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中学物理教学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 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具有较为深厚的现代教育理论、物理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 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善于总结教学工作经验,具有较强 的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览本专业的外文文献。二、学制基本学制为2.5-3年。可提前到2年或延期至4年毕业。三、培养方式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长春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 培养方式。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一)公共课(18学分)1. 学位课(12学分)学分学分学分学分学分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60学时3基础外国语课90学时3教育学原理60学时3教育心理学60学时32. 非学位课(6学分)现代教育技术60学时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60学时3(二)专业课(不少于16学分)1. 专业基础课(12学分)学分学分学分学分学分学分学分物理教学论60学时3普通物理专题研究60学时3现代物理讲座60学时3物理课程论60学时32. 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物理教育专题研究40学时2物理实验教学研究40学时2计算机与物理实验40学时220学时1学分1.开题报告(三)必修环节(2学分)20学时1学分2.文献阅读五、考核要求学院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有教学大纲、主要教材和参考书。所有课程可根据课 程内容由任课教师确定考核方式。六、学位论文教育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1. 论文选题教育硕士论文选题应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改革与管理现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2. 开题报告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实行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各学院根据专业实际具体确定开题报告时 间,但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应少于半年。开题报告必须公开进行。开题报告合格后 记1学分。3. 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在第四学期末(或以后)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应公开举行,论文答辩应有 详细的纪录。论文答辩未通过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后再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后 至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未申请者,不授予学位。具体请按照东北师 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要求进行。七、教学实践采取分散实践和集体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坚持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教育 理论与学科前沿相互渗透的原则,结合基础教育发展实际,学校组织教育见习、学术报告等 教学实践活动;教育硕士研究生本人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进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根据基 础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实践内容不断进行更新。八、专业课程内容简介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学:分:3考核形式:试卷考试+课程论文课程名称:物理教学论 学 时:60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内容简介:1.物理教学论的基本问题,2.物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3.中学物理教材分析,4.中学 物理教学方法,5.中学物理教学模式,6中学物理教学技术,7.中学物理教学设计,8.中学 物理教学评价,9.中学物理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10.中学物理教育改革热点问题探讨等。 主要教材:1.侯恕.物理教学论.自编讲义.物理教学论2.阎金铎.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查有梁.物理教学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4. 孟昭辉.中学物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 胡炳元.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参考书目(文献):1. 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教育部.义务教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朱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朱宏雄.物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乔际平.物理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 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8. 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 廖伯琴.中外物理教育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孟昭辉.物理教学论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普通物理专题研究(力学、光学、原子物理)课程名称:普通物理专题研究课程类别:必修课学 时:60学时学 分:3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学期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内容简介:本课程为物理学院教育硕士的学位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全面、 深入掌握力学的基本知识,明确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并能较灵活加以应用。使学生了解物理 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力学部分包括:牛顿动力学、机械能守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刚体力学、简谐振动; 热学部分包括:温度、温标与负绝对温度(热力学第零定律)、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的 定义:理想气体的微观描述:理想气体实验定律)、气体、液体内部压强的微观机理、从微 观角度看功和热(热力学第一定律)、液气双相系统的平衡与转变、热力学第二定律及熵的 统计意义;光学部分包括:相干性及相干条件的理论解释(相干条件的导出,条纹可见度,时间相 干性,空间相干性)、菲涅耳公式及其应用(公式的导出、布儒斯特角、振幅和相位改变)、 标量衍射理论及其应用(理论简介、菲涅耳衍射和夫朗和费衍射)、位相物体与相衬、光学 全息和光学信息处理简介(全息原理、模压全息、全息干涉处理、特征识别)原子物理部分包括:原子物理、a粒子散射与玻尔理论(历史简介和对玻尔理论的历史 评价)、波粒二象性研讨、不确定关系研讨、氢原子的能级和光谱、核能和核技术应用(核过程中的能量问题、核能的应用、放射性的应用和简介)、粒子物理简介(粒子概况、关于 宇称问题、强子结构的夸克模型的介绍)等。主要教材:1.程稼夫:力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参考书目(文献):漆安慎,杜婵英: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 赵凯华,罗蔚茵: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 郑永令,贾起民:力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 R.