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他的诗被后人称为A诗鬼B诗狂C诗史D诗圣2 . 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以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方便了隋炀帝下江南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3 .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A繁荣而短暂B实现了统一C统治者残暴D大运河开通4 . 隋朝如同一颗流星划过中国历史的天空,短暂而耀眼。下列属于隋朝时期创立的制度或修 建的工程建筑有( )科举制大运河赵州桥都江堰ABCD5 . 唐代的李廓应试之后看榜,发现皇榜之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悲痛万分,在下第诗中写道“榜前潜制泪,众里独嫌身”。让李廓如此痛苦的应试制度创立于A隋代B唐代C宋代D明代6 .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下列有关她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谋善断,减轻了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爱惜人才,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ABCD7 . 唐朝时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许多繁华的商业城市,都以商业发展而更加著名。其中 最繁华的是( )A长安B洛阳C扬州D益州8 .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A春秋战国B魏晋南北朝C三国时期D五代十国9 . 强盛的唐朝走向衰弱的转折点是( )A宦官专权B藩镇割据C安史之乱D朋党之争10 . 唐朝人口出现如下表所示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时间武德年间贞观初年永徽三年(652)天宝十四年(755)数量(万户)200多300380891A农业不断恢复发展B国家政治比较清明C社会秩序比较安定D封建制度初步确立11 . 如果你生活在唐代,下了选项中最能体现你所穿的丝织品技术高超这一特点的是:A唐朝的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样B唐朝的丝织品颜色丰富多彩C唐朝丝织品数量多D身穿五件丝绸衣服,仍能清楚看见胸口的黑痣12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该诗反映的社会景象出现在( )A隋文帝B唐太宗时C唐中宗时D唐玄宗时13 . 安史之乱时,长安沦陷。杜甫悲痛的写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句,当唐军得胜时,他又以狂胜的心情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安史之乱从发动到平定的先后顺序是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唐玄宗逃往四川李亨被拥立为敌攻占洛阳、潼关763年被平定ABCD14 . 学习隋唐史后,某班级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下面选项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繁荣与开放B积贫积弱C文明初露曙光D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危机15 .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A中国与日本相互学习,中国也向日本派遣留学僧B遣唐使包括使节、留学僧和留学生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日本学习了唐朝的先进文化16 . (题文)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见下图)的设计,一方面闪烁着当代建筑科技新的光辉,另一方面也传承着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厚内涵。下列关于中国传统工程建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朝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B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大都是清朝修建的C隋朝大运河开凿于隋文帝时D故宫修建于明朝,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17 . 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最著名的谏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 )A魏征B杜如晦C姚崇D宋璟18 .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此话的人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贞观遗风19 . 在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项水利工程,它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长城C灵渠D大运河20 .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 )A秦朝B东汉C明朝D南宋二、综合题21 . 古代中国科技发达、国力强盛,劳动人民充满智慧和创造性,由此诞生了一批巨大的人工工程,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材料一“绵延着的长龙”材料二“流淌着的动脉”(1)上述材料是指哪两大古代人工工程?各是在哪一朝代最早修筑的?(2)这两大古代人工工程在修建之初,就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么,它们分别产生了什么样积极影响?又有什么共同的消极影响?(3)对于上述的分析,你又有什么样的“新”想法?22 .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魏征材料二:材料三: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番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材料四: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材料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问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写出图A和图B的名称?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其中哪种瓷器因造型精美,色彩亮丽而闻名中外?(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问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指谁?(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试举两个唐朝对外交往的事例。(5)根据材料五,说说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当时谁被誉为“诗圣”?2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子,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1)材料一中的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材料三: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请回答(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概括唐诗、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唐朝时期出现的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