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透视和构图.ppt_第1页
第五讲 透视和构图.ppt_第2页
第五讲 透视和构图.ppt_第3页
第五讲 透视和构图.ppt_第4页
第五讲 透视和构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讲透视和构图,2,一、透视,(一)透视初步1、透视的由来由来:正式研究透视图的第一个人,是十五世纪意大利建筑家布鲁内勒斯基(TilippoBrunelleschi),随后有玛萨奇奥(Masaccio)等人继承之,到了达芬奇(LeonardoDaVinci)及拉斐尔(Raphael)等大家时,透视图渐趋成熟,此即为西方透视图法的主流。至今,透视图法不但是写生素描的基本,也成为设计表现最重要的方法。中国画的画面乃是由虚灵的空间所构成,也是画家藉外物以表现内涵的一种“心象”。无限的情思造成无数个视点,脱离了真实的表象世界,成为一种写意的绘画,所以透视图法一直未在中国画中出现,直到清朝意大利人郎世宁(GluseppeCastiglione1688-1766)来华,才正式把透视图法传入。,3,概念:线性透视是指14世纪文艺复兴以来,逐步确立的描绘物体、再现空间的线性透视学透视的方法和其他科学透视的方法。是绘画者要求理性解释世界的产物。特点:(1)传真性客观传达设计者所诉求的创意。(2)说明性在形态、结构、材质、量感、色彩、凹凸光影上达到高度的说明目的。(3)广泛性可让未曾受过图学训练的人一目了然。(4)启发性能使人想象出该设计的未来景观,进而了解设计者的构想与做法。逼真再现事物的真实关系,是绘画的重要基础。,4,5,6,7,2、透视的基本术语(1)视平线眼睛高度线(2)心点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3)视点画者眼睛的位置(4)视距画面与视点的距离(5)视中线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6)灭点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7)天点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8)地点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9)一点透视又叫“平行透视”,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10)两点透视又叫“成角透视”,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8,9,3、透视的原理及透视的表现现象透视现象也叫“远近法”。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1)体积相同的物体,距离近时,视觉影像较大,远时,则小。(2)宽度相同的物体,距离较近时,视觉影像较宽,远时,则窄。总结为: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10,(二)透视的类型:1、一点透视概念: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四边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时,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成为一点,而正面则为正方形。特点:心点无论在物体内部或外部,物体与视平线始终保持着平行或垂直的关系。,11,画法:1、画面上的视平线与灭点概念的强化是画好大尺度环境的首要前提。作画步骤:(1)在纸面上先预计一个高度轻轻画一条视平线;(2)研究灭点的大概位置(鸟瞰、仰视的视平线多在线外);(3)从灭点引出透视关系线,在视平线和透视关系线夹角之间画出所要绘制的物体。应用:室内设计、街道、原野、大海等,能体现场景的纵深感。,12,13,14,15,16,2、两点透视概念指画面与对象的主要垂直界面呈非90的倾斜相交,与画面相交的并有两个消失点时,称为两点透视。特点:能使画面活泼生动,立体感较强,反映形体较为全面。应用:大部分景观透视图都采用了这种方式。,17,18,19,20,21,22,(三)课堂练习,23,三、课堂练习,24,(四)透视在空间中的应用,一点透视增加纵深感,25,两点透视-活泼生动,立体感强,26,二、构图,(一)构图浅谈构图一词译自英语COMPOSITION,为造型艺术的术语。其含义是把构图的各部分加以组成、结合、配置并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二)平面构图1、平面图分割图面的视觉效果书中P28画面分割划分为九类,产生了或紧张,或松弛,或运动,或静止的视觉效果。画面分割一般以长方形画面居多,恰当的长方形易于视觉接受,如书籍、杂志、名片、照片等都是长方形的,现今常用的长方形图面边长的划分比例为1:1.6,这一比例被称为“黄金比例”。这种画幅形式只是一种参考,应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确定画幅的比例和样式。在实践中,学生应该把握:主体景物易于安排在画面左或右或上或下的黄金分割线上,主体景物不宜偏离画面黄金分割线的交点。画面黄金分割的位置便于人们视觉接收,易于突出主体,而不呆板。其他景物宜安排在画面次要位置,起到烘托主体景物的作用。,27,2、平面构图的方法(1)和谐画面中的要素具有共同性和融合性,称为和谐。(2)多样统一画面主次清晰,才具统一感。(3)均衡画面上有形状、大小、深浅、线条的重量均衡感。(4)对比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产生的强烈感触。(5)节奏与韵律同一视觉要素反复出现产生的韵律感。(6)比例能表达一个准确的尺度感。(7)视觉重心最吸引视线的中心视圈。(8)联想与意境画面通过视觉传达而产生联想,达到某种意境。,28,29,30,31,(三)平面构图1、透视构图中的空间层次构图一般应有三个层次,即前景、中景和背景。(1)近景空间处理渲染画面氛围;加强画面的空间感和透视感;有均衡画面的作用。,32,(2)远景空间处理处理上,远景多以树丛、云山、天空等来衬托;色调上,要求与主题形成对比;视觉上,突出主体的立体感、空间感。,33,34,35,(2)远景空间处理处理上,远景多以树丛、云山、天空等来衬托;色调上,要求与主题形成对比;视觉上,突出主体的立体感、空间感。,36,(3)中景空间处理:中景经常是画面重点区,即画面的中心是重点描绘的地方。(4)空白空间处理:“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空白留取得当,会使画面生动活泼、空灵俊秀。,37,38,39,40,41,2、几种透视中基本的构图形式(1)三块构图的方法:主体占三分之二左右。(2)主体小背景空阔:形成强烈的对比。(3)横向的构图:左右不能对称,在表达的内容上得到均衡和协调。(4)“X”形构图:构图爽利。强调空间透视所带来的层次感和运动感。(5)“井”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