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寻宝记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1页
骆驼寻宝记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2页
骆驼寻宝记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3页
骆驼寻宝记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4页
骆驼寻宝记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骆驼寻宝记教案1 作者: 加入日期:06-02-10 骆驼寻宝记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受,把握课文在构思和组材上的特点。 2、品味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引领学生体悟语言中的感染力。 3、理解骆驼形象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二、课时安排:2课时一、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读准音,查词典,为本文应积累的词语正音、释义。 读顺文,并圈出最感兴趣的内容。 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有感情的朗读对骆驼描写的部分。 二、正音听读 1 携( )手 嫉( )妒 对峙( )踽踽( )独行 温馨( ) 淙淙( )潺潺( ) 花团锦簇( ) 2老师范读13段,要求同学听难读音,体会感情(动物们急于去寻宝的迫切心情),领悟意趣(童话作品中夸张式语言的表达效果)。 范读旨在于音、情、意等方面对同学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学会边诵读边感受品味的欣赏方法。 三、朗读设疑 1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吐字清晰准确、朗读声情并茂。 2设疑激趣:课文题目是骆驼寻宝记,但文章除了写“骆驼”还写了其他许多动物,清边读课文,边将这些动物圈点出来,并思考:为什么要写这么多的动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讨论交流 1除了骆驼外,还有哪些动物加入了寻宝行列?它们都寻到宝了吗? ( 明确:有大象。金丝猴、乌鸦、老公鸡和老母鸡、牛、马。羊、大白鹅、鸭子、狮子、老虎、金钱豹、大灰狼、独角犀、河马。麻雀、斑鸠、小毛驴等30多种动物都“火烧火燎”地加入了寻宝的行列。最终众多动物又毫无例外地退出了寻宝的队伍。) 2作者用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作用是什么? ( 明确:都是为下文突出刻画骆驼作铺垫,从反面衬托骆驼。) 3构思特点 引导:在构思上,作者下了一番苦功,对前后的内容作了精心安排。全文写了30余种动物,多而不乱,杂而有序,各具特色,详略有别。先分别写30多种动物如何上路又无功而返,再集中笔墨,详写骆驼如何战胜重重困难获得成功。在写骆驼时还穿插了鹦鹉和燕子,来和骆驼作比较,以突出骆驼的形象。基于上述构思,课文可切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10段),写各种动物纷纷踏上寻宝的道路又全都半途而废的经过。 第二部分(1119段),写骆驼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寻到了宝贝。 4默读,感受第一部分“多而不乱、杂而有序”的写作特色和形象逼真、富于感染力的描写。 五、质疑活动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组织好学生的讨论活动。 第二课时 一、精读品析 1浏览课文 浏览要求与策略: 浏览第二部分第11自然段,画出描写骆驼的句子。 思考:骆驼是以怎样的形象出场的?在寻宝的路上骆驼的表现如何? 2讨论交流 初登场时骆驼的形象 明确:描写特点 一瘸一拐高大 身姿雄伟 不大喊大叫谦虚 只默默地走踏实 “一瘸一拐”的形象并非完美,但这样写其实更能突出骆驼的高大,这说明骆驼是带伤上阵的。作者告诉我们,它去年冬天“为了送一位旅客”,“冻坏了一条腿”,这无疑增加了骆驼寻宝的困难。这里还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在鹦鹉的眼里,骆驼是“又傻又瘸的家伙”,不配和自己“一同去寻宝”。骆驼正是凭着这股执著的“傻劲”,瘸着腿,忍着痛,不顾路途遥远,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在寻宝的路上骆驼的表现如何 ? 