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执笔:金坛市殷雪梅小学 于 姗一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共四篇课文和一个练习,这一单元的课文属于“亲情篇”,主要是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其中母亲的恩情、木兰从军这两篇课文是表现历史人物、事件的课文,沉香救母两篇连续的课文是一则生动的民间神话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受到教育,而且也利于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这一单元的练习四则主要以学用字词句和说说写写为教学重点,同时继续巩固学生查字典的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查字典的方法。母亲的恩情是一首文包诗的课文。文包诗这种课文类型是苏教版的特色,也是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本课围绕游子吟展开,生动地展现了孟郊远行母亲为他操心、送行的情景。沉香救母是一篇民间神话故事,为了阅读上的方便,分为两篇,第一篇是立志学艺,第二篇才是劈山救母。两篇课文虽有时间跨越,但是情节贯通,联系紧密。沉香救母(一)记述的是小沉香从父亲口中得知母亲被心狠手辣的二郎神压在华山脚下,他立志救出母亲,于是上山拜师学艺,刻苦练功,终于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沉香救母(二)续写了沉香不畏艰险,奔向华山,他一心救母的诚意感动了仙人,获得了赠斧之助,打败了二郎神,劈开大山,救出母亲。木兰从军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讲的是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单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4篇课文,背诵游子吟和木兰从军,讲讲沉香救母的故事。2学会39个生字,认识29个二会字,认识多音字“燕”和“将”,学会新偏旁“寸”、“刀”和“疒”。3学会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品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课文来教育孩子们从小要孝敬父母,关心他人,感受亲情。学习课文主人公孝敬长辈,勇敢顽强的品质。4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自信、大方地表演。5继续练习部首查字法,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单元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熟练掌握部首查字法。2读好课文,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受文本的意境。3本单元训练重点是学用字词句和说说写写训练,每一课课后都安排了相应的练习。除常规的字词训练外,还有依托课文内容,挖掘文中的空白点,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几句话写下来。4练习进行创造性地讲述故事,能清楚准确的表述故事情节。5、本单元课文内容丰富的情感内涵,有利于拓展课外实践活动。结合学校开展一系列“感恩父母月”活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写话,懂得从小事做起,知恩图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篇目名称训练点母亲的恩情充分运用好文中的图画,引导学生借助图画走进课文情境想象体会人物的内心,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母亲对孩子的爱。沉香救母(一)沉香救母(二)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认识“一就”的句式,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试着说话训练。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练习讲述沉香救母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木兰从军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发挥想象,深入感悟人物形象。结合文后的练习,做拓展性训练,想象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当将士们见到换上女装的木兰时会说些什么?花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女英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通过具体的语言来表达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二篇目教学分析9.母亲的恩情1、文本解读本文通过叙写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逢衣、天明送别的情景,以及孟郊由小草沐浴太阳光辉而触景生情,联想起母亲的关怀之意,进而引出他50岁时写的游子吟,课文所配3幅彩图,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和古诗,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从而增强对诗句的感受。在教学时可先出示古诗,告诉学生一些情况,然后适当质疑,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务求读得正确连贯,诗句要把握节奏,教师可范读。课文的第一至三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指导读好这部分的内容,学生便能借文悟诗。古诗游子吟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找到文中与各句诗相对应的句子,借助文中语言让学生说说诗的意思。本篇课文在教法上可以用表现再现,联系生活,创作情境的方法。让学生自读互读,自评互评,在读中读懂领悟文章和诗歌所表达的意思,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和熏陶。2、教学目标分析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4.学习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内心活动体会母亲“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思想感情和儿子感受深深母爱的思想感情。5.展开想象,感受古诗的意境,读中理解、感悟母子之间的深情。3、教学资源运用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补充习题、同步拓展阅读游子吟的写作背景。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古诗游子吟2、学会本课6个左右结构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掌握一个多音字的读音。