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颌面解剖生理,三峡大学仁和医院,胡彬彬,2、颌面表面形态,1 .颌面1/3的表面形态标识睑内眼角和睑外眼角的联合内眼角和外眼角鼻根、鼻尖、鼻背、唇面沟、鼻唇沟口裂、口角、唇红、唇红缘、唇弓、人中间唇峰和唇珠、中耳屏、下孔腮腺导管的3的表面形态标识颚唇沟颚下点颚孔,4,颚骨,(1)上颚骨是面部中部最大的骨架,形态不规则,由一体、四突构成,即由上颚骨体、额突、颧突、齿槽突和颚突构成。 与周围相邻的骨器官相接,构成眶底、鼻底、口腔顶部。 1 .上颌骨体:四壁一腔,即分为前、后、上、内四壁和上颌窦腔2 .上颌骨突起:额突、颧突、齿槽突和腭突(腭前孔、腭大孔)、5、上颌体、前壁(脸):上为眶下缘,下为齿槽突。 标志:眶下缘中下部0.5-0.8cm开口的向内骨孔称为下孔,下孔通有下神经、血管。 后壁(颞下):以颧骨牙槽丘(上颚第一臼齿根侧的骨突)为前、后壁的边界的情况较多。 丘后方骨微凸呈结节状称上颌结节,其上方有2-3个小孔,可麻醉上颌臼齿颊侧,应向上颌结节注射麻醉药物。6、上颌体、上壁(眶面):构成眶下壁,其后中部的下沟在前内下形成下管,在下孔开口。 上颌前齿和双尖牙由上牙槽前、中神经通过底孔支配。 内壁(鼻面):构成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开口部通过中鼻道与鼻腔相通。 鼻面上有三角形的上颌窦裂孔通向鼻腔,通常被筛骨、腭骨及下鼻甲遮盖,只有上颌窦开口通向中鼻道。 上颌窦裂孔后方骨面粗糙,下行前沟与腭骨垂直板相接,构成翼腭管,腭下动脉和腭神经相通,贯通硬腭的腭大孔位于粘膜下。7、上颌体、上颌窦:圆锥腔。 分为底、尖和前外、后、上、下四个方面。 底是上颚体的鼻面,先是上颚骨突起,上面是上颚体的眼眶面,下面是齿槽突起,前外侧面是上颚体前外侧侧壁,后面是上颚体后面。 上颌窦下壁有前后复盖上颌两尖齿和臼齿的根尖,也有将上颌窦粘膜隔开一层的,因为上颌第一臼齿根尖最接近上颌窦下壁,所以如上所述,牙根会侵入上颌窦,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 临床拔除上颌两尖牙和磨牙断根时,挖根应避免将牙根压入上颌窦内。8,9,上颌体,四突:额突,颧突分别与额骨,颧骨相连。 牙槽突起又称牙槽骨,是上颌骨围绕牙根的突起部分。 左右牙槽突起相连,构成上牙槽弓。 前牙和双尖牙区牙槽突唇、颊侧骨板薄而多孔,因此在上颌前牙和双尖牙区拔牙和牙槽骨手术时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腭部突起是向齿槽突起的内侧伸出的水平骨板,两侧的腭部突起以正中线称为腭部缝合,构成硬腭部,将口腔和鼻腔分离,构成口腔的顶部。 硬腭前部有切齿孔,鼻腭神经、血管通过,后部有腭大孔,腭前神经、血管通过。10、上颌骨的解剖特征和临床意义,(1) .支柱式结构的临床意义(2) .解剖脆弱部位的临床意义主要有三条脆弱线,即常发生骨折部位的第一脆弱线,即上颌骨leforti型骨折线的第二脆弱线,即上颌骨lefortii型骨折线的第三脆弱线, 即上颌骨lefortiii型骨折线,11、(2)下颌骨颌面部的唯一可活动的骨,左右对称,正中与马蹄形相连。 分为下颌体和下颌支两部分。 1 .下颌体:分为上下两缘和内、外两部分。 下颌支:左右垂直部分,分为内、外两面和两个突起,称喙突和髁突,两骨突之间的凹陷称下颌切迹和乙状切迹。、12、下颌体外、1 .正中联合:由于一直是山丘,胚胎时期由左右两部分合成。 2 .颏孔:在第二双尖齿或第二双尖齿和第一臼齿下,有一朝后、向外的骨孔,下颌神经、血管通过.3.颌结节:正中联合的两侧下颌骨下缘, 左右各有一对突起.4.从外斜线:颚结节通过颚孔与下颚支缘相连的骨棱连接在后上方.其下附着颈阔肌.13、14、15,下颚内面1 .颚棘3360分为颚上棘和颚下棘. 颚上棘是颚舌肌的起点,被舌头止住。 颌下棘是颌舌骨肌的起点,止于舌骨。 2 .内斜线:从颚棘向后方,有线状骨突起,是下颚舌骨肌的起点,也称为下颚舌骨线。 3 .舌下腺窝:内斜线的前上方。 4 .颌下腺窝:位于内斜线的后下方。、16、17、18 .19、下颚体两缘、上缘:有齿槽突起、齿槽窝包埋齿根。 下缘:是下颌底部、圆形、骨质致密、坚硬的颌面手术解剖标志。 