明确:作者着重写了骆驼通过“夹扁谷”时的艰辛: 【 这里可品析的点颇多,可通过小组讨论并交流补充的形式完成。】 二、研读比较 1为什么骆驼能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呢?请学生齐声诵读第11段“这是一头身姿雄伟的骆驼。只是默默地走着。” 明确:三个比喻不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骆驼“忍饥耐渴”、负重致远的特点,也写出了他能克服重重困难的原因,字里行间充满着对骆驼的赞颂之情。 2其他动物在寻宝的路上表现如何?为什么有这些表现? 明确:“火烧火燎”地去寻宝,一路吵吵闹闹、一片混乱的样子。 遇到困难,如黑熊。 生性好斗的金钱豹和大灰狼。( 动物的这些表现源于他们寻宝的动机,可以说它们是各怀私心走上寻宝之路的。这些描写都从反面有力地衬托了骆驼的形象。) 三、朗读体悟 朗读第14段,想象这段景物描写的画面,体悟历经磨难而今“柳暗花明”的胜利者的心情。 四、领悟深意 思考:骆驼有没有找到宝贝?在它眼里什么才是宝贝? 明确:在骆驼眼里这些才是真正的宝贝,因为这些植物可以把沙漠变成绿洲。骆驼寻宝的动机比其他动物崇高许多,作者这样写立意十分明显,即通过骆驼的举动来告诉读者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 五、提高升华 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讨论:怎样对待财富?如何获取财富?(允许同学畅所欲言,鼓励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传统观念和合作“双赢”的现代观念,都是对待财富的正确态度。) 六、总结活动 1活动方式 教师提出课堂总结的方向,放手让学生学会总结。 主题方面:通过骆驼寻宝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技巧方面:在写作上有哪些方法值得学习? 2规范结论 主题:描写了一个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骆驼的形象,颂扬了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突出的写作技巧:衬托手法。骆驼寻宝记教案2 作者: 加入日期:06-02-10 骆驼寻宝记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读准音,查词典,为本文应积累的词语正音、释义。读顺文,并圈出最感兴趣的内容。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有感情的朗读对骆驼描写的部分。二、正音听读1 携( )手 嫉( )妒 对峙( )踽踽( )独行 温馨( ) 淙淙( )潺潺( ) 花团锦簇( )2老师范读13段,要求同学听难读音,体会感情(动物们急于去寻宝的迫切心情),领悟意趣(童话作品中夸张式语言的表达效果)。 范读旨在于音、情、意等方面对同学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学会边诵读边感受品味的欣赏方法。三、朗读设疑1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吐字清晰准确、朗读声情并茂。2设疑激趣:课文题目是骆驼寻宝记,但文章除了写“骆驼”还写了其他许多动物,清边读课文,边将这些动物圈点出来,并思考:为什么要写这么多的动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四、讨论交流1除了骆驼外,还有哪些动物加入了寻宝行列?它们都寻到宝了吗?( 明确:有大象。金丝猴、乌鸦、老公鸡和老母鸡、牛、马。羊、大白鹅、鸭子、狮子、老虎、金钱豹、大灰狼、独角犀、河马。麻雀、斑鸠、小毛驴等30多种动物都“火烧火燎”地加入了寻宝的行列。最终众多动物又毫无例外地退出了寻宝的队伍。)2作者用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作用是什么?( 明确:都是为下文突出刻画骆驼作铺垫,从反面衬托骆驼。)3构思特点引导:在构思上,作者下了一番苦功,对前后的内容作了精心安排。全文写了30余种动物,多而不乱,杂而有序,各具特色,详略有别。先分别写30多种动物如何上路又无功而返,再集中笔墨,详写骆驼如何战胜重重困难获得成功。在写骆驼时还穿插了鹦鹉和燕子,来和骆驼作比较,以突出骆驼的形象。基于上述构思,课文可切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110段),写各种动物纷纷踏上寻宝的道路又全都半途而废的经过。第二部分(1119段),写骆驼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寻到了宝贝。4默读,感受第一部分“多而不乱、杂而有序”的写作特色和形象逼真、富于感染力的描写。