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芳漆病产生及防治.ppt_第1页
都芳漆病产生及防治.ppt_第2页
都芳漆病产生及防治.ppt_第3页
都芳漆病产生及防治.ppt_第4页
都芳漆病产生及防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涂料,漆病产生及防治,职员培训资料张志和2007年3月,主要弊病的分类,漆的问题附着力不好剥落形成水泡色层色浆保色性能不好底材(混凝土)的问题结构内部松散,内聚力小结构表面没有清理彻底(油污、空鼓等)结构表面松散/有块状沉淀(可能由于建筑物的移动),大部分的弊病与以下因素有关:,施工的问题,施工者素质施工技术和工艺施工组织管理涂料系统配套问题施工方法,常见漆病类型,开裂泛碱遮盖力不足脱粉(粉化)剥落(起泡)表面霉菌褪色变色光泽不均匀水印缩膜流挂,皂化附着力不佳起皱污渍慢干或不干黄变失光起粒咬底针孔、气泡,一.开裂(裂纹)的成因及防治,常见的毛发型开裂,移动开裂,1泛碱的原因内因:墙身碱含量较高,PH10外因:充足的水分是泛碱的必要条件(含水率高于16%)水是碱的运输工具和动力。水的来源墙身本身水未挥发供排水系统漏水阳台、门窗、屋顶等漏水漆膜吸水墙身开裂后通过裂纹吸水2泛碱特征出现地图状的花纹。尤其是深色色漆,颜色有深有浅不均匀。泛碱部分掉粉,而未泛碱部分正常。往往伴随出现地图状的裂纹。水分多地方严重。出现泛碱现象一般会在半年之内。3泛碱防治解决内因,足够的时间和水分,碱被水带走。内因得到解决,即使水分再多也不会泛碱。解决外因:涂装前确保含水率低于10%供排水确保不漏水阳台、门窗、屋顶确保不漏水尽量不选用白水泥腻子选用油性底漆和价格较高的面漆土建中严禁使用海沙;使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基底。,二.泛碱的成因与防治,三.外墙涂装中遮盖力不够及防治,1遮盖力不够的表现:露底、颜色不均匀,施工接口明显。2遮盖力不好的原因及处理:过度稀释:多出现在白色漆,无机色色漆,减少加水比例即可。控制稀释比例,保证稀释度小于5%;漆的遮盖力不好:大多出现在较深的(D、A)鲜艳的有机色。如鲜红、鲜黄、紫、橙等,价格昂贵且遮盖力不好(有的非常差)一般通过底着色解决(底漆、腻子着类似色)这样成本可大幅度降低。;底、面涂颜色反差明显;使用与面漆颜色相类似但稍浅的中层漆或底漆;基底为凹凸面,通常凸面漆膜过薄。对某些颜色或基底应适当增加面漆层数。滚筒施工效果较好;,1脱粉表现:施工后用手摸,手上沾有较多的涂料粉末。2脱粉根源:乳液(树脂)不足以粘结涂料中的颜、填料。3脱粉成因:,四.脱粉的成因及防治,1)内墙漆用于户外,如环氧漆等;2)过度稀释,漆膜太薄,树脂无法有效粘结颜填料;3)底材太疏松,树脂过多渗入基底,无法有效粘结颜填料;4)施工时基底温度过低,成膜不佳;5)基底及环境湿度过高,重涂时间短,通风差,无法完全成膜;6)基底碱性过高,漆膜被破坏;7)测试时未够7天成膜期;解决方法1)铲除粉化层;2)选用合适的油漆;3)遵循施工规范,切勿过度稀释;4)必要时需选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基底;5)保证施工环境符合施工要求。,其他原因及防治,五、剥落产生的原因,原因:漆膜呼吸性使湿气聚集涂膜太厚漆膜逐渐变脆底材表面没清洗/没预处理,基底不干净,有油脂、脱模剂等存在;漆膜底部结晶基底水分含量过高,或有盐碱析出;基底严重粉化或打磨后未除尘;选用的底漆与基底不相适应,铲除所有受影响而失去附着力之漆膜,清洁墙面,待干透彻底清洁底材使用合适的底漆如果有必要的话,需对底面进行修补若基底严重粉化,则应用合适的渗透性底漆对其进行封固遵循施工规范,做好基底防水层,保证基底条件符合施工要求涂装新的涂料体系,处理方法,剥落,由于涂膜太厚导致的情况,剥落,剥落,因为毛细现象导致潮气从地下迁移上来,选用低渗透的涂料会使湿气停留在漆膜内,无法挥发出去。