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议论文规范作文训练,1,议论文规范训练讲座,中规中矩:让作文布局心中有数确立分论点:寻找合适的写作角度局部细化:让论证做到细致周密深入发掘:让议论做到辩证深入点扣结合:让论证做到滴水不漏,2,中规中矩:让作文布局心中有数,3,规范作文及结构,一、什么是规范作文呢?简单些说,就是按照规范结构写出来的作文。那么,规范作文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4,二、规范议论文的两种形式1、简单并列式:即采用不同对象的相同或相近的方面进行论证。比如作文题目是坚持,我们说,工人要坚持;农民要坚持;科学家要坚持等等,可以无穷列举,这就是简单并列式。2、复杂并列式:即采用不同对象或相同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论证。这种论证结构是从论点出发,对论点进行多角度阐述论证,更有深度、广度和论证价值。,5,三、规范结构第一节:引出观点(主旨);第二节:分析评议观点(主旨);第三节:第一分论点;第四节:第二分论点;第五节:第三分论点;第六节:深化论点;结尾。,6,确立分论点:寻找合适的写作角度,7,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在考场上看到题目就能立即在大脑里产生思路,把分论点确定下来呢?,我们知道,写规范作文,最重要的是布点(即设置三个分论点),我们只要知道布点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就能选择自己擅长的角度设置分论点。,8,角度提示1、概念界定:即扣住题目中的关键词,用“关键词是什么”的句式,从三个不同角度来设置。题目: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请用并列式结构写一篇议论文。(列结构提纲),9,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分论点:1、理想是奋斗的起点;2、理想是奋斗的目标;3、理想是奋斗的动力。,10,又如:作文说安论点:安于平凡的人却是拥有大智慧的人。安于平凡,是低调中的进取。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只守茅屋八九间,采菊植桑,安于平凡;又有王维不喜官场黑暗,只求空山鸟语,日冷青松,安于平凡;更有苏东坡足踏芒鞋,仗策山中,安于平凡。他们不是避世,也不是甘于平庸,是另一种意义的伟大,是加一番精彩的人生历练。安于平凡,是不求功利,心境平和。学界泰斗季羡林独守一片清荷,淡泊名利之心,安于平凡。他不求名利,不争是非,一心做好工作来回报国家。他最爱荷花的那分高洁与平和,以清荷自比,道出了人生哲学。安于平凡,可以告诉我们怎么自省,怎样平衡得失。,11,2、价值与影响:即找出话题的主旨价值。正面的是什么?反面的是什么?例如:以“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设置分论点)“杂”的价值:1、“杂”能够使人知识全面;2、“杂”能够呈现事物的多彩特征;3、“杂”能够为“精”、“专”提供前提。,12,3、原因与理由:即为什么要实现主旨。例:题目选择诚信选择诚信,因为:1、它比美貌来得可靠;2、它比机敏来得憨实;3、它比金钱更具内蕴;4、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13,又如作文谈意气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分论点: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2、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3、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14,4、需要与条件:即实现话题主旨的方法与所需条件。例:题目坚持(设置分论点)1、“坚持”需要坚定的信念;2、“坚持”需要坚强的意志;3、“坚持”需要恰当的方法。,15,5、名人片断组合:名人在不同方面对主旨的体现。例:题目必须跨过这道坎孔子:在周游列国希望实现“礼乐治国”的主张失败后,孔子一定这样想:必须跨过这道坎,只有跨过这道坎,才能将自己的主张施行于天下。于是孔子广收弟子,著书立说,终于成为一代大师。苏轼:在与当权者政见不合必须在逢迎和坚守之间做出选择时,苏轼一定这样想:必须跨过这道坎。于是他选择了为社稷百姓造福的人生之路,他自求外放,深入民间,在杭州、在密州、在徐州,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在苏轼的影子,因此,这一切不仅成就了一位杰出的词人,也成就了一位父母官的业绩。文天祥:当面对投降即有高官厚禄,不降则有生命之虞的那道坎时,文天祥一定这样想:必须跨过这道坎。于是,没有丝毫的犹豫,他拒绝了妻子孩子的劝降,拒绝了弟弟的说服,拒绝了投降者的现身说法,选择了为国殉难的人生之路,成就了青史留名的伟业。