五、质疑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组织好学生的讨论活动。第二课时一、精读品析1浏览课文浏览要求与策略:浏览第二部分第11自然段,画出描写骆驼的句子。思考:骆驼是以怎样的形象出场的?在寻宝的路上骆驼的表现如何?2讨论交流初登场时骆驼的形象明确:描写特点 一瘸一拐高大身姿雄伟不大喊大叫谦虚只默默地走踏实“一瘸一拐”的形象并非完美,但这样写其实更能突出骆驼的高大,这说明骆驼是带伤上阵的。作者告诉我们,它去年冬天“为了送一位旅客”,“冻坏了一条腿”,这无疑增加了骆驼寻宝的困难。这里还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在鹦鹉的眼里,骆驼是“又傻又瘸的家伙”,不配和自己“一同去寻宝”。骆驼正是凭着这股执著的“傻劲”,瘸着腿,忍着痛,不顾路途遥远,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在寻宝的路上骆驼的表现如何 ? 明确:作者着重写了骆驼通过“夹扁谷”时的艰辛:【 这里可品析的点颇多,可通过小组讨论并交流补充的形式完成。】二、研读比较1为什么骆驼能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呢?请学生齐声诵读第11段“这是一头身姿雄伟的骆驼。只是默默地走着。”明确:三个比喻不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骆驼“忍饥耐渴”、负重致远的特点,也写出了他能克服重重困难的原因,字里行间充满着对骆驼的赞颂之情。2其他动物在寻宝的路上表现如何?为什么有这些表现?明确:“火烧火燎”地去寻宝,一路吵吵闹闹、一片混乱的样子。遇到困难,如黑熊。生性好斗的金钱豹和大灰狼。( 动物的这些表现源于他们寻宝的动机,可以说它们是各怀私心走上寻宝之路的。这些描写都从反面有力地衬托了骆驼的形象。)三、朗读体悟朗读第14段,想象这段景物描写的画面,体悟历经磨难而今“柳暗花明”的胜利者的心情。四、领悟深意思考:骆驼有没有找到宝贝?在它眼里什么才是宝贝?明确:在骆驼眼里这些才是真正的宝贝,因为这些植物可以把沙漠变成绿洲。骆驼寻宝的动机比其他动物崇高许多,作者这样写立意十分明显,即通过骆驼的举动来告诉读者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五、提高升华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讨论:怎样对待财富?如何获取财富?(允许同学畅所欲言,鼓励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传统观念和合作“双赢”的现代观念,都是对待财富的正确态度。)六、总结活动1活动方式教师提出课堂总结的方向,放手让学生学会总结。主题方面:通过骆驼寻宝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技巧方面:在写作上有哪些方法值得学习?2规范结论主题:描写了一个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骆驼的形象,颂扬了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突出的写作技巧:衬托手法。骆驼寻宝记课本剧 作者: 加入日期:06-04-03 骆驼寻宝记演出单位 剧本导演 主演化妆服装 布景道具音效 场务演员 第一场乌鸦(开着一辆破旧的宣传车,大声的叫嚷着):兄弟们,好消息,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件无价之宝。大象(正在吃香蕉,一吐):什么?寻宝?老伴,老伴,快快快。(背上一千个香蕉)金线猴(连忙爬上树,摘了一葛藤水蜜桃,披上金丝袄):我也要寻宝去。黑熊(正在吃蜂蜜):寻宝怎么能少了我!等我!老公鸡:你怎么连孩子都没看好?老母鸡:谁说我没看好,都是你沾花惹草不看管他们,我要和你离婚。老公鸡(大声):离就离,谁怕谁!乌鸦(慌张):老两口,你们都干吗呀?大家都寻宝去了。老公鸡:老婆大人,我看算了吧,我们一起去寻宝,寻到后再多生几个。鸭子(欢欢喜喜,摇摇摆摆的跑上来):为了大家舒服,我们一定要努力夺宝YES!第二场河马(吃力的从河里爬上岸):唉!我的肚子已经造反了,我得下河找些食物,冲冲饥。动物们(推拉着):别挤,别挤,快让开!【第二天,许多动物已走不动了,趁着天黑纷纷跑回家】【第三天正午】犀鸟:向左走,向右走,不对,不对,向右走,向右走。(犀鸟在独角犀的背上指指点点。)独角犀:到底往哪儿走啊?你可别欺负我这深度近视眼啊!金丝猴:完了,完了,水蜜桃吃完了,我早晚会饿死在这荒凉的地方。还是赶紧回去吧。(转身)孔雀:猴哥,猴哥,等等我。我也待不下去了,我的彩屏都被弄脏了。(停了停)我们一起走吧。金钱豹(叹气):真烦人,怎么还不到?(爬上树看)大灰狼(皱了皱眉)会上树又怎么样?还是寻不到宝。哼!再怎么忙也是白费!(金钱豹和大灰狼打起来)狮子、老虎(奸笑)狮子:你笑什么?