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章液晶显示技术及设备,3.1液晶简介3.2液晶的基本物理特性3.3LCD模式及其特性3.4LCD驱动3.5LCD显示器,.,2,3.1液晶简介,3.1.1液晶显示的发展过程3.1.2液晶显示的特点,.,3,3.1.1液晶显示的发展过程,19世纪末,发现液晶现象某些有机物(胡萝卜胆固醇的衍生物)加热融化不透明浑浊液态透明液态浑浊液态的有机物具有与晶体相似的性质“液晶”,.,4,液晶显示的发展过程,液晶显示最早研究与应用1961,美国无线电公司(RCA)Williams发现动态散射(DSM)液晶1968,RCA的Heilmeir基于DSM研制出第一个液晶显示器件1969,RCA公布并出售液晶发明专利,.,5,液晶显示的发展过程,1960年末,发明宾主效应液晶液晶与二色性染料混合工作电压高、功耗大1970年初,发明扭曲相列液晶(TN-LCD)电场型,无电化学蜕变,寿命长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广泛用于中小尺寸显示屏,如手表、计算器等行数增加时,对比度变坏,视角变窄,.,6,液晶显示的发展过程,1984年,发明超扭曲相列液晶(STN-LCD)电光特性曲线陡,显示行数高(512行)用于中档液晶产品,如手机屏幕、小型电视机、笔记本电脑等1990年代,有源矩阵液晶(AM-LCD)开始大规模应用1970年代首先出现,受限于成品率和制作成本用于大容量信息显示,如高分辨率显示器、大屏幕电视等,.,7,液晶显示发展的有趣现象,RCA时期,液晶只能做数字显示,不能做图像显示?RCA出售液晶专利,停止液晶研究。1970s开始,日本开始发展液晶显示,根据个人电子化的需求,将液晶与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相结合,挖到液晶“第一桶金”。1990s,液晶可以做计算机的视频终端,难以做电视显示?2000s,出现中小尺寸液晶电视。2000s,在大屏幕电视上,PDP相对于液晶更有优势?2010s,液晶在电视显示占主导地位。,.,8,液晶显示的典型产品,小尺寸、低分辨率、黑白大尺寸、高分辨率、彩色,.,9,液晶显示的发展过程,目前产业现状日本、韩国、中国三足鼎立,为争夺市场激励竞争夏普,10代线(2.85m3.05m,15块42寸),2010年量产,2012年亏损1440亿日元,拟出售。中国,7条高世代(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相继建设和生产,政府在LCD产业累积投入1000亿,2014年中国LCD电视产量1.4亿台。京东方,3年盈利1次;2015年4月20日,宣布投资400亿(政府、银行融资各45%,京东方出资10%),在合肥建立10.5代LCD面板生产线,用于高尺寸、超高分辨率LCD屏。韩国,三星、LG,8.5代线。三星,为保面板第一的位置,拟打造10.6代面板厂。,.,10,2014年至2016年,全球液晶显示面板市场份额变化,.,11,3.1.2液晶显示的特点,被动显示本身不发光,通过调制外界光达到显示目的低压、微功耗、长寿命工作电压23V,工作电流微安量级,功率微瓦量级(不包括背光源)工作电压电流低,几乎不会劣化,寿命受限于显示器的其它部件(如背光源),.,12,早期主要缺点及现状,早期主要缺点:分辨率低显示视角小不同方向入射光透射率不同视角小(3040)响应速度慢外加电场改变液晶分子排列响应速度慢(100200ms)不适合高寒高热地区军用现状:已实现全高清至4倍高清水平视角140,垂直视角135响应时间降低至ms量级,.,13,3.2液晶的基本物理特性,3.2.1液晶的定义与分类3.2.2液晶的连续弹性体理论3.2.3弗里德里克斯转变(FrederickszTransition)3.2.4液晶指向矢分布的数值计算方法3.2.5液晶的单轴光学特性3.2.6液晶光学特性的数值计算方法,.,14,3.2.1液晶定义和分类,液晶:某些(有机)材料在固体和液体的中间状态外观,流动的浑浊液体物理特性,晶体的各向异性溶致液晶一种溶质溶于一种溶剂形成液晶态物质,目前尚未用于显示器件。