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2013按章节整理)_第1页
植物组织培养(2013按章节整理)_第2页
植物组织培养(2013按章节整理)_第3页
植物组织培养(2013按章节整理)_第4页
植物组织培养(2013按章节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组织培养(前面用名词解释,后面按书章节整理)n .解释5,单细胞培养:培养分离的个别细胞,诱导其分裂和增殖,形成细胞团,然后通过细胞分化形成芽、根等器官或胚胎,直到长成完整的植物。6、胚胎体:也称为体细胞胚。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由植物细胞形成的合子胚的类似结构。具有一次性形成再生植物的根,茎结构。9,次生代谢产物:植物生长发育正常运行的非必需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一般产生和分布其属、器官、组织及繁育期间的特异性。11、杀毒:是指该植物不包含主要危害病毒的树苗。6,器官发生:胚胎发生期,从原叶器官发育到器官的过程。包括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7、胚胎发生:通过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外培养之一或部分体细胞发生和发育过程,形成与合子胚胎相似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发展成植物。9、细胞分化:尚未专门化的细胞发展特征性结构和功能的过程。10、极性:细胞内的一端(也可以指器官或植物)和另一端的形态、生理和生化差异。11、试管苗:通过组织培养生成的植物。14、悬浮细胞培养:单个自由细胞或小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和增值技术。适用于制造细胞工程基本平台的大规模培养。17、植物种质:动物界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植物种质资源是携带各种遗传物质的植物的统称。18,玻璃化:试管苗生长障碍的症状,植物材料在体外繁殖时,某些培养物的柔软茎和叶上经常出现半透明或水渍,这种现象称为玻璃化。那个幼苗叫玻璃化。19,基本培养基: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无机盐),维生素和氨基酸,糖和水等。20、完整培养基:以基本培养基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添加各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和一些成分尚不明确的天然提取物等复杂的有机添加剂。21、外植物褐变: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向培养基中释放褐色物质(醌),使介质变成褐色,培养物也变成褐色,逐渐死亡的现象。22、微型快速繁殖: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营养繁殖方法。23,微嫁接:将极小(小于0.2毫米)的茎尖嫁接到实生树上,然后将嫁接的根茎接种到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24、敏感植物:有些植物对病毒非常敏感,感染病毒后,叶子甚至马铃薯病毒千日红、黄烟花、心脏烟草、毛茛都出现了特殊的斑点。菊花病毒-矮牵牛。31、液体培养:培养时不在培养基中加入琼脂等凝固剂,一般要通过振动等解除培养基的通风。34、原生质体融合:人为控制分离的不同父母的原生质体,使它们像性细胞受精一样相互融合,也称为体细胞杂交。35,胚胎体:体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诱导的胚胎称为体细胞胚胎,即胚胎37,单倍体植物:只包含配子体染色体数目的植物。39、体内水分:将未授粉的卵子或卵巢与母体分离,进行无菌培养,用一定的方法授予无菌花粉,在试管内进行受精的技术,也称为体内受精或试管受精40、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植物内生长及其他功能的激素物质。大体上分为三个类别:生长素角流、细胞分裂、赤霉素。3、玻璃化现象: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特有的生理障碍或生理弊病,大部分发生在植物的茎尖培养和体外快速繁殖中。5,嵌合:是指遗传组成不同细胞,同时存在于同一有机体中的现象。6,种质: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7,器官培养:是指植物根、茎、叶、花和小水果等器官的体外无菌培养。8、胚胎发生:是指在植物组织中经过一个非合子细胞、胚胎发生及胚胎发育过程而形成的双极胚胎发生结构。整理章节绪论1、根据培养材料的不同,植物组织培养分:植物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2、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勘探、基础、快速发展。3,1943年,White发行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将植物组织发展为新的学科。