,16,堂上训练:题目:以“苦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试选择五个角度中的至少三个布点列出分论点),示例:角度一:概念界定(即“苦难是”)1、苦难是失去自由时的迷茫;是刚要起步就摔倒的无助;2、苦难是走在风雨中没有同伴的哭泣;是失去亲人时的泪水;3、苦难是胸怀一腔抱负却不能实现的忍耐;是虽然艰难但又不能不硬扛的担当。,17,角度二:价值与影响(即“苦难能够(会)”)1、苦难能够磨炼意志;2、苦难能够催人奋进;3、苦难能够造就英雄。,角度三:需要与条件(即“面对苦难,需要”)1、面对苦难,需要有顽强不屈的忍耐力;2、面对苦难,需要有异于常人的坚持力;3、面对苦难,需要有乐观向上的意志力。,18,角度四:名人片断组合_苦难中,欧阳修选择奋发向上。欧阳修四岁时父亲离开人世,母亲带着他和妹妹艰难谋生。母亲每天辛苦地替人缝洗衣物,勉强换得家人的温饱。由于家里贫穷,买不起纸笔,母亲就用荻杆在地上教欧阳修识字,没几年,欧阳修就流畅地背诵左传。欧阳修十七岁那年,两次考试都以落榜告终,心灰意冷地他想放弃考试,但是母亲告诫他说:“一碰到失败就轻言放弃,表示你想成功的决心还不够坚定。”经过一番努力,欧阳修终于在二十四岁考上进士,并且以卓越的才华扬名京城。_苦难中,苏轼选择豁达乐观。“乌台诗案”中,苏轼遭到舒亶等人诬陷。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刻,他从容淡定,以乐观的胸怀面对所遭遇的一切。_苦难中,谭嗣同选择舍生取义。襄助光绪皇帝推行新政失败,慈禧太后派人捉拿他时,他没有选择逃亡,而是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最终被捕殉难。,19,写作训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个年轻人,总是很在乎一些小事,为此耽误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依旧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他找到一位智者,希望能够得到帮助。智者让他举起一张小纸片,几分钟时他还觉得很轻松,但是半小时、一小时过去后,他的手臂渐渐变得麻木,举着的仿佛不再是一张小纸片而是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这时智者让他放下纸片,他长舒了一口气,感叹地说:“太轻松了!”智者说:“生活中也是这样,那些小事就像你手中举起的小纸片,如果你不把它放下,它就会变得很沉重,你也就无法再做其他的事情了。”全面理解以上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意范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例文:放下小事故事中的那个人非常苦恼,而他有幸得到智者的指点-举一张小纸片-几分钟时还很轻松,半小时,一小时之后,手臂都麻了,当放下的时候,年轻人终于感叹:“太轻松了!”其实,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何必让一件件琐碎的小事成为我们的累赘?不要把心累麻木了,放下小事,我们就会轻松许多。放下小事,让小事成为过去,让心情变得轻松。小事似乎总是无休止地搅得我们心神不宁,但无论我们是否留意它、关注它,一切都会过去的,何必为一件即将或已经过去的小事而耗费心思呢?也许只是一次小小的失败,也许只是别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或无意中的一句言语。,21,大可不必让它们萦绕心头,尽管情况不能总是尽如人意,但我们总可以想办法改变。“无念、无相、无往”,禅宗的思想或许值得借鉴。轻轻拂去心头的小事,让一切都成为过去吧。放下小事,把空隙让给生命中的“大石块”。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往一个广口瓶里依次装进大石块、小石子、细沙和水,每每觉得瓶子里装的是细沙和水,哪儿还有空间盛放“大石块”?生活就如一个广口瓶,我们往往先在里面填塞了太多“细沙”,而瓶子的容积有限,我们的精力有限,真正生命中的“大石块”,就再也无法放进去了。最好的办法是:倒出沙子,换进大石块。放下小事,先去处理我们生命中的“大石块”-学识、事业、信仰、梦想等等,不要让大事被终生错过。,22,放下小事,我们才能担负起天下的重任。相信读过岳阳楼记的人无不为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所震撼。范仲淹能够放下个人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再联想到林则徐“茍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为了国家将生死置之度外,相比之下,我们的琐碎小事算得了什么呢?放下小事,把目光投向家事、国事、天下事。需要我们举起的,不是一张小纸片,而应是天下重任。放下小事,不只为了一时的轻松,更为担负起天下的重任。不要让小事成为我们的绊脚石,生命中还有许多大事在等着我们。