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明治维新(共68张PPT)_第1页
8.1-3明治维新(共68张PPT)_第2页
8.1-3明治维新(共68张PPT)_第3页
8.1-3明治维新(共68张PPT)_第4页
8.1-3明治维新(共68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休,小叶子,新右卫门,足立将军,桔梗店老板,其父亲是日本南北朝时期的后小松天皇。当时的日本在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统治下,结束了长达六十多年的南北对峙的局面,史称室町时代。一休精通汉诗,书法艺术和水墨画技艺也颇有名气。对于日本禅门来说,一休既是锐意革新的圣徒,又是一个离经叛道的狂徒。他虽出家持戒,但后来却认为禅宗的禁欲教条虚伪,自己喝酒吃肉,甚至出入风月场所,作了不少描述世俗生活,及后来对盲女“森”的爱情诗。他的弟子中有不少有才华的人,在和歌、连歌、茶道、和画等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一休宗纯(1394年-1481年),一是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二是明治维新的举措;,三是迅速崛起的日本;,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内容;,改革的影响;,本专题的主要内容:,3,日本的幕府时代,一、镰仓幕府(1192-1333年)二、室町幕府(1336-1573年)三、德川幕府(1603-1867年),德川家康,幕府-知识链接P.96,天皇(傀儡),武士,农工商,森严的等级,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武士阶级是统治阶级,身份等级世代相继,不能逾越。,将军,幕府,大名,藩,士,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特权,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德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日本武士,专题八,明治维新,第一课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1了解19世纪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对自然经济产生的冲击,加速日本社会的分化2掌握幕府统治危机的表现和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3分析幕府统治的危机,理解倒幕运动胜利、明治政府成立为明治维新奠定了基础,统治阶级内部分化,(一)幕藩体制阻碍资-义的发展-根原,1、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原因表现】,2、加速社会分化-新兴阶层出现,3、幕藩体制的落后,商品经济、手工工场、雇佣关系、新兴地主,生产力提高,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形成早期资本家和雇佣工人,幕府的腐朽落后统治(政治),1)森严的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日本社会被分为士(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四个等级。,2)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义的发展。,3)闭关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9,探究活动: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加速了日本社会分化,一部分成为资本家性质的剥削者,一部分破产沦为工资劳动者。,使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部分大名逐渐与商人资本家接近。,大批武士经济陷入困境,不满幕府统治。,10,(二)人民的抗争,大盐平八郎起义,1866年大阪发生“米骚动”,1837年,大阪,大盐平八郎起义:,原因:中下级武士经济状况恶化,对现实不满.,地位: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由武士联结农民和城市贫民的暴动。,影响:充分显示幕府统治的危机。直接打击幕府和巨商,暴动得到广泛响应和效仿。,12,(三)美国佩里叩关(1853),“黑船事件”,日美亲善条约,因为佩里舰队的军舰是黑色的,船上的蒸汽机又冒着黑烟,所以日本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之为“黑船事件”。,惊破太平梦,几只蒸汽船,佩里登陆图(1853年),是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哪些影响?,1)政:沦为半殖半封,民族危机加深2)经:成为列强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速封建自然经济解体,客观推动日本经济发展3)社会关系:加剧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幕府统治4)思:西方思想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强烈要求变革。,讨论,拓展:中日两国国门被打开的相似之处有哪些?,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对外固步自封,闭关锁国,资本主义发展,列强侵略扩张,列强武力逼迫,签订条约,国家日益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延伸: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都难逃被侵略的厄运,从中有何启示?,落后挨打、对外开放、抓住机遇、发展才是硬道理,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傀儡,无实权,新兴地主、商人,农民、城市平民,资级化/状况恶化,资级化/状况恶化,生活日益贫困进行反抗斗争,经济实力增强,无政治地位权利,幕府成众矢之的,(四)武装倒幕运动(1867-1868)-改革前提,1、背景:,内忧外患,各阶层态度,安政大狱,1、背景:,内忧外患,各阶层的态度,倒幕派领袖高杉晋作,(1)“开国”与“攘夷”之争;(2)德川幕府维护统治;,结果:攘夷论占主导,成为民族革命旗帜,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签订条约卖国。,2、兴起-倒幕力量,(3)安政大狱,打破了唤醒了有识之士。,、经过及结果,1867年幕府将军表面“奉还大政”,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宣布废除幕府体制1868年经过伏见、鸟羽战役,推翻幕府统治,年轻的明治天皇睦仁(1852-1912),最后的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明治天皇名睦仁,1867年继承皇位。1868年改年号为明治元年,在位时期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日本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综合归纳: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统治危机严重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阶级-早期资本家、资级化的大名武士、新兴地主等的发展动力-人民起义、民族危机的推动政治保障-武装倒幕运动的成功,建新政权(前提),大久保利通(1830-1878),木户孝允(1833-1877),西乡隆盛(1827-1877),“维新三杰”,五条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民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四、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探究:,五条誓文体现明治政府怎样的改革决心?,改革精神、进取精神、团结一心精神,施政纲领,稳定大名、公卿,便于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废除等级身份制,放弃攘夷口号,与外国交往,学习西方科技文化,“雄飞世界”,“开拓万里波涛”,“扬国威于海外”,1.