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ppt_第1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ppt_第2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ppt_第3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ppt_第4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陈国平,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治科,目录,学校传染病流行概况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学校传染病相关的法律法规暴发疫情处置,一、学校传染病流行概况,7%,6%,2012-2016年法定报告传染病职业分布,学校传染病流行概况,2012-2016年传染病疫情发生场所,人员流动性大人群高度聚集免疫功能尚不完善学习任务重,锻炼减少,抵抗力降低,学校传染病流行概况,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甲类(2):鼠疫、霍乱乙类(26):传染性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脑、登革热、炭疽、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病、淋病、梅毒、钩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丙类(1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法定报告传染病:,学校传染病流行概况,学校传染病流行概况,法定传染病病种调整(2003-2015),人感染H7N9禽流感新增为乙类甲型H1N1流感纳入流行性感冒,人感染H5N1禽流感新增为乙类血吸虫病升为乙类黑热病、斑疹伤寒从乙类调整为丙类,手足口病纳入丙类,甲型H1N1流感纳入乙类,SARS新增为乙类,学校传染病流行概况,学校常见的传染病有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肝炎、痢疾、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导致学生死亡主要有狂犬病、乙脑、艾滋病、手足口病、肺结核、流脑导致学校暴发疫情的常见传染病为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诺如病毒、风疹、腺病毒、手足口病,小结,二、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1.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发热和腮腺肿痛,可引起睾丸炎、脑膜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高发?常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引起暴发,二、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1.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飞沫传播、直接接触易感人群:无免疫力儿童、成人,腮腺肿大前7天后9天能从腮腺分离出病毒,管理传染源:隔离至症状消失,接触者医学观察3周切断传播途径:室内通风、少去公共场所保护易感人群:注射腮腺炎疫苗,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2.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发热和皮疹;病毒潜伏在神经节中,当免疫低下时,病毒被激活,皮疹沿某一感觉神经分布,称带状疱疹,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为主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高发常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引起暴发,二、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飞沫传播、直接接触、母婴传播易感人群:水痘易发生在儿童,带状疱疹发生于成年人和老人,管理传染源:隔离皮疹结痂,密接医学观察3周切断传播途径:室内通风、少去公共场所保护易感人群:注射水痘疫苗,2.水痘,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3.手足口病,是由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个别患者可引起无菌性脑膜脑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性肺水肿、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患者进展快,出现死亡。,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3.手足口病,分布广泛,部分地区高发四季均有发病,47月份发病高峰隔年出现流行高峰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集聚现象,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3.手足口病,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3.手足口病,疾病防控:管理传染源:病例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密切观察10天1班2例及以上,建议班级停课10天,1周10例,3个班级2例,经风险评估建议学校停课10天保护易感人群:注射EV71疫苗,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4.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高发,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打了流感疫苗还是感冒?,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4.流行性感冒,流感分类,甲(A)型:引起人类流感传播的主要型别乙(B)型:引起局部小流行及散发丙(C):侵犯婴幼儿造成散发病例,血凝素(HA)抗原(H1-H16)、神经氨酸酶(NA)抗原(N1-N9),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4.流行性感冒,乙类传染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2005)人感染H7N9禽流感(2013)其他新亚型流感人感染H10N8禽流感(2013)人感染H5N6禽流感(2014)人感染H9N2禽流感(90年代)人感染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2011)人感染H6N1禽流感(台湾地区)(2013),传染源:携带H7N9病毒禽类、鸟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禽类、通过手-口/粘膜途径,也可通过呼吸道吸入易感人群:基础疾病、老人,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4.流行性感冒,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4.流行性感冒,隔离患者症状消失后2天,密接医学观察7天加强公共环境消毒,高危人群减少到公共场所接种流感疫苗、戴口罩,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5.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发病传染源:麻疹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说话)传播给其它人易感人群: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传染期:出疹前、后4天内只有一个血清型,疫苗保护效果好,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5.麻疹,病毒感染,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5.麻疹,疾病防控:管理传染源: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切断传播途径:少到公共场所,高发季节带出入医院戴口罩保护易感人群:注射麻疹疫苗,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6.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发热、丘疹、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与麻疹区别:传播力相似,但症状较麻疹轻潜伏期长于麻疹无柯氏斑疹1天出齐,四肢远端稀少浅表淋巴结肿大,病毒胎血屏障感染胎儿,不论发生显性或不显性感染,均可导致以婴儿先天性缺陷为主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如先天性胎儿畸形、死胎、早产,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7.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胨脓血便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粪-口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可获得短暂免疫力夏秋季节发病率高,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8.诺如病毒,每天排便3次或以上,腹泻,非感染性腹泻:消化不良、过敏,感染性腹泻,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原微生物,细菌,支原体等,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诺,诺如病毒,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8.诺如病毒,由诺瓦克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称为冬季呕吐病好发于冬春季每个人一生中,会经历3-8次诺如病毒感染自2013年起诺如病毒导致暴发增加,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8.诺如病毒,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缺乏疫苗有效的治疗药物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人传人(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食物和水易感人群:短暂免疫力,病毒型别繁多,缺乏交叉保护作用,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8.诺如病毒,防控措施病例需要隔离治疗,隔离期为症状消失后72小时,病例呕吐由专门人及时进行清理(做好防护)用含氯消毒剂对教师、厕所进行消毒加强学校食堂餐具消毒,减少凉菜的供应禁止使用未经消毒的井水、塘水,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9.