热致液晶当液晶物质加热时,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呈现各向异性的熔体。液晶显示器采用工作于室温的热致液晶。,.,15,热致液晶根据液晶分子结构,棒状液晶,盘状液晶,棒状分子应用最为广泛,.,16,棒状液晶向列相液晶,向列相液晶瞬时示意图,.,17,液晶的有序参量,指向矢相同,液晶分子排列也有所不同。S=(3-1)/2表示液晶分子排列的有序程度:液晶分子长轴相对于指向矢的偏离角S=1,完全有序S=0,完全无序一般液晶,S0.3,0.9,液晶分子长轴与取向矢的空间关系,.,18,有序参数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有序参数越小熔点以下,晶体,S=1熔点以上,清亮点以下,0S1,随温度上升而降低清亮点以上,液体,S=0S越大,液晶的介电常数差和折射率差n越大LCD具有温度依赖性,有序参数S随温度的变化趋势,.,19,棒状液晶胆甾相液晶,指向矢分布具有螺旋结构大部分是胆甾醇的各种衍生物,以此得名。液晶分子呈扁平形状,排列成层,层内分子相互平行,指向矢平行于层平面的分子长轴方向。相邻两层分子,其指向矢有一轻微的扭曲角。分子指向矢沿着层的法线方向排列成螺旋状结构。,.,20,胆甾相、扭曲相列相,相列相液晶,添加旋光物质胆甾相液晶Vth):液晶分子长轴垂直入射光偏振方向染料分子长轴垂直入射光偏振方向入射白光不被吸收,透射光不着色,.,53,宾主效应液晶显示特点,优点:从任何角度都能观察到相近的显示效果原则上可实现广视角LCD缺点:响应速度慢对比度低入射光不能被完全吸收,黑色较淡至今仍未商用,.,54,电控双折射(ECB),.,55,加电压,分子长轴与入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构成一定角度入射光将被分解成o光(偏振垂直分子长轴)和e光(偏振沿分子长轴),对应折射率分别为no,ne经过液晶盒后产生光程差nd,偏振状态发生改变出现平行检偏器的分量,透光,.,56,电控双折射显示特点,可获得的彩色范围较窄色调变化由两偏振光光程差决定,光程差受诸多外界环境影响I=I0sin22sin2(dnsin2(V)/)I0:入射光强度,:入射光偏振方向与液晶盒O光偏振方向的夹角,d:液晶盒厚度,n:液晶折射率的各向异性,(V):液晶分子夹角,:入射光波长温度变化,液晶盒厚度变化,颜色改变厚度不均匀,液晶盒呈现很多彩色斑颜色与观察视角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尽管早期人们研究投入很大,但并未成功,.,57,旋光特性,胆甾相液晶螺距P:指向矢在空间旋转2沿螺旋轴移动的距离。分为左旋和右旋(根据指向矢旋转方向)透射光是沿着螺旋轴旋转的偏振光其偏振方向的改变由分子扭曲角决定TN液晶工作基础在入射光为直线偏振光的情况下,出射光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对于入射光线的偏振方向旋转了一定角度电矢量旋转方向和螺旋轴旋转方向相同,反射。电矢量旋转方向和螺旋轴旋转方向相反,透射。,.,58,扭曲向列(TN)液晶显示原理,电场决定上、下二个基片液晶分子扭曲角未加电场时,使上、下二个基片液晶分子扭曲角90,.,59,加电场,垂直玻璃基板,液晶分子向电场方向倾斜,扭曲角变小。