初步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其余4个生字,理解词语,会用“忙着”造句。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这首诗,能诗文对照理解诗意。3、能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做到从小尊重、孝敬父母。4.学习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内心活动体会母亲“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思想感情和儿子感受深深母爱的思想感情。5、教学构想或建议一、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导入课文。二、揭示课题,解题。“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三、 品读课文,感受母恩。 (一)深夜缝衣图 1、诗人孟郊永远铭记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恩情呢?【板书:孟郊】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寻!请听仔细,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下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再好好读一读。(二)清晨送别图 1过渡:儿行千里母担忧。第二天清早,孟郊要出发了,年迈的母亲拉着儿子的手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走到小村口仍不愿松手。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文中的插图,再认真地读读文中是怎样描写这幅图的。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讲的是什么?(三)路上感恩图 1过渡:孟郊穿着母亲缝补的衣裳,带着母亲的牵挂出发了。一路上,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小朋友们大声地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用直线画出看到的,用波浪线画出孟郊想到的。三、 学习古诗,深化情感。 1、 母亲的恩情,孟郊一直铭记在心,40岁中进士当官后,就把母亲接到自己的身边尽心地照顾。 2、 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名读。你知道了什么?3、 出示古诗游子吟(第四自然段),指名朗读。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与诗句相对应的句子。4、 指导说话。在孟郊的心中,母亲的恩情是又细又密的针脚,是出门时的千叮咛万嘱咐。在你的心里,母亲的恩情又是什么呢? 出示:母亲的恩情是早晨妈妈端上的热腾腾的早饭, 母亲的恩情是雨天妈妈送来的雨伞, 母亲的恩情是冬天身上穿的厚厚的棉衣, 母亲的恩情是 ,( )。四、 练习母亲忙着为孟郊缝补衣裳。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只有付出不计报答,母亲的爱是润物无声的,她融入在平常的点点滴滴。你能不能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回忆一下说说母亲忙着为你做什么呢?【“忙着”造句】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6、课时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2) 完成补充习题。(3) 回家把游子吟吟诵给自己的母亲,并且说几句感谢妈妈的话,给妈妈一个温暖的拥抱,最好再带上一个感谢的吻。沉香救母(一)1、文本解读这是一篇民间神话故事,本文是故事的第一部分。记述的是小沉香从父亲口中得知母亲被心狠手辣的二郎神压在华山脚下,他立志救出母亲,于是上山拜师学艺,刻苦练功,终于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写小沉香得之母亲被压在华山脚下的实情,决心解救母亲。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写小沉香从师学艺、习武练功,终于学成。课文配有两幅插图,描绘了小沉香决心救母、习武练功的情景,可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如在指导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时,要帮助学生弄明白沉香为什么要救母?可以让学生自读课文、再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如“含着眼泪”、“再三”、“恨不得”、“马上”等体会父亲久藏心中的苦痛和小沉香又难过又气愤的心情,然后指导学生重点读好这部分的内容。2、教学目标分析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3、通过反复的朗读,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中,揣摩人物的心理。4.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5、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3、教学资源运用课件、生字卡片、动画片宝莲灯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部分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剩余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反复的朗读,能揣摩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认识“一就”的句式,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试着说话训练。3、 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5、教学构想或建议一、师生交流,揭示课题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看,他来了!(出示沉香图片)认识他吗?(板书:沉香)跟他打个招呼吧!2.关于沉香,你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三、读演结合,体验情感(一)、精读第1-3自然段,体悟沉香的不幸童年生活和救母的决心。1、小沉香只有八岁,比你们还小,他小时候是怎么生活的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电脑出示:第一自然段)2、(第二自然段)请同桌的小朋友演一演:沉香父子之间这段感人而伤心的对话。尤其要演好“再三追问”这个词。指名学生表演。(师生同台表演:老师演沉香的爸爸,学生演沉香)3、小沉香从父亲的口中知道了美丽善良的妈妈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他心情怎么样?请你用直线画出来。4、小沉香心里很焦急,一心只想着救妈妈,可他哪里知道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你们看,这是谁?(电脑出示:二郎神的图片)5、小沉香面对眼前苍老的父亲,再想一想将要面对的心狠手辣,神通广大的二郎神,他害怕了吗? 他心里在想什么?