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综合基础1 .某研究组利用图Z141的装置探讨了SO2与Fe(NO3)3溶液的反应原理。 回答以下问题图Z141(1)在实验室调制70%浓硫酸250g所需的玻璃器具除了量筒、烧杯之外,还需要_,装置a中加入浓硫酸的器具名称为_。(2)使N2通过三口烧瓶的操作是浓硫酸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在三口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在该反应中浓硫酸所表示的性质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SO2易溶于水,以下装置能够在c处虚线框内吸收废气的是_。图Z142(5)装置b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有两个。 为了证明Fe3能够氧化SO2,需要改善的地方是_,改善后得出肯定的结论后,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 .苯甲酸(C6H5COOH的相对分子量为122,熔点为122.4 ,密度为1.265 9 gcm-3 )是一种有机弱酸,易溶于水。 在实验室中由甲苯(相对分子量92,密度0.866 9 gcm-3 )制备苯甲酸实验如下图Z143第一步骤:将甲苯18.4 g和用硫酸氧化的KMnO4溶液放入图Z143的三瓶中,将反应物溶液的温度加热保持在90 左右,反应结束。第二阶段:过滤反应后的混合液,滤液用浓盐酸酸化,粗制品萃取过滤。第三步:用水洗涤粗制品23次,干燥称量固体物23.4 g。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器械甲的名称为_。(2)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步骤2吸滤的优点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第三步是证明清洗干净的方法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最佳干燥方法。a .空气中自然风干b .沸水浴上干燥c .直接加热干燥(5)以上数据表明,苯甲酸的产率为_ (有效数字保留两位数)。(6)某学生为了测定苯甲酸的离子化平衡常数而设计的实验,在常温下,将a mol苯甲酸和b mol KOH混合,加入水,制成2 L溶液,测定溶液的pH=7,用包含a、b的代数式测定苯甲酸的ka=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 .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分析化学的重要试剂,不同温度下加热降解产物不同。 设计了图Z144那样的实验装置(把持装置省略),在500 下隔断空气加热a中的硫酸亚铁铵直至完全分解,确定了分解生成物的成分。图Z144(1)B装置的作用是.(2)实验中,c中没有发现明显的现象,d中发生了白色沉淀,确认了生成物中必定产生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气体。 删去c,得出同样的结论,能否说明其原因。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A中的固体完全分解后,变成红褐色粉末。 有的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了固体残留物仅为Fe2O3,不含FeO,请完成表格内容。 (试剂、设备、用品的选择)实验步骤预期现象结论将少量a中的残留物取出试管,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使其充分振动,使其完全溶解.固体残留物仅为Fe2O3(4)如果e捕集的气体只有N2,其物质的量为x mol,固体残留物Fe2O3的物质的量为y mol,d中沉淀的物质的量为z mol,则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法则,x、y和z应满足的关系为_。(5)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的分析,切断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500下空气加热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 .硫酸锰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农药、造纸、催化剂行业,工业上用锰矿石(主要成分为MnO2、MnCO3,主要杂质为CaCl2、FeCl2)取硫酸锰的工艺流程如图Z145所示图Z14525 下离子沉淀时的pH相关数据:Fe3Fe2Mn2开始沉淀pH值1.97.07.8完全沉淀pH3.29.010.7回答以下问题(1)矿粉碎的目的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试剂x为_,pH范围为_。(3)酸浸渍中产生的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 _ _ _ _ _ _ _ _ _。(4)操作a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5)影响锰浸渍率的操作因素有很多,其中温度选择不合理时会产生杂质MnS2O6,导致锰损失。 温度、酸度、时间对锰浸渍率的影响如图Z146所示,为了提高锰的浸出率,请选择适当的条件_ (填充编号)。图Z146a.30120 b.150155 c.180 以上e.pH=4,酸浸时间为3 h f.pH=2,酸浸时间为4 h(6)沉降法是一种重要的精制方法。 