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狼把草_第1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狼把草_第2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狼把草_第3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狼把草_第4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狼把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现代本草系列文库 狼把草狼把草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 “狼把草” 的现代视点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狼把草狼把草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 异名 郎耶草(本草拾遗),小鬼钗(东 北药用植物志),豆渣草(四川中药志),针包 草、引线包(杭州药用植物志),大狼把草、接力草 (上海常用中草药),王八叉(甘肃中草药),拔 毒散(云南药用植物名录),田边菊(福建)。 基源 为菊科鬼针草属植物三叶鬼针草的全草。 原植物 三叶鬼针草Bidens tripartita L 历史 狼把草亦 称郎耶草,首载于本草拾遗:“郎耶草生山泽间, 高三四尺,叶作雁齿,如鬼针苗。” 据描述似是本品,纲目和植物名实图考所引 图尚待考,证类本草所引图,可能根据图经本 草,此图近似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该植物也有土名有“狼巴巴草”之 称,并入药治血痢,因此狼把草原植物该属何种,应 进一步详考。 形态 一年生草本。 茎高20150cm,圆柱形或具棱近四方形,无毛,绿 色或带紫色。 叶对生,叶柄有狭翅,叶片通常羽状35裂,顶裂片 较大,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侧裂片 披针形至狭披针形;茎下部或上部叶较小,披针形,3 裂或不分裂。 头状花序单生茎枝顶,直径13cm,花序梗长;总苞 盘状,外层总苞片线形或匙状倒披针形,长13 5cm,内层总苞片卵状披针形,长69mm,膜质,褐 色,有纵条纹,边缘淡黄色或透明;无舌状花;管状 花长45mm,顶端4裂。 瘦果扁,倒卵状楔形,长611mm,宽23mm,边缘 有倒刺毛,顶端芒刺2枚,长24mm,两侧有倒刺 毛。 花果期810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95页图 6403) 生境与分布 生于路边、荒野或水边湿地。 中国各地广泛分布。 亚洲、欧洲和非洲北部及大洋洲东南部都有分布。 。 【生药】: 采集 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鉴别 茎略方形或近圆柱形,幼茎稍有稀疏短绵毛,尤 以节处较多。 叶多皱缩而破碎,常脱落,上表面无毛,下表面主脉 上有疏毛。 茎顶有扁平状花序托,上着生10余个钟束形排列的瘦 果,黄棕色,每个瘦果顶端有34芒刺。 气微,味微苦。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 【化学】: 主要含有香豆素类、黄酮类化合物。 香豆素类化合物有: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马栗树 皮素(即七叶树内酯)1。 黄酮类有:7OD葡萄吡喃糖紫铆素、2,3,4, 4四羟基查耳酮、3,4,6三羟基噢哢(3,4,6 Trihydroxyaurone)、7OD葡萄吡喃糖紫铆 酮(Butein7OD-glucopyranoside)、2R7O D葡萄吡喃糖异奥卡宁(2R-Isookanin7O Dglucopyranoside)、3,4,7,8 Tetrahydroxyflavonone、木犀草素7OD葡萄吡哺 糖甙(Luteolin7OD-glucopyranosides)、2羟 基4,4二甲氧基查耳酮(2Hydroxy4,4 dimethoxychalcone)25。 还有三种多聚乙炔化合物(Polyacetylenes)、2种噻吩衍 生物、亚油烯酸、丁香酚(Eugenol)、罗勒烯 (Ocimene)、波斯菊萜(Cosmene)5、木犀草素、鞣质以 及挥发油6。 参考文献 1 Khim Prir Soedin 1972;(5):668 2 Khim Prir Soedin 1972;8(4):440 3 Khim Prir Soedin 1975;11(2):144 4 Khim Prir Soedin 1972;8(1): 121 5 Phytochemistry 1990;29(10):3155 6 Acta Pol Pharm 1963;20(5):357 7 Rastit Resur 1981;17(1): 105。 【药理】: 本品所含七叶树内酯(Esculetin)具有: 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对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65ppm浓 度的抑菌率为60%,130ppm、260ppm抑菌率为100% 1。 其它 对兔有轻度升压作用,能抑制离体蟾蜍心脏及 离体兔肠,轻度收缩蟾蜍下肢血管,离体蟾蜍腓肠肌 之兴奋性亦略有降低。 亦有报道能降低猫的动脉压2。 毒性 毒性很低,小鼠ip3gkg未见死亡,但也有报道 250mgkgsc,即可致死2。 参考文献 1 Phytochemistry 1976;15(6):1078 2 植 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420。 【药性】: 性味 苦、甘,平。 本草拾遗:“苦,平。” 四川中药志:“平,淡。” 闽东本草:“平,苦、甘。” 主治 气管炎,肺结核,咽喉炎,扁桃体炎,痢疾,丹 毒,癣疮。 本草拾遗:“主赤白久痢,小儿大腹痞满,丹毒 寒热。 取根、茎煮服之。” 图经本草:“主疗血痢。” 纲目:“治积年癣,天阴即痒,搔出黄水者,捣 末掺之。” 闽东本草:“养阴益肺,清热解毒。 治咳嗽喘急,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3060g);研末或 捣汁。 外用:研末撒或捣汁涂。 。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福建中草药:“治 白喉,咽喉炎,扁桃体炎:鲜狼把草90120g,加鲜 橄榄6个,或马兰鲜根15g。 水煎服。” 福建药物志:“治咽喉炎,扁桃体炎:狼把草、 卤地菊、薄荷鲜叶各15g。 捣烂绞汁,含咽。” 单方应用 福建中草药:“治气管炎,肺结核:鲜 狼把草30g。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治湿疹:狼把草叶研末,醋调 抹。” 闽东本草:“治咽喉肿痛:鲜狼把草1530g。 加冰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