放下小事,让一切都成为过去;放下小事,把精力留给生命中的大事;放下小事,担负起天下之重任。,23,局部细化:让论证做到细致周密规范作文训练第三讲,24,一、方法指导对分论点进行论证,如果能把每一个分论点都论证得周密而细致,中心论点当然会更加突出。大家可以按照这样一个基本结构(分论点后面的论证结构)进行论证:界定分析-举例证明-析例,1、界定分析:“界定”是对分论点的关键词进行界定;“分析”是指对分论点进行分析。它的作用在于让论证更清晰。在材料作文中,结合材料分析会降低跑题的可能性。2、举例证明:举例证明分论点是最简单的一道程序,只是要注意,材料必须能够充分地证明分论点。3、析例:有些同学往往写到“举例证明”这一步就结束文章,其实,这样的结构是不完整的,我们必须通过进一步分析所举的例子来证明分论点的正确性。,25,二、规范示例示例一:乐观是面对得失时坦然置之的豁达。苏轼的人生坎坷曲折,然而就是在这坎坷曲折的过程中,他却在品味人生的真谛:他在杭州兴修水利,在海南发展教育,还写出了不少旷古诗篇。面对小人的陷害,面对官场的失利,他若没有看淡得失的豁达,如何能在文学史上绽放其夺目的光彩?若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如何能在提升自己的同时造福百姓?无论得失成败,时刻保持一种豁达的心态,这便是一种乐观的境界。评析:这一段的分论点是“乐观是面对得失时坦然置之的豁达”。设置分论点的方法是概念界定法。这一段的举例证明很好,苏轼的例子确实能够说明问题,但是例子举得太突兀,在分论点和例子之间缺少过渡。如果文章在分论点后加上“生活中难免有许多的不如意,面对不如意自怨自艾只能使自己意志消沉,但是如果选择豁达对待,那么生活将是另外一种情形”之类的文字,就更连贯流畅了。,26,示例二:乐观是面对理想时勇于挑战的精神。一个真正的挑战的精神。一个真正的挑战者必是一个乐观者。悲观者还未去做便已被困难打败了。1953年,新西兰探险家希拉里爵士和雪巴向导诺盖两人成功地挑战了“世界屋脊”,成为最先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主峰之巅是多少登山者梦寐以求的地方,然而他们率先成功了,成功原因在于他们火热的激情、娴熟的技巧和过人的胆识,但是最重要的却是乐观的心态。犹豫是能够坚定信念,绝望时能够激发斗志。这便是一种乐观的境界。评析:这是作者的同一篇文章的另外一个分论点,分论点很清楚。举例之后的析例很精彩,作者主要分析原因,最后扣住分论点,这样的文字就显得十分规范。,27,请你试一试,练习:请在下文三个分论点后(A处)填上界定分析句,在例子后(B处)填上例析句。坚守坚守需要坚定的信念。A。孔子坚守自己“礼乐治国”的主张,哪怕困在陈蔡之间,七天七夜饥寒交迫,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心志,他坚信,他的理论一定有被人接受的那一天,于是他广收弟子,潜心教学,著书立说,修订典籍,终于成为万世宗师,他的儒学思想至今仍然魅力四射,受到全球许多国家的推崇。B坚守需要坚强的意志。A.文天祥被捕后,拒绝了威逼利诱的劝降,拒绝了苦口婆心的劝说,拒绝了投降者的现身说法,选择了为国殉难的人生之路,成就了青史留名的伟大的。B,即使在身处险境时信念能帮助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促使你永远地坚守下去。,正是因为孔子心中有一个不灭的信念,使他能克服一切困难,坚定不移地做下去,所以最终他成功了。,在坚守的过程中,许多事情是无法预料的,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就根本无法坚守下去。,正是因为文天祥凭借顽强意志抵制住了来自多方面的利诱,所以他坚守住了自己的节操。,28,坚守需要智慧的方法。A.苏轼与当权者政见不合,当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的时候,他知道,一味硬顶只能招来政敌更为残酷的对待,于是他选择了离去,他离开汴京,自求外放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但是无论到哪里,他都坚守着自己内心的准则:造福百姓,为民排忧。在密州,他抗击蝗灾;在徐州,他亲临大堤,筑庐坝上,与百姓们一起抗击水灾,他得到了当地人民的衷心爱戴。B,在坚守的过程中需要和你的斗智斗勇,一味蛮干硬顶是不行的。,正是因为苏轼的明智选择,使得他既坚守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巧妙地为百姓办了许多实事,同时又很好地保护了自己。,29,审题训练: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两只陌生的蜗牛在某个路口相遇了,它们彼此碰了碰触角,互致问候,然后继续向前爬去。爬了一段路,它们突然产生了同样的想法:对方这么匆忙地向我来过的路爬去,一定是那条路上有许多宝贝我没发现。这样想着,它们便同时转过身向来路爬去。在同一个路口,两只蜗牛又相遇了,它们又彼此友好地碰了碰触角,各自继续向前爬去。忙碌了一辈子的蜗牛在不知不觉中又爬回了起点。