目的,巩固新政权;摆脱外来压迫,实现民族振兴;发展资本主义,脱亚入欧,2.内容:,“破旧”和“立新”,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君主立宪制,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富国强兵,第二课明治维新的举措大刀阔斧行改革内容,3.纲领政策:,东京,京都,大阪,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三府七十二县,县,县,县,县,(一)政治方面:,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破除旧政治体制,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从日本人的姓看历史变迁明治政府废除身份制,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因时间仓促,很多人匆忙中只好根据所处环境给自己起姓。因此,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过去的“四民”,现在的四民,天皇,将军,大名,武士,皇族,华族,士族,平民,自由通婚就业居住自由兵役、纳税平等,封建等级制度森严,不能逾越;主从关系、从属关系明确,限制人民自由。,农民对领主的从属关系打破,提供自由劳动力;四民形式上平等,建立起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士,带刀者斩,最后的武士(2003),3、派遣使节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4、1889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改革派在欧美考察中得到什么启示?,(日本人)与今日美欧之人绝不不同,只在于学与不学而已其为急务者,莫先于学校。我国今日的文明非真文明,开化非真开化。木户孝允,从9月28日起巡览英格兰、苏格兰凡有名之场所,处处经过,监狱、学校、贸易公司、制作所、造船所,白糖厂,毛织丝织厂但无有地上所产一物,唯是煤炭与铁而已,制造品皆自他国输入,又输出他国,其制作厂之盛,每到一地,黑烟冲天。由此足以知晓英国富强之所以也。大久保利通,“毛奇(德总参谋长)言法律、正义、自由之理,不足以保护国内,也不足以保护境外,非有兵力不可。万国公法,也是系于国力之强弱大国无不以其国力来实现其权利。木户、大久保深表赞同,文明,富国,强兵,此次游历开阔了考察团的视野:第一认识到致富是治国的根本,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乃是致富的可靠途径。第二感到要想富国强兵,必须建立法制,实行专制的集权主义统治。第三文化教育方面与西方各国的差距很大,有必要进行改革。第四找到从小国走向大国之路,确立了“内治优先”的方针。第五赞赏德国军事制度,主张学习德国的军事经验。,*1868年中国派出赴欧美使节团,全权大使竟然是美国人普安臣。被赞誉为第一流洋务人才的郭嵩焘,1879年使英归来后,因赞颂西方政治制度,被朝野上下唾骂,只得辞职返乡;他所著的使西纪程也因称颂西方文明,备受诋毁而至毁版。*1905年底,清朝廷派五大臣出洋进行考察,以为“预备立宪”。而此时的日本击败俄国,进入世界一等强国之列。*梁启超比较了中国与日本在19世纪中叶对西方学习的道路之后说道:“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炮船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一个重学,一个重物,强弱之原,其在此乎?”,(二)经济方面,(1)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2)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成立领导机关,创办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形成近代化军事工业生产体系,过程:,原因:近代民营工业有了初步发展;自由民权运动提出“自由经营”口号;官营企业完成历史使命,特点:,政府扶植和保护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保护大资本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作用、意义:,巩固: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思考:材料认为国家富强的途径是什么?,发展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材料1、“因为当时的日本,资本家阶级还没有达到独立经营的程度,依然有政府保护助长之必要。其变化是更加趋向实行全面保护政策。”材料2、“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设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示范。”材料3、1870,三菱还只是一个拥有三艘小船的默默为名的小公司,很快获得明治政府委托经营的13艘轮船和海上军事运输业务,一年后,政府干脆将这13艘轮船送给三菱,每年还拨给经营补偿费用,此后又购买了邮政轮船公司的18条轮船无偿交给三菱经营。五年后,三菱公司将美国、英国的航运公司逐出日本到上海的航线,独家垄断了这一线路。,问题探究:,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日本在殖产兴业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扶植和保护,创办官营模范工厂,劝业政策,处理,(4)扶植军事工业,(三)军事方面:,(2)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1)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近代新式军队(皇军),建设新型军队,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5)建立近代警察制度,武土道教育:尚武、忠君,(3)改革军事机构,隶属天皇,1876年,日本自造的第一艘装甲快速炮舰清辉号在官立东京石川岛船厂下水,清辉号不过是排水量900吨的三桅蒸汽炮舰,但是它的下水却被看作是日本海军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之一。日本自此开始具备为海军自造军舰的能力。,(四)文明开化:社会生活,1、重视教育:,整顿机构,设文部省;颁学制,普及初等教育;建三级近代教育体制;办各类学校-培养专业实用人才重视自然科学;军国主义教育“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封建文化,教育是最好的投资;多一所学校,就少一座监狱;必期邑无不学之徒,家无不学之人;多一个合格母亲,就少一个社会败类;富有与贫乏之差,取决于是否有学问。,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普及率,一万元日币上的头像是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天皇万岁万岁万万岁,(2)传播启蒙思想(明六社),(3)社会生活欧化,鹿鸣馆外交,“鹿鸣”来自中国诗经小雅鹿鸣的篇名,(2007年天津)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A.革除封建礼仪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C.带动文明开化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C,(2009上海历史卷,第17题)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C,小结,国内:幕府统治现状与国内危机,国际:黑船事件引发民族危机,加剧,武装倒幕与明治新政府,探索,政治,前提,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君主立宪;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军事改革,强兵扩张。