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宝石—三班2组_第1页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宝石—三班2组_第2页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宝石—三班2组_第3页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宝石—三班2组_第4页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宝石—三班2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鉴别宝石,组员:章恒炯高文超邵鑫黄智媛汪灵,紫外光谱的产生原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在紫外一可见光电磁辐射作用下,由分子中的电子在能级间跃迁而产生的一种分子光谱。下图为分子的能级示意图:,当一束足够能量的光(hv)照射时,分子的内能发生改变,3种能量都发生跃迁,即:E总=E电+E振+E转。其中E振和E转产生的吸收光谱分别位于红外区和远红外区,E电产生的吸收光谱位于紫外可见区。由于E电远远大于E振和E转,所以当发生电子能级跃迁时,则同时伴随有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改变,因此,分子的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是由许多线光谱聚集在一起的带状光谱。,有机化合物吸收紫外光导致的跃迁,可能的轨道跃迁类型,很少有人讨论这两种,原因不明确。,从表中可以看出,*、n*跃迁需要吸收的能量较高,落在了真空紫外区。所谓真空紫外区,是指波长范围在此区域的紫外光可激发气体分子如氧气氮气等中的电子跃迁,为了避免干挠,在记录化合物对此区紫外光的吸收时,仪器的光路必须抽真空,对仪器要求较高,而且,此区的紫外谱对化合物结构测定作用不大,因此,常用紫外光谱仪的波长范围设定在大约200400nm。,这是最经常在紫外光谱中讨论到的两种跃迁。孤立-*跃迁仍处于真空或是紫外区的边缘,但当两根键发生共轭时,这一跃迁间距将明显变窄同,相应的吸收将进入正常的紫外区。n-*常称为R带-*常称为K带通常用于紫外鉴定的化合物:共轭烯烃、共轭醛酮、芳香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吸收紫外光导致的跃迁,一、电荷转移跃迁:某些分子同时具有电子给予体部分和电子接受体部分,他们在外来辐射照射下会强烈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使电子给予体外层轨道向接受体跃迁。一般说来,配合物的金属中心离子()具有正电荷中心,是电子接受体,配位体()具有负电荷中心,是电子给予体,当化合物接受辐射能量时,一个电子由配位体的电子轨道跃迁至金属离子的电子轨道,如下式表示:这种跃迁实质上是配位体与金属离子之间发生分子内的氧化还原反应。,无机化合物的吸收紫外光导致的跃迁,二、配体场跃迁:元素周期表中第四、第五周期的过渡金属元素中分别含有3d和4d电子轨道,镧系和锕系元素分别含有4f和5f电子轨道。在配位体存在形成配合物时,过渡金属元素五个原来能量简并的d轨道和镧系锕系元素七个原来能量简并的f轨道,分别被分裂成几组能量不等的d轨道和f轨道。当配合物吸收辐射能后,处于低能轨道的d电子或f电子可以跃迁至高能轨道。这两类跃迁分别被称为dd跃迁和ff跃迁。由于这两类跃迁必须在配位体的配位场作用下才有可能发生,因此有称为配体场跃迁。,宝石方面的应用,对于宝石来说,绝大多数都是无机化合物,无机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电子跃迁形式包括配体场跃迁和电荷转移迁移跃迁。配体场跃迁包括dd跃迁和ff跃迁这两类跃迁。在配合物的中心离子和配位体中,当一个电子由配体的轨道跃迁到与中心离子相关的轨道上时,可产生电荷迁移吸收光谱。目前宝石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可用于宝石真伪鉴别和宝石呈色研究等方面。,测试方法,1、直接投射法2、反射法,直接投射法,以空气作空白参比,让样品光束直接照射到宝石样品上,光度计自动比较计算两束光的强度,并转换为吸光度作为波长函数记录下来。由于宝石样品大多具有一定的厚度,透明度较差,且有些已经镶嵌在不透明物品上,使得光束不能透过,从而大大限制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应用范围。一般多用于宝石磨片后的有损检测,作为科学研究使用。,测试方法,1、直接投射法2、反射法,反射法,当一束光照射在不透明固体样品表面时,由于样品表面并非镜面,产生面向四面八方的漫反射,漫反射的光线,到达积分球内壁,积分球内壁均匀涂满高反射性材质(比如BaSO4。),由于积分球是一个封闭的中空球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无数次反射后最终几乎全部均匀的进入检测器。因此可以得到样品反射率的信息,再通过仪器自带的计算软件根据入射光和反射光的信息计算得到吸光度的数值,并绘制成吸收曲线。应用积分球测试时,一般要求样品待测面应该略大于积分球开孔,但是由于宝石体积大小不一,外形切工复杂,使得带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应用于宝石测量的通用性不强。目前国内外都有一些仪器公司正在着手于宝石专用的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变计的开发研制工作。届时,宝石的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将为宝石的研究和鉴定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天然宝石与优化处理宝石或者合成宝石的鉴别,通过扫描对比天然宝石和人工优化处理宝石或人工合成宝石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以发现由于致色机理和致色元素不同,吸收光谱都有明显差异,并可以此作为真伪鉴别的依据。,1、例:(天然黄色蓝宝石特征):热处理黄色蓝宝石,辐照处理黄色蓝宝石都有02-Fe3+荷移产生的紫外区吸收,除此之外天然蓝宝石在375、387nm和450nm处有吸收窄带,这是由Fe3+的d电子跃迁产生的;辐照处理黄色蓝宝石的吸收光谱中387nm和450nm吸收谷弱,这是由于辐射处理黄色蓝宝石中Fe3+晶体场带弱;辐照处理黄色蓝宝石还有分别以405、580nm为中心的吸收宽带。405nm吸收宽带可能是属空穴心所致;580nm吸收宽带是Fe2+Ti4+的电荷转移吸收所致。,2、例:染色红宝石和天然红宝石都有600-800nm的吸收带,此外,天然红宝石在550nm处有Cr3+的吸收峰,而染色红宝石则没有,因为染色红宝石原本为无色刚玉。,宝石呈色机理研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许多特征是由各种过渡金属离子的电子构型和配位体结构中的几何要素所决定的。通过宝石矿物的吸收光谱所反映的信息,可以探索宝石的呈色机理,评价宝石的颜色质量。,小组讨论总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直接反映的是宝石样品对于光的吸收情况,而宝石的颜色主要与对光的吸收有关。因此扫描宝石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于宝石的呈色机制有重要的意义。另外,由于宝石成分比较复杂,紫外可见吸收谱线吸收峰往往所含信息比较复杂,要想清楚宝石的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