大电场,液晶分子垂直基板,不发生扭曲。,.,60,TN液晶的技术参量,阈值电压Uth液晶分子上下沿面排列,外加垂直电压UUth时,分子指向矢向平行电场方向转动。饱和电压US,液晶工作获得最大对比度所需的最高电压。实际应用中,取透射率曲线的某些点表示阈值电压和饱和电压白底黑字:Uth=U90,透光率下降到90%处的电压;US=U10,透光率下降到10%处的电压。,TN-LCD常白模式透光率,.,61,陡度P和比陡度,.,62,TNLCD的优点,微能耗(尤其是反射式TN)制作成本低被广泛应用于手表、计算器等液晶中的低档产品,.,63,TN液晶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提高液晶材料响应速度过驱动技术相位补偿膜IPS、MVA无源,增加电光特性陡度,STN有源,TFT-TN矩阵,1.响应速度慢100ms量级,2.视角特性差45,3.分辨率低几十路,.,64,3.4LCD驱动,液晶驱动技术的特点基本为电压驱动除最早期的动态散射(DS)液晶以外必须采用交流驱动液晶在直流电压下会分解交流成分中的直流分量不大于几十毫伏液晶透光率的改变只与外加电压的有效值有关依靠液晶作为弹性连续体的弹性形变,响应时间长(ms),交变驱动电压的作用效果不取决于峰值液晶单元是容性负载电阻极大,无极性,在正压和负压的作用效果一样,.,65,液晶驱动分类,无源驱动驱动电压直接加在像素电极上,使液晶显示直接对应于所加驱动电压信号静态驱动,像素前后电极上一直施加电压信号适用于像素较少的情况,段式电极连接,如电子表、计算器等动态驱动,像素前后电极上顺序加电压信号(扫描)适用于像素较大的情况,常用点阵方式工作,低档液晶(TN,STN)有源驱动每像素连接一非线性有源器件,电压信号有源器件液晶像素在点阵方式工作的基础上,适用于像素极大的情况,高档液晶显示器(TFT-TN),.,66,1.液晶显示器件的电极连接,静态驱动显示像素为一长棒,也称为笔段式最常见:7段显示每个数码7段,加一个小数点,共8个电极引出线背电极相互连接,用一根电极引线要显示n位数,需要8n+1根电极引线工作时背电极和笔段持续加占空比为1/2、幅度相等V0、频率相同的连续方波要显示笔段与背电极相位相反,电压2V0Vth不显示笔段与背电极相位相同,电压为0用于显示数字,如电子表,计算器,静态驱动方式的七段的电极引线排布,.,67,2.动态驱动,点阵形上玻璃基片内侧光刻出X方向引线电极下玻璃基片内侧光刻出Y方向引线电极X,Y电极条每个交叉处的电信号控制一个像素。行扫描工作方式X方向,行电极(扫描电极),按时间顺序加选通扫描信号Xi(i=1,n)Y方向,列电极(信号电极),同时加亮度信号Yj(j=1,m)像素nm个,引线m+n根占空比,每行选通时间与帧周期之比称为,1/n,.,68,无源矩阵,驱动信号直接加在像素电极上。Uij=Yj-Xi(理想状态)Yj0,Uth(j=1,m)选通行Xi(i=1,n)=-Uth|Uij|Uth,2Uth未选通行Xi(i=1,n)=0(理想情况)|Uij|0,Uth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各像素电压相互干扰,交叉效应,.,69,无源矩阵驱动的交叉效应,Crosstalk,原来指多路通信中两条互不相干线路之间的“串音”现象液晶交叉效应,在多路驱动的情况下,当选中的一个像素上施加电压时,附近未被选中的像素也会有一定电压。当所施加的电压大于Vth较多,而液晶显示器的电光特性曲线由不够陡峭时,附近未被选中的像素也会呈现显示状态。原因:液晶是容性高电阻率材料,夹在X,Y电极群之间的每个液晶像素可等效为一个高电阻和一个小电容的并联的阻抗,各像素之间有电耦合(相互干扰)的途径。