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现代本草系列文库 巴豆巴豆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 “巴豆” 的现代视点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巴豆巴豆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 巴菽(本经),刚子(雷公炮炙 论),老阳子(纲目),江子(瑞竹堂经验方), 双眼龙(岭南采药录),猛子仁(中国药用植物 志)。 基源 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的种仁。 原植物 巴豆Croton tiglium L 历史 巴豆始载于本 经,列为下品。 图经本草载:“木高一、二丈,叶如樱桃而厚大, 初生青,后渐黄赤,至十二月叶渐凋,二月复渐生, 至四月旧叶落尽,新叶齐生,即花发成穗,微黄色, 五六月结实作房,生青,至八月熟而黄,类白豆蔻, 渐渐自落即收之。 一房有三瓣,一瓣有实一粒,一房共实三粒也。” 纲目云:“此物出巴蜀,而形如菽豆,故以名 之。” 以上记述,与今用巴豆的原植物一致,中国药典 1963年、1977年、1985年和1990年版均收载之。 形态 常绿灌木,高27m。 树皮深灰色,平滑,幼枝绿色,被稀疏的星状毛。 单叶互生,叶柄长26cm;叶片卵形至长圆状卵形, 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长513cm,宽256cm, 掌状3出脉,两面被稀疏的星状毛,基部近叶柄处具2 枚无柄的腺体。 花雌雄同株,顶生总状花序,长814cm,雌花在 下,雄花在上,花细小;萼片5;雄花无退化子房;雄 蕊多数,花盘腺体与萼片对生;雌花无花瓣,子房3 室,密被星状毛,每室1胚珠。 蒴果长圆形,长约2cm,宽115cm。 种子长圆形。 (图见中国药用植物志第2册图88)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谷、溪边杂木林内,通常为栽培药物。 分布中国西南及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 西,以四川产量最大。 。 【生药】: 栽培 适宜于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对土 壤要求不严,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 佳。 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 在2月中、下旬播种。 直播可按行株距3326m开穴,穴深30cm,先施腐 熟堆肥或草木灰,后将肥料与穴土混合,然后每穴下 种45粒,再盖34。 m细土,出苗后中耕除草23次,次年春季定苗,每 穴留壮苗1株。 育苗,按行距27cm开沟,深34cm,每亩用种量12 15kg,播后覆土或盖草木灰,出苗后结合除草松土进 行间苗,以株距710cm留苗1株,且追肥12次,待 苗高071m时定植。 种植密度同直播。 栽后每年春夏两季需勤除杂草,追肥12次,并培土 壅根。 虫害有尺蠖,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杀。 采集 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置23天,摊开晒 干。 药材主产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鉴别 性状 种子椭圆形或卵形,略扁,长115cm, 直径69m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点状的种 脐及种阜的疤痕,另一端有微凹的合点,种脐与合点 间有一条纵直、隆起的种脊。 种皮薄而脆,剥去种皮,种仁外被1层银白色薄膜,内 胚乳肥厚,淡黄色,富油质,子叶2片,菲薄。 无臭,味辛辣,有毒。 以种子饱满、种仁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 果实及种子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表皮细胞,有 气孔及厚壁性多细胞星状毛;中果皮外侧为10余列薄 壁细胞,有多数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维管束周围 细胞有时含草酸钙方晶或簇晶,中部有47列纤维状 石细胞,呈带状环列,内侧有68列径向延长的长圆 形厚壁细胞;内果皮为35层纤维状厚壁细胞交迭排 列。 