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D卷_第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D卷_第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D卷_第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D卷_第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25分)1. (1分) (2017八上揭西月考) 把“虎门销烟”和“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两个要素综合在一起,我们想到的历史人物是( ) A . 林则徐B . 李鸿章C . 康有为D . 左宗棠2. (1分) (2019龙岗模拟) 观察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待物的税率统计表(见下表),导致表格中税率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货物单位1843年前旧税率1843年新税率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百分数棉花担24.195.5677.02棉纱担13.385.5658.45头等白洋布匹29.936.9576.78二等白洋布匹32.536.9578.64本色洋布匹20.745.5673.19斜纹布匹14.925.5662.73A . 闭关锁国的延续B . 鸦片输入的激增C . 南京条约的签订D . 自然经济的解体3. (1分)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如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 表: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货物旧税率(%)新税率(%)棉花24.195.56棉纱13.385.56斜纹布14.925.56A . 割让香港岛B . 战后赔款C . 五口通商D . 协定关税4. (1分) (2019八上徐州期中) 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 A . 英国军队B . 英法联军C . 美英联军D . 八国联军5. (1分) 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 A .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B . 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C . 山东主权转交日本D . 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6. (1分) (2019八上河源月考) 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成语“趁火打劫”都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 . 英国B . 法国C . 俄国D . 日本7. (1分) (2019八上榆林月考) 从时代特征角度看,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的最大不同在于( ) A . 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地主阶级B . 主张建立“均贫富”的理想社会C . 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D . 提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口号8. (1分) (2019八上昭通期末) 随着外国侵略的加剧,国人的反抗也越来越猛烈,从虎门到慈溪,从广州到北京,凡是有外国侵略者的地方,就有中国人的反抗!在慈溪被太平军击毙的侵略军头目是( ) A . 义律B . 华尔C . 瓦德西D . 李鸿章9. (1分) (2016宁波) 口号与主张蕴涵着时代的特征。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自强、求富 民主共和 抗日救亡 民主、科学A . B . C . D . 10. (1分) (2018八上江城期中)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 . 创办军事工业B . 创办民用企业C . 兴办新式学堂D . 派留学生出国11. (1分) (2019八上横山月考) 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一诗中写到:“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应写于( ) A . 1845年B . 1860年C . 1895年D . 1896年12. (1分) (2018八上市北区期末)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开始走向繁荣富强。但在近代史上,我们的对外开放却是被迫的、不平等的。下列城市按被迫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广州杭州天津南京A . B . C . D . 13. (1分) (2019八下桐城开学考) 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刊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时务报申报民报新青年A . B . C . D . 14. (1分) (2019八上谢家集月考) 下列各项,标志着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是( ) A . 建立强学会B . 公车上书C . 创办万国公报D . 颁布定国是诏15. (1分) (2017八上启东月考) 下列是戊戌变法的内容,其中属于教育方面变革的是( ) A . 发展农工商业B . 开办新式学堂C . 训练新式陆海军D .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16. (1分) (2018八上阳江月考) 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下图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A .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B .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C . 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 . 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17. (1分) (2018八上沭阳期末)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从一个侧面表现( ) A . 赔款数目庞大B . 割让大量领土C . 清政府注重发展友好外交关系D .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8. (1分) (2019顺德模拟) 它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猛烈冲击,形成一场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被毛泽东誉为“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这场运动是( ) A .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 . 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延续C .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 . 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19. (1分) (2019恩施)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 ) 成立兴中会参与创办机关刊物民报任武昌起义总指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 . B . C . D . 20. (1分) (2019八上博兴期中) “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曙光!”这里的“一道闪电划过”是指孙中山领导的( ) A . 共产党成立B . 八国联军侵华C . 五四运动D . 辛亥革命21. (1分)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 A . 电报B . 电影C . 报纸D . 轮船22. (1分) (2019九下中山模拟) 鲁迅在头发故事一文中记载:“宣统初年(1909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 洋务运动中的留学生留洋、崇洋、媚洋B . 维新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C . 辛亥革命前后,具有了反清革命色彩的“断发易服”D .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法令23. (1分) (2019七下岑溪期末) 鉴真和尚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这个年代还可以表述为( ) A . 公元6世纪中期B . 公元7世纪中期C . 公元8世纪中期D . 公元9世纪中期24. (1分) (2017八上郑州月考) 孙中山先生成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 . 强学会B . 兴中会C . 华兴会D . 光复会25. (1分) (2019自贡模拟)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政治制度,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C . 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D . 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二、 综合题 (共2题;共7分)26. (3分) (2018八上大庆期中) 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从1840年到1911年,面对列强的一次又一次侵略,虽然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但依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材料二: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1)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2) 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什么?该条约是与哪个国家签订的? (3) 在已经学习过的中国近代史中,列强曾几次攻占首都北京?分别是什么战争? (4) 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冲击最为严重的条约是什么?是与哪个国家签订的? (5) 哪个条约的哪一款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6) 在近代中国,都涌现出了哪些民族英雄?选择一人介绍他的事迹,并写出我们要学习他的哪些精神? (7) 近代列强的侵略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7. (4分) (2019八上岑溪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摘选自洋务运动史材料二:梁启超说:“李冯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三: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摘编自杨杰戊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洋务派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鉴于这一局限性,梁启超等人发动了一场什么运动? (3) 材料三中“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说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