(二)、精读第4自然段,感受沉香内心的难过和气愤。1:小沉香是怎么刻苦练功的呢?小朋友们仔细看看这四幅画了就知道了?2、学生小组讨论:_,沉香_。(电脑出示:春夏秋冬,沉香习武练功图)3、指名学生回答。(四位学生回答)4、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他为什么能吃这么大的苦呢?(相机:点出:一就)5、看到沉香这样刻苦的习武练功,你们想对沉香说什么呢?(电脑出示:我看到沉香这样刻苦的习武练功,想对他说)(三)、精读第5自然段,享受沉香练武的成功。1、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过去了,沉香终于引读: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2、沉香都练成了哪些武艺呢?四、总结全文1、今天我们学的沉香救母(一)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2、配乐齐读课文。3、沉香经过勤学苦练,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他有没有厉害的兵器呢?最终有没有救出自己的妈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沉香救母(二)。 4、课后,小朋友可以去看一看动画片宝莲灯,那里面的故事更精彩!6、课时作业设计1、抄写词语2、读读课后的词语和句子。3、造句一就4、复述课文沉香救母(二)1、文本解读这一篇课文叙写了沉香不畏艰险,奔向华山,他一心救母的诚意感动了仙人,获得了赠斧之助,打败了二郎神,劈开大山,救出母亲。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按照救母经过展开故事情节:拜别师傅,奔向华山;历经艰险,勇往直前;感动仙人,得到帮助;劈开大山,救出母亲。故事环环相生,衔接紧凑。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然后要求大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顺。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指名逐段读课文,及时正音,通过朗读回答提出的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大意。2、教学目标分析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4、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5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述这个故事。3、教学资源运用朗读磁带、课件、字卡、同步拓展阅读、动画片宝莲灯。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部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刀”。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剩余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3. 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4. 学习默读课文,讲述故事。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巩固本课生字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沉香救母(一)(二)。3、会默读课文,会讲述整个故事。进一步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诚心。5、教学构想或建议一、复习回顾,过渡切入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沉香立志救出母亲,于是上山拜师学艺,刻苦练功,终于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我们把勇敢的沉香请出来。(揭题,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建议:字字读准、句句读通;用序号标出自然段;画出不懂的词句。2、请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师生评议、纠正。3、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三、中心突破,抓孝心,赏孝行。 (一)想象补白,感悟孝行1、沉香拜别了师傅,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现在,就让我们也跟着沉香一起走上他的救母之路吧。默读课文1、2自然段,并用记号标出表现沉香“有孝心”的词语或句子。(生交流圈出的重点词语:救母心切,奔向华山)2、 集体讨论,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饿了的沉香;渴了的沉香)那累了摔倒了呢?还可能吃什么苦呢?3、沉香为救母亲,一路历经了千辛万苦,我们能不能把“多少座”、“多少道”换成“几座”、“几道”?把“一个个”、“一道道”换成“一个”、“一道”呢?为什么不能?(师总结:小小的沉香承受的苦实在太多了!) 4、联系上下文,说说对文中“孝心”的理解。(二)深层追问,孝心感人1、大声朗读第三小节,想想沉香为什么能得到仙人的帮助?2、(勇敢、孝心、对妈妈的爱感动了仙人)3、引读第三段。(三)以演助读,母子情深1、自读找出沉香的动作,同桌合作表演:他举起神斧,奋力向大山劈去。2、沉香终于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妈妈,此时,他们一定会有许多话要说,你认为他们会说些什么?(看图练习说话)3、看到这对母子的团聚,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心情齐读这一段。四、上下篇连读,完整呈现。1、请大家把沉香救母的故事连起来读一读,边读边回忆故事情节.2、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 内化语言,指导复述.1、出示课后词语心狠手辣 寒冬腊月 盛夏酷暑 起早贪黑 习武练功 腰酸背疼,请大家借助这些词语,回忆沉香学艺的起因,经过,结果.能用自己的语言说给大家听吗 同桌练习,指名复述课文第一部分.2、沉香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后便拜别师傅奔向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你能把这部分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同桌练习,指名复述课文第二部分.3、谁能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说给大家听 生自练说,指名说.6、课时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并组词(2)做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3)与上文联系起来,把“沉香救母”的故事完整的讲给父母听。(4)完成补充习题相关练习木兰从军1、文本解读本课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讲的是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全文共分4个自然段,第一段讲花木兰是一位女英雄,第二段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第三段写花木兰告别亲人,女扮男装踏上征程,奋勇杀敌,战功赫赫,第四段讲花木兰胜利还乡,恢复女儿装,将士们惊叹不已。