由于此原因,涂膜有可能开裂。,潮气的停留,原因:-由于没有或缺乏保护,地面的水/湿气通常会通过墙体的毛细管侵入墙体-湿气顺墙体而上,并带着盐份渗出-盐份结晶使漆膜剥落修补:-切断墙体与水源的接触,这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改变湿气的入侵方向-使用特殊材料修补地面的防水层,地面湿气及剥落现象,用丙烯酸材料隔开,防水渗透层,土壤,地面防水层的处理,六、表面长霉,潮湿滋长霉菌,表现:涂膜表面有灰黑色的霉菌或绿色藻类生长,破坏外观,尤其是在潮湿处。,原因1)累积在涂膜表面的尘埃带有养分,在潮湿处有利于霉菌或藻类生长,处理1)外墙用高压水强冲洗;2)用合适的杀霉水或漂白液清洗长霉长藻处;3)若环境特别恶劣,应用特别配方,适当增加防霉抗藻能力。,七、起泡剥落(涂膜隆起成泡或破裂成皮),成因1)基底腻子以石膏粉、滑石粉、双飞粉为主,遇水膨胀,顶起漆膜,特别是外墙;2)基底水分过高,向外扩散时其压力把漆膜鼓起,特别是透气性差的产品;3)土建时防水处理差导致雨水通过裂缝或未上漆基面进入基底,或有漏水,扩散时破坏漆膜。,1)铲除所有起泡、剥落部分,若是由于腻子原因引起问题,铲除腻子并用合适的腻子重刮;2)遵循施工规范,做好基底防水层,施工前对基底裂缝进行修补,保证基底水分含量符合施工要求,必要时在局部区域增加漆层以保证阻止雨水渗入。,处理方法:,八、光泽不均匀,现象涂膜光泽不均一,明暗分布,常出现于丝光、半光产品。成因1)基底疏松度不均一,对树脂的吸附性不同;2)底漆、面漆施工厚度不均匀;3)喷涂时局部干喷;4)同一面墙使用不同施工工具;5)同一面墙使用不同批号产品;6)未能有效湿接,接痕明显;7)基底温度过高或油漆干燥过快。,处理方法,1)使用底漆,特别是局部修补处,必须与周边同上底漆后再施面漆;2)确保各层厚度一致,无漏刷;3)确保使用一致工具,在同一面墙使用同一批号产品,在分格区内保证湿接。4)确保施工条件、施工工艺符合要求;5)根据不同的气候选择合适的稀释剂来调整油漆的干燥时间。,九、水印,现象侧看涂膜,发现其表面有不规则斑块,光泽较低。成因1)基底水分含量过高;2)有漏水、渗水;3)施工时环境湿度过高。处理方法1)确保基底干透;2)确保无漏水、渗水;3确保施工时各种条件符合要求;4)必要时选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十、褪色、变色,现象:涂膜颜色发生均匀或不均匀变化,整体发花,尤其是红色或黄色。成因:1)有机颜料耐候性较差,紫外线照射下变色;2)基底碱性过高,渗出后破坏漆膜中的颜料3)盐碱在表面析出;4)深色若漆膜粉化,也会表现出颜色变浅。处理方法:1)选用较暗的颜色,通常会有较好的耐候性和抗碱性;2)遵循施工规范,保证基底碱性符合施工要求,尤其是后修补部分;3)使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基底。,十一、附着力不佳、片状剥离,现象:涂料施工后,涂膜成片剥离,或局部剥落。成因:1)基底不干净,有油脂、脱模剂等存在;2)基底水分含量过高,或有盐碱析出;3)基底严重粉化或打磨后未除尘;4)选用的底漆与基底不相适应。处理方法:1)铲除所有受影响而失去附着力之漆膜,清洁墙面,待干透;2)若基底严重粉化,则应用合适的渗透性底漆对其进行封固;3)遵循施工规范,做好基底防水层,保证基底条件符合施工要求;4)使用合适的底漆。,十二、皂化,现象:醇酸树脂漆表面出现回粘且轻微变色。成因:在碱性物质及水的作业下,醇酸树脂被皂化分解,回粘。处理方法:1)铲除受影响漆膜;2)待基底干透且碱性降低到施工要求;3)选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十三、起皱,表现:涂膜皱起,破坏美观,通常为醇酸漆所发生。