20、下颌支(双面)、内面:后上方有下颌孔(相当于下颌臼齿的咬合平面)、孔前方有下颌小舌霸盖、下颌孔与下齿槽神经入口、前下方有颌孔相通,下颌管内有下齿槽神经、血管。 麻醉该神经时要注意以下颌孔为标记,避开下颌口舌。 外:下部粗糙,是为了咀嚼肌肉的附着部位。21、下颌支(双突起)、喙突:呈扁平三角形,附着颞肌和咬肌。 髁状突:颞骨关节凹陷,构成颞下颌关节,分为颞部和颈部,颈部附着翼外肌。 髁状突是下颌骨生长中心,下颌骨发育不完全前髁状突受伤可引起面颌畸形。 下颌角:下颌支后缘与下缘相交的部分附着茎突下颌韧带。22、下颌骨解剖特征的临床意义,下颌骨正中联合,颌孔区、下颌角、髁状突颈部为骨质疏弱区,受外力时易发生骨折,同时下颌骨血液循环少于上颌骨,周围强而致密的肌肉和筋膜缠绕,炎症难以引流,易引起骨髓炎发生,骨折后愈合缓慢。、23、肌肉(1)咀嚼肌:闭口和开口的2组肌群和翼外肌1 .闭口肌群(上颚肌):主要附着在下颚支上,咀嚼肌、颞肌、翼内肌2 .开口肌群(下颚肌):主要附着在下颚体上,是构成口底的主要肌肉。 有二腹肌、下颌舌骨肌和颌舌骨肌3 .翼外肌:上:蝶骨大翼侧头下棱,停在关节盘前缘。 发挥闭口作用,使下颌从侧位回到正中位。 下头从翼外板外面开始,停在髁状突颈部。 收缩时发挥开口作用,使下颌前伸及侧向运动。24,25,26,27,28,肌肉,(2)表情肌肉:从薄而短的骨壁或筋膜,停留在皮肤上。 由面神经支配,例如眼环肌、口环肌、上唇方肌、下唇方肌、笑脸肌、颊肌、三角肌等,在眼、鼻、口周围呈环状或放射状排列,在面神经损伤的情况下可能引起面神经麻痹,在面外伤时面肌收缩伤口变大,逐层缝合,不形成内陷瘢痕.29,30,血管,(一)动脉:主要从颈外动脉分支,有舌动脉、颌外动脉、颌内动脉和颞浅动脉。 由于这些分支相互吻合,构成密集的动脉网,在损伤、手术时易出血的同时,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和再生愈合能力。31,32,血管,(二)静脉:一般分为深、浅两个静脉网,多与同名动脉并发。 浅静脉网由前静脉和后静脉组成的深静脉网主要是翼静脉丛(相当于上颌结节的后方),通过卵圆孔和破裂孔与颅内海绵窦相通。 颌面部静脉瓣发育不全,薄,肌肉收缩或压迫容易引起血液倒流,因此颌面部感染时,尤其是鼻根至两侧口角的危险三角区感染,逆行传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33,34,淋巴组织,重要淋巴结位于腮腺淋巴结、颌上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颌下淋巴结和颈部的颈浅和颈深林正常情况下,淋巴结小而柔软,不易接触,炎症和肿瘤转移会导致淋巴结肿胀。 35、神经、口腔颌面部感觉神经主要为三叉神经,运动神经主要为面神经。 (一)三叉神经:第五对脑神经为颅内三叉神经半月节至三分支颅,即眼枝、上颌枝、下颌枝。 后两者与口腔科关系密切。 (二)面神经:第七对脑神经,36,上颌神经从圆孔出颅,下裂,经下侧沟进入下管,分布于面皮肤和黏膜。 1蝶腭神经:上颌神经在翼腭凹处进入蝶腭神经节,在蝶腭神经节处分出以下四个支。 (1)鼻腭神经:通过蝶腭孔沿鼻腔、鼻中隔向前下方进入切齿管内,切齿孔分布于上颚前齿腭侧。 (2)称为腭前神经腭神经,通过翼腭管下降腭大孔,分布于上颚臼齿、前臼齿腭侧,与鼻腭神经呈尖齿交叉。 (3)腭中、腭后神经:称腭小神经,出于腭小孔,分布于软腭、悬垂及扁桃体。37,上颌神经,2 .上颌沟后神经:上颌神经沿翼腭凹陷前进,向上颌结节后壁伸出的分支。 主要支配上颌磨牙颊侧牙龈、牙槽骨、牙周膜,不包括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 部分上颌牙槽后神经进入上颌结节牙槽孔,分布于上颌窦黏膜。38,上颌神经,3 .上颌沟中神经:上颌神经刚进入下管,沿上颌窦外壁下行,分布于上颌两尖齿和第一臼齿的近中颊根,上颌沟后与上颌沟前神经交叉。 4 .上齿槽前神经:下眶神经出现下孔前,沿上颌窦前壁进入齿槽骨,分布于上颌前齿唇侧,与对侧上齿槽前神经交叉。39,40,41,42,含有下颌神经、感觉和运动两种神经纤维,是混合神经,下颌神经从卵圆孔中出颅后,分为前后两种。 1 .前股:感觉神经:分布于颊神经、下颌磨牙颊侧牙龈、颊后部黏膜和牙槽骨。 运动神经:支配咀嚼肌。 2 .后股:主要是感觉神经。 耳颞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等。