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204) 第5课古诗词三首_第1页
导学案(204) 第5课古诗词三首_第2页
导学案(204) 第5课古诗词三首_第3页
导学案(204) 第5课古诗词三首_第4页
导学案(204) 第5课古诗词三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 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3.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学习重难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自主预习1.了解诗人生平,搜集与诗词有关的信息。2.练习诵读全诗,边读边画出诗歌的节奏。3.借助工具书、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圈点勾画,标出疑难词句。4比较下面多音字的读音:快乐-清平乐 剥落-剥皮 剥莲蓬 亡羊补牢-亡赖合作探究1、品读牧童,享受童趣:理解诗句的意思2、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3、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来?诵读古诗,感受意境。4、 学习舟过安仁,合作探究: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古诗.5、学习清平乐村居(1)自由轻声的读这首词,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2)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醉里”是说谁醉?是作者还是老夫妻?谁能有条理地说说? (3)那对白发翁媪在交谈些什么? (4)读了这首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 (四)达标检测。1.牧童的作者是 ,字 。舟过安仁的作者是 代诗人 。2.解释词语。横:弄:篙:棹:亡赖:3.根据课文填空。(1)联系牧童一诗填空。诗中有景这景是 ,诗中有情这情是 。诗中有人这人是 ,诗中有声这声是 。4、把诗句补充完整,让我们认识更多的“小儿”。A, 飞入菜花无处寻。B儿童散学归学早,。C蓬头稚子学垂纶, 。 (三)拓展延伸。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稚子弄冰、桑茶坑道中、闲居初夏午睡起,大体了解诗的意思,并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背诵下来。归纳反思我要挑战我要补充6、冬阳童年骆驼队班级 姓名 评价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教学重点: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预习任务:(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预习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 zhn mo xi mi j ju j m m( ) ( ) ( ) ( ) 沙 ( ) o sh po zi yu zh jio cu棉( ) ( )事 ( ) 子 ( ) ( )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自主、合作、探究:1“学骆驼咀嚼”CC CCC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理解、体会。2“想象驼铃用处”从“想象铃铛用处”体会到什么?3“追问骆驼去处”(1)从“总是问,总是问”联系全文内容,想想,“我”可能还会问些什么?(2)这么多的为什么,长大后的“我”还会再问吗?“学骆驼咀嚼、替骆驼剪毛”这些事还会再做吗?请找出文中相应的自然段。4、我推测作者写的城南旧事,主要记叙了( )。5、我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我来闯关:1、词语搭配。干冷的 驼铃声安静的 步 伐软软的 空 气寂寞的 态 度轻松的 旅 程悦耳的 脚 掌2、按要求改写句子。(1)、我承认自己佩服骆驼队的沉稳性格。改为双重否定句:(2)、骆驼在沙漠里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缩句: 整理导学案: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6、冬阳童年骆驼队(第二课时)班级 五 姓名 评价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2、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鼓励阅读小说城南旧事。难点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自主、合作、探究:一、迁移学法,回忆童年AB“追问骆驼去处”(1)自由朗读这个片段。(2)从“总是问,总是问”联系全文内容,想想,“我”可能还会问些什么?二、继续品读,怀念童年这么多的为什么,长大后的“我”还会再问吗?“学骆驼咀嚼驼剪毛”这些事还会再做吗?请找出文中相应的自然段。(1)自由朗读,体会情感。(2)全班交流:A“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B“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C细细品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作者情感。D带着感悟有感情地朗读。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2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我来闯关:一、读一读,组词语。毡() ()袄 ()()卸() ()寞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语句。1、作者从骆驼咀嚼时“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粘在胡须上”的样子,体会_。2、骆驼为什么系铃铛?作者想象到的原因是_。3_。三、按要求改写句子1、我承认自己佩服骆驼队的沉稳性格。改为双重否定句:2、骆驼在沙漠里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缩句: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我会思考我要展示C7、祖父的园子班级 姓名 评价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3理解课文内容,揣摩、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学习重难点: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知识链接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蜚声文坛。在萧红不到1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预习任务:A把课文读通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B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预习检测:A、语音世界(看拼音、写汉字)h di co mo xi no ( ) ( ) ( ) chn d ji ci do su ( ) ( ) ( ) B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自主、合作、探究:1、祖父的园子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我是从课文中的这些地方读出来的( )2、课文4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这些句子,想象我是怎么干活,怎么玩的。