种皮表皮细胞1列,径向延长,径向壁呈不规则锯齿状 弯曲;其下为1列厚壁性栅状细胞,胞腔线形,外端略 膨大。 胚乳细胞充满糊粉粒和脂肪油,另含草酸钙簇晶。 粉末:深棕色,油性重,味辛辣。 种皮厚壁栅状细胞紫棕色,呈细长柱形,排列紧 密,稍弧状偏弯,长525m,壁极厚,孔沟极细而 密集,有的不明显,胞腔线形,不甚清晰,有的充满 深棕色物;表面观呈多角形。 种皮薄壁栅状细胞淡黄色,呈类长方形,长63 90m,宽936m,径向壁细波状弯曲。 种皮表皮细胞呈多角形,直径1327m,有不均匀 纹理,胞腔有含棕色物或颗粒状物。 内胚乳细胞呈类圆形,直径1836m,胞腔内充满 糊粉粒,拟晶体及拟球体可见,并含脂肪油滴,较小 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子叶细胞亦含有。 (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251) 理化 取巴豆油 01ml,用石油醚稀释至1ml,作供试液(I);另取巴豆 霜2g,加石油醚5ml,浸渍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 1ml作供试液(),点于同一硅胶G06%CMC板 上,以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94206)为展开剂,以 苏丹、甲基黄为对照。 展距10cm,喷以20%硫酸溶液后,加热显色。 (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04) 加工炮制 常用 炮制品有生巴豆和巴豆霜。 生巴豆 取原药材,除净杂质,浸湿后用稠米汤和稠 面汤拌匀,置日光下曝晒或烘裂,搓去皮,簸取净 仁。 巴豆霜 取净巴豆仁,碾烂或捣烂如泥,用多层吸油 纸包裹,加热微烘,压榨去油,反复数次,至松散成 粉不再粘结成饼为度,取出碾细。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 【化学】: 含巴豆油53%57%,蛋白质约18%,其 中含有巴豆毒朊素(Crotin),是一种类似蓖麻子毒蛋白 的物质,为巴豆白朊和巴豆球朊的混合物。 另含巴豆甙(Crotonoside)、氨基酸和酶等1。 巴豆油黄色或棕黄色,有不适的臭气和强刺激气味, 有毒。 巴豆油为油酸(约37%)、亚油酸(约19%)、肉豆蔻酸(约 745%)、花生酸(约15%)、棕榈酸(约09%)、硬脂 酸(约03%)、月桂酸(约005%)、巴豆酸(Crotonic acid)及顺芷酸(Tigglic acid)等的甘油酯。 油中尚含大戟二萜醇12十四烷酸13乙酸酯、 大戟二萜醇12癸酸13乙酸酯、大戟二萜醇 12十二烷酸13乙酸酯、大戟二萜醇12十六 烧酸13乙酸酯、大戟二萜醇12甲基丁酸 13十二烷酸、大戟二萜醇12甲基丁酸13癸 酸酯、大戟二萜醇12乙酸13十二烷酸酯、大 戟二萜醇12乙酸13癸酸、大戟二萜醇12顺 芷酸13癸酸酯、大戟二萜醇12顺芷酸13 辛烯酸酯、大戟二萜醇122甲基丁酸13辛烯酸 酯、大戟二萜醇12顺芷酸13癸酸酯、大戟二 萜醇12顺芷酸13十二烷酸酯、大戟二萜醇 12顺芷酸13丁酸酯、大戟二萜醇12丁酸 13十二酸酯2。 并含多种疏水性的4去氧4巴豆醇的三酯化合物 3。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 1976571 2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1991212 3 中药志第3册第2版人民 卫生出版社,1984:273。 【药理】: 对消化道的作用 家兔在体小肠实验, 1100001100000巴豆油乳剂02ml注入肠腔后, 立即引起肠运动振幅加大,紧张性升高;肠浆膜面给 药(110001100000)30s后肠紧张性上升,振幅亦 加大,呈现明显的兴奋作用。 抗菌、抗病毒及抗滤过性病毒作用 巴豆煎剂对金黄 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有一定 的抗菌作用。 给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小白鼠sc巴豆油制剂,有预 防作用。 毒性 巴豆毒素家兔sC的LD50为5080mgkg。 巴豆油酸大白鼠ig LD50为1000mgkg;豚鼠scLD50 为600mgkg。 人服巴豆油20滴可致死。 参考文献 中药志第3册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276。 【药性】: 性味 辛,热。 有大毒。 本经:“辛,温。” 吴普本草:“神农、岐伯、桐君:辛,有毒。 黄帝:甘,有毒。” 医学启源:“苦,热。” 