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_第1页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_第2页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_第3页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_第4页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的各种声学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A拉二胡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B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的振动变小了C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发声的音叉轻触悬挂的乒乓球,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2 . 如图甲所示,小英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她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B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C木块第2次的速度大于第1次的速度D相同时间内,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3 . 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甲、乙两人分别根据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则( )A甲记录的较准确B乙记录的较准确C甲、乙两人记录的都较准确D甲、乙两人记录的都非常不准确4 . 小明在学校进行体育百米测验中跑完全程用了16.25s,测得他在前50m的平均速度是5m/s,后50m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5m/sB6.2m/sC6.5m/sD8m/s5 . 宇航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不能进行以下哪个测量的操作A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B用刻度尺测量长度C用秒表测量时间D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6 . 甲、乙两车,从同一起点出发,沿平直公路行驶到相同终点。甲车在前二分之一时间里以速度 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二分之一时间里以速度 V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二分之一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二分之一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 V1 V2,则A甲车先到达B乙车先到达C甲、乙同时到达D不能确定7 .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吼喉通过吼声警告动物不要侵犯它,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C声音的响度跟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小D噪声是一种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害8 . 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20s的时间走完前20m的路程,又用10s的时间走完后16m的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0.8m/sB1.0m/sC0.96m/sD1.2m/s9 . 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在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10 . 如图所示的四个相似的计时器中,在运动场上能用来准确记录短跑时间的是A只有甲和乙B只有丙和丁C只有甲和丙D只有乙和丁11 .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0-6s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2-4s内运动的路程为5mC物体在0-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D物体在0-2s的平均速度小于4-6s的平均速度12 . 下面是关于正确使用刻度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使用前要认真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B测量时,一定要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C测长度时刻度尺要放正D读数据时,视线要跟尺面垂直13 . 下列物理量与测量仪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长度刻度尺B电压电压表C时间停表D电阻电能表14 . 如图中甲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木块运动的速度相同B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C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一样大15 . A、B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m的两点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他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经过3s,甲、乙相距3mC乙到达A点时,甲离B点4mD甲到达B点时,乙离A点4m16 . 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月球绕着地球转B公路上行驶的汽车C空气的流动D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17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是人发出声音的音调18 . 有一把木尺,因为受潮发生了膨胀,如果用它来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A准确B偏大C偏小D无法判断19 . 小李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正确的是( )A教室内课桌高度约为80cmB教室内的电脑功率约为1000WC太阳发出的光经过8s后到达地球D一名男同学跑完1km用时约为2min20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B声音传播速度一定是340/C声音可以从地球传到其它星球D吹哨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21 . 如果被测物体的长度较短,而尺的量程较大,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应尽量用尺上不同部位的刻度来测量这样做并求平均值的优点是A可以防止测量的错误B可以减小因估读带来的误差C可以避免误差D可以减小因估读和尺的刻度不均匀带来的误差22 .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的理解,正确的是( )A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通过路程所需时间成反比C对于确定的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23 . 关于实验中的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错误无法消除C用同一个测量工具,无法减小误差D误差虽然不能避免,但是可以减小24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如果物体发声停止,声音的传播立即停止C海洋中的海豚利用海水传播声音,交流信息D声呐来获得水中鱼群位置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25 . (颍上三中2017年秋八年级上学期“四统考”物理试题)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用时为6s,平均速度为2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0m/s,则物体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25m/sB10m/sC50m/sD24m/s26 .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B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C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m/sD人的体温大约是50二、填空题27 . 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较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_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_。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甲乙具有相同的_;甲丙具有相同的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8 . “好奇号”探测器在接近火星的过程中,相对于火星是_的(填“运动”或“静止”),在降落的初始阶段,“好奇号”加速下降,此时势能_,动能_(选填“增大”或“减小”),打开降落伞后,“好奇号”减速下降,此时它受到的阻力_火星对它的引力(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29 . 音乐会上正演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琴弦的_产生的,这动人的乐曲是通过_传到观众的耳朵里的三、实验题30 . 如图所示,几个同学一起做“土电话”实验相距同样远,女同学以同样大小的声音讲话实验步骤如下a、第一次,连接土电话的线是棉线,听者听到的声音较小;b、第二次,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c、如果在使用土电话通话时,第三位同学用手捏住线上某处,则听者就听不到声音了根据以上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土电话”能通话,说明了_(2)第二次听者听到的声音大些说明了_(3)当第三位同学捏住线时听者听不到声音,其原因是第三位同学使线停止了_(4)如果在使用土电话通话时,使线处于松弛状态,听者也听不到对方的声音,这说明拉紧的棉线比松弛的棉线_(选填“善于”或“不善于”)传播声音31 . 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中,小明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得如图所示的照片,右侧为纸锥从E到F过程的放大图。这种相机说明书上的描述如下:“每秒钟曝光2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1)纸锥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_s;(2)纸锥从A到D速度变化情况是_,判断的依据是在_。(3)从E到F过程中,纸锥运动的路程是_cm,速度是_m/s。32 .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距离SAB_cm,测得时间t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由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