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饮食文化特点湖南湘江流域的菜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其特点是: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在品味上注重酸辣、香鲜、软嫩。在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地理位置上,湘东南多为丘陵和盆地,农牧副渔都很发达。湘西多山,盛产笋、蕈和珍野味。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长沙地区就能用兽、禽、鱼等多种原料,以蒸、熬、煮、炙等烹调方法,制作各种款式的佳肴,逐步形成了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3种地方风味为主的湖南菜系。西汉时期湘菜的烹饪技艺就已达到一定水平,据对马王堆汉墓出土之烹食残留物及一套竹简菜谱进行考究,证明当时楚人已利用数十种动植物烹制菜肴。显见湘菜发展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多年,可谓源远流长。很早以前,仅有官卫及显达之家雇请厨师为其烹制湖南风味菜肴。随后湘菜普及至寻常巷陌,平凡人家。清末,长沙城内始有营业性菜馆,分轩帮、堂帮两种,皆营湘菜,曾有十大菜馆,称之十柱。永庆街亦曾有一处湘菜祖师庙詹王宫,同仁常聚於此,切磋技艺。历多代名师之努力,湘菜已具较完备的理论,并继承和创新出不少闻名于世的特色佳肴。据中国烹饪上发表的吴世昌、常任侠的专家考证,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出现南北风味的分野。北菜以秦、豫、晋、鲁为中心,活跃在黄河流域。它以羊、牛、猪为主料,家禽野味共登餐盘,喜爱鲜咸,汽汁醇浓,其典型菜点是“周代八珍”。南菜以荆、楚、伍、越为主体,波及长江流域,它是水鲜中杂以异肴。鲜咸中辅以酸甜。辞招魂中描述的一份楚宫祭奠菜单中,炖甲鱼焖乌龟、煎鲫鱼、烹野鸭等可见一斑。湖南古为楚国之地,如果就今日之鄂菜源于楚菜之话,那么湘菜与鄂菜是同出一策,以楚菜为母体演化而来。在长沙马王堆汗墓中曾出土许多被切剁的禽兽骨头。经专家鉴定,这些东西是经烹饪加工而埋入地下的菜肴。从墓中出土的部分遗策看,当时菜肴的烹调加工方法很多,有羹、炙、煎、熬、蒸、腊、炮等十余种。此外,遗策上还讲到调味品的运用。当时调味品相当丰富,有酱、盐、醋、曲、糖、蜜、姜、桂皮、花椒等。2100多年前的这些烹调方法和调味品,至今大部分仍在湘菜的烹调加工技术中沿用。仅从西汉前后这个时期算起,湘菜的发展史也至少也有两千多年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如果说湘菜挤身八大菜系其历史渊源悠久是原因之一的话,那么湖南在烹饪饮馔上有着优厚的地理条件是原因之二。湖南因位居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又因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全境三面环山,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湘、资、沅、澧四水自此发源。奔流会聚洞庭湖,再注入长江。葱郁的山林,蕴藏无数的资源;纵横的江河湖泊,灌溉山地;山水的滋润惠泽,形成丰饶而美丽的自然资源。洞庭湖为全国最大的淡水湖,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述洞庭湖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江水之胜,尽在此中。历来湖面缩小,渐呈为全国著名四大米市之一,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谚。为全国富蔗之区。西部雪峰山、武陵山、重岩叠嶂,又兼具四季分明,气候温湿、物阜民丰的特点,素称“鱼米之乡”。在历史背景上,因湖南地处内陆,与外界接触较晚。就取材而方,多运用本地的农产、水产,少自外地输入。以新鲜、价廉物美为原则,依四季物产的不同,所烹制的菜肴富有变化。长期以来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所以湘菜能保存其传统特色,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湘菜系统。湖南沉浸在山情诗意之中,山的厚实壮阔练就出湘人刚强的个性和里外如一的骡子脾气。水的纤细柔美,教湘女多情;而大自然的熏息,“大块假我以文章”,更使得湖南文风兴盛。靳开湖南人武可动枪杆,文可摇物笔杆,文武兼备,刚柔并济,一如地理环境坐拥巨峰大湖的非凡气势。古称“为楚有才”,梁启超先生说“湖南之士可用,广东之商可取;湖南之长在强而悍,广东之长在富而通。”