医林纂要:“辛、咸,热,毒。” 中药志:“辛、热,有大毒。” 归经 胃、大肠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大肠三经。” 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效 峻下寒积,逐水消肿,豁痰利咽,杀虫,蚀疮。 主治 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 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疣痣。 本经:“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癥瘕结聚坚积,留 饮痰癖,大腹水肿。 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 去恶肉。” 别录:“疗女子月闭,烂胎,金疮脓血不利,丈 夫阴,杀斑蝥毒。” 药性论:“主破心腹积聚结气,治十种水肿,痿 痹,大腹。” 本草拾遗:“主癥癖,痃气,痞满,腹内积聚, 冷气血块,宿食不消,痰饮吐水。” 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病,泄壅滞,除风补 劳,健脾开胃,消痰破血,排脓消肿毒,杀腹藏虫。 治恶疮息肉及疥癞疔肿。” 医学启源:“导气消积,去脏腑停寒,消化寒凉 及生冷硬物所伤,去胃中寒湿。” 汤液本草:“可以通肠,可以止泄。” 纲目:“治泻痢,惊痫,心腹痛,疝气,风, 耳聋,喉痹,牙痛,通利关窍。” 中药志:“寒积停滞,胸腹胀痛,腹水肿胀,喉 痹;外用蚀疮去腐,治疮毒,顽癣。” 全国中草药汇编:“寒积停滞,胸腹胀满;外用 治白喉,疟疾,肠梗阻。” 中草药学:“寒积停滞,胸腹胀满急痛,腹水实 肿,胸满痰壅,白喉,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1503g(用巴豆 霜)。 外用:绵裹塞耳鼻,捣膏涂或以绢包擦患处。 使用注意 无寒实积滞、孕妇及体弱者忌服。 本草经集注:“芫花为之使。 恶蘘草。 畏大黄、黄连、藜芦。” 药对:“畏芦笋、菰笋、酱豉、冷水。 得火良。 与牵牛相反。” 本草衍义补遗:“无寒积者忌之。” 全国中草药汇编:“巴豆种子有大毒,内服须去 油用霜(巴豆霜),以减低毒性并缓和峻泻作用。 。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配杏仁,治水蛊腹满及血 吸虫病晚期的腹水。 配胆星,治小儿痰壅喘咳。 配绛矾,治血吸虫病晚期腹水。 配黄柏、蛤粉,治一切积滞。 配大黄、干姜,治冷食积滞,腹痛便秘。 配胆南星、神曲,治小儿痰食壅滞,疳积。 配桔梗、贝母,治肺痈之咳嗽胸痛,痰多腥臭。 配牛黄、朱砂,治痰迷心窍,癫痫痴狂。 配乳香、没药、木鳖子,外用贴患处,治疮疡脓熟 未溃。 配胡桃仁、大风子、水银,捣如泥膏状外擦,治疥 疮。 巴豆霜配桔梗,治寒实结胸胁痞痛,大便不通。 方选和验方 四白散(伤寒论)治寒实结胸,无热 症者:桔梗10g,巴豆35g(去心皮,熬黑,研如脂), 贝母10g。 3味为散,以白饮和服,强人15g,羸者减之。 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 不利,进热粥1杯,利过不止,进冷粥1杯。 三物备急丸(金匮要略)治心腹卒暴百病,若中恶 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 者:大黄30g,干姜30g,巴豆30g(去皮心,熬,外研 如脂)。 上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纳中, 合治一千忤,用为散,蜜和丸亦佳,以暖水苦酒服大 豆许34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 瘥;如未瘥,更与3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瘥;若口 噤,亦须折齿灌之。 分肢散(宣明论)治小儿卒风,大人口眼斜,风 涎裹心,惊痫天吊,走马喉闭,急惊,一切风热等 症:巴豆、朴硝各15g,大黄30g。 先把大黄为末,后入巴豆霜、朴硝一处细研。 用油贴起。 每服15g,熟茶下,大人15g,小儿酌量。 看虚实加减。 妙香丸(大同方剂学)治时疾伤寒,解五毒,治潮 热,及小儿百病惊痫等症:巴豆(去壳心膜炒热研如 粉)350枚,牛黄(研)、龙脑(研)、腻粉(研)、麝香各 90g,辰砂270g,金箔(研)90片。 上7味,炼黄蜡180g,入白蜜1g,同研匀为丸,每30g 作30丸。 可服13丸,如须药行速,用针刺一孔,冷水浸少 许,服之则速 外台走马汤(大同方剂学)治中恶 心痛,腹胀,大便不通等症:巴豆(去皮心)、杏仁(去 皮尖)各2枚。 