课文有两幅插图,形象鲜明,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悟花木兰的优秀品质。在教学是让学生带着“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去从军呢?”的疑问自己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让学生了解花木兰的身份,引导自读、思考、朗读、感悟,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学习第三自然段,可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插图,着重感受花木兰跃马横枪,英勇善战的威武形象。2、教学目标分析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10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认识一个偏旁,复习部首检字法,能较熟悉的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4、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脉;了解木兰为什么从军及木兰的内心活动;5、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发挥想象,深入感悟人物形象。3、教学资源运用生字卡片、课件、拓展阅读木兰诗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部分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认识一个偏旁,复习部首检字法,能较熟悉的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并练习背诵。2、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发挥想象,深入感悟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3、想象表演木兰说服家人的情景,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并写下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话能力。5、教学构想或建议一、释疑导入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将军,她的名字叫花木兰。我国古代男尊女卑,男的可以当兵,女的却不能从军。那么花木兰怎么能去从军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同来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 二、初读感知听说练习: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三、分段品文: 以“花木兰是一位( )的女英雄。”为总领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花木兰是一位(热爱祖国)的女英雄, 你从哪一句知道的? 分析: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你来读一下。 还觉得花木兰是一位(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女英雄,你是怎样知道的呢? 出示: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是啊!朝廷下达了紧急文书,父亲年纪大了,又有病,不能打仗;弟弟年幼,还不够当兵的年龄,真是火烧眉毛,着急万分,于是,木兰依然决定替父从军。其中又经过不少的曲折,她是怎样一一说服家人呢? 请大家 展开想象,说一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老师扮演木兰的家人,学生扮演木兰来说)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花木兰是一位(英勇、了不起、勇敢)的英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随机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1、 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你从中会发现什么?。(动词很多。) 2、老师认为这个“渡”字用得非常好,谁来说“渡”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从军很辛苦,路途艰难,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太值得大家学习了。请大家来夸夸她。(自由读)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音乐,你听,万马奔腾,你看,硝烟滚滚。瞧,她跃马提枪,驰骋沙场,英姿飒爽,奋勇杀敌,为过立下了汗马功劳,那是因为热爱祖国,让我们跟随音乐,再次感受这位英勇的女英雄吧! 3、 配乐诵读。(三)学习第四段: 花木兰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女英雄。说出你的理由来。 文静俊美的女英雄为国分忧,替父从军,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五、指导背诵: 出示提纲:替父从军 女扮男装 英勇善战 文静俊美6、课时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并组词2、把“木兰怎样说服家人的”几句话写下来。3、请将这个故事带回家与爸爸妈妈共享。4、古往今来女英雄可不止花木兰一个,还有穆桂英、江姐等,请小朋友课后收集女英雄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练习41、文本解读本次练习分4个板块:“学用字词句”要求学生继续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正确选择字的义项,再将词语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最后根据图意自由想象,先交流,把想说的话写在对话框里;“写好铅笔字”意在让学生注意三个字中都有“木”,但写法各不相同,注意“木”在不同字里的变化;“读读背背”要求积累四个成语,四个成语与本单元的“亲情篇”课文和以前学的陈毅探母对应理解,也可图文对照,加深理解;“口语交际”通过观察画面中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指导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培养学生说话写话能力。2、教学目标分析1继续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2初步学习选择字的义项的方法,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3通过学词、看图想象、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抚。4学习成语,理解成语的意思。