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EquivalenceinTranslation,.,2,EquivalenceinTranslation,一、什么是对等二、对等理论的发展三、翻译对等的类型四、翻译界对对等理论的争论,.,3,一、什么是对等,Equivalencereferstothedescriptionofonethingindifferentlanguages.Infacttranslationisaboutequivalence.“equivalence,whenappliedtotheissueoftranslation,isanabstractconceptandactuallyreferstotheequivalencerelationshipbetweenthesourcetextandthetargettext,理论家在诠释其翻译观点时往往以对等理论为基础,.,4,二、对等理论的发展,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同等效果论的是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1790年,他在翻译原理简论一文中为好的翻译下了一个定义: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使得译文语言国家的人们能够清晰的领悟,强烈的感受,正像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这就是说,好的译文应该能够在不同语言社会里和原作产生同等效果,德国翻译理论家考尔在1896年的翻译艺一书中称之为comparableeffect(效果相等)。1953年里乌(E.V.Rieu)首次提出“对等”这一概念,.,5,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理论形成,Theproblemofequivalenceinmeaning,discussedbyRomanJakobson(1959)andcentraltotranslationstudiesfortwodecades.Nidasadaptationoftransformationalgrammarmodel,andscientificmethodstoanalyzemeaninginhisworkonBibletranslating.Nidasconceptsofformalequivalenceanddynamicequivalenceandtheprincipleofequivalenceeffect:focusonthereceptorNewmarksCommunicativetranslationandSemantictranslationWernerKollersCorrespondence,.,6,Themajortheory,1.雅各布逊和他的“差异中的对等”,雅各布逊在他名为论翻译的语言学观(1959)这篇文章中,论述了三种翻译类型:语际(interlinguistic)翻译、语内(intralinguistic)翻译和语符翻译(intersemiotic)(Jakobson1959)。他认为在语内翻译时,译者为了清楚地表达信息,可以使用同义词,这就意味着语码单位之间通常没有完全的对等,从语法的角度来看,语言本身存在差异,译者翻译时可能面临找不到对应词语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不可译。他承认专有名词可以用外来语(loanwords)、直译语(loantranslation)、新语(neologism)、语义转换(semanticshifts)和迂回表达法(circumlocutions)等来引述(Jakobson1959:)。他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的重要地位,认为在没有与原文词、句对应的情况下,就该由译者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翻译。由此可见,雅各布逊的理论是以符号学为基础的,译者首先对源语信息进行编码,然后再把它转换成目的语相应的信息。,.,7,奈达:形式对应(formalcorrespondence)和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奈达翻译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并于80年代介绍到中国,“功能对等”是他的中心翻译思想之一1964年,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提出将翻译研究的重点从对静态的文本信息的关注转移到读者对文本动态信息的关注。在1969年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奈达再次定义说:“动态对等就是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这里的动态对等就是指功能对等,.,8,功能对等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在现代语言学基础上的功能对等理论,奈达从语言的本质入手,运用语义学理论对词汇的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进行了客观、准确的分析。在奈达看来,各种语言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深层结构远比表层结构有共性。描写语言学翻译中通过语际间深层结构的转换,能最大程度上保证译文的忠实,同时由于译文的表层结构是通过深层结构转换而来的自由表达,能尽可能地保证译文的通顺。既忠实又通顺的译文为读者反应的对等创造了条件,这就使得功能对等有了实现的可能,.,9,第二阶段建立在信息论基础上的功能对等理论,他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的信息的活动,翻译的目的就是通过传递信息,起到交际的作用。只有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量,才能使“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与原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为了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量,奈达强调可以适当改变原文的形式,以增强译文的理解,.,10,第三阶段建立在社会符号学基础上的功能对等理论,奈达认为翻译即翻译意义,而符号学是分析意义的最全面的系统,逐步采用社会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的方法来处理翻译问题。他认为,必须把语言看作一种符号现象,对他进行解释时不可脱离它的社会环境。并把意义重新区分为修辞意义、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各类意义又分为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两个层次。以“功能对等”取代“动态对等”,从而使其含义更清楚,.,11,三、翻译对等的类型,Therearethreetypesoftranslationequivalence:Stylisticequivalencesocio-culturalequivalencelinguisticequivalence:isdividedintopragmatic,semantic,andgrammaticalequvilence,thehighestpriorityiscreditedtopragmaticequvialenceandthensemanticequivalencehaspriorityovergrammaticalequivalence,.,12,四、翻译界对对等理论的争论,自从1953年里乌(E.V.Rieu)首次提出“对等”这一概念后,翻译理论家们就从未停止过争论应该如何理解这一翻译理论,由此形成许多不同甚至相去甚远的观点:,.,13,霍姆斯认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本对等”(textualequivalence),只有“对应”(correspondence)或“匹配”(matching)。他否定equivalence这个概念,认为在源语和译入语中不存在真正的同义词。其实他混淆了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equivalence和correspondence或matching。equivalence是直接的对等,而correspondence或matching是在目的语里没有或找不到equivalence时,为了解决“不可译”的问题所采取的一种翻译策略。巴斯内特指出,完全的equivalence是不可能的。雅各布逊也指出完全的对应是不可能的,源语总有许多不可传递的成分,基本意义虽传达到了,“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则丧失了,所以翻译中允许创造性的改动。,.,14,石锡书和杜平提出“辩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张美芳教授1999年在其论文“从语境分析看动态对等论的局限性”中指出,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缺陷。她以分析查良镛先生写在香港回归之日的一篇文章为基础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动态对等”不能取得:“原文与译文的目的不一致时,其功能不可能对等;接受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经验不相同时,读者反应不可能对等;译语语篇的交际者及其之间的关系与原语语篇的不相同,译文风格有可能随之变化。”(1999:13),.,15,III)Conclusion,Reflectiononequivalenceintranslationhelpstodeepenourunderstandingofthenatureoftranslation.Equivalence,constructedattheabstractlevel,isthusarathernecessaryandimportantterminthefieldoftranslationstudies.Theoretically,equivalenceisattainable;andequivalenceusuallytakestheformofdifferentsub-categoriesthatarerealizedatdifferentlayersoraspectsoftranslation,whichiswhythistermusuallygoestogetherwithamodifier.Certainly,nothingbuttheabundantpracticeoftranslatingandthestudyoftheconcreteproblemsoccurringintranslationwouldsufficeforatheoryrelatingtoequivalence.Allinall,equivalenceisatleastafunctionalandeffectivetermforustodescribeandanalyzetranslationortotoleratethefiercecontroversyinthisfieldandfinda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0532-2025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标记规范
- 2025年区块链技术在物流行业应用前景与挑战分析报告
- 2025年智能制造技术在工业0时代的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商场保安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招聘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2025年四川资阳市雁江区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京市2025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招聘2人(人才派遣)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厦门海沧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甘肃人力委托招聘风电叶片主修岗位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北海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招聘实习生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件3:4 3 免疫失调
- 《SLT 582-2025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安装质量检验检测规程》知识培训
- “燕园元培杯”2023-2024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试题详解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智能AI分析深度解读报告》课件
- 气道异物护理教学
- 2024年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标准招标文件
- 企业合规经营规范手册
-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与欺凌防范政策
- 四川省兴文县建设煤矿2021年矿山储量年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