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6895.2-1997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专注于建筑物电气装置的安全防护领域,特别是关于热效应保护的部分。该标准的第4部分,第42章详细规定了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过热而引起的火灾、触电等安全隐患所应采取的技术要求和措施。

标准内容概览

  1. 适用范围:明确了本章节适用于建筑物内固定安装的电气装置及其部件,旨在通过预防电气设备过热来保障人员安全与财产安全。

  2. 热效应定义:首先对“热效应”进行了定义,通常涉及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以及这种热量可能对电气设备、绝缘材料及周围环境造成的潜在损害。

  3. 设计原则:强调在电气系统设计阶段就必须考虑热效应保护,确保选用适当的电气设备和材料,能够承受正常及异常工作条件下的预期温度,防止过热。

  4. 额定电流与载流能力:要求电气设备和线路的选型应基于其额定电流和实际可能流过的最大电流,确保它们具有足够的载流能力,避免因过载引起过热。

  5. 绝缘与散热:规范了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等级,要求使用耐高温、阻燃的绝缘材料,并对关键部件的散热设计提出具体要求,以确保有效散热,控制温升。

  6. 保护装置:规定应安装过载保护器(如断路器、热继电器)和短路保护装置,以在电流异常增大时迅速切断电源,防止热效应导致的事故。

  7. 安装与维护:提供了电气设备安装时的间距、通风及环境温度等要求,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的指导原则,确保长期安全运行。

  8. 测试与验证:阐述了对电气装置热效应保护性能进行测试的方法和标准,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规范。