上2味,取棉裹缠捶,令极碎,投热汤40ml,捻取白 汁,服之当下,未下再进1服,老少量之。 九华散(海峰验方集)治小儿腹中有积滞,不拘食 积、水积、气滞、寒凝、血滞或血瘀;又或诸种积滞 兼同为患,症见胸闷、腹胀、腹痛、食少、肠鸣、便 溏或便秘,或大便不畅,便中带血,日久不愈:巴豆 9g,肉豆蔻霜、广木香、孩儿茶、血竭、乳香、没药 各6g,冰糖15g,红糖6g。 上药除冰糖、红糖加水熬化滤净,和药粉搓为丸,每 丸约豌豆大,晾干,灌入宽口瓶内备用。 23岁,每服1丸开水调化,每日服3次,空腹服;3 5岁,每服12丸,每日3次,空腹,开水调化服;5 7岁,每服23丸,每日3次,空腹,开水调化服;7 10岁,每服34丸,每日3次,空腹,开水调化服。 巴豆朱砂膏(江苏中医 1959;(11)治白喉:巴豆仁、 朱砂等份,各研成细末,混和,每用115g,置膏 药上,贴于眉间的上方(勿使药末掉入眼中)。 约812小时,局部皮肤发生大小不等的水泡时,便可 揭去膏药,擦掉药末,涂上1%龙胆紫液,以防感染。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9):“治小儿鹅口疮:巴豆 仁1g,西瓜子仁05g。 上药共研碎出油,加少许香油调敷,揉成团状贴于印 堂穴,15秒钟取下,每日1次,连用2次。” 山东中医杂志 1986;(5):“治周围性面瘫:大巴豆 30枚(去壳),大斑蝥3个(去足翅),鲜生姜6g(去皮)。 捣为泥状,均匀摊在45cm大小68层纱布上,药膏 面积2525cm,以患侧下关穴为中心,外敷后胶 布固定。 34小时后去纱布及药膏,此时可出现水泡,按无菌 操作方法,用注射器沿水泡下缘抽吸出液体,防止感 染。” 巴蜡丸(河南中医 1983;(3)治乳癖:巴豆(去皮取 仁)120g,黄蜡120g。 先将黄蜡置锅内用文火熔化,再将巴豆仁加入已熔之 黄蜡液中炸之。 注意始终用文火,约六、七分钟后,以巴豆仁变为深 黄色为度,即将锅离火,滤出黄蜡溶液(此液有毒,应 弃去,不可再用第二次)。 再迅速将巴豆仁倒于竹筛上摊开,并不时搅动,勿使 巴豆仁互相粘接,待巴豆仁上之黄蜡凝后收起备用。 每次以温开水冲服5粒,应将巴豆仁囫囵吞下,千万不 可咬烂。 冲药之开水不可过热,否则易引起腹泻。 1日3次,1个月为1疗程。 巴冰消瘤霜(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海绵状血管 瘤:巴豆2g,冰片5g,制草乌10g,生大黄15g,青木 香15g,土鳖虫15g,威灵仙30g,红花15g,川芎10g。 将各药研细和匀密封备用。 用时取少量药末,用白醋和白酒(12)调敷患处(小儿 及皮肤过敏者药量宜少,并改用蓖麻油或桐油调敷)。 每天换药1次,药末干燥时可以用上述比例的醋酒湿 润。 鲫鱼膏(疮疡证治)治臁疮:巴豆、蓖麻子各 300g,血余、乳香各15g,鲫鱼500g(去内脏)、蟾蜍5只 (去内脏)、麻油2500ml。 共用文火煎熬至药枯上浮,过滤,冷后再加入东丹 500g,冰片15g,搅拌均匀,外敷患处。 咬头膏(疮疡证治)治疮疡脓已成而未溃:巴豆 仁、蓖麻子、乳香、没药各等份,共捣碎如泥状,敷 患处。 癫痫丸(吉林中医药 1988;(10)治癫痫:巴豆霜5g, 杏仁20g,赤石脂、代赭石各50g。 研末,蜜丸如小豆粒大小,成人每服3粒,日服3次, 儿童酌减。 江西中医药 1981;(1):“治小儿惊风:巴豆霜 15mg,生石膏05g,代赭石03g,朱砂02g。 共为细末顿服。 每4小时1次,连服3次。” 江西中医药 1981;(1):“治乳食积滞:巴豆霜 20mg,神曲1g。 共为末,顿服。 每日3次,连服2日。” 江西中医药 1981;(1):“治小儿痰热、咳喘:巴豆 霜15mg,朱砂、川贝各05g。 顿服。 每日3次,连服2日。” 单方应用 千金方:“治寒癖宿食,久饮不消,大 便秘:巴豆仁30g,清酒1000ml。 煮3日3夜,研,令大熟,合酒微火煎之,丸如胡豆 大,每服1丸,水下,欲吐者服2丸。” 海上方:“治痞结癥瘕:巴豆肉5粒(纸裹打去 油),红曲112g(炒),小麦麸皮37g(炒)。 俱研为细末,总和为丸,如黍米大,每空腹服10丸, 白汤下。” 仁斋直指方:“治阴毒伤寒心结,按之极痛,大 小便秘,但出气稍暖者:巴豆10粒,研,入面37g, 捻作饼,安脐内,以小艾炷灸5壮。 气达即通。” 古今医鉴:“治小儿痰喘:巴豆1粒,杵烂,绵 裹塞鼻,痰即自下。” 医说:“治寒痰气喘:青橘皮1片,展开,入刚 子1个,麻扎定,火上烧存性,研末,姜汁和酒 150ml,呷服。” 经验方:“治气痢:巴豆30g(去皮心,熬,细研) 取熟猪肝和丸,空腹米饮下,量力加减服之。 牛肝尤佳,或以蒸饼丸服。” 全幼心鉴:“治小儿下痢赤白:巴豆(煨熟、去 油)3g,百草霜(研末)6g,飞罗面煮和丸,黍米大,量 人用之。 赤用甘草汤,白用米汤,赤白用姜汤下。” 