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测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 )A肉中的水会蒸发B肉中的冰会熔化C肉中的水会结成冰,使肉变重D库内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2 . 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A铁丝网上的白霜B屋檐下的冰凌C冰冻的衣服晾干D草叶上的露珠3 . 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A雪花的形成B身上的水变“干”C树枝上形成雾淞D壶嘴冒“白气4 .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冻衣晾干B网上挂霜C草叶露珠D冰凌消融5 . 下列对自然现象成因的解释错误的是:A早春黄河中渐渐消融的冰凌熔化B夏天的清晨草坪上附着的露水液化C深秋的霜冻凝华D冬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凝固6 . 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A冷冻室取出的冻肉表面会结一层白霜B清晨荷塘上轻盈的雾的形成C秋天草木上晶莹露珠的形成D春天河面上的冰渐渐消融7 . 下列描述的物态变化过程与水蒸气无关的是( )A冬天屋檐下出现的冰锥,在太阳出来后开始熔化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冷冻的矿泉水,一会儿瓶上会出现很多水珠C北方冬天晾在室外的衣服冷冻后也会变干D用电热水壶烧开时壶嘴冒出大量的“白气”8 . 小明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他从冰箱的冷冻室内拿出一支冰糕,发现冰糕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糕在冒“白气”; 他把这支冰糕放进茶杯里,过一会儿,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对上述“粉”、“白气”和“汗”的解释正确的是( )A白花花的“粉”是水凝固而成的B冰糕冒“白气”是水汽化造成的C茶杯壁的“汗”是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的D所述三种现象,都是放热的过程9 . 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A刚蒸熟的饺子冒“白气”是汽化现象B铁丝网上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清晨昆虫和植物上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屋檐下的冰凌的形成是升华现象10 . 深秋和初冬季节,有时早上起来会发现地面或植物的枝叶上有一层霜,它的形成原因是A水的凝固B水蒸气的凝华C水蒸气的液化D小冰晶的熔化11 . 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A熔化B蒸发C汽化D液化12 . 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水珠都在a、b的上表面B小水珠都在a、b的下表面C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D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13 .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一凝固B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C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一升华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一汽化14 . 对以下四幅图所描述的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B“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C“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D“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15 . 在冬奥会滑冰比赛中,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使冰面恢复平整,常在比赛间隙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补冰”时干冰和水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中A均吸收热量B干冰吸收热量,水放出热量C均放出热量D干冰放出热量,水吸收热量16 . 小明同学的家坐落在绿树环抱、翠竹簇拥的山岔湖畔清晨,朝阳初现,叶下露珠晶莹剔透,院前湖面波光粼粼,屋上炊烟随风飘荡;好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美景下列对此景的物理学解释错误的是A绿树翠竹的蒸腾作用,可调节房舍的气温B“湖面波光粼粼”是阳光在湖面发生漫反射的现象C“叶下露珠”的露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D“炊烟随风飘荡”中的“烟”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而成的二、填空题17 . 用干冰可以实施人工降雨。当干冰被撒播在高空的冷云层时,干冰会很快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并从周围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高空中部分水蒸气变成水珠或冰粒,它们下落时形成降雨。18 . 分析下列过程分别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的过程,请写出它们的名称,并判断他们的吸热放热情况:(1)刚从水中走出来,感觉特别冷:_,该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吸热或放热);(2)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 :_,该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吸热或放热);(3)北方冬天的玻璃窗上结冰花:_,该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吸热或放热),冰花出现的位置是在_(室内/室外);(4)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_,该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吸热/放热)。19 . 学习了物态变化后小叶同学按照课本做了下面的实验,并思考形成霜的条件。如图甲,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约半分钟,惊奇发现部分冰熔化成水,这个物态变化过程_(选填“吸”或“放”)热,再用温度计测量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示数如图乙,则该混合物温度是_,小叶同学经过思考明白实验中加盐的目的是降低冰的_。同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发现形成了大量的白霜,经过思考和分析,小叶同学知道了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20 . 小明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有许多霜,这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这个过程要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1 . 寒冷的冬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内游客的嘴里不断呼出“白气”,这是_现象;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少,这是_现象22 . 在插有白纸条的密闭烧瓶中,放入一些碘粉末,将烧瓶放在酒精灯上方微微加热一会儿,停止加热后,烧瓶内的白纸条上慢慢地出现了紫红色的人造“雾凇”,该“雾凇”形成的原因是_。三、实验题23 . 在观察“碘锤”中的碘的升华现象之前,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你认为图_(填“甲”、“乙”)更好,理由是:另一幅图中的碘颗粒除了会发生升华现象外,由于_,还可能会发生_的物态变化。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_热会发生_的物态变化24 .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萘粉等(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_(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高度固定的(2)实验中观察的主要对象是锥形瓶内的_(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4)实验中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25 . 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_ ,使水蒸气发生_ 而形成的如图乙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_,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_。如图丙,把少量碘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沿海港口集装箱中欧班列运输模式效率提升分析报告
- 2025水产加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可持续发展报告
- 2025氢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导向与技术突破研究报告
- 2025氢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耐久性测试与改进方案报告
- 2025柔性显示面板技术迭代与可穿戴设备创新方向战略研究
- 2025智能电表数据挖掘与电力市场需求响应机制
- 2025智能手机屏下静脉模块技术研发投入回报周期预测
- 2025智慧灯杆多功能集成系统商业运营模式与政策支持分析
- 2025无人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市场拓展研究报告
- 2025新能源充电桩网络布局与未来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 JBT 1306-2024 电动单梁起重机(正式版)
- 三相交流异步牵引电机的检修与维护讲解
- 可穿戴设备与老年人健康监测的研究
- (外研版3起)英语四年级上册单词字帖书写练习(手写体)高清打印版
- 《解读药敏报告》课件
- 《数字经济学》 课件 专题8:数字经济的统计核算研究
- 历代女子发型演变课件
- 《服务营销》期末考试试题
- 排水管网清淤疏通方案(技术方案)
- 健身教练必备(国职初级实操健身动作)
- 古代游牧文化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北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