1、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使用适当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植物胚胎、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将其再生为完整的植物的过程。2,去分化:用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生成愈伤组织的过程。3、再分化: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继续培养,可以再分化为根、芽等器官,这称为植物细胞的再分析。4、外植:从体内植物体中切割,用于组织培养的各种接种材料。包括各种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5,愈伤组织:原植物受伤后在伤口表面形成的薄壁细胞块,组织培养过程中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形成的不规则薄壁细胞块,主要在植物的植物部分生成。1、能简要说明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吗?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全能学,植物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完整的基因组集,并有发展成为完整植物的潜力。2、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是什么?(1)培养条件人工控制(2)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3)管理方便,有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3、植物组织培养分类?(1)取决于培养对象: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胎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2)按照培养过程:原代培养、传代培养;(3)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固体培养,液体培养。4、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1)利用组织培养途径,一年繁殖数万至数百万种植物。(。(2)病毒脱毒防止病毒对农作物的严重危害,通过组织培养,可以有效地栽培大量无病毒苗;(3)培育和创制新品种,利用组织培养,可以成功进行非常困难的远距离杂交,诞生稀有的新品种;大量生产二次代谢物质,通过植物细胞培养获得的生物碱、维生素、色素、抗生素、抗肿瘤药物达50多种,其中30多种二次生物质含量达到或超过人工培养时亲本植物的水平。植物细胞二次生物质的开发和生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后居住。(5)植物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植物组织培养与低温保存技术相结合,能为植物种质保存带来巨大飞跃。因为保存一个细胞就像保存一粒种子。但这个空间本来只有数万分之一,可以长期储存在-193度液氮里。不像种子一样每年更新或经常更新。(6)人工种子人工种子易于储存和运输,适合机械化播种。繁殖快,不受季节和环境的限制,有助于工厂化生产。体细胞胚由无性生殖系统产生,可以固定利尿。第一章基本原理1、大部分培养植物在再生植物时先经过愈伤组织。2,愈伤组织大致形成诱导期、分裂期和分化期三个时期。3、使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时注意事项: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率。4、愈伤组织的形态形成方式主要有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发生方式。5、组织培养细胞的再分化由4个水平组成:细胞水平的再分化、组织水平的再分化、器官水平的再分化(器官发生)、植物水平的分化1、愈伤组织培养:是指在人工培养基中诱导植物外植体,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团及其培养过程2、继代培养(subculture):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中生长一段时间后,营养元素枯竭,水分消失,代谢产物的积累,应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这个过程称为继代培养3、胚胎发生(embryoid),也称为胚胎发生(somatic embryo):是指组织培养中通过胚胎发生和胚胎发育过程(原胚、球形胚胎、心脏胚胎、鱼雷胚胎和子叶胚胎的5个时期)形成的双极性胚胎结构。4、体细胞发生:植物组织培养细胞产生胚胎的过程。5、细胞可塑性:所有具有完整核的植物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所有遗传信息,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表达该细胞的所有遗传信息,直到形成完整的再生植物为止。