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_第1页
贵州省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_第2页
贵州省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_第3页
贵州省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_第4页
贵州省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现象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的是A镜中花B平静的水面上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C放映幻灯时银幕上的画面D放大镜观察书上的字2 . 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关于照相机使用及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区别错误的A照相时景物与相机距离应大于倍焦距B在底片上所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倒影中物体的高度比真实物体略大一些D景物与倒影对称于水面,倒影中物体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3 . 眼睛晶状体、投影仪镜头和远视眼镜片等都( )A对光有发散作用B相当于凹透镜C相当于凸透镜D相当于平面镜4 . 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放热的是( )A早春,河面上的冰熔化了B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了C秋天,树叶上的露珠出现了D冬天,结冰的衣服变干了5 . 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在示波器上截取的相同时间内的两列声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D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6 .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B电影幕布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C路边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反射形成的D红色的牡丹花由于只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所以它看起来是红色的7 . 四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空心小球质量相等,分别由铝,铁,铜,铅组成(已知上述物质密度依次变大),其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A铝球B铁球C铜球D铅球8 .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若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A倒立、放大B倒立、等大C倒立、缩小D正立、放大9 . 如图所示,A.B均为凸透镜主光轴上的点,光线AC折射后经过B点,且AO=12cm,OB=16cm,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B7cmC8cmD9cm10 . 汽车的速度为72km/h,火车的速度为28m/s,则A汽车的速度大B两者速度一样大C火车的速度大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1 . 色光的三原色是_,_,_。彩色电视机和计算机显示器能呈现彩色的图像,就是运用了_的原理。12 . 如图所示,小华骑单车出行,沿途看到路旁树木向后退去,所选的参照物是_;小华坐在宽大的车座上比较舒服,这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了_的缘故.13 . 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是_透镜,乙透镜是_透镜14 . 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质量是乙的,乙的体积是甲的,则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_15 . 公共汽车司机往往通过后视镜来看后面乘客的上下车情况,实际上,乘客也能通过此镜看到司机,这是因为_16 . 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真空_传播声音,15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m/s,声音在_体中传播速度最快。雷雨天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_。17 . 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小明把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冷冻室的温度可达5)中,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从冷冻室取出混合液体时,却发现混合液没有凝固。就这个现象小明提出水中含有酒精后,混合液体的凝固点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了;在生活中,经常在下雪的路面上撒盐,使雪在寒冷的天气_(填一种物态变化的名称)成雪水,从而快速清除道路上的积雪,保障交通安全;根据酒精的凝固点我们可以判断,在我国北方地区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选用酒精温度计制成寒暑表。三、实验题18 . 如图所示,小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 cm(2)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_(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实验中,当小王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_)A. 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B. 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C. 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D. 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5)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远离或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_(变大或变小或不变)(6)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上/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_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 D以上均可19 . 2017年7月,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而形成的_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B(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上/下)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A2cmB7cmC9cmD10cm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_(左/右)移(3)生物老师证实,这是古老物种仙女虾其卵可以在寒冷或高温的沙土里休眠多年,直到遇水才孵化仙女虾的卵壳具有_(写出一点即可)的特性20 . 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面的实验仪器吗?(1) 如图所示,是一架托盘天平及砝码盒,其量程是_;现将这架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好,在测量过程中,天平横梁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天平的横梁是否处于平衡状态?_,紧接着下一步的操作是_ (2)如图所示,该手表显示的时刻为上午_,它的最小分度值为_ (3)如图所示,为多用途“演示教学电表”的接线情况,此时所测的物理量是_,测量范围是_,示数为_21 . 如图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2)实验时,小明应在_(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3)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移去蜡烛C,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22 .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原理制成的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水在沸腾过程中,图a、b所示的是观察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填“a”或“b”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该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但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这段时间过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法是_四、作图题23 . 如图所示,图左侧是小明和家长一起在平静的湖边观赏十五的月亮所看到情景。图右侧S点代表月亮A点代表人的眼睛,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从月亮射出的一束光,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图。(_)五、综合题24 . 2015年3月,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如图所示)开始首次环球飞行,途径我国重庆和南京两个城市,此行的重要目的是传播新能源概念。(1)该飞机白天飞行时,利用高效太阳能电池版将电磁能(太阳能)转化为_能;夜间飞行时,利用其超轻薄离子电池储备的_能转化为电能,首次实现昼夜飞行而不耗费一滴燃油。(2)该机从重庆飞往南京的航程约为1260千米,用时17.5小时。则它的飞行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3)为降低飞行时的能量消耗,该机选用新型轻质材料,取面积为1平方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