3、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我从中感受到了( )4、从课文第17自然段中我读出了( )我是从这些句子里读出来的( )5、“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6、我会找出表现“我”心情快乐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我来闯关: 1、我会填上合适的量词一( )黄瓜花 一( )草帽 一( )黄蝴蝶CC CCC一( )狗尾草 一( )谷穗 一( )大蜻蜓2、你的童年是不是也有许多趣事?选一件事写下来,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课后)整理导学案: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8、童年的发现 班级 姓名 评价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厘米、绞尽脑汁”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学习重难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预习任务:C1、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C2、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预习检测: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hu hun fng i kn jing chng ch( ) ( ) ( ) ( )2、我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自主 合作 探究:1、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2、反复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仔细地读读这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3、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4、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5、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6、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我来闯关:1、我会填写下列词语。随()所() 一()()经 ()尽()汁 默()()()()不自() 运转()() 不()好() 自我()()2、课文先概述了( ),然后具体叙述( ),最后写( )。3、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祸患( ) 迷恋( ) 妨碍( ) 惩罚( )整理导学案: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我会思考我会发现C9、儿童诗两首 班级 姓名 评价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学习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预习任务:1、读通顺、流利课文,读准字音。2、了解每首诗歌的主要内容。预习检测:1、我会把课文读的通顺流利。2、我知道每首诗歌的主要内容。自主 合作 探究:1、(1)第一首诗歌中,“我”的那么多愿望,哪一个最令你神往?有感情的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1)朗读第二首诗歌,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3 (1,)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2)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特别的句子。说说这些诗句特别在什么地方?CC CCC我来闯关:C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一( )花苞 万( )阳光 一( )蓬帐一( )风筝 一( )水花 一( )土地2、(1)脚丫“长成一座绿色的蓬帐”。绿色的蓬帐指什么?(2)模仿第一首诗第四节的写法,把下面的诗歌补充完整。 我想把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整理导学案:学后反思: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第10课 杨氏之子课型:探究、展示 设计: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4. 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学习重点难点】1.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2.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知识链接】世说新语故事两则(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二)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自主预习】1.读课题理解题目意思。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惠 曰 禽 诣 为 应3.读准停顿、读通课文。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合作探究】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话?为什么?2如果杨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你认为哪一句更好?3想像: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应?【整理学案】【达标测评】C1C选择正确的读音,打“”。梁国杨氏(ssh)之子九岁,甚(shn shng)聪惠。孔君平诣(zhy)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iwi )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ngy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nqng)。”2先解释带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1)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2)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3)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3将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4翻译下列句子:(1)三人行,必有我师。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3)温故而知新。 (4)学而时习之。【归纳反思】 第11课 晏子使楚课型:探究、展示 设计: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4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学习重点难点】1.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2.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自主预习】1、读课题:“使”的意思是: “晏子使楚”的意思是: 2、读通课文,给课后的生字注音,读准字音。3、积累生字词。