6,形态完成:explants细胞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长成脱分化、再分化、芽和根,或胚胎发生、幼苗或完成的植物。愈伤组织的分化一般分为几个时期?每个特征是什么?(1)诱导期:细胞准备分裂的时期。细胞大小有些固定,呼吸加强,核糖体增加,迅速合成蛋白质和RNA。(2)分裂期:细胞分裂快,结构松散,组织结构不足,维持未分化状态。(3)分化期:在形态和生理功能方面,细胞分化,出现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2、优秀的愈伤组织应具备哪些四个特征?(1)高胚发生或再分化能力,使这些愈伤组织获得再生植物(2)容易破碎,用这个愈伤组织制作优秀的悬浮液,必要时可以分离全能原生质体(3)用该愈伤组织建立大规模愈伤组织的旺盛自我繁殖能力。(4)保持胚胎的性质,长期保存后,可以进行各种遗传操作。愈伤组织的形态如何?器官发生型(1)愈伤组织只在根或芽器官,即没有根的芽或没有芽的根上形成。(2)先形成新芽,然后在茎的基部生根,形成小植物,大部分植物属于这种情况;(3)先生根,然后从基部开始部分发芽,形成小植物。(。这种情况尤其难以诱导子叶植物的芽形成。(4)首先在愈伤组织的相邻部位产生芽和根,然后将两者结合形成小植物。(。很少见。子叶植物:类似于双子叶植物的诱导发生过程,但在形态上没有鱼雷形状的胚胎等阶段,成熟的体胚具有盾片、胚胎鞘、钢筋等结构。体细胞发生类型:1。从培养的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直接分化为胚胎。中间不经过愈伤组织的阶段;2.外植体首先愈合,从愈伤组织细胞分化为胚胎。4、细胞脱分化过程的简要说明。细胞的脱分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作为第一阶段启动阶段,执行细胞质增生,开始将细胞质丝状体挤出细胞中央,液泡蛋白出现。第二阶段是进化阶段,此时原子核开始向中央移动,质量进化为原生质。5、影响植物体外形态的因素是什么?(1)植物种类和基因型(2)培养物的生理状态发育年龄:一般幼态的发生能力比老型高。培养器官或组织类型:细胞分裂旺盛的器官更好。培养时间和细胞倍性:通常诱导旺盛生长期的愈伤组织形成。(3)徽章a营养成分:一般认为培养基中的氨氮和k有利于胚胎体的形成,提高无机磷的含量可以促进器官的发生。茎尖培养及芽诱导培养基主要是MS及其改良培养和B5培养基。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和浓度对胚胎发生发育有重要作用,糖缺乏或低糖未形成胚胎。b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影响内源激素的平衡,起主导作用c培养基的特点:愈伤组织诱导固体培养基;细胞和胚胎体诱导在液体培养基上。(4)训练条件:光;温度;温度。气体湿度等7、胚胎发生途径和长期发生途径形成植物的差异:胚状体在发生的早期阶段具有相反方向两端分化茎端和根端的两极性。不定芽和不定根是单向极性。胚胎血管组织和外植体血管组织与解剖结构无关。不定芽或不定根经常与愈伤组织的血管组织有关。胚胎血管组织的分布是独立的“y”字形。不定芽的血管组织中没有这种现象。第二章实验室及基本操作1、组织培养实验室所需的设备包括超净工作台、高压消毒器、空调、天平、显微镜、蒸馏水发生器、酸度仪等。2、培养基成分主要是水、无机盐、有机营养成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天然物质、碳源、絮凝剂等3、培养基中最常用的碳源为蔗糖,使用浓度为2%-5%到3%。4、糖分是植物组织培养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成分,不仅是分离组织生长的碳源,还能保持培养基的渗透力。5、固体培养时,琼脂是最方便使用、最好的絮凝剂和支撑物,一般使用在6-10g/l之间。6、驯化的目的:提高试管苗对外部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提高光合作用的能力,加强试验,提高幼苗的迁移成活率。7、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其比例高:有利于根的形成和愈伤组织的形成。低:对芽的形成有好处。8、培养基杀菌一般在105 k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到121 ,保持15-20分钟。9.选择外植体时,要选择再生能力强、遗传稳定性好、灭菌容易、大小合适的植物材料。10、胚胎体诱导的优点是:(1)数量多,(2)速度快,(3)结构完整。11、试管苗的生态环境:高温、恒温、弱光、低透气性。12、将活性炭添加到培养基中的目的:主要利用其吸附作用减少部分有害物质的影响。抑制褐变,促进根,减少玻璃化现象。13、筛选培养基方法:单因素测试方法、多因素测试方法、光谱实验方法14、植物培养技术:灭菌、接种、培养、驯化四个方面15、试管苗驯化注意:基质、温度、光、水、肥、气的综合管理1,MS culture medium(MS徽章):1962年,Ma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组织而设计。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培养基。其特点是无机盐离子浓度高的n,k,硝酸盐的数量,铵盐的含量高,营养丰富。2,母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