在某一温度下,Mn2和Ca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 molL-1,将Na2CO3溶液滴入混合溶液中,先沉淀的是=_已知: Ksp(CaCO3)=2.7010-9、Ksp(MnCO3)=1.8010-115 .某化学实验组同学将磨好的镁棒投入滴有苯酚酞的饱和NaHCO3溶液中,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的淡红色变深。 该组同学探索并确定了白色不溶物的成分。I .提出假设(1)甲先生:也许只有MgCO3。乙:也许.丙先生:可能是xMgCO3yMg(OH)2。(2)在探测沉淀成分之前,需要将沉淀从溶液中过滤、清洗、低温干燥。 清洗沉淀物的操作方法是.(3)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乙先生的假设是错误的。 _ _ _ _ _ _ _ _ _。ii .定量实验探讨:采集一定量的干燥沉淀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其组成(部分固定夹持装置未图示),实验前后比较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分析沉淀样品的组成,丙方假设正确。请回答下面的问题图Z147(4)编写4)xmgco3ymmg(oh)2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 _ _ _ _ _ _ _ _ _ (以x、y表示)。(5)合理的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_ _) (各装置只使用一次)实验时间后,装置b发生_ (填充实验现象)时,停止加热,说明沉淀样品完全分解,然后打开e的活塞,使空气缓慢流动几分钟,目的是: _。指导老师认为需要在上述实验装置的末端连接另一个装置d,如果没有该装置,则将测量的x:y的值记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记为“大”“小”或“无影响”)。答案和分析1.(1)玻璃棒分液漏斗(2)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氧气干扰实验(3)Na2SO3 H2SO4(浓)=Na2SO4 SO2 H2O强酸性(4)(5)将装置b的硝酸铁溶液转化为氯化铁溶液so2 2fe32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653解析 (1)制备一定质量分率的溶液需要烧杯、量筒、玻璃棒,不足的机器是玻璃棒,加浓硫酸的器具是分液漏斗。 (2)装置有空气,氧气参与反应,可能干扰实验,故暂时通入氮气,排除装置的空气,滴入浓硫酸。 (3)在三口烧瓶中发生的反应是Na2SO3 H2SO4(浓)=Na2SO4 SO2 H2O,由于元素化价没有变化,表现浓硫酸的强酸性。 (4)SO2易溶于水,废气处理需要防止反吸引。 装置无法防止逆拉装置的吸气管短,容易引起逆拉,因此适当的装置为。 (5)SO2溶于水形成H2SO3,溶液呈酸性,NO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容易将H2SO3氧化成H2SO4,给实验带来障碍。 因此,将Fe(NO3)3溶液替换为FeCl3溶液,离子方程为so2 2fe32h2o=2Fe2so 4h,SO Ba2=BaSO4。2.(1)温度计(2)5c6h5ch36 kcm no49 h2so 45 c6h5cooh3k2so46 mnso414 h2o(3)过滤速度快,得到的固体水分少(4)采集最后的清洗液,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说明如果没有沉淀生成则沉淀清洗干净的b(5)96%(6) c(K )=c(C6H5COO-)c(H )=c(OH-)解析 (4)第二阶段使用浓盐酸,检查cl可以判断清洗是否干净。 方法采集最后的清洗液,向其中滴入硝酸银溶液,说明没有沉淀生成,沉淀清洗干净。 苯甲酸的熔点超过100 ,为了加快干燥过程、减少损失,干燥的最佳方法是用沸水浴干燥。 (5)甲苯5)18.4 g物质的量为0.2 mol,理论上苯甲酸为0.2 mol,质量为0.2 mol122 g/mol=24.4 g,因此苯甲酸的收率为23.4 g-24.4 g-100 %96 %。 (6)从物质保存来看,溶液中c (c6h5COO-) c (c6h5cooh )=0.5mol/l、苯甲酸钾为b mol时,c(C6H5COO-)=0.5b mol/L,因此苯甲酸的Ka=. 根据电荷保存,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K )=c(C6H5COO-)c(H )=c(OH-) .3.(1)检查产物中是否有水(2)so2so2 h2o2 ba2=baso4 2h不行,有SO3也有白色沉淀(3)将溶液分成两部分,分别滴加高锰酸钾溶液、KSCN溶液(或者依次滴加K3Fe(CN)6溶液、KSCN溶液或其他合理的答案)的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时,加入KSCN溶液变红(或者加入K3Fe(CN)6溶液(4)3x y=z(5)2(NH4)2Fe (so4)2Fe2o32 n h 3n24 so 25 h2o解析 (1)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500下切断空气的加热分解,h、o结合生成水,因此b装置的作用是检查生成物中是否有水。 (2)装置c中BaCl2溶液的作用是检查分解生成物中是否生成SO3气体,观察到如果含有该气体则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沉淀、溶液混浊的现象,但在该装置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装置d具有白色沉淀,生成物中生成SO2气体,与过氧化氢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 H2O2 Ba2=BaSO4 2H、c除去时(通过Fe2的还原性,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检查,与Fe3和KSCN溶液反应变红,检查Fe3的方法是,将少量的a中的残留物放入试管,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使其充分振动,使其完全溶解,将溶液分成2份,分别用高锰酸钾溶液, 滴加KSCN溶液(或依次滴加K3Fe(CN)6溶液、KSCN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使其振动,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在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或加入K3Fe(CN)6溶液后变红,或其他合理答案)时(4)在生成物中生成氮气时,失去电子元素为Fe和n,得到电子的元素为s、(NH4)2Fe(SO4)2分解,在e中生成x mol N2的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生成y mol Fe2O3的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在d中生成沉淀物质的量为z mol, 即,生成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z mol,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z mol,通过损耗电子保存,6x 2y=2z,即3x4.(1)加大接触面积,加快溶解速度(2)mndc3.2ph7.8(3)MnO2 4h2Fe2=mn22Fe32h2o(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清洗(5)b、f(6)Mn2 150解析 (2)从与离子沉淀相关的pH范围加入MnCO3,调整pH,将Fe3变为沉淀除去。 为了保证Fe3完全沉淀,防止Mn2转化为沉淀,溶液的pH范围为3.2ph7. 8。 (3)MnO2可在酸性条件下氧化Fe2,离子方程为MnO2 4h2Fe2=mn22f32h2o。 (4)从溶液中取得MnSO4nH2O结晶,硫酸难挥发性酸,可直接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清洗。 (5)根据图像,温度越高,MnS2O6的生成率越低,温度为150 时,MnS2O6的生成率约为0,因此选择温度为150155 ,pH=2,浸出时间为4 h时,浸出率越高,因此f准确。 (6)由于ksp (CaCO3 )大于Ksp(MnCO3 ),因此Mn2首先沉淀两种难溶性电解质共存时=150 .5.(1)Mg(OH)2(2)沿着玻璃棒将蒸馏水注入过滤器(或漏斗)直至浸渍沉淀,重复23次操作直至水自然流下(3)将沉淀物少量取入试管,充分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稀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康复护理学重点试题
-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经题型强化题库:文言文翻译训练试题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营养护理学:营养护理学在护理心理学中的应用试题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趣味文言文翻译试题)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心理辅导案例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应急救援知识题目
- 2025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模拟卷:艺术与科技融合艺术与技术结合试题
- 2025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饮用水源地城镇公益性岗位管护员14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省某大型国有企业招聘光伏、风电项目工作人员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玉林市福绵高级中学秋季期顶岗教师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GB/T 19289-2019电工钢带(片)的电阻率、密度和叠装系数的测量方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版)》第一章导论
- 《安娜·卡列尼娜》-课件-
- sg1000系列光伏并网箱式逆变器通信协议
- 妇科疾病 痛经 (妇产科学课件)
- 重庆大学介绍课件
- 《李将军列传》教学教案及同步练习 教案教学设计
- GMP基础知识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课件
- 基于Java的网上书城的设计与实现
- 酒店客房验收工程项目检查表(双床房、大床房、套房)
- 开音节闭音节中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