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重庆大学_第1页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重庆大学_第2页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重庆大学_第3页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重庆大学_第4页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重庆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项目名称: 大型电力变压器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二、推荐单位(专家)意见 该项目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大型电力变压器智能化的体系架构,实现了智能传感器自适应接入、网络通讯与分布式计算,解决了变压器信息感知、信号处理、故障诊断等硬件的一体化技术难题。提出了大型电力变压器状态信息的多种智能感知方法,包括发明了局部放电超高频智能传感器、F46中空毛细纤维管及MQ型气体智能传感器、绕组暂态电压与套管绝缘参数集成智能传感器等。提出了基于混沌振子滤波和最优小波去噪的变压器状态监测信息自适应去噪新方法;提出了基于统计模型、状态模型和寿命模型的大型电力变压器健康指数评价模型。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基于热点温度估计、油纸水分平衡和油纸加速老化因子的电力变压器负荷调度辅助决策方法,实现了变压器冷却系统及在线滤油系统的智能化运行控制。项目成果整体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已在广东、云南、重庆、河南、甘肃、安徽、山西等20 多个省市的200 多个变电站(升压站)使用约1300 多套。近三年,部分成果应用单位新增产值约10亿元,新增利润1.3亿元,新增税收6000余万元,同时,由于减少停电试验每年可创造间接经济效益约30多亿元。经形式审查,该项目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推荐资格条件。特推荐该项目申报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三、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电气工程学科。智能电网对电力系统关键设备智能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力变压器是变电站设备智能化最复杂和最具挑战的课题,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状态参量智能感知、运行状态智能评估、运行维护智能决策等方面。电力变压器智能化对保障电力变压器良好的运行状态,支撑变压器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本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采用“应用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攻关”相结合的方法,为解决目前高压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及产品存在的关键问题,对电力变压器智能化关键技术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传统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状态监测传感系统智能化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变压器智能监测一体化设计的需要;(2)变压器状态信息多源、评估模型繁多,缺乏兼顾多源信息的统一建模方法;(3)状态评估与运行控制相互孤立,评估结果难以支撑变压器智能运行控制。本项目成果比传统的变压器状态监测与综合评估系统具有更高的监测灵敏度和诊断准确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硬件兼容和灵活的扩展能力以及规范性,具有对变压器智能化运行辅助决策的能力。创新性成果主要体现在变压器智能化架构、智能感知方法、智能评估方法和运行智能辅助决策等四个方面:1、提出了电力变压器智能化系统架构。研制出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及其软件支持系统,建立了相应的技术规范,解决了电力变压器的信息感知、信号处理、数据传输、故障诊断等软硬件的一体化设计技术难题。2、提出了变压器多状态信息智能感知方法。发明了金属掺杂纳米气体智能传感器、局部放电超高频智能传感器、绕组暂态电压与套管绝缘参数集成智能传感器,构成了多参数一体化智能传感系统,提高了变压器状态监测传感器的智能化和一体化水平。3、提出了应用于变压器状态智能评估的关键技术。基于电力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油纸水分平衡建立了绝缘加速老化因子评估模型;基于多参量信息关联,建立了变压器剩余寿命多参量评估模型、变压器健康指数综合评估模型。解决了基于多源信息的变压器状态综合评估的难题,为变压器的运行控制提供技术支撑。4、提出了变压器运行智能辅助决策方法。基于油纸绝缘加速老化因子评估模型,制定了变压器冷却系统、滤油系统的在线控制策略;进一步结合剩余寿命及健康指数综合评估模型,为变压器的负荷调度策略制定提供了辅助。四、客观评价1. 本项目技术先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获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 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 项,出版专著1 部,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77 篇,其中SCI 收录64 篇、EI 核心收录213 篇。2. 