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D卷新版_第1页
新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D卷新版_第2页
新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D卷新版_第3页
新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D卷新版_第4页
新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D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大的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减小B物体不受外力时有惯性,受到外力后惯性被克服掉了,运动状态才发生变化C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D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2 . 下列现象中,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A用力将铅球掷出B将书包背上楼C骑自行车匀速前进D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3 . 某检验人员在盛放密度分别为甲、乙、丙的硫酸铜溶液试管中,分别滴入一滴体积相同的同一感染者的血液,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血液滴在甲试管中受到的浮力最小B感染者血液的密度与乙相同C血液滴在丙试管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硫酸铜溶液的重力D三个试管底部受到硫酸铜溶液的压强相等4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情况主要不是利用这一原理的是A水母向下喷水而上升B鱿鱼向前喷水而后退C金鱼因鳔充气而上浮D企鹅向后划水而前进5 . 图是教材中的一些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这是一种汽化现象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C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兵乓球,用手指托住兵乓球,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兵乓球不会下落,是因为乒乓球下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D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增大了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水的沸点6 . 如图所示,运动员在进行蹦床比赛,运动员离开蹦床后向上运动了大约一位普通成年人的高度,又落到蹦床上。下列关于运动员离开蹦床后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离开蹦床向上运动的距离大约为5mB在上升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做了功C在最高点运动员的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也为零D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部分转化为动能7 . 下列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A高海拔地区不容易煮熟食物是因为该地的气压大B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C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D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8 . 如下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质量和底面积都相等的容器向容器中注入高度相等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装水后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则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9 . 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足球在空中沿着曲线飞行是因为受到踢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B桌子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书所受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推一个木块会运动,而不用力就会停下,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当推课桌而没推动时,推力大小比课桌所受地面摩擦力小10 . 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其在结构与使用上应用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轮胎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座垫做的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C安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D用力捏闸是为了减小压强11 . 在这些活动中运动员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A射箭B举重C击剑D射击12 . 如图所示,将一根质地均匀的梯形圆木棒用细绳系住O点,悬挂起来,恰好在水平方向呈平衡状态若在O处将木棒断开,则左、右两段A左端重B右端重C左右一样重D无法判断13 . 一轻质杆支于水平的转轴O上,可绕轴在竖直面上自由转动(杆的质量、杆与转轴间摩擦和空气阻力不计),当杆左右两端固定质量分别为m和M(mM)两金属球P和Q时,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现把转轴位置从O向右移到O处,在杆第一次转动到竖直位置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球:上升,动能增加、势能增加BQ球:上升,动能减少、势能增加CP球:下降,动能增加、势能减少DQ球:下降,动能增加、势能减少14 . 如图所示甲、乙两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G1G2,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和2(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F1F212 P1P2BF1F212 P1P2CF1F212 P1P2DF1F212 P1P215 . 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BCD二、多选题16 . 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一半后,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它的A质量B体积C长度D密度17 . 在下列事例中,受非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A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行驶B减速进站的火车C腾空而起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D在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18 . 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比功率小的机械做功快B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小C机械做功越快,做功越多D做功越多功率越高19 . 下列物理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汽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需不断提供动力力是维持汽车运动状态的原因B汽车在平直路面匀速前进时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C汽车拐弯时乘客会向拐弯的反方向倾倒由于乘客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汽车急刹车(减速)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由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20 . 下图所列的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应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A茶壶B电茶炉的水位计C洗手池下水的回水管D将墨水吸入笔管中三、填空题21 . 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一瓶“雪碧”的体积大约为1.25_;牛奶的密度大约为1.2_;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_。22 . 在地震中,救援队员把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撬起,如图所示,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M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_点;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_点这两种方式中,沿_(填“DM”或“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比较省力23 . 