补缺肘后方:“治腹大动摇水声,皮肤黑,名曰 水臌:巴豆90枚(去皮心)杏仁60枚(去皮尖)。 并熬令黄,捣和之,服如小豆大1枚,以水下为度,勿 饮酒。” 普济方.“治一切恶疮:巴豆30粒,麻油煎黑,去 豆,以油调雄黄、轻粉末,频涂取效。” 百一选方:“治喉痹:白矾6g(捣碎),巴豆 15g(略捶破)。 同于铫器内炒,候矾枯,去巴豆不用,碾矾为细末, 遇病以水调灌,或干吹入咽喉中。” 经验方:“治耳卒聋:巴豆1粒,蜡裹,针刺令 通透,用塞耳中。” 经验方:“治风虫牙痛:巴豆1粒,研绵裹咬 之。 或针刺巴豆,灯上烧合烟出,熏痛处。” 秘传经验方:“治荷钱癣疮:巴豆仁3个连油杵 泥,以生绢包擦,日12次。” 痈疽神秘验方:“治一切疮毒及腐化瘀肉:巴豆 去壳,炒焦,研膏,点肿处则解毒,涂瘀肉则自腐 化。” 世医得效方:“治夏月水泻不止:大巴豆(去壳)1 粒,上以针刺定,灯上烧存性,研细,化蜡和作1丸, 水下,食前服。” 湖北中医杂志 1986;(5):“治急性重症胆管炎:巴 豆,去双层外壳取仁,切成米粒的1213大小的 颗粒,不去油,温水生吞服,每次150200mg,进院 时立即口服,2小时后重给药1次,一般在12小时内可 给药34次,次日酌情给药12次。” 湖南中医杂志 1986;(6):“治肠梗阻:将巴豆去 壳,用草纸包好,用铁锤杵碎去净油质后,用龙眼肉 或荔枝肉包吞。 每次用量051g。” 湖南医药杂志 1979;(1):“治骨髓炎:巴豆(去壳取 仁)60g猪脚1对,小孩及体弱者减半。 用法:将巴豆仁用纱布包好,同猪脚置大瓦钵内,加 水3000ml,炖至猪脚熟烂,浓缩至800ml,去巴豆仁和 骨,不加盐,1日分2次空腹服。 如未愈,每隔1周再服1剂,可连服1020剂。” 巴豆擦剂(广西中医药 1987;(6):治疥疮:巴豆仁 30g,香油5g,酸醋10rnl,将上药调成糊状,取药2 3g置于掌心,磨擦双侧膝部皮肤,直至皮肤发红、发 热为止。 每晚睡前1次,57次为1疗程。 。 【医药家论述】: 王好古汤液本草:“巴豆,若 急治为水谷道路之剂,去皮心膜油,生用;若缓治为 消坚磨积之剂,炒去烟令紫黑,研用。 可以通肠,可以止泄,世所不知也。” 李时珍纲目:“巴豆,生猛熟缓,能吐能下,能 止能行,是可升可降药也。 盖此物不去膜则伤胃,不去心则作呕,以沉香水浸则 能升能降,与大黄同用则泻人反缓,为其性相畏也。 巴豆,峻用则有劫病之功,微用亦有调中之妙。 王海藏言其可以通畅,可以止泻,此发千古之秘也。 一老妇年六十余,病溏泄已五年,肉食油物生冷,犯 之即作痛,服调脾,升提,止涩诸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锂能源行业锂能源应用技术前景报告
- 2025年旅游行业在线旅游平台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会展行业虚拟会展平台市场前景展望报告
- 大渡口区2025二季度重庆大渡口事业单位招聘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2025四川省民政厅直属事业单位考核招聘专业技术人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京市2025江苏南京技师学院招聘工作人员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东莞市2025广东东莞广播电视台招聘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陕西宝石花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宝鸡分公司招聘(3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怀化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汕尾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特种作业电工安全培训
- DB37-T 1933-2022 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 校园传染病防控班主任培训
- 《大肠癌的治疗进展》课件
- GB/T 15268-2024桑蚕鲜茧
- GYK运行记录智能分析系统研究
- 计划生育服务站劳动合同
- GB/T 44757-2024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膜
- 红领巾爱祖国 星星火炬耀成长主题班会2
- 中国地级市经纬度-精确版
- 07SG111-1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