本项目整体技术“大型电力变压器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通过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鉴定意见:2、研究解决了大型电力变压器的信息智能感知、状态智能评估及辅助决策等关键技术问题,成功研制出变压器智能化监测及评估系统。3、成果的主要创新有:(1)提出了变压器智能化构架,实现了变压器信息感知、数据传输、信号处理、状态评估等软硬件一体化设计。(2)发明了F46 中空毛细纤维管油气分离技术、MQ 型气体智能传感器、三阶Hilbert 分型天线局放超高频智能传感器、绕组暂态电压与套管绝缘参数集成智能传感器。(3)提出了基于混沌振子滤波和最优小波去噪的变压器状态监测信息自适应去噪新方法,提高了感知信息的信噪比与可靠性;基于统计模型、状态模型和寿命模型,建立了变压器健康指数评价模型,实现了基于多源信息的变压器状态综合评估。(4)提出了基于热点温度和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因子的评估方法,实现了变压器冷却系统的智能化运行控制。4、研制出的智能监测及评估装置在110-500kV 电压等级变压器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研究取得的气体智能传感器、热点温度和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因子的评估方法、智能化构架及辅助决策等大型电力变压器智能化关键技术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3. 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自诊断电力变压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验收结题意见:研制成功了自诊断电力变压器、,制订了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实现了110kV、220kV 的自诊断型高压电气设备的产业化,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诊断高压电气设备的工程技术体系。 解决了监测单元小型化及监测灵敏度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油中溶解气体、局部放电、铁芯接地电流等监测单元与变压器的一体化设计,形成了自诊断型电力变压器制造工艺方案。 成功研制了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状态检修及管理专家系统;制订了重庆市地方标准自诊断型高压电气设备技术规范(DB50T293-2008)。4. 本项目核心技术产品:“NS80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 、“NS802 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 和“NS8000 电气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分析系统”通过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产品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采用压缩空气现场制造载气和采用真空脱气油气分离的气象色谱技术、传感器安装复用技术、局部放电模式库和识别算法、相位幅值监测技术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 本项目核心技术产品已通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国内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获得“电力自动化产品型式检验合格”注册备案证书。6. 标准制定工作1)本项目提出的有关变压器绝缘老化方面判断方面的研究成果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油浸式变压器绝缘老化判断导则(DL/T 984-201X 报批稿,代替DL/T 984-2005)所采纳。2)作为主持单位,本项目有关变压器智能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形成重庆市地方标准自诊断型高压电气设备技术规范(DB50T293-2008)五、推广应用情况2003年以来,本项目通过合作单位共同努力,完成了“大型电力变压器智能化关键技术”的相关研究工作,实现了变压器智能化相关产品的产业化。部分应用单位情况如下表所示。表:部分应用单位情况应用单位名称应用技术应用的起止时间经济效益(万元)产值利润税收江苏国电南自海吉科技有限公司整体技术2010年至今2465619671944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技术2003年至今185002505830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自动化分公司整体技术2010年至今1330045051243重庆南瑞博瑞变压器有限公司整体技术2008年至今241301086896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整体技术2011年至今98001900580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整体技术2003年至今事故处理报告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部分技术2003年至今5400810279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部分技术2010年至今68001020354广东电网公司珠海供电局部分技术2011年至今2012年前的应用证明山西地方电力电网有限公司部分技术2009年至今2013年前的应用证明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部分技术2007年至今2012年前的应用证明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部分技术2008年至今2012年前的应用证明河南省电力公司济源供电公司部分技术2011年至今提供使用报告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部分技术2011年至今提供运行报告本项目产品已在广东、云南、甘肃、安徽、山西等20多个省市的200多个变电站(含发电厂升压站)安装使用约1300多套。