5、学会简单地介绍小动物,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和说话写话的能力。3、教学资源运用挂图、字典、单元自测题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初步学习选择字的义项的方法,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3、通过学词、看图想象、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抚。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按笔顺写好铅笔字 2、学习成语,理解成语的意思。熟记4条成语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简单地介绍小动物,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和说话写话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然大方的态度,并能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3、鼓励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 一、图画导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1、小朋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你们看,上面画了些什么?同桌的同学可相互交交流。(先同桌交流,再指名学生说说。) 2、你们看得真仔细,这幅图的意思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出示:老牛舐犊)读读这个词语,有不认识的字吗?假如有,赶快动手查查字典,可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查得又对又快。(学生先练习查字典,然后交流查字典情况,最后评出最佳小组合作奖。) 3、读词语。 4、小朋友,我们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部首查字法来知道它的读音。真正学会一个字,不光要知道这个字的读音,还要懂得它的意思,并能准确地用它来表达意思。谁已经知道“舐”和“犊”的意思了?“老牛舐犊”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交流) 教师适时点拨,总结方法:刚才我们小朋友能通过查字典、借助图画的方法来正确选择字的义项,领会了词语的意思。 5、再读词语。 二、发挥想象,相互交流,练习写话 1、老牛在舔小牛,它多么爱自己的小牛呀!这就是“舐犊之爱”。(出示词语:舐犊之爱。学生读词语。) 2、再看看,在它们的旁边还站着一个小姑娘,她正瞧着老牛和小牛呢。假如你是这位小姑娘,此时此刻,你可能会说些什么呢?(放背景音乐,以采访的形式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说的话,并引导学生能对不同的对象说,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3、在交流的过程中,相机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成语“乌鸟私情、天伦之乐、其乐无穷”。 4、这么多“小姑娘”都想向“记者”说说心里话呀,时间来不及了,这样吧,把你们想说的话写下来,好吗?(学生把想说的话写在图中的对话框,教师巡视。)上课一开始,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这样学生的拘谨感容易消除,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2)师范写,教学写字技巧。 “梨”中的“木”是木字底。写时,要扁些,横要长些。“根”:木字旁,要瘦长。“柳”:木字旁,往左避让,比“根”的木旁更小些。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二、读读背背 (一)、出示成语,读准字音。舐犊之爱 乌鸟私情 天伦之乐 其乐无穷 (二)学习“舐犊之爱”1.小牛是多么幸福,因为有老牛的爱,老牛对小牛深深的爱,就是“舐犊之爱”。(指导朗读)2.读着这样的成语,感受着父母对儿女深厚的爱,你想到了我们刚学的哪篇课文,又想起了课文中的谁呢?(母亲的恩情中孟郊的母亲,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3.读着这样的成语,你还想起了生活中的谁?4.小朋友们,是父母给了我们养育之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一起再把这个成语深情地读一遍。(三)学习“乌鸟私情”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师讲述乌鸦反哺。2.喜欢这只小乌鸦吗?自己轻声读读,想一想为什么喜欢?3.多么孝顺的小乌鸦,唱首歌夸夸它吧!播放音乐小乌鸦爱妈妈,齐唱。4.小乌鸦对乌鸦妈妈的这一片孝心,这一份深情,我们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乌鸟私情”。5.在这一单元中,也有不少写儿女孝顺父母的故事,能说说吗?(沉香救母,沉香是怎样习武练功,救出母亲的?)(木兰从军,木兰为什么要从军呢?)6.小结。像木兰,像沉香这种儿女对妇女的感情,我们就叫“乌鸟私情”。7.老牛爱小牛,小乌鸦爱老乌鸦,父母爱儿女,儿女也爱父母。这种情感是人世间最朴素的,然而又是最伟大的,你能读好这两个词吗?(四)学习“天伦之乐,其乐无穷”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规范宴会用餐指南
- 2025中银基金笔试题目及答案
- 航海船舶航行注意事项
- 金融经济学考研复习方法总结
- 职业教育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流程指南
- 农学中的畜禽疾病预防与控制技术
- 2025四川宜宾市正信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社会医学公共卫生理论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速学渗透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宜宾市筠连县事业单位引进81名高层次人才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中考语文备考之名著复习:《艾青诗选》题集组(答案)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55篇(含答案)
- 医学教材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解读课件
- 《火灾调查 第2版》 课件 第5-7章 火灾调查分析、放火火灾调查、电气火灾调查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 GB/T 9799-2024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锌电镀层
- 消化道出血诊疗规范2022版
- 退休返聘人员劳务合同范本
- DL-T5190.1-202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部分:土建结构工程
- 第2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储能柜质保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