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复习题 第二章 声现象_第1页
八年级物理复习题 第二章 声现象_第2页
八年级物理复习题 第二章 声现象_第3页
八年级物理复习题 第二章 声现象_第4页
八年级物理复习题 第二章 声现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复习题 第二章 声现象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B声音传播速度的大小仅与介质的种类无关C平均速度的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爷爷看书时佩戴的老花镜是凹透镜2 . 我们到学校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接受和反馈信息的过程,人类接受信息的一个最重要来源是声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我们说话时声带在振动B我们不能直接听到超声波C物体振动得越快,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D中考期间考场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3 . 2016 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73 岁的老歌手维奥拉手持吉他自弹自唱,仅搭配不到10 人的小提琴、大提琴等小型编制弦乐团,呈现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巴西国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他的歌声是由于振动产生的B乐声主要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D我们能分辨是吉他还是小提琴主要依靠声音的音色4 . 学校在进行紧急疏散演练时,会拉响警报警报声之所以能传播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它的A音调高B响度大C音色美D节奏快5 . 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6 .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B人们能分辨出钢琴和二胡发出的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C吹奏竖笛时,用手指按压不同笛孔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笛声的响度D在学校周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7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B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响度以及传播速度都不变C“闻其声,知其人”说的是可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8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一定大于在液体中的速度B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超声波能碎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9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B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10 . 在学习声现象时,钢尺帮助我们演示了许多的实验。如图所示,将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使钢尺再次以相同的幅度振动,听它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固体能否传播声音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材料的关系11 . 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ABCD12 . 如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的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二、填空题13 . 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特点除夕之夜,燃放烟花爆竹时,关闭门窗可减弱声音传入,从声学上讲,是在_减弱噪声的14 . 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_不同15 . 如图所示,盛夏的傍晚,伴随着欢快的乐曲,中国的“广场舞大妈”尽情的挥舞着手中的扇子,她们听到的乐曲是由扬声器_产生的,然后通过_传入了耳朵。但是噪声扰民也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有关部门对她们提出了“限时段、限音量”的要求。“限音量”是指要减小声音的_,同时也在_处减弱了噪声。16 . 某同学在教室内弹奏吉他时,所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的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传播到其他同学耳中的。前后不同位置的同学听到声音的_是不同的。17 . 有一物体正在振动,其每分钟振动900次,则此物体振动是频率大小是_。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_。18 . 蝙蝠在夜间活动,扑捉蛾子,蚊子等昆虫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是因为蝙蝠飞行时能发出_,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制造出水声仪器-_19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来判断的:“立竿见影”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的。20 . 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ao)的波形图,观察如图波形图可知,相同的声音的特征是_、_,不同的是_21 . 远处传来美妙动听的钢琴声,它是由钢琴的弦_发出的寻声而去,其_不变,但_越来越大,琴声是通过_传入人耳的22 . “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_很小.三、实验题23 . 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1)一个音叉旁边悬挂着一个乒乓球,敲击音叉,发现小球被弹开,说明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_,声音可以传递_(2)小雨用一把钢尺,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实验中应注意钢尺的_保持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改变钢尺的_,听振动发出的声音有何不同此实验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实验表明:钢尺振动的_越大,_结论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_有关系,且物体振动的_,响度越大(3)声音的传播器材闹钟,玻璃罩,_步骤把_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取罩内空气现象随着罩内空气逐渐减少,铃声_结论_不传声(声音传播需要_)物理研究方法:_24 . 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音叉,然后用小锤敲击音叉,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如图乙所示,把纸屑撒在鼓面上,用鼓锤敲击鼓面,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产生的。实验中兵乓球、纸屑的作用是_;(2)如图丙所示,用力拨动钢尺,仔细听声音+认真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仔细听声音,认真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钢尺振动越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钢尺的_有关。25 . 八年级九班同学探究与声音有关的实验他们首先做了如下几个实验:实验一、用手摸喉头,发声时,手在振动实验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发声时,感觉手在振动实验三、打击音叉,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激起水花实验四、把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发声(1)他们发现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是:_,物理学把这种由几个现象得到一个共同结论的方法称为归纳法(2)音叉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到,通过激起水花将振动放大反映出来,物理学上把这种方法称为_(3)小玉发现,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大小不同他继续用刻度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如图所示记录的数据如下:小马发现他收集的数据有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存在的问题是:_经过改正后,他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_(4)小张发现塑料片快划与慢划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他选择如图A所示的器材进一步探究,但忘记记录现象了请帮他完成实验记载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_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图B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_把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5)小马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两个实验:A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小丽轻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B两张桌子拉开,又进行了一次实验小马发现两个小实验的结果不同,其不同的地方是_得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其中猜想_是正确的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猜想假设;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D、实验研究;E、提出问题你认为小马他们的后一次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填步骤前的英文字母)四、综合题26 . 如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参照表格回答:发声频率范围(Hz)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