老虎:那你又笑什么?(你追我赶)小狮崽、小虎崽笑着搂抱在一起。第三场(骆驼一瘸一拐往前走)鹦鹉:哈哈!怎么变成了跛子?骆驼:我去年送客人被大雪冻坏了一条腿。鹦鹉(飞走了):我不想和一个瘸子去寻宝。太没面子了!啄木鸟(正在专心致志为老树治病)鹦鹉:这才配得上我。咱俩一起去寻宝吧。啄木鸟(冷淡):你寻你的宝,我看护我的森林。这里就是我的宝。鹦鹉:咳!(飞走了)骆驼:好热啊!太好了!我的脚好了,可我的驼峰嗨!骆驼(左挤右压,穿过夹扁谷)第四场骆驼(深呼吸):这里好美啊!绿荫、草坪、花儿芬芳、小溪潺潺我真想居住在这里。仙女(笑吟吟的走出水柱):你好,亲爱的骆驼,你要寻什么宝贝?珍珠、玛瑙、翡翠、水晶,还是珊瑚、夜光璧?我这儿什么都有,你随便挑。骆驼:我希望我的家乡能变成这样。仙女(笑):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刹那间消失了)骆驼(不知不觉的在草坪上睡着了)仙女(神秘的出现在湖面上):你干脆在这安家吧!骆驼:那不是得宝失宝吗?我就白来了。仙女(笑):我本来想试探你。听了这话,我心中充满了敬意。您的家乡有您这样忠实的公民,一定会变美丽富饶的。仙女(挥了挥手):您要的宝就在这里。我送您一程。骆驼:谢谢,不用(落在家乡的土地上了)第五场燕子(拍了拍翅膀):兄弟,你到底寻了什么宝?骆驼(笑了笑):我带了几种抗沙漠的种子,也就是把家乡变成绿洲。不说了,我得走了。小燕子(愣住):嘘!这算什么宝?(又转头想了想):原来兄弟寻到的宝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大家。鹦鹉(飞了过来追问小燕子):听说骆驼寻到了宝,他是不是寻到了明珠?燕子:你太小看我们的兄弟了,他寻到的宝是为大家呀!(飞走了)骆驼:伙伴们,我成功了,我们走吧。9骆驼寻宝记教学内容教材6l一69页。教学目标_ 知识和能力 1理解课文丰富内涵,学习本文鲜明、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2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3通过片断练习,培养学生想像力。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读”、“议”、“讲”、“演使学生感受学习童话的快乐,l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童话的兴趣。 2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查阅资料,了解治理沙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l_学习骆驼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品析本文语言特点:虽朴实却非常鲜明、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 2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难点 查阅资料;品析本文语言特点。 突破方法 通过“读”、“议”、“演”、“练”使学生掌握、运用语言;通过片断练习,叙述骆驼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想像。通过提供资料库,介绍查阅资料的方法,指导查阅资料的步骤,降低查阅资料的难度。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阅资料,了解改造沙漠的良方,印发拐弯处的发现一文。学生准备制作课文中出现的动物的头饰。教学步骤(第1课时)第l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导入激思 1思考交流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2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品分析、赏读 3个性化自读、发言一、导入激思(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板书:黑板左侧写一“宝”字) 我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下,在你 眼中,什么是宝?(目的是唤醒 交流思想深处的素材,便于与 作品沟通)2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犟龟 这篇童话。犟龟那执著的精神 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 天我们要学习的童话的主人公 是一只骆驼,(板书课题)这是 怎样一只骆驼呢,和犟龟有哪 些相似之处呢?1.34位同学发言,力求发言有代表性: 情况一:学生认为“真情”是宝,诸如亲 情、友情等。 