43,44,45,下颌神经,1 .舌神经:舌前2/3,支配下颌舌侧牙龈和口底粘膜的感觉。 2 .下牙槽神经:下颌升支的内侧中段通过下颌孔进入下颌管内,沿道多处分叉,支配同侧下颌齿,另一侧下牙槽神经中线交叉。 下齿槽神经在下颌管内将颌神经分离到双尖牙区,支配前牙和双尖牙唇侧的牙龈和皮肤、粘膜,与对侧同名神经交叉。 因此,麻醉上下颌前齿与对方神经交叉,应对对方施加浸润麻醉。46、下颌神经、下牙槽神经进入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的下颌神经沟,舌神经位于下牙槽神经前方约1cm,麻醉下牙槽神经后,针退出1cm则麻醉舌神经,再退出1cm则麻醉颊神经。 因此,拔掉下颚的牙齿用一针就能麻醉3根神经。47,面神经为第7对颅骨神经,含有运动、味觉和分泌纤维,负责面部表情肌的运动、舌前2/3味觉和唾液腺的分泌。 面神经出蒂乳孔后,进入腮腺分为5支,侧头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 做面部手术和腮腺手术时要注意保护面神经。 下颌下切开时,为避免损伤面神经,切开应选定在下颌下缘的1.5-2.0cm处。 有、48、49、唾液腺、左右对称的3个大唾液腺,即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粘膜下的小粘液腺。 分泌唾液有湿润的口腔、食物软化、初步消化、调节液体平衡、抗菌作用。 分为浆液腺、粘液腺、混合腺3种。 腮腺为浆液腺,小唾液腺为粘液腺,舌下腺和颌下腺为混合腺。、50、唾液腺、1 .腮腺:位于耳垂前、下、后方,以颈深筋膜浅层包围腮腺形成腮腺鞘,腮腺外鞘膜致密,腮腺深部鞘膜薄而不完整,使腮腺深部脓肿易扩散至外耳道及咽旁间隙。 腮腺内通过面神经、耳颞神经、颈外动脉及其分支颞动脉、颌内动脉,在腮腺手术时应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 腮腺导管出自腺体浅叶,穿过咬肌外,通过颊肌开口于上颌第二臼齿冠的相对颊粘膜。51、52、唾液腺、2 .颌下腺; 位于颌下三角内,其导管从颌下腺深部伸出,从后下斜向舌带两侧舌下肉阜向前上方开口。 由于其行程长,导管开口大,导管开口有向上运动的过程,容易在颌下腺导管内形成结石。 3 .舌下腺:位于口底黏膜舌下褶皱深处,直接在舌下褶皱表面开口。 颞骨关节窝、关节结节、髁状突以及关节盘、关节囊和周围的关节韧带组成。 55,56,口腔标准检查,1 .检查体位2 .检查器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分子与细胞课件
- 高三物理最后一课课件
- 高三家长会课件
- 高一政治课件资本主义
- 知识产权保护劳动合同补充协议书变更
- 《离婚冷静期间婚姻法律咨询与代理服务合同》
- 汽车美容店租赁合同经营许可及监管协议
- 智能家居研发合伙协议退伙技术成果转化协议
- 智能制造工程合同签订关键要素及法律风险防范
- 离婚诉讼中子女抚养费及扶养费调整协议书
- 【一例重症肺炎的个案护理案例报告6000字(论文)】
- 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
-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课件
- 传热学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国家机构有哪些》优秀课件
-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北师大版高二全册第6课《温故知新》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 瑞美检验医生工作站操作手册
- 欧美电影文化(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智慧树知到】网课章节答案
- 双人心肺复苏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大纲
- T-GDPA 3-2021 奥利司他胶囊质量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