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凿了大量的石窟。下列关于石窟的开凿说法不正确是A著名的龙门石窟在这一时期开凿B统治者大力支持C为了宣传佛教D为了弘扬雕塑艺术2 . 下图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和作品名称是A王羲之,平安帖B钟繇,宣示表C王羲之,兰亭集序D顾恺之,兰亭集序3 . 观察图片,我国汉字延续至今的关键是书写载体日益便捷;造纸术的发明;字体逐渐简化;印刷术的出现ABCD4 . 一部电视剧开篇序幕中说: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请问,这里的“他”指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成吉思汗5 . “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你知道这两句诗赞美的是谁吗( )A司马迁B拓跋宏C刘徽D祖冲之6 . 下面搭配正确的有化石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商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抵长城一带,南达南海大泽乡起义建立了张楚政权ABCD7 .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高祖建立西汉D北魏孝文帝改革8 . 后人沿着张骞的足迹,走过了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A寻求军事联盟B推动经济交流C加强友好交往D引进农作物品种9 . 古代皇帝诏书中常常出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字样,皇帝的称谓最早出现在( )A夏朝B秦国C秦朝D西汉二、列举题10 .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或名称。(1)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2)项羽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是。(3)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是。(4)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采取的政策是。11 .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时间(1)商鞅变法(2)东晋建立(3)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12 . 列举中国古代著名的战例。(1)炎黄结成联盟后,大败东方蚩尤部落的战役:(2)武王伐纣的战役:(3)项羽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13 .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1)河姆渡人最为典型的农业工具是(2)记录孔子思想的著作是(3)商朝的青铜器作品一例(4)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的社会经济局面史称三、综合题14 . 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的功能。材料二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汉书张骞传(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张骞“凿空”西域展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材料三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貿易,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材料四当时的江南地区,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材三、四均摘编自部编七年级(上)(4)分析材料四中江南经济繁荣的原因。(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15 . 和谐是人类社会的追求,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君臣关系的和谐)(1)两幅图片中的政治家在君臣同心之下,都进行了社会改革,其中,“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在图二进行的改革中,一个普通人要想获得爵位,可以通过什么办法?一个农民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来减轻或免除劳役?这次变法有什么作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它”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中国水利史(2)战国时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就是材料中的“它”,它指的是哪一水利工程?其修建者是谁?从材料看,此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精神文明的和谐)(3)思想的包容是人类超越物质文明,追求精神文明的和谐跨越。如图为战国时期反映思想活跃局面的“百家争鸣”,请完成如图。(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秦王(苻)坚与阳平公(苻)融登秦阳城望之,见晋军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兵,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秦军逼淝水阵,谢玄等引兵渡水击之秦军遂溃。玄等乘胜追击秦军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军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之七八。引自资治通鉴(1)上述材料所叙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何年?(2)文中的“秦”指的是哪个王朝?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3)文中的“晋”指的是哪一个王朝?何时建立?何时结束?(4)材料中提及的两个成语是什么?(5)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后果?17 .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西汉主父偃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材料一中“商君”是谁?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出“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不得照抄原文)(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秦始皇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最大贡献。材料中“海内为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3)秦朝为了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在地方采取了什么措施?为了解决政令的推行和各地文化交流造成的障碍,秦始皇又采取了什么措施?(4)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建议,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实行了什么措施?为加强统治,汉武帝如何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为监督京师百官的不法行为,采取了什么措施?1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变法的核心是耕战,就是要把老百姓塑造成只知道耕田和打仗的机器,其他事情都不要问,作为一个老百姓,要么就是多种粮食,要么就是到前方去拼杀,多杀敌人。材料二:鲜卑族姓拓跋贺兰丘穆陵独孤步六狐贺楼汉族姓元贺穆刘陆楼(1)材料一中“商鞅变法”开始于哪一年?商鞅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项目管理人际关系试题及答案
- 掌握2025年公文写作技巧的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的流程试题及答案
- 工程经济案例分享试题及答案
- 工业互联网平台云计算资源动态分配在智能教育资源共享中的应用报告
- 地方高校转型实践的策略与路径探索
- 行政管理专科必考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学的社会职能探讨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考试真题解析及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应试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会计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入团考试知识点概述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青桐鸣大联考 英语试卷+答案
- 2025年铸造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演出服装定制合同协议
- 形势与政策(贵州财经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从创意到创业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中国戏曲剧种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戏剧学院等跨校共建
- 更换岩棉彩钢板施工方案
- 【2021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Dreamweaver网页设计》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8及9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