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题文)隋与秦的统治相似之处有( ) 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统一 都创立或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 都兴建了重大工程,影响深远 严刑酷法重役,导致农民起义而被推翻ABCD2 . 契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建立契丹国的契丹族首领是( )A耶律德光B耶律阿保机C元昊D完颜阿骨打3 . 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C“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D“天下转漕,仰此一渠。”4 . 有一位诗人,他的诗主要歌颂国家的强盛、河山的壮美,豪迈奔放,想像丰富,手法夸张,人们称他为“诗仙”。这位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5 . 步辇图描绘了松赞干布的使臣向唐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唐朝A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巨大向心力B通过和亲的手段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C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持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D采用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政府6 .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发展兴盛于唐朝。下列体现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发展的一项是( )A废除选官看重门第,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B进士科的创立C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考试科目D殿试制度的创立7 . 科举制度的影响,我们从侧面来分析,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 )A“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B参加科举考试人数众多科举考试笼络了一大批读书人。C科举考试明经科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科举制度控制了读书人D“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人们普遍重视明经考试。8 . 被清末学者王闿运谓之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评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作品是A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B杜牧题扬州禅智寺C徐凝忆扬州D张若虚春江花月夜9 . 好多诗词当中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有一首描绘契丹人生活的诗写道:“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契丹族过着A游牧生活B农耕生活C定居生活D渔猎生活10 . “诗圣”指的是:( )A李白B杜甫C李春D白居易11 .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唐初贞观年间情况的是( )A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端 B劳役负担比较轻C任用贤才、虚心纳谏D任命姚崇为相12 .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下列史实能在资治通鉴中查找到的是A朱元璋的事迹B戚继光抗倭C唐太宗的事迹D成吉思汗西征13 . 阿骨打传奇以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情节,讲述了阿骨打解放奴隶、爱人才、爱民众、聚民心等一系列故事。下列史实与阿骨打无关的是A统一女真各部B建立大金C颁行女真文字D订立澶渊之盟14 . 下列朝代实行了分封诸王的有西周秦朝西汉西晋东晋ABCD15 . 据史料记载,天宝十三年(754年),全国人口有5280多万,而到广德二年(764年),全国人口只有1690多万。导致这一时期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A修建大运河B隋末农民起义C安史之乱D黄巢起义二、填空题16 . 下图是唐朝著名画家的代表作品。他描绘的是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使者求亲的场面。三、判断题17 . 史实与推论:请对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 )错误的的打 ()史实推论正确与否(1)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我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2)1940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3)新文化运动打到孔家店(儒家学说)猛烈冲击封建文化说明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儒家思想是封建糟粕,应彻底抛弃(4)宋代出现了供人们娱乐的场所瓦子瓦子的出现是贵族阶层扩大的产物(5)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明经较进士容易考中(6)我国最早发明了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条件18 . 明辨是非 (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隋朝大运河,它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19 . 唐太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四、综合题20 .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政治制度篇】材料一(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经济发展篇】材料二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栽舟,亦能覆舟。”(2)从材料二的内容中,你发现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材料三时间人口数(单位:万人)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约1900唐玄宗开元14年(726年)约4142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约4532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约5291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约1699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约1576(3)根据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开创盛世篇】材料四唐玄宗统治初期,曾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华物品。唐玄宗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颇有作为,他能够任用贤能,进行一些改革。如任用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这些人都是有名的忠臣。在唐玄宗统治期内,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4)材料四中描写的是哪一盛世景象?请列举一条唐玄宗的改革措施。【走向衰亡篇】材料五公元755年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战乱战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5)材料五中的“战乱”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乱导致强大的唐帝国由强盛走向衰亡,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裕、人民幸福?21 . 诗词在唐宋时期发展到古典文学的顶峰,是中国文学的璀璨明珠;诗词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阅读和欣赏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唐杜甫忆昔材料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黄巢不第后賦菊材料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林升题临安邸材料四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宋岳飞满江红(1)材料一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2)材料二抒发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做了什么事?(3)从唐朝“开元全盛”到唐末“冲天香阵透长安”,导致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4)材料三、四的诗词分别反映出南宋怎样的社会状况?并简述岳飞“收拾旧山河”的事迹。(5)赏析以上诗词后,你认为诗词在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22 .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中的人物统治期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局面,写出他治理国家出现政治清明采取的措施。(写出两点即可)。(2)图二中的历史人物结束了蒙古草原“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的历史,请问他是谁?他的后世子孙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哪一封建王朝?(3)图三中的人物建立了明朝。他在位时为了加强君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写出两条即可)(4)图四中的历史人物在位时取得了抗击沙俄军队的伟大胜利,写出战役的名称:写出这次战役双方签订条约的内容23 . 文化作品反映社会现实,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材料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请回答: (1)这三首诗的作者是唐朝大诗人杜甫,他的诗有何特点? (2)材料一中“开元全盛日”是指什么?诗人写这首诗时唐朝还是“全盛日”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对比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指出杜甫生活在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