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属引凄异( )2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B林:青林翠竹 林寒涧肃 C绝: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3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夏季: 春冬: 秋季: 5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什么? 6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1飞奔的马 连续 2B 3水势迅急凶猛 景色秀丽奇绝 萧瑟凄凉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6表明人们的感伤心情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素湍绿潭 阙处 曦月 沿溯 绝巘 林寒涧肃 属引凄异 襄陵 飞漱怪柏 郦道元 重岩叠嶂 ,这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具有很高的 价值和 价值。三峡是 、 和 的总称。三、解释下列加点字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绝巘多生怪柏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猿鸣三声泪沾裳 6.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属引凄异 8.虽乘奔御风 9.自三峡七百里中 10.林寒涧肃 11.或王命急宣 12.不以疾也1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1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5. 素湍绿潭 16. 飞漱其间四、解释下列语句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先划节奏)。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先划节奏)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五、原文句子填空填写出描写三峡形势的语句。(1)体现三峡长的语句是自三峡七百里中 (2)体现三峡险的语句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体现三峡窄的语句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4)表现山河秀丽的语句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表现群山高峻山势峻峭巍峨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6)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表现春冬季水清流缓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8)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9)写三峡夏季江水暴涨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七、阅读课文三峡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文中千古传诵的佳句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采用了引用修辞手法,采用了衬托的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溯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4.“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所不同前者是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远望所得;而后者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采用 侧面衬托的描写方法表达了三峡山高谷深,遮天蔽日的特点。 5.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 有代表性的事物 猿 ,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的气氛。 引用渔歌起到什么作用?渲染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气氛,侧面烘托三峡渔民生活的悲惨。6.第二段开始写水,从哪三方面描写了三峡的水势?选择了哪三个具体的事例来渲染?通过描写突出了江水哪些特点?从夏天的水势浩大险恶水流湍急三方面描写三峡的水势。运用了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王命急宣三个事例。突出夏天江水水势浩大,水流险急的特点 7.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回答问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文章的第段与这首诗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 湍急 的特点文章第段与诗中 两岸猿声啼不住 一句相对应。(2)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描写对象和写作手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不同之处: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了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而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 8. 三峡以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修建水利利的理想之地如葛州坝、三峡水利枢纽。请从文中找出适宜修建水利工程的理由,至少两条,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再写出文中印证的语句。答:理由一:水势浩大,水流湍急;理由二:水位落差大;原文:夏水襄陵,沿溯阴绝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9. 本文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先总写山,后分写水,分写部分又按照季节顺序,先写夏水,再写秋冬之水,最后写三峡秋季的悲凉。10.本文中心:通过对三峡壮丽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初一语文(下) 文言文部分赵普同步练习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一)1、赵普选自 ,赵普,字 , 代著名 家,自古有“ ”的说法,文中“太祖”指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寡学术 ( )(2)手不释卷( )(3)每归私第( )(4)阖户启箧( )(5)既薨 ( )(6)发箧视之( )(7)龌龊( ) (8)碎裂 ( )(9)及为相 ( ) (10)卒用其人( ) 3、翻译下列句子。 (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2)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3)以天下事为己任 (4)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4、概括本文记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一个什么中心? 答: 5、阅读后你认为赵普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再举一个这样的人(写出姓名即可)答: (二):1、根据语意用“/”为下面这句话标出正确的朗读节奏(标一处)。 在 相 位 者 多 龌 龊 循 默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卒用其人( ) (2)未有其比( ) (3)及为相( ) (4)普又以其人奏( )(5)普少习吏事( ) (6) 处决如流( )(7)普性深沉有岸谷( ) (8)虽多忌克( )( )(9)普颜色不变 ( ) (10)太祖乃悟( )(11)及为相 ( ) (12)以天下事为己任( ) ( )(13)奏荐某人为某官 ( ) (14)常劝以读书( ) 3、古今异义:(1)处决 古义: 今义:(2)龌龊 古义: 今义:(3)颜色 古义: 今义:(4)明日 古义: 今义:4、翻译下列句子。 跪而拾之以归: 太祖常劝以读书: 5、用文中原句回答: (1)宋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的原因是:(2)读书给赵普带来了的好处是: 6、你喜欢赵普这个人吗?为什么(至少写两点)? 7、赵普到了晚年还手不释卷,这给你什么启发? 8赵普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9、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 10、 刻画人物善用细节。写专心致志地读书,描写了“阖户启箧取书”的细节。一个“阖”字,指闭门谢客,排除一切干扰。写太祖之怒,描写了“碎裂奏牍掷地”的细节。“碎裂”足以表明怒的程度,再加一个“掷”字,怒不可遏的样子可想而知。写沉着镇定,描写了“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的细节。一个“拾”字表明:赵普此举非常冒险,很可能再次触犯龙威。然而,赵普岂止“拾之”,他居然在日后“补缀旧纸,复奏如初”。“补缀旧纸”这一细节生动感人,那被撕碎的奏牍,要恢复原样,需多么大的决心和耐心啊!赵普参考答案 一略。 (二)1、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C2、终于、他(赵普)、等到、把3、略 4、跪着拾起撕碎的奏牍而回。/太祖经常劝他多读书。 5、(1)普少习史事,寡学术。(2)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6、(1)好学(2)以天下为己任(3)不顾个人安危(4)刚毅果断(立足文本,言之有理即可)7、如:人应该勤奋读书,读书对人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会给你的工作、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使你生活得更顺心。8、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可贵品质,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9、太祖皇帝刚开始对赵普举荐的人不了解所以“不用“,后来赵普再次举荐,太祖仍不了解还是”不用“并对赵普有些烦了,最后赵普坚持举荐,太祖由此看出赵普的忠心尽职,且体会到被举荐人的不一般,所以”重用“。黔之驴练习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1、填空。(1)本文作者 , 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之一,字 ,河东人,世称 ,他与韩愈同为“ ”的倡导者,曾任柳州刺史,故又称 ,有 。本文体裁是 。三戒指 、 、 。(2)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指 、 、 、 、 、 、 。(3)本文是按照虎 的顺序来叙述的。2、解释下列加线的字。(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2)慭慭然( )(3) 驴不胜怒( )(4) 蹄之( )(5)技止此耳( )(6)觉无异能者( )(7)乃去( ) (8)稍出近之( ) (10)益习其声( )(11)他日( ) (12)虎大骇( ) (13)计之曰( ) (14)技止此耳( ) (15)因跳踉大阚( )3、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庞然大物也(巨大的样子) 蔽林间窥之 (偷看) B、远遁 (逃走) 以为且噬己也(咬)C、稍近益狎 (态度严肃而庄重) 技止此耳(只,仅仅) 至则无可用(却)D、驴不胜怒(不堪,禁不住) 益习其声 (逐渐) 蹄之(用蹄子踢)4、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B、驴不胜怒,蹄之C、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D、稍出近之5、写出三个与课文相关的成语并解释。 6、用这三个成语简洁地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3)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4)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5)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6)驴不胜怒,蹄之。 (7)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8)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画线句主要通过描写虎的 ,刻画了虎此时 的心态。9、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一句中省略的成分。 10、请用原文语句在下列横线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 11、举出课文中描写老虎心理活动及动作的词句,说说它们对刻画老虎形象有什么作用?心理: 动作: 作用: 12、从虎的角度和驴的角度分别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如何评价虎与驴的?从虎的角度: 从驴的角度: 评价: 13、驴有哪些技能?这样写的作用? 14、老虎怎样试探驴?最后老虎得出怎样的结果?可看出老虎有怎样的特性? 15、读完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如何提高自己的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16、找出三个形象勾画出老虎既好奇又害怕的神态的词: 。17、整体阅读全文,把握老虎的不同表现,理出文章的叙事线索,完成下列填空(每空限填一字)。 见(窥)驴畏(惧)驴识(探)驴食驴 18、“黔驴技穷”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其意义。(要求: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答题100字左右。)