,.,70,交叉效应举例(22矩阵点扫描),理想情况,P11电压2Uth,其它为0实际情况,P11电压2Uth,P12,P22,P21为2Uth/3,.,71,交叉效应举例(88矩阵点扫描),全选点,与电源两端连接,Pij电压:2Uth半选点,只和电源一端连接,另外一端断路;Pik(k=1,m,kj)Plj(l=1,n,kj)电压:14Uth/15非选点,两端都断路电压:2Uth/15,.,72,交叉效应举例(88矩阵行扫描),理想状态:左明右暗全选点:2Uth半选点、非选点85%,彩色偏振片要求偏光度80%透光度和透射光谱入射光为自然光时,理想透光率50%,实际略低要求整个可见光范围内的透光率均匀,否则会偏色颜色普通偏振片位灰色,包括中灰色和蓝灰色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颜色的偏振片(红、蓝、黄、紫等),.,81,偏振片结构与制作工艺,基片采用聚乙烯醇(PVA)膜PVA,线性高分子聚合物,在很长的分子键上均匀的挂着许多强极性的-OH基团PVA基片,光学上各向同性浸液PVA膜浸入含碘的化合物进行反应,形成碘链碘链具有二向色性,能吸收振动方向平行于碘链的光,基板不吸收振动方向垂直于碘链的光拉伸对基片机械拉伸,使所有大分子按拉伸力作用方向伸展。这样碘链沿拉伸方向整齐排列。偏振片能强烈吸收沿拉伸方向振动的光,而基本不吸收垂直拉伸方向振动的光胶合保护膜,防止水汽等对PVA膜性能的影响粘附外保护膜,.,82,背光源材料,冷阴极荧光灯依靠冷阴极放电,激发荧光粉发光(高亮度日光灯)光致荧光粉品种齐全,转化效率高曾有寿命问题,已大大改善目前5万小时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发光二极管依靠半导体载流子复合发光长寿命(10万小时),易实现薄型化发光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83,背光源结构,正后方型光源位于液晶面板正后方,直接照亮液晶屏可设置多个光源,很容易实现高亮度很难做薄侧灯型光源位于液晶面板侧面,通过导光板射出的散射光照亮液晶屏幕将导光板做得很薄,很容易实现背光源的薄型化光源设计空间受限,很难实现高亮度和大型化,.,84,.,85,3.5液晶显示器件3.5.1液晶显示器件的构造,.,86,LCD是非发光型的。其特点是视感舒适,而且是很紧凑的平板型。LCD的驱动由于模式的不同而多少有点区别,但都有以下特点:是具有电学双向性的高电阻、电容性器件,其驱动电压是交流的。在没有频率相依性的区域,对于施加电压的有效值响应(铁电液晶除外)。是低电压、低功耗工作型,CMOS驱动也是可以的。器件特性以及液晶物理性质常数的温度系数比较大,响应速度在低温下较慢。,.,87,3.5.2液晶显示器件的显像原理1.液晶的基本显示原理液晶的物理特性是:当通电时导通,排列变得有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让液晶如闸门般地阻隔或让光线穿透,从技术上说,液晶面板包含了两片相当精致的无钠玻璃素材,中间夹着一层液晶。当光束通过这层液晶时,液晶本身会排排站立或扭转呈不规则状,因而阻隔或使光束顺利通过。,.,88,(1)单色液晶显示器的原理LCD技术是把液晶灌入两个列有细槽的平面之间。这两个平面上的槽互相垂直(相交成90)。也就是说,若一个平面上的分子南北向排列,则另一平面上的分子东西向排列,而位于两个平面之间的分子被强迫进入一种90扭转的状态。由于光线顺着分子的排列方向传播,所以光线经过液晶时也被扭转90。但当液晶上加一个电压时,分子便会重新垂直排列,使光线能直射出去,而不发生任何扭转。,.,89,LCD正是由这样两个相互垂直的极化滤光器构成,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应该阻断所有试图穿透的光线。