度Hb低限90g/L中度90-60g/L重度60-30g/L极重度15um巨幼贫、肝病细胞大小不均直径相差一倍以上,巨幼贫,2)形状异常球形、椭圆形、靶形、口形镰形、棘形、锯齿、泪滴形3)Hb含量异常低色素性缺铁贫高色素性巨幼贫、溶贫嗜多色性各种增生性贫血细胞着色不一铁粒幼红细胞4)红细胞异常结构豪-焦小体:脾切除、巨幼贫、溶贫卡波环:恶贫白血病脾切除、巨幼贫、溶贫嗜碱性点彩红细胞铅中毒缗钱状MM,红细胞比容测定(HCT),定义:一定体积的全血中红细胞所占容积的相对比例。高低与红细胞数量及平均体积、血浆量有关,主要用于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血液稀释和浓缩变化的测定。检测方法:1)离心沉淀法微量法和温氏法血浆,血小板,白细胞,有核红细胞,还原红细胞和氧和红细胞。,2)血液分析仪法HCT=RBCMCV参考值:男性0.38-0.50女性0.35-0.45主要应用价值1)临床补液量的参考2)真红的诊断指标0.73)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基础MCVMCHC贫血形态学诊断,红细胞平均指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检测原理:1)手工法MCV=HCT/RBC1O15flMCH=Hb/RBC1012pgMCHC=Hb/HCTg/L2)血液分析仪法MCV直接测定导出MCH=Hb/RBCMCHC=Hb/(RBCMCV),参考值MCV(fl)MCH(Pg)MCHC(g/L)成人80-10026-34320-3601-3岁79-10425-32280-350新生儿86-12027-36250-370贫血形态学分类,提示贫血可能原因正常细胞正常正常正常大细胞增高增高正常单纯小细胞降低降低正常小细胞低色素降低降低降低,网址红细胞计数:手工法,血液分析仪法参考值0.005-0.025绝对数(24-84)109/L临床意义反映骨髓造血功能重要指标增高:增生性贫血溶贫减少:再障用于贫血疗效,骨髓移植监测等,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SR),魏氏法将枸橼酸钠抗凝血置于特制刻度血沉管内,垂直立于室温1h后,读取上层血浆的高度。(1:4)自动血沉仪法:1)红细胞缗钱样聚集期10min2)红细胞快速沉降期40min3)细胞堆积期10min,参考值男性15mm/h女性3%)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感染,尿毒症,内因子缺乏的恶性贫血。,4、中性粒细胞和形态异常多分叶、巨杆状核、双核5、淋巴细胞形态异常异型淋巴细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I型(空泡型)又称泡沫型或浆细胞型II型(不规则型)又称单核细胞型III型(幼稚型)又称未成熟细胞型或幼淋巴细胞型,核左移,核左移,三、血小板,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PC)是计数单位容积(L)周围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可以采用镜下目视法,目前多用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参考值:(100-300)X109/L,临床意义,(一)血小板减少,PC100 x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1.血小板生成减少或障碍:见于再障、巨幼贫、急性白血病、放射性损伤、骨髓纤维化晚期等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见于ITP、SLE、恶性淋巴瘤、上呼吸道感染、风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DIC、TTP、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3.血小板分布异常:见于脾肿大、血液被稀释(输入大量库存血或大量血浆)等,(二)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计数400 x109/L为血小板增多,1.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早期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2.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患者,这种增多是轻度的,常500 x109/L.,血小板的作用,血小板的作用是参与止血和凝血。在正常的血液循环中,血小板并不与内皮细胞表面或其他细胞发生作用,而是沿着毛细血管内壁排列,维持其完整性;当血管局部受损伤时,血小板的止血兼有机械性的堵塞伤口和生物化学性粘附聚集作用。,血小板的参考范围,正常参考值范围:100300109个/L,血小板的功能参与止血,正常血小板,血小板聚集大血小板,血小板卫星现象,异常血小板,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2、实验分析,3、临床意义,实验过程,静脉采血2ml;,静脉采血过程,采血部位:通常采用肘静脉,当肘静脉不明显时,可采用手背部、手腕、腘窝部和外踝部静脉。采血步骤:采血者取卧位或坐位,手臂伸直平放在台面枕垫上,暴露穿刺部位,找好采血静脉后,先用碘酊棉签从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刺穿皮肤,稍等片刻再用75%的乙醇棉签以同样方式消毒并擦去碘迹。有采血部位的上方扎上压脉带,紧握拳头,使静脉显露。如静脉仍不太明显时,可嘱患者反复伸握拳数次,促使静脉怒张。操作者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先以皮肤成30的位置迅速刺破皮肤,然后适当降低角度穿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中,见回血后,将针头顺势深入少许,以免采血时针头滑出,但不可用力深刺,以免穿破静脉造成血肿;用右手示指将针头固定,左手缓缓抽动注射器内芯,至所需血量后,解开压脉带,嘱患者松拳,用无菌干棉签压住伤口,拔出针头,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瓶壁缓缓注入事先准备好的抗凝瓶中,轻轻混匀,防止凝固,即为抗凝全血;,复习内容,血液生理、血液标本类型、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常用抗凝剂机制及用途、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瑞氏染色原理、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计数、电阻抗原理(库尔特)、流式细胞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