情况二:学生认为“知识、才华”是宝。 情况三:学生认为“优秀的品质”是宝,诸 如诚实、谦逊、勇敢。2回忆、描述犟龟的形象。使新知与旧知 间建立某种联系。 、 (请12位同学描述即可)二、初读、整体感知(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引导认识读童话是快乐的,因为童 话是心灵的净化剂。范读前三自然 段,然后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课文。2给你一个舞台,展示你的风采。(根。 据学生朗读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3指名认读“字词积累”中的词语,师 强调如下几个读音:淙淙、踽踽。1听读课文,注意朗读语气(提示:童 话阅读的主体是孩子,它究满了想 像和夸张,读时一要注意语气要抑 扬顿挫。如“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 件无价之宝”一句中“遥远”一词要 拖长声音,“无价”重读,“好消息轰 动了整个禽兽国,飞禽走兽们个个 跃跃欲试火烧火燎地要去寻宝”语 速要快些,读出禽兽们急切的心情, “跃跃欲试,火烧火燎”要读出讽刺 语气,“比蒲扇还大”、“一千公斤香 蕉”要读夸张嘲讽的语气,读“金丝 猴”上路时,应表现出金丝猴高傲娇 贵的神气劲。对第三段几种动物上 路表现是略写,读时速度要快,还要 注意精神放松、感情投入,这样就会 很自然地与课文情节内容和谐一致 了)2学生戴上自制的动物头饰,充当角 色,在朗读的过程中,模仿文中描写 的动物的样子,学动物的叫声,表演 动物们争相上路和纷纷半途而废的 情景。3个别朗读,齐读,批注读音。三、品析、赏读(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提问:课文的层次非常明显,请同学 们给课文划分层次。2提问:课文题目是骆驼寻宝记,为 什么用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 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呢?3语言赏析:结合课后练习二,说说作 者是怎样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的。 (为了便于学生描述,老师可先做一 个示例:作者用了“一群”、“挤在一 起”来表现鸭子喜群居的特点。把 鸭子寻宝的动机说成是“买个清水 池塘洗澡”,写出了鸭子喜欢戏 水的特点)1浏览课文,将课文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10段),写各种动物 纷纷踏上寻宝的道路又全都半途而 废的经过。 第二部分(1119段)写骆驼历尽千 辛万苦终于寻到了宝贝。2回答这个问题应该说没有太大困 难,因为在爱莲说等课文中已学 习过衬托的手法。(要点:写众多动 物寻宝途中的表现,都是为了下文 突出刻画骆驼的形象做铺垫,都是 为了从反面衬托骆驼)3每个同学能举一个例子说明即可。 (要点:写大象,作者抓住象耳朵大, 力气大,鼻子长的特点来写。写耳 朵一“比蒲扇还大”;写力气 “背上一千公斤香蕉”,说明它的力 气之大;作者还形象地活用成语“一 臂之力”。以“一鼻之力”来突出 大象鼻子长而有力的特点。 写金丝猴,作者抓住了金丝猴毛发 的特点,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穿上金光灿灿的丝绒袄儿”,写出 了金丝猴毛发颜色、质地的特点 ) 四、本课小结 同学们学习课文中对动物的描写方法,列举文中没有出现的动物比如老鼠、猫等等,如果它们去寻宝,又会怎样上路,怎样退场呢?要求:一定要抓住这种动物的特点。 五、板书设计参考 、 骆驼寻宝记 什么是宝? 如何实现寻宝梦想?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 , 嗥_獾_瘸_踽踽_淙淙_携手_ 2根据各种动物特征填空 (1)公象扇动着两只_的耳朵。 (2)金丝猴听到这个消息,二话没说,穿上_又摘了十来个_,装进_口袋里,往肩上一搭,也上路。 (3)孔雀心疼自己_ ,也打个盘旋飞回去了。 (4)长颈鹿是个“巨人”,_ 可是他已经跑了两天,这条路还是望不到尽头。 个性练习设计 1仿照下列例句来造句。 隐隐的青山,峰峦起伏,像座翡翠的绿屏风。 2说说下列加点词的作用。 (1)可是他很谦虚,从不大喊大叫,只是默默的走着 (2)骆驼以最大的耐性,强行穿走这两里长的“夹扁谷”。 3简明扼要,是运语言的基本要求。请把下面的一项关于乘坐飞机的规定,压缩为一句话。要求符合原意,不超过55字(含标点)。 乘坐国际民航班机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乘坐国内民航班机也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他们携带的行李物品,也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检查时间在登机前。