湘人具有热忱、豪爽、负责的本质,自晚清至名国实是人才济济,代有豪贤,在中国史上有主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饮食嗜好及其影响是使湘菜升华到全国原因之三从史书了解到,早期的湖南菜,菜式简朴而保守。直到晚清1853年,太平天国革命遍及全国18个省,曾国藩湖南湘乡人,奉命在长沙督办团练,训练水师,后扩编为湘军,清剿太平军而转战江南各省。到1864年(同治三年)攻陷南京,十多年中,湘军伙食以湘菜为主,将湖南口味传布各地,受到普遍接纳,引发了湘菜的发展。接着洋务派首领左宗棠,湖南湘阴人,率领湘军转战西北边境。随着军队所至,驻军日久把湘菜带往我国西北各省。左宗棠一生以简约自奉,唯钟爱姜蒜、辣椒炒鸡的美味,乡人为表示对他的仰慕,称这道菜为“左宗棠鸡”。时至今日,这道湖南名菜仍流传在纽约、东京、汉堡、台北、吉隆坡、新加坡等各地湘菜馆的菜单上。曾国藩、左宗棠转战南北,与此同时湘军另一位将领彭玉麟湖南衡阳人,为平定太军统帅初期海军船舰,往来长江流域各省,传布湘菜并吸取江浙、川滇等菜的优点,使湘菜愈渐普及及精美。烹饪文化的主体。晚清进士谭延,湖南茶陵人,字祖庵。曾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后出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及首任行政院院长。祖庵先生的军勋政绩如何,历史上自有评说。无庸置言,对于饮馔之学亦有深厚的造诣,是位当代的美食家。当时有一位烹调技术极好的厨师叫曹荩臣。因排行第四,人称曹四(曹荩臣与宋善斋、肖麓松、柳三和三人后称长沙四大名厨)曹本在清朝衙门里当宫厨,被谭相中,纳为私人厨师,曹四虚心好学,每宴必躬身向谭或是做完菜后隔屏听议,大宴时或有时鲜新菜上桌,曹四必于帏后窃听先公罪之批评,如火候到否,刀法如何,或太咸太烂,以为准则,其虚心如此(见香港大成杂志谭延之子谭伯羽先生文“吾家谭厨”)。高官厚禄的谭延只要吃的好,不论原料花费多贵,从不吝昔,曹所做的鱼翅最为谭先生所赞赏。曹作鱼翅,先用鸡与火腿炖个一两天才作;费钱来说,人家一桌鱼翅那时不过二、三十元,而他作一桌是一百元,人家炒一个麻辣鸡只用一只鸡、半斤辣椒,而他则要用子鸡三只(只用鸡脯肉)、辣椒十斤(专选用尖红者)。谭延不论居家或外出,必有曹四相随,曹摸透谭的食好,每次宴请他都讨教谭本人,花样翻新,极尽筹划,曹四除擅长湘菜之外,旁通粤菜后有研习江浙菜。集外地菜系这精华使谭公馆的菜为当地许多名流倍加称道,有口皆碑,称曹四为谭厨,谭家菜为祖庵大菜。湖南人素以好客著称,尤以谭延为基,宾客们前往拜访,每到用餐时间,必定盛情款待,大家围着圆桌,热闹拥挤,为了便于食用,几经研究改良,专门定制启用大碗、大盘、长筷、大匙勺等大型餐具,逐渐蔚成风气,形成湖南饮食特点之一。由于谭延对饮食深入的探讨,以及谭厨精巧的烹调技术,创新独特的食谱,久而久之我争效法,谭家菜演变成湖南菜,命名湘菜得以独树一格,在中国地方菜中占有八大菜系才重要地位,1930年谭延去世之后,谭伯羽“以曹厨伙食太贵,无力留之,次年遣之还乡”(见“吾家谭厨”一文),谭厨(不止曹一人)还回长沙后经营餐厅,在火宫殿附近的坡子街开设“键乐园”餐馆,将谭延平时所尝之菜,皆以“祖庵”二字冠之,如“祖庵鱼翅”、“祖庵豆腐”等,大肆宣传,生意兴旺,将湘菜的口味,特大好的盘碗长筷,传播的更广,带动风气在很多省会通都大邑,纷纷开设湘菜馆,如:南京曲园、北京曲园、长沙潇湘酒家等一大批大型酒家先后开业,湘菜逐渐兴旺起来,可以说祖庵菜的相成与流传,对正宗湘菜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湖南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越的地理环境,众多豪杰,声名卓著,丰富的自然资源,使湘菜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完整的体系,自然的约定俗成一个大菜系的代称。一湖南饮食文化:嗜辣好苦般说来,湖南饮食风俗主要有以下特征:1、在湖南,“吃”具有比较丰富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人们的婚嫁丧娶这类大事中,总是以吃作为其重要内容。结婚称“吃喜酒”;死了人,俗称“吃肉”;添了人口,一定要吃“满月”;过生日,则要吃荷包蛋,吃“寿面”。其次,“吃”也是人们重要的社交手段之一,朋友、熟人见面,第一句问候常常是:“吃了饭吗?”去朋友家做客,能够吃到10样或12样菜,就意味着受到了主人最热情的款待。2、在湖南,由于地理、气候等方面的原因,绝大部分地区种植水稻,人们日常饮食以大米为主食。但在少数山区,特别是湘北山区的一些地方,种植旱粮作物,只能以玉米、红薯、马铃薯等为主食。近年来,这些地区经济逐步发展,生产烤烟或药材,卖给国家可以换回大米,所以逐渐也以大米和玉米为主食了。红薯、马铃薯逐渐从主食中分离出来而成为制作淀粉类食品、酿酒、晒干菜等的原料或养家畜的饲料。