如图所示的是乳牛自动喂水器,其容器A和容器B组成了一个_.当乳牛饮水后,最终两容器中液面_(填“会”或“不会”)相平.24 . 小球从桌面滚落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C、D两处高度相同。B点的重力势能_C点的重力势能;C点的动能_D点的动能。(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5 . 图是“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的实验,实验前弹簧测力计应沿_方向进行调零,图中指针所指示数为_牛。26 . 如下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直线匀速下降,降落伞和运动员的重力分别为 200N和650N,则在此过程中,运动员重力的方向是_,空气对降落伞的阻力为_N,降落伞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以上过程均忽略空气对人的阻力)27 . 如图所示,这辆流线型汽车高速行驶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四、实验题28 . 小刚发现汽车在柏油马路上容易停下来,而在冰雪路面上不容易停下来小刚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于是小刚利用长木板、毛巾、两个物块A和B,以及弹簧测力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水平_拉动物块A通过比较图_和图_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验证他的猜想(2)图丙中,物块B_(选填“受到”或“没有受到”)摩擦力29 . 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_(同一/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_(同一/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距离(2)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宇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释放,三次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由此得到结论:_;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将_(3)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则W1_W2(/)(4)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李斌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1、h2的位置滚下(mAmB,h1h2),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的实验设计有问题,问题是:_更正后完成实验,在如图乙所示的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f1_f2(/)30 .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使匀质杠杆的支点设计在_位置,这样做是为了_;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未挂钩码后再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上如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1) 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_. (2) 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_。(3) 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31 . 小浩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图甲是小浩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_; (2)小浩纠正了错误后调节好天平,将石块放入左盘,天平平衡时,测出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小石块质量是_g;(3)如图丙所示,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是_cm3 , 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g/cm3;(4)小丽同学做这个实验时没有用天平,也测出了该石块的密度她先按照小浩的方法测出石块的体积,然后用体积为48cm3、质量为12g的小泡沫块(不吸水)与小石块用细线捆在一起,再次放入量筒中,石块和泡沫块漂浮在水面上,且有1/3的泡沫露出水面石块和泡沫块放入量筒之前水面初始位置是28mL,则石块和泡沫块放入量筒后水面应该在_ml刻度处小丽测出的石块密度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小浩的测量值32 . 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序号为1、2、3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_(2)比较序号为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_的增加而增大(3)比较序号为5、6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液体内部的压强跟_有关33 . 某小组探究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将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圆柱体叠放在一起,组成新的圆柱体。上边的圆柱体密度记作1,高度记作h1;下边的圆柱体密度记作2,高度记作h2。实验示意图及相应数据见下表。该小组同学通过沙坑的凹陷程度判断:序号_中圆柱体对沙面的压强最大。分析序号_中的数据及相关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两种物质组成的圆柱体1、2和h2相同,h1越大,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越大。分析序号2与3中的数据及相关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两种物质组成的圆柱体h1、h2和2相同,_,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越大。分析序号3与4与5中的数据及相关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两种物质组成的圆柱体总高度相同,密度较小的物质所占比例越大,_。该小组中有同学认为这样的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还可能与底面积有关。验证该猜想的方法可以有两种:理论推导和实验探究。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解决该问题。若选择理论推导,请写出推导过程;若选择实验探究,请写出探究的过程。_34 .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和他的同伴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的铜块与铝块体积相同,实验数据在图中已列出图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个因素的关系?分析四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为探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应选哪几次实验分析比较?根据有关实验数据,你得到的盐水的密度是多少?五、计算题35 . (2017江西卷)如图所示,将边长为5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1kg(g取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_;(2)木块的密度_;(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_。36 . 东东同学用50N的水平推力,将重为150N的物体M在50s内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了20m。求:(1)东东同学推力的功率;_(2)东东同学改用如图所示杠杆AB提升该物体M,已知OB=3OA,当物体M对地面的压强刚好为零时,且杠杆保持水平位置平衡,东东对A点的拉力为多少?_(拉力方向竖直)六、综合题37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流体阻力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跟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物体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下落一段距离后,当阻力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某研究小组做了“空气对球形物体阻力大小与球的半径和速度的关系”的实验,测量数据见下表关于流体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飞机为了减小阻力,应做成头尖尾圆的形状B.一张纸揉成纸团从空中下落较快,是因为纸团受到的阻力小C.人游泳时身体应尽可能保持流线型,可增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