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能与热能学习事件【在这堂课上探索内容】1 .感受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换2、理论分析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换的本质3 .自我体验酸碱中和反应的热能变化。【研究实验1】镁与盐酸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发生变化实验步骤:取试管加入23滴盐酸,稍微插入镁棒。用眼睛看到达的现象用手摸到达的现象热量的变化能量的转换方式【研究实验2】常温下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实验步骤:1 .将气球的Ba(OH)28H2O固体注入装有NH4Cl固体的玉米瓶中,使玉米瓶振动,使两者的固体充分混合2 .将充分振荡过的瓶子放置在滴有2根滴管H2O的玻璃板上,静置30分钟。用手摸到达的现象用手试试提起瓶子热量的变化能量的转换方式【思考和交流】1、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同时,为什么伴随能量的变化?2、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释放能量取决于什么?角度1 :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反应物储藏的总能量高生成物贮藏总能量低化学反应结论:该反应(释放或吸收)能量能量的形式可以转化为能量该反应表现为(发热或吸热)反应。反应物储藏总能量低生成物储藏的总能量很高化学反应结论:该反应(释放或吸收)能量能量的形式可以转化为能量该反应表现为(发热或吸热)反应。【总结】1 .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是可以转化为能量2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转化成能量。角度2 :从化学键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1 .从化学键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2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为了切断反应物的化学键,形成需要_ _ (释放或吸收能量)的生成物的化学键是_ _ (释放或吸收)能量。已知分解1mol H2中的化学键可吸收436 kJ的能量,分解1mol O2中的化学键可吸收496 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 HO键可释放463 kJ的能量,2H2 O2=2H2O中的能量变化破坏反应物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如下形成生成物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生成2molH2O时的能量变化【实验探究3】酸碱中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步骤:1 .首先,记录室温作为酸碱溶液的开始温度。用量筒测定2.2mol/l的酸溶液50mL,放入50mL烧杯中准备。3 .用另一个量筒测定20 ml2mol/l的碱溶液,边缓慢注入上述烧杯,边用玻璃棒搅拌,用温度计测定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实验结论:实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生成的H2O的量温度变化幅度酸碱中和反应均为反应实验反省1 :如何近似计算上述两个中和反应释放的热量?混合液比热c=4.18 J/(g)酸=碱=1.15g/mLV酸=V碱=20 mLQ=实验反省2 :为了更准确地测定HCl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根据计算公式,影响热量测量的重要数据是什么?2、如何设计实验装置,使重要数据更准确?【学习使用】在炎热的夏天能喝到冷饮是件很舒服的事情。 现在,被称为“摇滚冰淇淋”的冷饮在各百货商店出售。 “摇冰”是指吸引前将饮料隔离层中的制冷剂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冷却瓶中的饮料。 如果该制冷剂物质可以从以下物质中选择,则应为()a .固体氯化钠b .固体硝酸铵c .浓硫酸d .固体氢氧化钠2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被称为“一拉热”的食品,上层是冷糕点,下层有线,拉这条线,不久工夫箱里的糕点就会变热。 一位同学对这种包装很感兴趣,把箱子拆开,把加热装置放入该产品的下层夹克里,拉丝后,会遇到装置内的白色固体和包裹的水,发热加热点心,几分钟就可以把点心调到80。你能向他解释一下原理吗?大胆推测这个白色固体的可能成分。吸热发烧已知反应Na2SO410H2ONa2SO4nH2O (10n)H2O。 有人把Na2SO410H2O固体的密闭聚乙烯管安装在房子的外壁上,达到白天的蓄热,在能够保持室内低温的夜间释放白天储存的热量,使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红楼梦》中对联的教学作用
- 分区公园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工程安全管理相关方案(3篇)
- 电网工程履约管理方案(3篇)
- 安全教育教学专题培训总结课件
- 农业供应链管理中202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 聊城市协管员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口腔基层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课程讲义
- 新能源绿色信贷政策在2025年的执行成效:技术创新与市场趋势
- 江南文化概论课件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P133)
- 2025年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选拔考试综合试题及答案
- 特种设备执法课件
- 2025年初级社工考试《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 《MATLAB-Simulink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电子课件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 服装色彩设计(PPT57页)课件
- 西门子燃气轮机技术介绍开
- F8型空气分配阀及其电空制动机
- 复旦大学简介 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