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位置、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和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30,深入发掘:让议论做到辩证深入规范作文训练第四讲,31,一则广告说得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何让规范作文更完善,把道理讲得更明白呢?在这一讲中,我们就学习一种可以使主旨更突出,让议论更具辩证性,让文章更具说服力的方法,即“深入发掘法”。写作文时,有些同学往往在写完几个分论点之后,再加上一段结束语就结束了文章,这样会使文章显得比较肤浅。在文章倒数第二段安排一个深入节,就会比列完分论点后立即总结结束显得舒缓有致,而且更能深化文章的主旨。,32,方法指导,深入节如何写才能达到辩证深入的效果呢?有以下几种方法:,1、正反对比法:即三个分论点如果是从正面着眼的,那么深入节就要从反面论证:“如果不这样,将会如何”的角度展开。,例:题目:说理想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分论点:1、理想是奋斗的起点;2、理想是奋斗的目标;3、理想是奋斗的动力。,33,深入节:如果我们没有理想,如果我们的理想仅仅是个人的享乐、个体的安逸,那么我们的人生意义何在?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责任何在?没有理想的生活正如没有灯塔的航船,正如没有路牌的沙漠,正如没有月光的夜晚,我们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失去生活的目标,最终陷入无边无际的黑暗。,分析:深入节从主旨“理想的重要作用”的反面,即“如果没有理想将会如何”来展开,作者用了三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没有理想的后果,这样正反对比,使文章的主旨更加鲜明。,34,2、因果分析法:即如果三个分论点论证的是“这样做的结果”,那么深入节就要分析“这样做的原因”。与之相应,如果分论点是“这样做的原因”,那么深入节就要论证“这样做的结果”。,例:题目:选择诚信论点:诚信在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分论点:1、选择诚信,因为这比美貌来得可靠;2、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实在;3、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4、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35,深入节:在你一一权衡之后,在你层层过滤之后,你会猛然发现,人生面纱下最迷人的,原来是最朴实的诚信!你会发现,诚信可以给我们带来财富,带来光荣,带来心灵的宁静和生活的舒心!,分析:这段深入节扣住前文强调的选择诚信的“因”,突出强调选择诚信的“果”来展开,内容比它的分论点又进了一层,使人们更能体会到诚信的好处,也更能突出诚信的重要性,因此更有说服力。,36,3、个体深入节:即如果分论点论证的是个别、个体、个人,那么运用深入节延伸到对一般、集体或社会的论证,这样可以使论证更具有广泛性。,例:题目:和而不同论点:“和而不同”能促进一个人的成长。分论点:1、和而不同能使自己不断进步;2、和而不同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3、和而不同更能使自己走向成功。,37,深入节:其实,“和而不同”不但对一个人的成长必不可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需要“和而不同”。晏子说“以水济水,谁能食之;琴瑟一声,谁能听之?”任何国家、民族,唯有广开言路,多方倾听,多方吸纳,接受批评,接受劝导,才能在不同的声音中反省错误,弥补缺陷,修正行为,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分析:这段文字毫无疑问是对分论点的引申,从个人扩展到国家与民族,这样更有力地证明了“和而不同”的魅力,也更能说明“和而不同”的影响力,进一步申述了论点。,38,请你试一试一、题目:信念分论点:1、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2、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恶,亦能促使你保持坚定的意志。3、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坚定的意志。请用正反对比法进行深入节训练。,39,二、题目:探索分论点:1、探索要有“吃螃蟹”的勇气;2、探索是永无止境的追求;3、探索能开创美好的未来。请用因果分析法进行深入节训练。三、题目:自信分论点:1、自信是竞争取用的首要条件;2、自信的基础是智慧和才能;3、自信可以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请用个体深入法进行深入节训练。