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复习题 第一章 声现象_第1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复习题 第一章 声现象_第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复习题 第一章 声现象_第3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复习题 第一章 声现象_第4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复习题 第一章 声现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复习题 第一章 声现象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人们用声呐来探测潜艇、鱼群的位置,主要是利用声呐发出的( )。A电磁波B微波C超声波D次声波2 .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速度随声音传播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变小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3 . 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4 . “小明,上学啦!”家住一楼的小强大声喊着三楼的小明,邀他一起上学。对这一过程中的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小强的喊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小明能听到楼下的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小明从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降低音调5 . 如图所示是学生练习安塞腰鼓时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敲鼓时,鼓皮绷得越紧响度越大B敲鼓时鼓发声是因为鼓皮在振动C远近不同的人可以同时听到鼓声D人离得很远也能听到鼓声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6 . 在下列四个句子中,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引吭高歌;她是唱高音的请勿高声喧哗ABCD7 . 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8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逐渐降低9 . 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有11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为冬奥会服务智能机器人Troikask可以用简单语言与运动员进行交流下列关于机器人发出的声音说法正确的是A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与运动员的音色相同C可以在固体中传播D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定为340m/s10 . 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磁波只能用于通信B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C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D卫星通信不需要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11 . 下列措施中不能够减弱噪声的是A在噪声源外加个外罩B使装有噪声源的厂房离开居民区C带耳塞D砍掉马路和住宅之间的树12 . 关于声现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B“女高音”歌唱时比“男高音”响度大C钢琴发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二、填空题13 . 唐朝诗人胡令能写了一首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如图所示,路人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_产生的,垂钓小儿不敢答话,因为他知道,声音可以通过气体和_传播,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14 . 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振动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_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发生改变。(选填“音调”或“响度”、“音色”)15 . 人们以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人耳听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人们把_的声音叫做超声波16 . 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开。4月2日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_传声效果比气体好。17 . 清晨,一觉醒来,听到窗外各种鸟儿欢快的鸣叫,有经验的人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的叫声,这是根据声音的_进行辨别的;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_比较大的缘故18 . 小林在客厅里听着流行音乐高兴地跳舞,而在书房里做作业的哥哥却关闭了房门。这是因为流行音乐对小林来说是_,但对哥哥来说是_。19 . 初二(6)班某同学在调查教室内的噪声情况时记录如下:时间:2013年10月10日12:00,地点:初二(6)班教室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电视播放的音乐欣赏小黄在看课外书籍小马在讲台前拍球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记录,对于小黄而言,噪声有_。对于小红而言,噪声有_。(均填序号)(2)以该同学的记录为背景,请你对控制教室内噪声提出建议或方案:_。20 . 往保温壶灌开水时,能根据声音的变化判断水是否灌满。灌水时听见的声音是由_振动产生的。刚开始灌水时,听到声音比较沉闷沙哑;水快灌满时,声音又比较清脆悦耳,于是他明白刚开始灌水发声的音调比快灌满时发声的音调_(选填“高”或“低”),同时也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_(选填“信息”或“能量”)。21 . 如图所示,将乒乓球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声音的_越大。22 . “我是歌手”的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美妙的歌声是通过_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如果把点燃的蜡烛放到音箱附近,烛焰会随着音乐跳动,这说明声音能传递_。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地震,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 超”是利用_声波获得信息。三、实验题23 . 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_(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3)此实验说明了_。24 . 实验叙述:如图随着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变小(1)实验推理说明的问题是:_(2)如果仍能听见铃声,说明的问题是_(3)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四、简答题25 . 小明在家中听音响时,忽然想到课本上说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以此将声音传到远方小明想:“声音的这种波动我为什么看不见,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小明想了一会儿,起身找来一个小碟、一段铁丝和一勺洗衣粉。小明将洗衣粉倒入碟子中,加水溶解;然后将铁丝弯成一个带把的铁圈,将铁圈放在水中,使铁圈附上一层薄膜。小明将铁圈放在音响的喇叭前,打开音箱。这时,他发现,薄膜随着声音不断地在发生变化。(1)小明通过实验说明了什么结论?(2)小明的研究大致上经历了什么样的探究过程?(3)小明在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运用了什么物理学的探究方法?五、综合题26 . 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_;(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_。(3)由以上推测:把一条均匀的长金属管切成4段,长度各不相同,然后将这4段金属管挂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