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练习)_第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练习)_第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练习)_第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练习)_第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 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最早出现在( )A . 约三、四百万年前B . 约公元前21世纪C . 约7020万年前D . 约170万年前2. (2分) (2017七上南通月考) 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的是( ) A . 山顶洞人B . 元谋人C . 蓝田人D . 北京人3. (2分) (2017七上凉山期中) 相传造出衣裳、造船、宫室、指南车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是( ) A . 炎帝B . 尧C . 舜D . 黄帝4. (2分) (2017七上盐都月考) 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 . 选举制B . 让位制C . 世袭制D . 禅让制5. (2分) (2019七上平遥期中) 学习历史人物就要找到他们的共同点。如果把夏桀商纣王、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类,他们的共同点是( ) A . 重视改革B . 重用人才C . 重视农业D . 统治残暴6. (2分) (2017七上颍上期中) 我国经典蒙学读物三字经中说道: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生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 A . 秦穆公 楚国B . 晋文公 齐国C . 齐桓公 秦国D . 楚庄王 赵国7. (2分) (2019七上韶关期中) 商代是我国青铜器发展的灿烂时期。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 四羊方尊B . 司母戊鼎C . 商朝虎耳铜鼎D . 青铜酒樽8. (2分) (2017七上滨海月考) 甲骨文中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 A . 象形B . 指示C . 形声D . 会意9. (2分) (2017七上宜宾期中) 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他是( ) A . 黄帝B . 禹C . 舜D . 启10. (2分) (2017七上顺德月考)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 A . 周武王B . 齐桓公C . 楚庄王D . 晋文公11. (2分) (2017九下江苏月考)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 退避三舍城濮之战B . 纸上谈兵桂陵之战C . 卧薪尝胆长平之战D . 围魏救赵吴越争霸12. (2分) (2017七上新野月考) 下图所示的工程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该工程主要灌溉了( )A . 成都平原B . 华北平原C . 关中平原D . 东北平原13. (2分) (2017七上六盘水月考) 有关“百家争鸣”的看法不准确的是( ) A . 形成了一种学术繁荣的局面B . 形成了一种民主的学术研究、辩论的氛围C . 因为社会的急剧发展,需要新的学说和理论来支撑D . 当时社会比较发达,这些思想家有许多空闲时间去思考14. (2分) (2016七上汕头期中) 宏伟的长城是我国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特征,秦朝时修的长城是为了抵御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进犯( )A . 匈奴族B . 鲜卑族C . 羌族D . 氐族15. (2分) (2017七上靖江期中) 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 ) A . 临洮咸阳B . 临洮辽东C . 陇西辽东D . 临洮函谷关16. (2分)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 ) A . 圆形方孔半两钱B . 五铢钱C . 交子D . 银元17. (2分) 既是春秋五霸的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楚国 晋国 齐国 吴国 燕国 韩国A . B . C . D . 18. (2分) 西汉初,经过几位皇帝的努力,社会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家随之强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 ) A . “光武中兴”B . “贞观之治”C . “文景之治”D . “开皇之治”19. (2分) (2018七上安徽月考) 董仲舒针对“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的形势,建议汉式帝推行( ) A . 休养生息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 实行推恩令D . 盐铁专卖20. (2分) (2020七上西安期末) 直观的图示是有效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张同学在学习了东汉衰落的原因后整理出了如图。该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 农民起义频繁B . 外戚和宦官专权C . 残暴的东汉统治D . 土地兼并严重21. (2分) (2018七上泰兴期末) 汉光武帝在位时期以“柔术”治天下,注重文治,形成了安定繁荣的局面,史称( ) A . 文景之治B . 光武中兴C . 贞观之治D . 开元盛世22. (2分) (2017七上东台月考) 东汉末年爆发的一场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是( ) A . 国人暴动B . 陈胜、吴广起义C . 绿林赤眉大起义D . 黄巾起义二、 综合题 (共3题;共70分)23. (20分) (2017七上东莞期中)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书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材料三: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请回答:(1) 材料一中所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形成了哪些等级?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诸侯向天子履行哪些义务。此外,诸侯享有什么样的权利? (3) 西周实行这一制度有何作用? (4) 材料三中“周室衰微政由方伯”说明了什么? 24. (25分)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古代改革】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如果说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的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基础之上。简明中国史读本【近代改革】材料三:1871年11月1873年9月,riben赴欧美使节团先后出访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12个欧美国家,亲身体验和耳闻目睹了西方文明。这是使节团从横滨出港时的情景。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现代改革】材料四: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一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推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请回答:(1) 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2) 据材料二,指出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3) 试比较以上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4)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中学习“西方文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有何意义?25. (25分) (2017烟台模拟)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图1)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民之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材料四: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图2),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1) 根据材料一,秦始皇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什么措施?(2) 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后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3) 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4) 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5) 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2题;共44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