【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黔驴技穷】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人从外地带来一头,因为用不着,放在山下。老虎看见驴个子很大,又听见它的叫声很响,起初很害怕,老远就躲开。后来逐渐接近它,驴只踢了老虎一脚。老虎看见驴的技能只不过如此,就把它吃了(见于柳宗元三戒黔之驴)。后来用来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19、这则寓言写了一头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不可避免;也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完全有可能避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地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答略(能写出自己的观点并持之有据即可。) 黔之驴参考答案1、(1)柳宗元 唐 唐宋八大家 子厚 柳河东 古文运动 柳柳州 柳河东集 寓言 黔之驴 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2)略 (3) 惧驴 识驴 吃驴2、用船 小心谨慎 的样子 不堪、禁不住 用蹄子踢 只、不过特殊、特别 离开 渐渐 逐渐 另 害怕 盘算、考虑 本领 跳跃 怒吼 于是 因此 3、C 4、C 5、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 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后多用来形容表面强大而实际上很虚弱的东西。6、略。7、略。8、(虎)益习其声,又近出(其或驴)前后,终不敢搏(驴或之)9、虎见之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益狎,荡倚冲冒。10、动作 又害怕又想试探摸清对方实力 。11、心理活动:以为神;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终不敢搏;技止此耳。动作:蔽、窥、遁、视、近出、荡倚冲冒、跳、阚、断、尽。作用:细腻、逼真、传神地刻画了老虎对驴的认识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12、(从虎的角度)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庞大的东西吓倒,要仔细观察研究,找到它的弱点,从而战胜它。(从驴的角度)本文讽刺的是那些毫无自知之明而又自找祸患的人。也告诫我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评价)虎无疑是聪明、勇敢的。驴很笨,它对身边的危险毫无觉察,麻木迟钝,不考虑对付老虎的办法,结果被吃。13、一鸣,踢之。生动传神的写出驴在其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技能。14、 “往来视之”、“近出前后”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觉无异能者”、“技止此耳” 可看出老虎生性大胆、工于心计。15、 略黄鹤楼练习一根据拼音写汉字黄鹤楼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yi)_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lng zng )_,上(y)_河汉,下临江流;重檐(y gun )_,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jng w_之最也。二解释词义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州城西南隅( )(2)费讳登仙( )(3)尝( )驾( )黄鹤返憩( )于此(4)遂( )以名( )楼。”(5)观其耸构( )巍峨( )(6)高标巃嵸( )(7)上倚( )河汉( )(8)重檐( )翼馆(9)四闼( )霞敞( )(10)坐窥井邑( )(11)亦荆吴形胜( )之最也2比较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一词多义)(1)【于】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其】观其耸构巍峨( ) 坐其中,颓然碧窈( )(3)【以】遂以名楼( ) 以实奇( )一儿以日初远( )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隅】州城西南隅( )乘隅下垒石( )(5)【之】事列神仙之传( )亦荆吴形胜之最( )主人处处款之( )3词类活用(1)遂以名楼( )(2)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3)重檐翼馆( )三句子1翻译下列的句子(1)事例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译文: (2)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译文: (3)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译文: (4)亦荆吴形胜之最也译文: (5)尝驾黄鹤返憩于此译文:四阅读理解1课文节选自_,作者是_,_代人。黄鹤楼与_、_ ,并称江南三大名楼。2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写过有关黄鹤楼的诗,请默写其中的两首(1)(2) 3用原文语句填空。(8分)(1)黄鹤楼一文用了8句对偶句,或铺陈,或夸张,或比喻,对黄鹤楼进行多角度的描写。如用“_”一组对偶句,强调了黄鹤楼名称由来之证据充足。又如“_”一组对偶,极力铺陈黄鹤楼高大雄伟之能事。又如“_”一组对偶,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登楼观赏景物之情态。(3分)(2)黄鹤楼中具体描写黄鹤楼的位置、外观以及登楼所见的句子是: _(3)黄鹤楼中直接赞美黄鹤楼景色的句子是: 4文章介绍了黄鹤楼的哪些方面的内容?答: 5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答: 6文章突出说明了黄鹤楼的什么特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举例说明。答: 7黄鹤楼通过多种角度具体描绘了黄鹤楼的雄姿。初读课文后说说你对黄鹤楼总的印象。答: 8、作者为什么转引图经的话交代黄鹤楼名字的由来?答: 9对黄鹤楼景物的描写,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内有外,有实有虚。请指出文中哪句是写远景?哪句是写近景?答: 10文章是怎样以精练的语言说明黄鹤楼高大雄伟的特点的?答: 11对黄鹤楼这篇文章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先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紧接着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B文章的重点是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C作者对黄鹤楼的形态以及登楼所见所感感已描写尽致了,所以“亦荆吴形胜之最也”是多余的了。D这篇文章介绍黄鹤楼因仙而得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以“仙”字贯穿全文。