费曼费曼物理讲义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4 梁灿彬等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 杨福家原子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普通物理专题研究(电学) 课程名称:普通物理专题研究 学 时:60学时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 分:3学分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内容简介:本课程电磁学部分,詣在引导学生从场的角度深入认识电磁学所涉及的物理概念及物理 图象,分四个专题:静电场、恒定电场、恒定磁场、时变电磁场。主要教材:1.基础物理教学研究(电磁学部分)参考书目(文献):1. 电磁学教学随笔2. 电磁场与电磁波3. 电磁学教学札记-现代物理讲座-课程名称:现代物理讲座 学 时:60学时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3学分 考试形式:开卷笔试内容简介:1.狹义相对论2. 广义相对论3. 宇宙学4. 粒子物理主要教材:1 赵展岳:2 俞允强:3 王永久:4 王仁川: 参考文献: 1何香涛:5. 混沌相对论导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物理宇宙学讲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引力论和宇宙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广义相对论引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观测宇宙学,科学学出版社,2002年版;2 S.温伯格:引力论和宇宙论,科学学出版社,1980年版;3 刘辽、赵峥:广义相对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4 Shi-Hao Chen, A Possible Candidate for Dark Matter, Progress in Dark Matter Research, J. Val Blain (Editor),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New York, p 65, 2005.5 高崇寿、曾谨言:粒子物理与核物理讲座,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6 哈罗德.弗里茨:夸克物质的基元,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7 陈世浩:物理文章,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第9卷第6期679(1985)。8 Shi-HaoChen, Quantum Field Theory without Divergence A: Quantization of Free Fields; Quantum Field Theory without Divergence B: Quantization of Interacting Fields; Quantum Field Theory without Divergence C: Perturbation , Quantum Field Theory: New Research, 0. Kovras Editor,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New York, (2005).物理课程论课程名称:物理课程论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 时:60学时学 分:3学分开课学期:第一学期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内容简介:目前物理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课程改革已经渗透到基础教育的各个领域,这要求教师不 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更要具有一定的课程领悟能力、分析能力、转换能力、设计能力、 实践能力和评价能力。这不但是物理课程改革与实践对物理教师的基本要求,更是年轻教师 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必要前提。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物理课程的发展史、物理课程理论的主要与发展的主要趋势。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概论物理课程理论的基本概念、物理课程目标、物 理课程设计、物理课程的实施、物理课程的评价、国际物理课程改革案例分析等内容。主要教材:1. 孟昭辉:物理教学论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 郑军:物理课程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 朱錠雄:物理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 施良方: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2. 余自强:科学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3. 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4. 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5. 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物理教育专题研究-课程名称:普通物理专题研究 学 时:40学时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学分 考试形式:考试内容简介本课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紧密围绕物理学科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和实践探讨,以开阔学生学术视野提高科研意识和能力。本课程具体结合物理课程改革、物 理学习困难分析、物理思维与方法、物理教师职业修养等研究专题进行探讨分析,介绍国内 外研究动态与进展,推广新鲜经验,掌握新的理念。主要教材:1. 自编讲义物理教育专题研究;2. 孟昭辉:物理教学论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 阎金铎: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物理),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2. 殷传宗:物理教育学研究,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3. 孟昭辉:物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学分 考试形式:自行实验设计课程名称: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学 时:40学时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是综合运用电磁学实验方法进行一些物理M的测S,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和实验设计能力。让学生注重实验过程,灵活运用实验方法。具体分以下几个 专题: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物理实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归纳和总结普通物理实验中 比较分散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分几个系列做综合性实验;典型实验分析;设计 实验;介绍几位实验物理学家的研究方法、创新意识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主要教材:1.吕斯骅等:基础物理实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 张兆奎等:大学物理实验,高教出版社,2001年版;2. 贾玉润等:大学物理实验,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3. 郭奕玲等:物理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4. 刘少杰:大学基础物李实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计算机与物理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与物理实验 学 时:40学时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学分 考试形式:自行实验设计内容简介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