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章节练习题_第1页
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章节练习题_第2页
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章节练习题_第3页
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章节练习题_第4页
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章节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章节练习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这是用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 )A导体电阻的关系B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关系C导体长度的关系D通电时间的关系2 . 下列有关温度或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 .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内能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内能是指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4 . 某热水器内装有的水,将这些水从加热到,水吸收的热量为A2.1B2.1C8.4D8.45 . 科学实验中,重力有时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会产生影响。下列实验中的做法不是为了减小或避免重力影响的是( )A选用轻质泡沫塑料小球B选用易形变的气球C将集气瓶水平横放D调节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6 . 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A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B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C围着火炉烤火,身体感到暖和D热水沐浴后,全身感到暖和7 . 小明用煤气灶烧水时,进行了如下思考,正确的是( )A煤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B加热过程中水的比热容变大C壶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内能增大D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8 . 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水4.2103煤油2.1103水银0.14103铝0.88103酒精2.4103冰2.1103沙石0.92103铜0.39103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高D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4.2105J9 .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D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10 . 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相同体积的水和某种油加热,在开始和加热3min 时,分别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加热的效率都为90%,油的末温没有达到它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加热时间(min)03水的温度()1828油的温度()1843A因为这种油升温比较快,所以它的比热容比水大B这种油的比热容为C这种油的比热容为D加热效率没有达到100%,是因为有一部分能量消失了11 . 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双手互相摩擦手会感觉到发热B把冰块放在果汁里,饮用时感觉很凉快C利用煤气灶将冷水烧热D在阳光下曝晒的自行车金属部分会热得烫手二、填空题12 . 如图所示将试管中的水放在烧杯中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_(填能或不能)沸腾.13 . 在宜春每年四月的乡村处处可见黄灿灿的油菜花(如图),时时可闻浓郁的菜花香我们能看到黄灿灿的油菜花,是因为油菜花能_黄色光;能闻到油菜花香,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运动14 . 阳光同照沙滩和海面温度高的是_,这是因为沙子比水的_小。15 .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衣服在太阳下暴晒后温度升高,这是用_的方式增加衣服的内能;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通过_的方式增加燃料混合气的内能的。16 . 城市内湖的建成对当地的气候调节起到一定作用,昼夜温差与冬夏温差均稍有减小,主要是因为水的_大。17 . 当物体温度没有改变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_).A物体一定没有吸热B物体与外界一定没有做功C物体内能一定没有改变D物体内能有可能改变E.物体与外界可能有热传递和做功18 . 小明家的常热牌足浴盆额定功率为750W某次正常工作20min,将10L、20的水加热至40,此过程中足浴盆消耗电能_J,水吸收热量_J,消耗电能转化为水吸收热量的效率为_(c水=4.2103J/(kg)19 . 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只有半张扑克牌大小,工作时发热显著,常采用散热片与风扇组合冷却,某电脑CPU的功率为90W,其中发热功率占8%,铜质散热器的质量是0.8kg若工作半小时,CPU消耗电能J,产生热量J,这些热量可使散热器温度升高铜的比热容为0.391 03J/(k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0 . 春天的洛阳“有声有色”。“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笛声是空气柱_产生的,人们能够分辨出“笛声”,是依据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_不同;“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每年牡丹花开时节,洛阳满城飘香,这是_现象。21 . 为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将_(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烧杯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1)实验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加热时间反映了_;加热时间t/min01234沙子的温度t沙/2025293438水的温度t水/2021222324(2)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图上画出沙子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3)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升温较快的是_;若两者升高相同温度,则_吸收的热量较多;是通过大量实验,人们发现了物质的这一属性,这种属性叫做比热容,它的单位_(用字母表示)。三、实验题22 . 小明在做“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时,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可以认为单位时间内它们吸收的热量_(相等/不相等)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画出它们升高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T=kt,温度升高T1过程中食用油吸收的热量_(小于/等于/大于)水吸收的热量;用m表示水和食用油的质量,c1和c2分别表示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容,则两条直线k的比值k水:k食用油等于_23 . 小林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组装了如图所示装置,他用完全相同的玻璃瓶、完全相同的电热丝R甲和R乙、温度计进行实验。(1)实验应控制两个玻璃瓶中所装的两种液体的初温、_相等。(2)加热相同时间,观察温度计a和b,发现a温度计的温度升高较多,则可以判断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Q甲_Q乙,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c甲_c乙(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24 . 为研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如图所示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两种液体的质量和初温都相同(l)选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2)写出图中所示装置的两处错误:改正错误后,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液体温度,数据如下表所示:(3)加热4分钟后,甲、乙两种液体温度均不再升高,原因是(4)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选填“甲”或“乙”)四、计算题25 .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电热水龙头,图乙是它的简化电路图,旋转手柄可使扇形开关S同时接触两个相邻触点。当开关分别处于1、2和3位置时,就能控制流出的水分别为冷水温水或热水。已知R1、R2是电热丝,R1=22,R2=44,热水档的电功率是3.3kW.(已知)求:(1)当开关处于2位置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2)若水的初温是20,当S旋到热水档时,lmin能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