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黄疸树_第1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黄疸树_第2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黄疸树_第3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黄疸树_第4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黄疸树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现代本草系列文库 黄疸树黄疸树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 “黄疸树” 的现代视点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黄疸树黄疸树 【名称出处】:江苏药材志 【概况】: 异名 刺黄连、土黄连(广西中药志), 三颗针(广西中草药),铁树黄连(江西),土水莲(浙 江)。 基源 为小檗科小檗属植物庐山小檗的茎和根。 原植物 庐山小檗Berberis virgetorum Schneid,又名长 叶小檗、土黄柏(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 落叶灌木,高约135m。 茎多分枝,茎有细沟纹,并具针刺,刺通常不分叉, 偶为三分叉,长125cm。 叶簇生;倒披针形至匙形,叶基渐狭而呈柄状,全长 约48cm,宽约1226cm,全缘,表面光滑。 花序略成总状,或近伞形,腋生;小苞片披针形;萼 片6,两轮,内轮3枚较大;花瓣6,椭圆状倒卵形,长 约23mm,较萼片略狭,内侧基部具二蜜腺;雄蕊6, 与花瓣对生,花药呈2瓣裂;子房上位,花柱不明显, 柱头扁平而大,胚珠1,直立。 浆果矩圆形,长9mm,红色,微有粉,无宿存花柱。 (图见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769页) 生境与分布 生长于林下、沟边。 分布于广西、江西、江苏、浙江等地。 。 【生药】: 采集 春、秋季挖取全株,剪除枝叶及细 长,或削除部分栓皮,晒干。 药材产于广西、江苏等地。 鉴别 茎类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有沟纹,并有少数小 形皮孔,上部多分枝,枝直径35cm,灰棕至暗棕 色,表面有明显的纵棱数条,针刺较多,单个或23 分叉。 主根圆柱形,直径达45cm或以上,根头部留有茎基 及芽,侧根及支根扭曲状,外表土黄色至灰棕色,栓 皮易片状脱落,露出棕黄色的皮部。 茎枝及根的质地坚硬,断面强纤维性,鲜黄色,茎及 枝中央具髓,根无髓木部占绝大部分。 味极苦。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 【化学】: 茎含小檗碱、小檗胺、药根碱、异粉防己 碱、庐山小檗碱(Berbervirine)4;根皮含小檗碱1 3。 参考文献 1 植物分类学报 1974;12:383 2 植物学 报 1978;20:256 3南京药学院学报 1960;(5):1 4 J Nat Prod 1995;58(7):1100 【药性】: 性味 苦,寒。 功效 清热解毒,消炎利湿,健胃。 主治 肝炎,胆囊炎,胃肠炎,口腔炎,眼结膜炎,尿 道炎,细菌性痢疾,淋浊带下,湿疹,丹毒,无名肿 毒,烫火伤。 全国中草药汇编:“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副伤 寒,消化不良,黄疸,肝硬化腹水,泌尿系感染,急 性肾炎,扁桃体炎,口腔炎,支气管炎;外用治中耳 炎,目赤肿痛,外伤感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外用:适量,研粉调敷或煎水洗。 。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中草药学:“治病毒 性肝炎:刺黄连(即黄疸树)干枝和红枣各500g,水煎浓 缩至1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