敝国 淮南 枳 晏子 仗着 侮辱 乘机 规矩 囚犯 柑橘 撒谎 笑嘻嘻 面不改色 大臣 盗贼 赔不是【合作探究】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故事。2、在楚强齐弱的态势下,晏子出使楚国,遭到楚王的侮辱,就不足为怪了。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都被晏子巧妙地反击了。思考:(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2)晏子是如何反驳的?(3)、晏子的哪些话说得很精彩?精彩在什么地方?3、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楚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从楚王的身上,我们又应该获得哪些警示?【整理学案】【达标测评】1读一读,写一写。侮辱、威风、规矩、矮小、冷笑、为难、囚犯、出息、柑橘、面不改色、安居乐业2比一比,再组词。敞()准()陪()臣()敝()淮()赔()矩()3根据意思写成语。(1)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2)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3)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 时期,齐国大夫 和楚国 侮辱与反侮辱的故事。这篇课文是按 顺序写的,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归纳反思】第12课 半截蜡烛课型:探究、展示 设计: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并能演一演。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难点】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自主学习】1、给生字注音: 半 截( ) 许 诺( ) 熄( ) 灭 厨( ) 房 烛 芯( ) 楼 梯(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无奈: 讨厌:不耐烦: 若无其事:纯洁: 厉声:3、找出你认为精彩的部分,分角色朗读,看谁读得最好。要求:(1)声音响亮,吐字清晰。(2)想象当时人物的表情、心理,有感情的朗读。【合作探究】一、认真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伯诺德一家三口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1、当 时,伯纳德夫人 (怎么做) (结果怎样)2、当 时,大儿子杰克 (怎么做) (结果怎样)3、当 时,小女儿杰奎琳 (怎么做) (结果怎样)二、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的胜利靠的是什么?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支撑,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整理学案】【达标测评】1C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猛烈()昏暗()严肃()显眼()安全()粗暴()放心()若无其事()2我最欣赏剧本中 的语言,因为 3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文中的人说些什么呢?请选择一个人物,写几句话。 4想象一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请你也写一段剧本。 【归纳反思】第13课 打电话课型:探究、展示 设计: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学习重点难点】1.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2.了解相声语言表达特点。【自主学习】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断浏览,体会相声特点。2.谈自己对相声语言特点的感受。【合作探究】1.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2.通过学习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整理学案】【达标测评】1用一个字来表示时间。(1)十五分钟叫()(2)十二小时叫()(3)七天叫()(4)十天叫()(5)三个月叫()(6)十二个月叫()2连线题。 经济学家说时间就是胜利 军事家说时间就是粮食 医学家说时间就是知识 科学家说时间就是金钱 农民说时间就是生命 对学生而言时间就是创造与发明3. 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和同桌一起创作几句。(1)语言情境一:甲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而又喜欢夸夸其谈显示自已有知识,仅就“海马”一词,就出入意料地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2)语言情境二:悦悦是一个冒失鬼,又是一个机灵鬼,他常常用机智巧妙的语言帮自己摆脱困境。(3)语言情境三:有两个小朋友常常在一块比吹牛,谁也不服谁,这不,他们又吹上啦。(4)语言情境四:小明是一个很具幽默感的孩子,同学们常被他逗得开怀大笑。【归纳反思】第14课 再见了,亲人课型:探究、展示 设计: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3.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重点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自主学习】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多读两遍。2、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作者写了他们什么事?3、找出直接体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段落,放声读读。【合作探究】1.哪些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2、用“”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和同学交流想法。3、可亲可敬的朝鲜人民,为什么要像亲人一样对待我们志愿军战士呢?【整理学案】【达标测评】一、组词。唯( ) 耗( ) 谣( ) 洒( ) 准( ) 耕( ) 遥( ) 酒( ) 乘( ) 持( ) 供( ) 休( )趁( ) 特( ) 贡( ) 体( )二、辨别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担心()阻击()焦急()供应()故意()支持()侦察()崎岖()反义词:唯一()温暖()困难()支持()慌张()伤心()清楚()暂时()三、选词填空。热忱 热诚 热心 热情1.王老师来家访,爸爸( )地接待她。2.白求恩对工作满腔( ),一直保持极端负责的精神。3.于老师退休了,一直( )参与校外教育工作。四、填空在朝鲜战场上,_(谁)为了_(谁)浴血奋战,_(谁)为了_(谁)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两国人民用_凝成了_的情谊,因此两国人民不是胜似_。课外延伸 请选择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一种角色,以他们的口气,写一个片断,题目也是再见了亲人。【归纳反思】第15课 金色的鱼钩课型:探究、展示 设计: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4、体会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学习重点难点】 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自主学习】1、自由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