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检测)_第1页
新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检测)_第2页
新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检测)_第3页
新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检测)_第4页
新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达到95%,但有很多人过分依赖手机,特别是青少年和儿童,因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导致视力下降,近视发病率提高。要矫正近视眼,需佩戴近视眼镜,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中,表示成功矫正近视眼的是ABCD2 . 目前各种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及贴满白色瓷砖的大厦都可能形成光污染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污染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n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只会污染我们的地下水源3 . 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发生的音叉,溅起水花B播音的扬声器中的纸片会跳动C向瓶外抽气,手机铃声变小D路旁的隔音墙,可减少噪声4 . 下列四幅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5 . 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明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O点,纸板B可沿折缝ON前后翻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色纸板上标有刻度是为了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B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O点是为了显示出入射光束径迹C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说明此时没有反射光线D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是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6 . 通常情况下,我们说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这里观察者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面B汽车C在公路上运动的其他物体D任意物体均可7 . 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 . 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6cm时,像的高度为h1,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3cm时,像的高度为h2,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 .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h1h2Bh1=h2Cs1s2Ds1=s28 .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冷冻的矿泉水瓶,放在室内,一会儿瓶子上就会有水珠出现出现的水珠经历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汽化C升华D熔化9 . 把一只实心铁球放入一满杯水中,溢出水的质量为m1,放入满杯酒精中溢出酒精的质量为m2,则(水酒精)Am1m2Bm1m2Cm1=m2D无法确定10 . 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电压表时,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B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应该用镊子取放砝码C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底部相平D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后,应该等示数稳定后读数11 . 下列物理量能反映物质特性的是A质量B电流C密度D电压12 . 下列选项中,可以体现出“声能传递能量”这一性质的是( )A用超声波清洗物体B利用声呐来探测鱼群C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痕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来探测道路上的障碍物二、填空题13 . 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E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E点是作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约为_m/s.14 . 一束光线与水平放置的平面镜成40角,若入射光线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角为_。15 . 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它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 其中整个熔化过程经历了_min 的时间,熔化过程中它 处于_状态16 . 现代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装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0.62,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噪声监测设备_(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的传播。17 . 某同学为了了解某矿石的成分,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质量,当观察到天平的_对准分度盘的中央时,可确定天平已平衡了,若此时右盘内有50克的砝码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克该同学还需用量筒测出它的_,最后根据_公式计算出矿石的密度三、实验题18 .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1)细心的小明发现,当光以较小的入射角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中时,既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又能观察到折射光线.但是此时反射光线比入射光线_(亮/暗).(2)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小明发现,折射光线消失了,而反射光线变得跟入射光线一样亮(如图所示).老师告诉小明,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叫做“全反射”, 并让小明将每次实验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查阅相关资料,制成了以下表格.入射角 i01020304041.241.842折射角015.230.948.674.68190/反射能量5%7%26%43%77%84%100%100% 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 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能量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当入射角 i_ 时,反射能量达到 100%,此时发生全反射; 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_入射角(大于/小于/等于),因此折射光线_消失(会/不会),此时_发生全反射(能/不能).19 . 小明同学为了测量薏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使用前他应进行的操作是:首先_,然后调节天平平衡,发现横梁左端高,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2)为了测量薏米的体积,他将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上,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标尺上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饮料瓶和水的总质量为_g;(3)把48g薏米放入装满水的饮料瓶中,停止溢水后,拧上盖子,擦干沾在瓶上的水,用天平测出饮料瓶、瓶内剩余水和薏米的总质量为112.4g,则惹米的体积为_cm3( );(4)算出这种薏米的密度为_kg/m3;(5)由于薏米具有吸水性,用这种方法测出薏米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_(选填“大”或“小”)。20 . 如图甲所示,F是焦点,P是二倍焦点的位置。若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1)蜡烛放在_点时,光屏上成缩小的像;(2)蜡烛放在_点时,光屏上成放大的像;(3)蜡烛放在_点时,不管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4)蜡烛放在_点时,光屏上的像最大,此时光屏距离透镜最_;(5)蜡烛放在_点时,可观察到放大的像;(6)烛焰从A移动到C的过程中,像_,像距_(选填“变大”或“变小”)。四、计算题21 . 图所示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设计师将飞机的某些钢制零件改为铝锂合金等新材料,这类材料具有耐腐蚀、密度小等优点。假设某钢制零件的质量为79kg,改成铝锂合金材料后,求:(=7.9103kg/m3,铝锂合金的密度=2.4103kg/m3)(1)该零件的质量;(2)该零件减少的质量。22 . 小红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5km,她骑车上学所花的时间为30min, 求她骑自行车的速度多少?五、综合题23 .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描述,请写出任意两个涉及到的物理现象并用物理知识解释2017“丝绸之路”宁夏银川国际马拉松5月29日在宁夏银川开赛比赛前,部分运动员在皮肤易磨损处(腋下、大腿内侧)涂上了凡士林上午7点整,银马准时鸣枪,一位观众先看到冒烟,然后过了0.6s听到枪声在比赛的过程中,直播车上的工作人员看到路道旁的标志牌、树木、建筑纷纷往后退在烈日的炙烤下,运动员们挥汗如雨,有人戴着墨镜,有人戴着凉帽赛程漫长,坚强的运动员终于跑完了全程,在享受胜利的喜悦的同时 ,为了防止感冒,他们及时地擦干了身上的汗水例:物理现象:部分运动员在皮肤易磨损处(腋下、大腿内侧)涂上了凡士林解释:减小摩擦力(1)物理现象:_解释:_(2)物理现象:_解释:_24 . 表一记录的是小刚同学40 m跑的有关数据,请做有关计算:(保留2位小数)表一(1)前6.2 s内的平均速度是_m/s.(2)后20 m内的平均速度是_m/s.(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