12崔颢的黄鹤楼和阎伯理的黄鹤楼都以“黄鹤楼”为题,一个是诗,一个是说明文,都谈到了黄鹤楼楼名的来历,试分析引用传说的作用。答: 黄鹤楼参考答案一祎 巃嵸 倚 翼馆 荆吴二1、隅:角落。登仙,成仙。驾:乘、骑。憩:休息。耸构:矗立的楼宇(指黄鹤楼),“耸构”与“高标”意思相同。巍峨:高大雄伟的样子。巃嵸:高耸的样子。倚:靠着。河汉:银河。重檐:两层屋檐。闼:门。霞敞:高敞。井邑:城乡。形胜:山川胜迹。 2、(1)在;到。(2)它,指黄鹤楼;它,指水阁。(3)用;因为;认为;凭借;如4)角落;边沿地方。(5)无实义,不译;结构助词,的;我们。3、(1)名词作动词,命名。(2)副词作名词,最美的地方。(3)古代建筑的飞檐,名词活用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三1、(1)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 (2)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3)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4)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四1、文苑英华 阎伯理 唐 岳阳楼、滕王阁 2、(1)唐代崔颢的黄鹤楼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2)唐代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3、答:(1)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耸构巍峨,高标巃嵸。/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上倚河汉,下临江流。(2)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3)亦荆吴形胜之最也。4、黄鹤楼的地理位置、黄鹤楼命名的由来、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5、答:这样就给这座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作者之所以采用神话传说,是为了突出这座楼的不同寻常之处,它曾是神仙到过的地方,这样写也是为本文的主旨服务,为下文埋下伏笔。6、答:突出黄楼巍峨高大的特点。运用了比喻、夸张、对偶的修手法。举例略。 7、答:黄鹤楼巍峨高大。“上倚河汉”,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它的高;“俯拍云烟”虽未直言其高,但一座直凌霄高楼已历历在目,神游其间,如临仙境一般。8、答:远景:坐窥井邑;近景:俯拍云烟。9、答:全文不到100字。但把黄鹤楼的概况包揽无遗,其中有掌故,如:楼的得名。有景物,如:“耸构巍峨俯拍云烟。”有事实,如“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有议论,也有感慨,如:“亦荆吴形胜之最也。”10、答:文章短小精悍,重点突出。文章仅仅围绕黄鹤楼高大雄伟的特点进行说明,中间描写楼的建筑,围绕高来写。开头的传说以及结尾由比较而产生的赞语,除了说明其具有神异色彩外,也是为了衬托其高。11、C12、答:相同点:都写到和黄鹤楼相关的传说,都写到登楼所见、所感。不同点:本课重在介绍说明,崔诗重在抒情;本课表达热爱山川和仰慕仙人的思想,崔颢的诗抒发思乡之情。于 园练习一给下列生字注音。门钥( ) 绝壑( ) 槛( ) 螺蛳( )深邃( ) 啾唧( ) 颓然( ) 碧窈(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句(1)富人于五所园( )也(2)非显者( )刺(3)则门钥( )不得出(4)主人处处款( )之( )(5)园中无他奇( )(6)奇在磊( )石(7)缘( )坡植( )牡丹、芍药(8)后厅临( )大池(9)池中奇峰绝壑( )(10)再后一水阁( )(11)长如艇子( )(12)四围灌木蒙丛(13)禽乌啾唧( )(14)颓然( )碧窈( )(15)瓜洲诸( )园亭(16)俱以假山显( )(17)至于园可无憾( )矣2一词多义(1)【槛】卧房槛外( )便破槛出之( )鲁束缚而槛之( )(2)【刺】非显者刺( )引锥自刺其股( )令之内治国事,外刺诸侯( )(3)【显】非声显者刺( )俱以假山显( )(4)【上】人不得上( )上植果子松数棵(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 三句子1翻译下列句子(1)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译文:_(2)坐其中,颓然碧窈。译文:_(3)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译文:_(4)卧房槛外,一壑旋下落不明如螺狮缠,以幽阴深邃奇。译文:_(5)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译文:_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1)富人于五所园也。(2)上植果子松数棵。(3)至于园可无憾矣。四阅读理解1 本文的作者是_ ,字_、号_,_(朝代)_ 家。2写于园的景色作者突出了哪几个奇?(园中的奇特之处在于磊石,磊石奇在哪里?)答: 3细读课文,说说文中依次写了园中的哪些景物?答: 4“于园”的主人是_,于园地处_,以磊石奇,文中共写了_奇,它们分别是_、_、_。5你认为能够概括园中诸景物的特点的一个词是: ;于园的特点是: 6请说说你最欣赏于园景致中的哪一点,并简要谈谈欣赏的原因。答: 7读了前四篇文章中的有关段落,相信你对“建筑”有了初步的了解,至少可以感到,它不紧紧指房子。你认为它还可以指什么?答: 8文中哪一句是称赞于园假山的构思精巧,值得观赏的?答: 9这篇短文着重介绍 ( )的幽远的意境,抒写作者_的感受,赞颂了_的艺术造诣。10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 。文章按照由_到_的顺序来介绍于园,作者先写前堂的_,石坡上的_、_、_,接着写后厅的_,池塘中的_,再写卧房槛外盘旋下的_,最后写园后的_、_、_、_。这样一步一步来写,层次井然。11清朝文人王士大夫祯在他的瓜州于园二首诗中有两句写于园的名句,其上句是“于家园子俯江滨”,其下句是“ ”。12于园的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于园假山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征文投稿合同范本
- 销售密封蝶阀合同范本
- 仓库出租露天合同范本
- 社区应急知识培训课件通知
- 房屋建房入股合同范本
- 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保险赔偿要合同范本
- 灯带安装合同范本
- 委托加工收款合同范本
- 独家合作猎头合同范本
- 口腔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儿童游乐场安全防范与应急处理预案
- 产业园招商策划实施方案
-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理论考试试题
- 建筑中级职称《建筑工程管理》历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义务教育教师课程标准应用能力大赛初赛语文学科试题
- DL∕T 5210.5-2018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5部分:焊接
- 环境设计专业科技前沿课程教学大纲
- 竹架搭设合同范本
- 发电机同期并网试验方案及措施
- 安宁疗护中的舒适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