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大风子_第1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大风子_第2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大风子_第3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大风子_第4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大风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现代本草系列文库 大风子大风子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 “大风子” 的现代视点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大风子大风子 【名称出处】:本草衍义补遗 【概况】: 异名 大枫子(本草品汇精要)。 基源 为大风子科大风子属植物大风子和海南大风子的 成熟种子。 原植物 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icus Pierre ex Laness,又名泰国大风子(中药志)。 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Merr)Sleum (Taraktogenos hainanensis Merr) 历史 大风子始载于元代 本草衍义补遗。 纲目记载:“今海南诸番国皆有,按周达观真腊 记云,大风子乃大树之子,状如椰子而圆。 其中有核数十枚,大如雷丸子。 中有仁白色,久则黄而油,不堪入药。” 并释其名曰:“能治大风疾,故名。” 据上,并观植物名实图考的附图,与如今所用大 风子一致。 形态 常绿乔木,树杆直立。 单叶互生,革质,叶柄长1215cm;叶片线状披 针形,长1030cm,宽37cm,先端尖,基部钝圆 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黄绿色,侧脉810对。 花杂性或单性,1至数朵簇生;花梗被柔毛;雄花萼片 5,卵形,花瓣5,卵形,红色或粉红色,退化雄蕊鳞 片状,线形,着生于花瓣上,雄蕊5,退化子房圆柱 状;雌花花萼、花瓣均与雄花相同,退化雄蕊成一纺 锤状体,子房卵形或倒卵形,被长硬毛,1室,胚珠多 数,花柱粗短,被柔毛,柱头5裂,反卷。 浆果球形,直径68cm,果皮坚硬;种子3040粒, 略呈多角体,外种皮角质;胚乳丰富。 花期13月,果期46月。 (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118页0196条图) 生境 与分布 中国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地区有栽培。 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 及东南亚其它地区也有分布。 海南大风子与大风子区别为:叶薄革质,长圆形,长9 18cm,宽37cm,常有不规则的浅波疏锯齿。 花序短头状,花4数;雄花的雄蕊极多,全育;雌花有 多数退化雄蕊;子房密生黄色茸毛,几无花柱,柱头 3,顶端浅裂。 浆果球形,直径47cm,密被褐色柔毛。 种子20粒左右,略呈三角形。 花期49月,果期510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920页图 3569)生于山地疏林半阴处及山地石灰岩林中。 分布于海南,广西。 。 【生药】: 栽培 宜高温多湿气候,怕霜冻;成年树需 阳光,幼龄树宜荫蔽。 以土层深厚的潮湿壤土生长较好。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 于2月下旬3月上旬播种,播前用清水浸种24小时 后,先播在砂床上催芽,然后取萌芽种子播种于苗 床,行距20cm,株距5cm,深23cm。 播后覆土盖草,浇水,保持湿润。 出苗时揭去盖草,进行除草松草,并搭设荫棚,荫蔽 度60%70%。 苗高05%10m时出圃定植,按行距45m,株距3 4m穴栽。 定植后,每年追肥23次,并经常中耕除草,行间可 间种农作物。 病害有叶斑病,可用11:200波尔多液防治。 虫害有毒蛾与蛱蝶危害叶片,可用90%晶体敌百虫 1000倍液喷杀。 采集 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晒 干。 泰国大风子主产于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 柬埔寨等国亦产。 海南大风子产于广西、广东、海南。 鉴别 性状 泰国大风子 种子略呈不规则卵圆形,或呈3 4面形,稍有钝棱,长125cm,直径12cm;表 面灰棕色至黑棕色,较小端有明显凹纹至种子13 处,全体有细的纵纹;种皮坚硬,厚152mm,内 表面浅黄色至黄棕色,与外表面凹纹末端相应处有一 棕色圆形环纹。 种仁外被红棕色或黑棕色薄膜,较小端略皱缩,并有 一环纹,与种皮内表面圆形环纹相吻合;胚乳肥大, 乳白色至淡黄色,富油质,子叶2枚;浅黄色或黄棕 色,心脏形,下接圆柱形胚根。 