实施意义

该标准通过上述规定,为建筑设计、施工及运维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旨在从源头减少由电气设备热效应引发的安全隐患,提升公共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它强调了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性,并促进了电气设备制造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6895.2-2005
  • 1997-06-28 颁布
  • 1998-09-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6895.2-1997 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4部分:安全防护 第42章:热效应保护_第1页
GB16895.2-1997 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4部分:安全防护 第42章:热效应保护_第2页
GB16895.2-1997 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4部分:安全防护 第42章:热效应保护_第3页
GB16895.2-1997 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4部分:安全防护 第42章:热效应保护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6895.2-1997 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4部分:安全防护 第42章:热效应保护-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B 1 6 8 9 5 2 一 1 9 9 7 前 扭牙 b 本标准是G B 1 6 8 9 5 建筑物电气装置 中的一个标准, 等同采用I E C 3 6 4 - 4 - 4 2 : 1 9 8 0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 部分: 安全防护第4 2 章: 热效应保护 。 G B 1 6 8 9 5 在 建筑物电气装置 的总标题下共分以下七个部分: 第1 部分: 范围、 目的和基本原则 第2 部分: 定义 第3 部分: 一般特性评估 第4 部分: 安全防护 第5 部分: 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第6 部分: 检验 第7 部分: 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每个部分又包括若干独立的章。 本标准是第4 部分安全防护中的第4 2 章。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物电气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中机中电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贺湘馄、 范根定、 顾x新。Gs 1 6 89 5 2 一 1 9 9 7 , , ,矛, , 生 2 一j一 1 L % / 门叨 b 1 ) I E C有关技术问题上的正式决议或协议, 由那些特别关心这些问题的国家委员会参加的技术委员会所制定, 对所涉及的主题尽可能表达国际上一致的看法 2 ) 这些决议或协议以建议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 并在这个意义上为各个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3 ) 为了促进国际上的一致, I E C表达这样一个愿望: 各国家委员会在本国条件允许的 情况下, 在各自的国家规程中采用I E C建议的文本。I E C建议的文本与相对应的国家规程之间的任何差异, 应在国家规程中明确指出。 T T 矛 , 石 几声 种 J 一 几二 Jt/ ,月尸J 本标准由I E C 第6 4 ( 建筑物电 气装置) 技术委员会制定。 本标准的草案经过 1 9 7 7 年莫斯科会议和1 9 7 9 年悉尼会议讨论。 按后一会议的结果, 将草案, 即6 4( 中央办公室) 8 7 号文件, 于1 9 7 9 年1 2 月按照“ 六个月法” 提交各国家委员会表决。 以下国家的国家委员会投票明确表示赞成: 澳大利亚罗马尼亚 加拿大南非( 共和国) 丹麦瑞典 法国瑞士 日本土耳其 荷兰苏联 新西兰英国 波兰美国 ,指前苏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4部分 : 安全防护 第4 2章 : 热效应保护G B 1 6 8 9 5 . 2 - 1 9 9 7 i d t I E C 3 6 4 - 4 - 4 2 : 1 9 8 0 E l e c t r i c a l i n s t a l l a t i on s of b u i l d i n g s P a r t 4 : P r o t e c t i on f or s a f e t y C h a pt e r 4 2 : P r ot e c t i on a g a i n s t t h e r m a l e f f e c t s4 2 热效应保护 注: “ 火” 这个名词及其有关试验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 S O ) 和I E C在联合考虑中。应用于本 章的这个名词是暂定的4 2 1 总则 靠近电气设备的人员、 固定式设备及固定物料应受到保护, 以防止电气设备产生的热积聚或热辐射的有害效应, 特别是下列效应: 使物料燃烧或老化; 灼伤危险; 损害所装设备的安全功能。 注 : 过电流保护在 I E C 3 6 4 - 4 - 4 3 标准中规定。4 2 2 防火保护4 2 2 . 1 电气设备不应引起邻近的物料火灾危险。 除遵守G B 1 6 8 9 5 建筑物电气装置 的要求外, 还应遵守制造厂的安装说明。4 2 2 . 2 固定式设备的表面温度可能引起邻近物料火灾危险时, 设备应: 安装在能够承受这种温度, 而且是低热导率的物料上或物料中间。 或者 与建筑构件之间用能承受这种温度而且是低热导率的物料隔开; 或者 安装在这种温度下可能引起有害热效应的任何物料有足够距离的位置, 使热量安全地扩散, 此时, 任何支持件都应是低热导率的。4 2 2 . 3 永久性连接的设备在正常工作中会产生电弧或火花的, 设备应: 用耐弧物料将其全部围护起来; 或者 用耐弧物料将设备和电 弧会引进有害热效应的建筑构件隔开; 或者 安装在这种电弧可能引起有害热效应的建筑构件有足够距离的位置, 使电弧热量安全地扩散。 用于本保护措施的耐弧物料应是不燃的、 低热导率的并且为了保持机械稳定性还应具有足够的厚度 。4 2 2 . 4 会造成热聚焦或热集中的固定式设备与任何固定物体或建筑构件之间应保持足够的距离, 使在正常情况下物体或构件不会遭受危险的温度。4 2 2 . 5 设置在同一处的电气设备含有超过一定数量的可燃液体时, 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燃烧的液体及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7 一 0 6 一 2 8 批准1 9 9 8 一 0 9 一 0 1 实施 GB 1 6 8 9 5 2 一1 9 9 7液体燃烧时产生的火焰、 烟或有毒气体扩散到建筑物的其它部位。 注 1 这些 预防措施的例子是 : 设置收集漏出液体的排放坑 , 并在一旦着火时保证使火熄灭, 或者 将设备安装在具有足够的耐火等级的小室内, 并设置档槛或采取其它措施以防止燃烧的液体蔓延到建筑物 的其它部位, 这种小室要有只通向室外的单独通风 2 公认的一定数量的下限是2 5 L , 3少于2 5 L时, 在布置上能防止液体泄漏即可。 4 最好在着火开始时切断供电4 2 2 . 6 在安装中所采用的围绕电气设备的外护物的材料, 应能承受该电气设备可能产生的最高温度。 可燃材料不适合用于制作这类外护物, 除非采取了覆盖上不燃的或低热导率的材料等防止着火的措施。4 2 3 灼伤保护 在伸臂范围内的电气设备, 其可接近部分的温度不应达到可能造成人员灼伤的程度, 并且应遵守表4 2 A所列相应温度限值的规定。 设备的所有部分, 在正常工作中, 即使是短时间的, 其温度可能出现超过表4 2 A所列限值时, 也应加以防护, 防止任何意外接触 为了防止灼伤, 有些设备采用I E C标准的中国标准或I E C标准已经规定了外露表面的温度限值,对于遵守这些规定的设备, 表4 2 A中的值是不适用的 表 4 2 A 在伸臂范围内的设备的易触及部分在 正常工作时的温度限值去汀草4 2 4 过热保护4 2 4 . 1 强迫通风加热系统4 2 4 . 1 . 1 应使强迫通风加热系统的加热元件, 除中央蓄热器外, 在规定的气流建立之前不能工作, 并在气流停止时停止工作。 此外, 还应有两个彼此独立的温度限制器, 以防止通风管道中的温度超过允许值。4 2 4 - 1 . 2 加热元件的底座和外护物的材质应是不燃的。4 2 4 . 2 产生热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