原因:1)漆膜一次施工过厚;2)前层未干透时重涂。处理方法:1)铲除受影响漆膜;2)确保漆膜一次施工不会太厚;3)确保前层漆膜干透后才重涂。,十四、污迹,现象:涂膜有污迹流挂,破坏美观,通常在窗下及靠近屋顶处出现。成因:1)污染速度超过了漆膜的耐污性;2)建筑结构使得雨水容易冲下积累的尘埃,并流挂在墙面上。处理方法:1)清洁墙面;2)选用抗污性更强的产品;3)改变建筑结构设计,窗台有滴水檐,屋顶有女儿墙。,十五、慢干或不干,1)双组分产品配比不对或未加固化剂;2)漆料中混入油分或稀释剂使用不当;3)基底水分含量高或有油脂等污物存在;4)漆层一次施工过厚或未干重涂;5)施工及待干过程湿度高,通风差;6)低温施工。1)铲除受影响漆膜;2)确保漆膜一次施工不会太厚;3)确保前层漆膜干透后才重涂;4)确保施工时基底和环境条件达到施工要求;5)正确使用双组分油漆,使用配套稀释剂。,十六、黄变,原因:1)醇酸漆缺乏日照,或缺乏通风;2)内墙漆用于户外,如环氧漆等;3)漆膜受碱性影响;4)硫化物或其他化学物质影响;5)乳胶漆受聚氨酯地板漆影响;6)高温影响。处理方法:1)涂刷醇酸漆后保证有足够的日照及通风;2)确保将耐候性能佳的产品用于户外,如脂肪族聚氨酯漆;3)确保基底条件符合施工要求;4)对特殊工业环境应选用抗化学物质能力强的产品;5)应在聚氨酯地板漆干透后才涂刷乳胶漆;6)高温条件下应使用专门的高温漆。,表现:浅色或白色漆膜,短时间内发黄。,十七、失光,成因:1)施工及待干过程湿度过大;2)基底过于疏松;3)过度稀释或使用不当稀释剂;4)基底表面不洁净,有油脂存在;5)喷涂时有干喷。处理方法:1)确保施工及待干过程环境条件符合施工要求;2)确保基底洁净;3)确保稀释比例合适并使用配套稀释剂;4)使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基底;5)喷涂时注意气压及喷枪与基底的距离,周边做好挡板。,表现:高光漆不显其光泽),十八、起粒,成因:1)调配或稀释时,水质过硬或未使用配套稀释剂;2)有不相容物质或杂质被混入;3)施工环境不洁,有灰尘等漂落油漆或漆膜;4)施工工具不洁或质量较低,易掉毛;5)基底不洁,粉尘等未被除去;6)未及时清洗施工工具,油漆在施工工具上干结;7)油漆曾受冻或在极高温度下储存,结胶;8)油漆曾经被开盖后继续储存;9)油漆储存过久,有硬沉淀不易被搅开。,表现:涂膜表面有细小颗粒),处理方法,1)待漆膜干透后,用砂纸打磨光滑后重涂;2)使用配套稀释剂,切勿掺杂;3)保持施工环境及基底清洁;4)使用洁净优质施工工具,施工间隙及完成后及时清洗;5)油漆需保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冻及高温,开罐后尽快使用;6)必要时使用机械搅拌。,十九、咬底,原因:1)前层未干透时重涂;2)面层涂料溶剂太强;3)面层涂料反复涂刷次数过多。处理方法:1)铲除受影响漆膜;2)确保前层漆膜干透后才重涂;3)涂刷应技术熟练,反复次数不宜过多。,表现:面层涂料咬起底层涂料,二十、针孔、气泡,现象:涂膜中有针状小孔或气泡浮出或悬浮其中。成因:1)基底或腻子过于疏松多孔,内含空气;2)基底表面温度过高或涂刷后急剧加热干燥;3)涂膜过厚或未干重涂;4)喷涂时喷枪设置有勿,压力太高;5)滚涂时使用劣质长毛滚筒;6)刷涂时刷子移动太快;7)涂刷前油漆经剧烈搅拌未及消泡。,处理方法,1)待干透后打磨受影响漆膜,重涂;2)确保漆膜一次施工不会太厚并在干透后才重涂;3)使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基底;4)使用优质中短毛滚筒;5)正确设置喷枪及控制刷涂速度;6)若油漆被剧烈搅拌后应静置消泡后再涂刷。,二一、缩膜,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