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酒都高级中学高二化学期中测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级能源B水煤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一级能源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D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B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C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均能实现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3在2AB 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A) = 0.5molL-1s-1 B(B) = 0.3 molL-1s-1C(C) = 0.8molL-1s-1 D(D)= 1 molL-1s-14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3A(g)B(g) 2C(g)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mol,10s后测得(A)0.12molL-1s-1,则此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1.6mol B2.8mol C3.2mol D3.6mol5已知反应: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稀溶液中,H(aq)OH(aq)H2O(1);H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H110.5kJ/molB的反应热为221kJ/mol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6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2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b0),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2H2(g)5O2(g)4CO2(g)2H2O(l) H4b kJ/molBC2H2(g)O2(g)2CO2(g)H2O(l) H2b kJ/molC2C2H2(g)5O2(g)4CO2(g)2H2O(l) H2b kJ/molD2C2H2(g)5O2(g)4CO2(g)2H2O(l) Hb kJ/mol7已知:C(s)CO2(g)2CO(g);D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8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H12 H2(g)+ O2(g)= 2H2O(g)H2C(s)+ O2(g)=CO2(g) H3则反应4C3H5(ONO2)3(l)= 12CO2(g)+10H2O(g) + O2(g) +6N2(g)的H为( )A12H3+5H2-2H1 B2H1-5H2-12H3C12H3-5H2-2H1 DH1-5H2-12H39已知断开1 mol 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 kJ,断开1 mol HN键吸收的能量为391 kJ,根据化学方程式:N2(g)3H2(g) 2NH3(g)H92.4 kJmol-1,则断开1 mol NN键吸收的能量是()A431 kJ B945.6 kJ C649 kJ D869 kJ 10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4NO(g)+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达到化学平衡时,4正(O2)= 5逆(NO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正(NH3)= 3正(H2O)11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变大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 cd12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13已知:4NH4(g)5O2(g) 4NO(g)6H2O(g),H=1025kJmol-1,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C D1200NO含量 时间 1000NO含量 时间 1000 催化剂1000 无催化剂NO含量 时间 10105Pa1105Pa ABNO含量 时间 1000120014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催化剂高温CO2H2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15(12分)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SiO2(s)C(s)N2(g)Si3N4(s)CO(g)(1)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在方框内);(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其还原产物是_。(3)若使压强增大,则上述平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4)若T时,K=1,测定容器中C(N2)=C(CO)=0.8mol/L,则正 逆。(5)若已知CO生成速率为v (CO) =24 mol/(Lmin),则N2消耗速率为v (N2) =_mol/(Lmin)。16(14分)反应A(g)+B(g) C(g) +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放热”)。(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原因是 .(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合适的催化剂,正反应速率 ,E1的变化是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7(16分)已知A(g)+B(g) C(g)+D(g)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温度/70080083010001200平衡常数1.71.11.00.60.4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_0(填“”“”或“”);(2)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 (A)=0.003 molL-1s-1,则6s时c(A) mol/L,C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cc(A)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4)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 。18(16分)50 ml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3)如图装置所测得的中和热数值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火山爆发安全知识培训
- 灌浆料基本知识培训内容
- 奥尔夫乐理知识培训课件
- 年产9万吨丙烯腈反应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240万套汽车气门室盖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返乡创业园工业厂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版高端乐器租赁与维修一体化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东展厅改造项目施工期间安全保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餐饮品牌合作租赁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建筑工程施工补充协议范本规范范本
- 办公室文秘岗试题带答案
- 2025年河南疾控中心考试题库
- 2025-2026学年人教精通版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年【高压电工】模拟试题及答案
- 养老护理员竞赛理论试卷答案(含答案)
- 2025年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新)
- 广东省公路服务区管理系统升级及运维项目
- 造林后续管理办法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解读 3
- GB/T 311.2-2013绝缘配合第2部分:使用导则
- GB/T 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