,40,点扣结合:让论证做到滴水不漏规范作文训练第五讲,41,学生习作存在问题:在写作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同学的作文由于缺少必要的“点”与“扣”,让阅卷老师误认为扣题不紧,从而得分不高。,什么是“点”?什么是“扣”?,所谓的“点”就是“点题”,“扣”就是指“扣题”。这两个词都是动词,是指在必要的地方“点题”或“扣题”,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论证或抒情更加全面,使文章尽可能减少瑕疵。,42,方法指导:在哪些地方点扣主旨才合适呢?我们可以这样安排:1、第一节引用材料,第二节分析材料并指出论点;2、在分析每一个分论点时都点一下题;3、在文章结尾处(最后一节)点一下题。,43,示例分析:,1、分析材料点题:题目:小鸟要飞过太平洋,它没有带食物、鸟窝等生活必需品,只带了一根树枝,饿了吃小鱼,渴了喝点水,最后却成功飞过了太平洋。请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引述材料(略)写作片断:小鸟能飞过太平洋,在于它明白,要想成功,最重要的不是鸟窝、食物这些沉重而繁琐的东西。它需要的只是一个可以生存下去的东西,即一根树枝。树枝对它而言才是最最重要的。由此可见,无论是小鸟还是人类,在面临选择时,学会选择最重要的方面才能体现其智慧。,评析:首先引用材料,然后迅速得出论点并进行分析,在这里,迅速而明确地指出论点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各个分论点设立的基础,只有确立了论点才能逐步确立各个分论点。,44,2、析例点题:题目:约翰曼森布朗曾经说过:“当你对世界不再有好奇心时,你不是在变大,而是在变老。健康的好奇心会帮助你消除无知。感谢上帝没有让我的好奇心僵化,好奇心让我渴望知道大大小小的事情,这样的好奇心,有如钟表发条、发电机、火箭推进器,它给了我完整的生命。”是的,好奇心不但对于一个人的活力和创造力极为重要,而且对人类、对世界也非常重要。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和看法?请以“好奇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5,写作片断:好奇推动进步。许多科学发现来自于对世界的好奇,这种好奇往往能够激发科学家的探究思维。被称为“遗传学之父”的孟德尔,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在修道院里对豌豆做了几十年的实验,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对比,他最终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内在规律,建立了经典遗传学,从而开创了生物学的新篇章。如果他没有强烈的好奇心,事事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也许今天我们的生命工程、克隆技术还将会是一张白纸。正是这一位位的伟人,正是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刨根问底的精神,构建起我们现在这个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评析:这是作文中的第二分论点,它的局部结构很规范,在分析完分论点并且举例之后开始析例,它的析例紧扣“没有好奇心”的坏处展开议论,强调了“好奇心”对科学进步的价值。作者始终扣住关键词“好奇心”,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46,3、结尾扣题:题目:同第二则材料写作片断:正如有位名人所说:“好奇是心灵的火花。”没有它,也许我们依旧骑马撑舟;没有它,夜晚将是无尽的黑暗;失去它,人类就不可能成为万物之灵。让我们保持那永无止境的好奇,或许有一天我们也能发现世界的秘密。,评析:这是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用了两节文字,其中一节是深化节,方法是“正反对比”。结尾段尽管用语不多,但是紧扣“好奇”这个主题,强调保持好奇心的好处,既是强调,也是呼吁,这样的结尾使得文章的论证滴水不漏。,47,佳作点评:尽管我是臭皮匠有句俗话这样说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的是只要集中众人的智慧,就能比得上聪明绝顶的诸葛亮,这话说得真好。(此处点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一个人不可能样样精通。就说诸葛亮吧,他曾指挥了五次北伐战争。首次北伐,本来形势大好。当别人都主张任用魏延和吴懿为先锋时,诸葛亮力排众议,命马谡为先锋、王平为副将去守街亭。结果马谡远离水源,致使汲水之道被断,最终大败而归。如果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