部分提供应用证明的单位,2011年以来新增产值万元,新增利润13793万元,新增税收6126万元,直接经济效益显著,因减少主变停电时间,每年可创造间接经济效益约30多亿元。截至2014年底,仅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就已发现变压器铁芯故障、套管故障、油色谱超标等缺陷10余例,发现了及时避免了变压器事故的发生,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六、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知识产权类别知识产权具体名称授权号或申请号权利人发明人发明专利基于局部放电特征参量的油纸绝缘老化状态评估方法ZL6.0重庆大学廖瑞金;杨丽君;周湶;李剑;杜林;陈伟根;张晓星;孙才新;汪可;周天春;发明专利用于油气自动分离的中空纤维透气膜的制备方法ZL3.3重庆大学陈伟根;王有元;杜林;廖瑞金;陈明英;李剑;孙才新;唐炬发明专利电力变压器绝缘在线监测用传感器安装装置ZL0.4重庆大学王有元;陈伟根;杜林;廖瑞金;陈明英;李剑;孙才新;唐炬;发明专利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分形天线及其制备方法CNB重庆大学李剑;杜林;王有元;廖瑞金;陈伟根;唐炬;张晓星;周湶发明专利变压器绕组温度分布特性多通道温度采集系统CNB重庆大学陈伟根;李剑;王有元;杜林;唐炬;奚红娟;苏小平发明专利变压器油纸绝缘电热老化试验及局部放电一体化检测装置CNB重庆大学周湶;廖瑞金;杨丽君;王有元;杜林;张晓星;李剑;孙才新;周天春;发明专利检测变压器绕组形变的脉冲响应分析测试装置及方法ZL3.X重庆大学李剑;杜林;廖瑞金;王有元;陈伟根;唐炬;张晓星;夏珩轶;发明专利超高频局部放电监测采集方法、装置和系统ZL7.X重庆大学杜林;李剑;王有元;唐炬;张晓星;姚陈果;米彦;颜凉钦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南自海吉NS800I电力设备智能综合处理装置软件V1.02013SR江苏国电南自海吉科技有限公司李志军;唐平;贺枫;胡铟;陈果;宋起振;朱清华;卢应强七、主要完成人情况廖瑞金,李剑,陈伟根,王耀龙,李金忠,谢志迅第1完成人:廖瑞金,教授,副校长,工作单位:重庆大学,完成单位:重庆大学。在项目中负责研究总体方案、制定技术路线定和协调项目顺利完成;在该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80%。其创造性贡献主要有:建立电力变压器多参数一体化监测方案及智能化电力变压器标准;提出了变压器绝缘老化状态的局部放电特征量及神经网络与证据理论的融合的变压器诊断方法,提出了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策略。第2完成人:李剑,教授,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工作单位:重庆大学,完成单位:重庆大学。在项目中负责协助项目研究总体方案、制定技术路线、协调项目完成;在该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80%。其创造性贡献主要有:开展了超高频Hilbert分形天线研究,提出了自适应最优小波的故障信号分层去噪方法及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多尺度网格维数的提取方法;提出了变压器绝缘老化局部放电新特征量及模糊聚类老化诊断方法;提出了局部放电灰度图像模式识别方法。第3完成人:陈伟根,教授,工作单位:重庆大学,完成单位:重庆大学。在项目中负责协助研究总体方案、制定技术路线、协调项目完成;在该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80%。其创造性贡献主要有:发明油中溶解气体高分子透气膜及油气自动分离中空纤维膜及一体化的传感器接口单元、绕组变形分析测量方法、过电压监测传感器及采集方法;协助建立电力变压器多参数一体化监测方案及智能化电力变压器标准。第4完成人:王耀龙,高级工程师,安监部主任,工作单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单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在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60%。其创造性贡献主要有:收集大量电力变压器现场运行维护数据,为建立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模型提供依据,负责本项目成果在云南电网的推广应用。第5完成人:李金忠,高级工程师,中国电科院高压所变压器室主任,工作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完成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在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70%。其创造性贡献主要有:其创造性贡献有:收集大量电力变压器现场运行维护数据,为建立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模型提供依据,负责本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第6完成人:谢志迅,高级工程师,自动化分公司总经理,工作单位: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在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60%。其创造性贡献主要有:成功研制智能传感器、采用一体化设计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