但是,由于两个滤光器之间充满了扭曲液晶,所以在光线穿出第一个滤光器后,会被液晶分子扭转90,最后从第二个滤光器中穿出。另一方面,若为液晶加一个电压,分子又会重新排列并完全平行,使光线不再扭转,所以正好被第二个滤光器挡住,如图3.8所示。总之,加电将光线阻断,不加电则使光线射出。,.,90,.,91,.,92,.,93,(2)彩色LCD显示器工作原理对于笔记本电脑或者桌面型的LCD显示器以及需要采用的更加复杂的彩色显示器而言,还要具备专门处理彩色显示的色彩过滤层。通常,在彩色LCD面板中,每一个像素都是由3个液晶单元格构成,其中每一个单元格前面都分别有红色、绿色或蓝色的过滤器。这样,通过不同单元格的光线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不同的颜色。,.,94,LCD与CRT的优缺点比较液晶显示器(LCD)具有轻薄短小、低耗电量、无辐射危险,平面直角显示以及影像稳定不闪烁等优势。显示质量高没有电磁辐射可视面积大应用范围广画面效果好数字式接口体积小功耗小,.,95,(3)液晶显示器件的显示方式LCD的显示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LCD面板本身为显示面的直观式;另一种则是将LCD面板的图像放大投影到投影屏,以供观看的投影式。1)直观式显示方式:这是直接观看显示面的方式。直观式中有透射型、反射型、透射反射兼用型。透射型反射型透射反射兼用型,.,96,2)投影式显示方式投影式是将LCD上写入的光学图像放大,投影到投影屏上的方式,也称为液晶光阀(LV)。图像的放大率和亮度可以通过加大投影用光源的光强来提高。将光信息写入LCD的激励方式中有光写入方式、热(激光)写入方式和电写入(矩阵驱动)方式。,.,97,a光写入方式:液晶和光导电体双层结构,电压通过透明电极均匀施加。光照部分因光导电层的电阻下降而将电压施加到液晶层,产生电光效应。,.,98,b热(激光)写入方式:将液晶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然后急剧冷却,那么该部分由透明组织变成排列紊乱的不透明组织。利用红外激光束的偏转,在LCD面板上进行扫描加热,就可在LCD上写入高分辨率的图像。写入的图像可用照射光源和光学系统进行放大投影。在层列液晶中有两种常温下的层列相用于显示,即透明以及各向同性相紊乱排列的不透明组织,这种方式一般都有存储功能。写入所用的是数毫瓦到500mW的半导体激光器,擦除是通过对液晶层施加高电场(数十千伏/厘米)或在向列相温度以上的冷却中施加低电场而进行。,.,99,c电写入(矩阵驱动)方式:简单矩阵型有STN模式、胆甾类液晶的相变模式等。实际应用的是有源矩阵型,其中有非晶硅薄膜晶体管(a-SiTFT)驱动LCD、多晶硅薄膜晶体管(P-SiTFT)驱动LCD、单晶硅MOS晶体管(LCOS)驱动LCD。液晶主要采用TN模式。最常用的是TFT-LCD型投影液晶面板。dTFT-LCD型:一个彩色LCD的单板式;将一个黑白型LCD和三原色双色镜组合起来的单板式;将3个黑白型LCD和双色滤光片或棱镜式三基色分离光学系统组合起来的三板式,.,100,投影方式中有从屏前面投影的前面投影方式和从屏后面投影的背面投影方式。背面投影方式在屏前的侧表面上做了减轻外光反射的处理,在比较亮的场所使用也对对比度影响不大,这是其优点。,.,101,3.5.3液晶显示器的分类根据液晶驱动方式分类,可将目前LCD产品分为扭曲向列(TN)型、超扭曲向列(STN)型及薄膜晶体管(TFT)型3大类。1)扭曲向列型(TN型)扭曲向列(TN)型液晶显示器的基本构造为上下两片导电玻璃基板,其间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