气微,味淡,有油性。 以个大、种仁饱满、色白、油足者为佳。 海南大凤子 种子略呈四面体形,一面隆起,三面稍平 坦,长12cm,宽510mm;表面灰黄白色至灰棕 色,有多数隆起的纵脉纹,种脐位于种子的一端;种 皮硬而脆,厚05mm,易碎。 种仁不规则长卵形,外被暗紫褐色薄膜,具微细皱 纹;胚乳黑棕色;子叶心脏形,稍尖,色较浅。 显微 大风子 种子横切面:种皮全为石细胞,外层2 3列类圆形或多边形,排列不甚整齐,含少数草酸钙 方晶,直径约30m;中层为较厚的长条状石细胞层, 径向紧密排列,彼此重迭,长约200m,宽14 20m,胞腔呈线缝状,沟纹细密;内层为10余列切向 排列的长条形或一端稍尖、另端稍膨大的石细胞,长 60180m,直径1224,m。 种仁外侧为45列红棕色扁平细胞,其内为胚乳组 织,含脂肪油等。 海南大风子 外层为35列类圆形或类方形,石细 胞,壁厚薄不一有的含草酸钙方晶;中层为2列长条 形石细胞,径向排列,两端稍尖,长60150m,直 径2030m;内层为10余列石细胞,类圆形,椭圆形 或棱形,直径2080m,壁厚薄不一,有的含草酸钙 方晶,种仁外为35列含棕色色素的细胞,内为胚乳 组织。 (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93) 加工炮制 大 风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拣去霉坏变质者,去壳 取仁。 大风子霜:取大风子仁,碾碎,或碾碎蒸透,用布包 严或用吸油纸多层包裹,压榨,去尽油,研细过筛。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 【化学】: 含多种脂肪酸,主要有大风子油酸 (Chaulmoogric acid)和次大风子油酸(Hydnocarpic acid), 为治麻风病的有效成分,还有大风子油酸、次大风子 油酸甘油酯等。 此外,还含有硬脂酸、棕榈酸、油酸和环戊烯甘氨酸 (Cyclopentenylglycine)1,2和阿立普里斯酸 (Aleprestic acid)3。 参考文献 1 日本药局方注解第6改正版忠良书 店,1955:739 2 Biochemistry 1980;19:074 3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31 【药理】: 大风子油及其脂肪酸钠盐在试管中对结核 杆菌及其它抗酸杆菌的抗菌作用比酚强100倍以上对 其它细菌则不敏感1。 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 2。 所含阿立普里斯酸为治疗麻疯病的有效成分3,但 毒性较大4。 参考文献 1 A Manual of Pharmacology,1957:120 2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57;5(4):286 3 中草药 成分化学科学出版社,1977;45 4 药理学人 民卫生出版社,1965;315。 【药性】: 性味 辛,热。 有毒。 纲目:“辛,热。 有毒。” 本草原始:“甘,热。” 玉楸药解:“苦,微热。” 归经 入肝、脾、肾经。 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经。” 本草求真:“入肝、脾。” 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功效 祛风,攻毒,杀虫。 主治 麻风,疥癣。 纲目:“主风癣疥癞,杨梅诸疮,攻毒杀虫。” 医林纂要:“行痰,杀虫,劫毒。 用霜,亦可劫顽痰,行积水。” 国药的药理学:“治象皮病。” 中药大辞典:“祛风燥湿,攻毒杀虫。 治麻风,疥癣,杨梅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g;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内服慎服。 阴虚血热者忌服。 全国中草药汇编:“本品有毒,内服、外用常致恶 心,呕吐,胸腹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肾炎,肝 脂肪变性等病变。” 。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配苦参,治麻风病。 配轻粉,治疥癣。 配土茯苓,治杨梅疮。 配木鳖子仁,治疗风刺赤鼻。 方选和验方 大风丸(解围元薮)治大风眉目遍身 秽烂者:大枫子肉900g,防风、川芎各300g,蝉壳、 羌活、细辛、首乌、独活、苦参、当归、牛膝、全 蝎、黄芪、薄荷各60g,白芷、狗脊牛黄、血竭各 15g。 为末,米糊丸,桐子大。 每服15丸,茶下,空腹服,日进3次。 大枫子膏(疠疡机要)治一切疮疥脓瘑等疮:大风 子肉、白矾(枯)各60g,真轻粉30g,为末。 将桕油180g和匀涂之。 大风丹(血证论)治癣痒各疮:大枫子肉10g,土 硫黄6g,枯矾3g,明雄黄6g。 共为末。 灯油调搽。 大风诸癞方(普济方)治风癣疥癞:大风子、苦参 末各等份。 煎汤内服,亦可外洗。 纲目:“治风刺赤鼻:大风子仁、木鳖子仁、轻 粉、硫黄为末。 夜夜水调涂之。” 单方应用 寿域神方:“治手背皴裂:大风子捣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