,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摆脱民族危机。,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侵略扩张,改革的影响,1)性质:2)影响,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摆脱封建落后,走上资义道路;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不彻底,有大量封建残余;推行军国主义,走上侵略扩张.,第三课迅速崛起的日本,(一)(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进入高潮,*国家扶植、保护,*产生垄断组织,向帝国主义过渡,*侵略扩张攫取原料、资本,扩张市场,*客观条件局限和封建残余的束缚,*实质是天皇专制,)内容:,议会,神圣不可侵犯,国家最高统治者,有广泛统治权,有一些基本权利,但受限制,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选举产生,无独立的立法权,对天皇负责,天皇任免法官,4)性质: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5)影响:*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近代天皇专制体制*承认人民一些基本权利,有进步性*带浓厚的封建色彩,“宪法草创之处”纪念碑,1889年日本宪法与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相比,其最大不同点是A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议会拥有立法权C内阁直接向君主负责,不向议会负责D人民拥有基本人权,A,1、废除不平等条约,取得民族独立,1)政治:2)经济:3)军事:4)国际环境:,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的封建割据,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军事实力增强。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使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欧美之间矛盾重重,对日政策呈多元趋势,(三)踏上军国主义的日本,为什么呢?,2、侵略扩张,踏上军国主义道路,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中国的满蒙地区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步征服世界大陆政策,原因:表现:,1)明治维新保留大量封建残余2)日本资义发展的客观局限3)明治维新后资义经济迅速发展,急需市场、原料4)后起资义国5)周边是落后的封建半封建国家,2、侵略扩张,踏上军国主义道路,1)1910年,强迫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2)1895年,甲战后,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侵占台湾、澎湖列岛等3)1905年,日俄战争后,签订朴次茅斯和约,日排挤俄国,取得在中国东北的主动权,东亚强国,明治维新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看:看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看改革措施是否正确妥当;看国际环境,思考,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1、顺应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2、形成中下级武士为主的倒幕派,有资级化的西南强藩支持,并取得武装倒幕的成功;3、改革措施全面、行之有效;4、有利的国际环境,思考,日本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迪?,开放、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抓住有利时机,顺应时代潮流,重视教育,巩固练习: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日本学者认为:“明治维新系天皇圣明,锐意革新,遂振日本国威,摒除内忧外患,立日本国典型和平、民主、富强之形象,实乃东方之大幸,世界之大幸。”(1)简要归纳材料一中的观点。明治维新是天皇个人圣明的结果;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和平、民主、富强典型;明治维新是东方之大幸,世界之大幸。,(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认识。,不正确。A、明治维新不是天皇个人作用,以中下级武士、商人、新兴地主等改革力量,在人民群众支持下,推翻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扫清了道路。且中下级武士是明治维新的主要力量。B、明治维新改革后日本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天皇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能作为民主典型。C、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对外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无法说是东方之大幸,世界之大幸。,二、阅读材料:材料一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主张对它们采取何种政策。,对亚洲邻国持轻蔑态度。主张模仿欧美列强侵略亚洲邻国。,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论”。(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出现“脱亚入欧论”的社会经济原因。,明治维新后资义发展需要原料、市场;/日本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缺乏;/改革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后起资义国难以通过经济手段同西方竞争,只能更多依靠军事手段,三、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该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请回答:你认为哪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胜利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四、(2005江苏卷)由于国情不同,世界各国工业化的途径是不尽相同的,回答:1、指出16C以来英国和19C中期以来的日本在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以及政府所起的作用。2、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为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英国:圈地运动和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等日本:明治政府大力改革,如政府投资扶植、发动对外战争勒索赔款等不同点:英国工业起步阶段政府作用不大,主要靠私人投资;日本工业起步时主要靠政府的扶植和保护,主要史实:政府投资、扶植私人企业、发动对外战争进行海外拓展。主要原因:国内市场狭小、资源少、经济基础薄弱/后起资义国,仅靠私人资本无力发展新工业,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