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白豆_第1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白豆_第2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白豆_第3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白豆_第4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白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现代本草系列文库 白豆白豆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 “白豆” 的现代视点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白豆白豆 【名称出处】:嘉祐本草 【概况】: 异名 饭豆(纲目)。 基源 为豆科豇豆属植物饭豇豆的种子。 豇豆属全世界约150种,中国约10种。 原植物 饭豇豆Vigna cvlindrica(L)Skeels(Phaseolus cylindricus L,;Vigna catjang Walp),又名白目豆、 甘豆、眉豆(广州植物志)。 历史 本品始见于孙真人食忌。 嘉祐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蒙筌、 本草求真等均有记载。 本草品汇精要,载:“白豆即今之豇豆也,蔓生, 叶似扁豆而狭长,五、六月开白花,荚长尺许,嫩时 为蔬,八、九月实熟和米作饭,又称饭豆。 另一种荚实紫黑同用。” 。 纲目载:“饭豆,小豆之白者也,亦有土黄色者, 豆大如绿豆而长,四、五月种之。 苗叶似赤小豆而略大,可食,荚亦似小豆。 一种荚豆,叶大如豆,可作饭,作腐,亦其类也。” 所述均系今之白豆。 形态 一年生近直立草本,有时顶端呈缠绕状,高20 40cm。 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58cm,先端急尖,基部宽楔 形,侧生小叶偏卵形,全缘;托叶长圆状披针形,基 部有距。 总状花序腋生,花23朵着生于花轴上部;总花梗 长,花序轴与总花梗之间有一腺体,花长约2cm;萼筒 状,长0608cm,外面有皱纹;花冠黄白色带 紫;旗瓣宽约2cm,基部有耳;二体雄蕊(9+1)。 荚果圆柱形,长713cm,宽0607cm。 种子1015椭圆形或近肾形,长0709cm,黄 白色,通常暗红色。 花期78月,果期9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15页图 2760) 生境与分布 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全球温带和热带均有分布。 。 【药性】: 性味 甘、咸,平 孙真人食 忌:“咸。” 嘉祐本草:“平”。 本草品汇精要:“甘,平”。 中药大辞典:“甘、咸,平” 归经 脾、肾经。 本草蒙筌:“走肾经。” 本草求真:“入肠、胃、肾。” 中药大辞典:“入脾、肾经。” 功效 益气和中,健脾益肾。 主治 脾胃失健,肾病。 孙真人食忌:“肾病宜食。” 日华子本草:“豆,暖肠胃。 叶,利五脏,下气。”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种子:健胃,补气。” 中药大辞典:“调中益气,健脾益肾。 孟诜:补五脏,调中,助十二经脉。”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 。 【医药家论述】: 黄宫绣本草求真:“白豆,即饭 豆中小豆白者也。 气味甘平无毒。 据书载,肾病宜食,并补五脏,暖肠胃,益气和中, 兼调经脉。 盖缘凡物质大则气浮,质小则气沉,味甘则中守,味 咸则入肾。 白豆质小味甘,故既能入肾治鬼疰,入血调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