在湖南,无论城市乡村,人们都是一日三餐。所不同的是,城市中,早餐比较随便,一天之内最重晚餐,一周之内最重周末的饮食。乡村中,一天三餐无明显差别,每逢农历节日或节气,在饮食上一般要比城市来得隆重。一年之内,最重春节前后的饮食。此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根据季节时令来制做一些腌菜、干菜、泡菜、酢菜、腊菜。每逢客至,总要端上桌来显示主妇的手艺和持家能力。3、不分男女老幼,普遍嗜辣。无论是平日的三餐,还是餐厅酒家的宴会,或是三朋四友小酌,总得有一两样辣椒菜。据说辣椒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明末传入中国。湖南地理环境上古称“卑湿之地”,多雨潮湿。辣椒有御寒法风湿的功效;加之湖南人终年以米饭为主食,食用辣椒,可以直接刺激到唾液分泌,开胃振食欲。吃的人多起来,便形成了嗜辣的风俗。湖南人吃辣椒的花样繁多。将大红椒用密封的酸坛泡,辣中有酸,谓之“酸辣”;将红辣、花椒、大蒜并举,谓之“麻辣”;将大红辣椒剁碎,腌在密封坛内,辣中带咸,谓之“咸辣”;将大红辣椒剁碎后,拌和大米干粉,腌在密封坛内,食用时可干炒,可搅糊,谓之“胙辣”;将红辣椒碾碎后,加蒜籽、香豉,泡入茶油,香味浓烈,谓之“油辣”;将大红辣椒放火中烧烤,然后撕掉薄皮,用芝麻油、酱油凉拌,辣中带甜,谓之“鲜辣”。此外,还可用干、鲜辣椒做烹饪配料,吃法更是多种多样。尤其是湘西的侗乡苗寨,每逢客至,总要用干辣椒炖肉招待。劝客时,总是殷勤地再三请吃“辣椒”,而不是请吃“肉”,可见嗜辣之甚。近年来,湖南菜颇受欧、美、东南亚地区顾客的欢迎,尤以美国及加拿大人喜食味浓、香、鲜、辣的湖南菜。在美国,有的湘菜馆门前悬挂画有大红辣椒的牌子,上书湖南辣椒,馆内女招待的围裙上,也绣着大红辣椒。4、湖南人爱吃苦味。据文献记载,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楚辞招魂中有“大苦咸酸,辛甘行些”的诗句。这里的“大苦”,据说就是豆豉。那么这种由豆类加工而成的调味品,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了。至今,湖南人还有爱吃豆豉的习惯,如“浏阳豆鼓”,就是地方名优特产之一。其它如苦爪、苦荞麦,也都是湖南人所喜爱的食湘俗嗜苦不仅有其历史渊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荆门市中储粮2025秋招财务资产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衢州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仓储保管岗
- 中国广电林芝市2025秋招技术岗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新疆地区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综合知识专练题库及答案
- 炼铁员工安全培训课件
- 榆林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30问及答案
- 燃气泄漏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固原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提升练习题含答案
- 国家能源阿拉善盟2025秋招化学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果洛藏族自治州中储粮2025秋招综合管理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水上乐园工程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政治经济学导论课件
- 2020年中国古代史模拟考试题库588题(含参考答案)
- TD-T 1048-2016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
- 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
- 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测试卷(含答案)
- 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
- 2024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含答案)
- (详尽多条款)地形图保密协议模板
- 无损检测VT-PT作业指导书SOP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