腺病毒,是一种无包膜DNA病毒,主要导致呼吸道症状、眼部症状、肠道症状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病毒由呼吸道和眼结膜分泌物、粪便及尿液排出体外,经空气飞沫、密切接触及粪-口途径传播。可引起暴发和局部流行易感人群:腺病毒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多见于婴儿和学龄儿童冬春季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夏季通过游泳池传播,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10.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眼睛发红、眼刺痛,怕光、流泪、眼部分泌物增加红眼病具有很强传染性,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最常见为“眼手眼”和“眼水眼”传播全年均可发病,主要是夏秋季,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10.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措施病例隔离治疗,病后7-10天居家勤洗手不与人公用毛巾、脸盆、眼药水学校勤消毒(84)流行季节少到人多地方,三、学校传染病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13年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年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规范-2006年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16年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11年修订,学校传染病相关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条第二款: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第七十七条: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学校传染病相关的法律法规,2.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十七条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做好急、慢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第二十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医疗单位和专业防治机构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防治和常见病矫治,接受转诊治疗,学校传染病相关的法律法规,3.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一、相关部门职责(四)学校和托幼机构1、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2、负责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3、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的督促、检查4、负责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全体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学校传染病相关的法律法规,3.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三、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一)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晨检: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报告;缺课登记:班主任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学校传染病相关的法律法规,3.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三、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天内有例或者连续天内有多个学生(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应在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立即报出相关信息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在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当在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学校传染病相关的法律法规,3.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三、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报告方式: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学校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学校传染病相关的法律法规,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第二十五条国家建立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学校传染病相关的法律法规,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七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调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学校传染病相关的法律法规,5.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第六十九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未依照规定查验预防接种证,或者发现未依照规定受种的儿童后未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计划免疫工作,第一类疫苗-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规定接种的疫苗,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乙肝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腮腺炎风疹乙脑流脑甲肝,10苗,12病,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计划免疫工作,第二类疫苗-是指公民自费、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HIB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EV71疫苗,流行性感冒狂犬病水痘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疾病轮状病毒EV71病毒导致手足口病,四、暴发疫情处置,准备与组织核实诊断确认暴发制定病例定义病例搜索,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建立假设及验证假设实施控制措施总结报告,暴发疫情处置,1、准备与组织,人员的选择技术支持物资准备与后勤保障,信息来源:公共卫生监测系统: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群众举报多媒体相关机构:学校、养老院,传染病发现:晨检、缺课追踪突发事件报告:,暴发疫情处置,2、核实诊断确认暴发,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资料互相结合进行综合判断。询问病例查阅病史实验室检测结果如大多数病例症状、体征与诊断符合或15-20%病例经实验室确诊即可确定诊断。,学校报告前需要排除误差,暴发疫情处置,3、制定病例定义,病例定义:时间+地点+人群+临床症状病例定义的类别疑似病例可能病例确诊病例,某市疾控报告:自11月2日出现首例病例,截至11月6日,学校共报告有呕吐症状学生74例,均为某小学学生,分布在14个班级,疑似病例:11月2日-11月6日,某小学教职员工及学生中出现呕吐、恶心、腹痛、腹泻症状之一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中,粪便、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经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暴发疫情处置,制定病例定义,自5月1日出现首例病例,截至5月10日,某小学共报告有腹泻症状学生80例,疑似病例:5月1日-5月10日,某小学教职员工及学生中出现腹泻者(3次/24小时)可能病例:疑似病例中,伴有发热或呕吐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可能病例中,粪便或肛拭子中志贺菌培养阳性者,暴发疫情处置,4、病例搜索,发现的方式:查学校缺课登记查阅周边医疗机构门诊日志、病历、检验报告现场走访传染病报告系统,收集信息制作一览表身份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人口资料:年龄、性别、民族、职业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危险因素信息:暴露信息,暴发疫情处置,病例搜索,发现的方式:缺课登记本现场走访调查查阅了诊所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协助开展调查:学校班级数、各个班级人数学校学生信息表学校班级分布情况,学校饮水、饮食卫生教室消毒通风,首发病例信息、发病、就诊经过,暴发疫情处置,5、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时间分布潜伏期和可能的暴露时间识别流行类型点源传播同源持续传播人与人传播,暴发疫情处置,地区分布收集病例居住地、工作场所、学校、可以暴露场所采用标点地图作用提供病例间的联系提供病因线索,5、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暴发疫情处置,人群分布收集年龄、性别、职业作用探索病因传播路径,5、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暴发疫情处置,时间分布,空间分布,暴发疫情处置,暴发疫情处置,校外餐饮街,24%,25%,23%,15%,教学区,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学楼,办公楼,1.1%,暴发疫情处置,症状,暴发疫情处置,6、建立假设及验证假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