经过有关部门准许的,可以免于检查。教学步骤(第2课时)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指导评议片断练习 1学生朗读片断练习,进行评论2分析骆驼形象 2阅读课文第二部分3引入辐射材料与课文主题做比较 3对比阅读一、指导评议片断练习(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请学生自选几种熟悉的动物,写一段话。 要求形象地描述出该动物的特征。2统计学生选取哪几种来描写其特征。3选34个有代表性的片断,组织集体评 议。(评议标准:这种动物的特点是什么, 这位同学是怎样抓住其特征描写的,成功 之处在于哪儿,不足之处在于哪儿)4小结:指出修改方向。(巡视,个别辅导)1作片断练习2举手汇报,看谁的选材最具新意。3朗读片断,选材相同的同学可 相互补充,其它同学帮助做修 改。4听记,对照自己的习作做认真 修改后,小组评议,领悟文章是 改出来的。品尝修改作文的乐趣。二、分析骆驼形象(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指导阅读课文第二部分,说说骆驼 经历了哪些千难万苦才寻得宝贝 的。 小结:骆驼出场时就是“一瘸一拐”, 说明骆驼是带伤上阵的,作者告诉了 我们原因,我们对骆驼已肃然起敬。 骆驼瘸着腿,忍着痛,闯过了1选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段文字来谈, 不要面面俱到,要谈深谈透。 (1)谈第11段时,引导学生注意三个 比喻句:“就像一艘游艇航行在黄沙 滚滚的瀚海之中”,“是个出色的马拉 松长跑家”,“是沙漠之舟”,这些比喻 中都饱含着作者对骆驼的敬意。 “冷水滩”、“冰凌湖”、“热风洞”、“夹 扁谷”,骆驼坚忍不拔的精神再次感 动着读者,最让人敬重的是它经历了 千辛万苦后,既不要仙女送的金牌, 也不要珍宝,而要让沙漠变绿洲的草 籽。(板书:价值)2介绍背景:这篇童话创作于1982年, 当时许多人存有一夜暴富的心态, 然而又流于浮躁,一心想发财,却不 肯付出努力,结果一事无成。毫无 疑问,作者是要借骆驼的形象告诉 人们,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付出艰辛 的努力,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结果 必将是一无所得。3提问:骆驼对宝的认识给了你哪些 启示? (2)谈第13段时,引导学生沌意,一 关比一关难,“冰凌冷得钻心”, “热洞”像干燥的舌头,最难的是 通过“夹扁谷”,谷窄得只容一匹 瘦马通过。俗话说“瘦死的骆驼 比马大”,可见骆驼的不易。可是 “骆驼以最大的耐性”,“不顾头皮 破、肩骨伤,腿脚流血”,“四个钟 头之后”才闯过狭谷。 (3)谈第15段时引导学生注意 “珍珠项链”象征美貌,“金牌”象 征荣誉,“翡翠”、“玛瑙”、“琥珀” 象征财富。2听教师介绍作品背景,了解童话故 事的寓意。3生:宝是热爱家乡的感情,建设家乡 的行动;宝是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 精神;宝是不慕虚名、踏踏实实的作 风 ,三、联系生活。辐射深化(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指导阅读拐弯处的发现一文,提 问:年轻人成功靠的是什么?与“人 们”的不同之处在什么地方?与 骆文的主旨对立吗?1讨论分析: 情况一,否定骆驼,肯定年轻人。 这时应注意“年轻人”与“人们”的不 同之处。“几乎所有乘客都睁大眼2提问:啄木鸟的宝在树林,骆驼的宝 在沙漠,年轻人的宝在“拐弯处”,你 的宝又在哪儿呢,用你的宝给你自己 设计一条成功之路。 参与,点拨:要想成功,首先应找到真 正重要的事情,真正想做的事情,称 为热情。看清目标后,就想怎样实现 目标,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 标,比如一年的目标,一月的目标,一 周的目标,一日的目标,一个小时的 目标,一分钟的目标,称之为远见。 最后每天按计划学习、工作,称为行 动,这样每天你会离目标更近一步。 睛”欣赏,这是观光的心理r肴一爵乘 客窃窃私语”这是有想法,没行动的 人;而房主则是只是嫌“噪音”吵,把 房屋低价卖掉,他是那种只会怨天尤 人,守着宝贝当破烂,没有头脑的人; 只有年轻人“心为之一动”而且“不辞 辛苦”找到房主,又和大公司联系,他 是那种有头脑,有眼光,有魄力,有行 动的人,这样的人成功是必然的。 情况二,既肯定骆驼的精神,又肯 定年轻人的聪明。人的年龄、性格、 出身、智力不同,成功的途径也不同, 像骆文中的啄木鸟就没有参加到 寻宝的队伍中,说“你寻你的宝贝,我 看护我的森林,我的宝就在这儿。”2请同学们将成功等式写到黑板上 如:成功=智慧 成功=勤奋 成功=毅力 四、本课小结 谁不渴望成功,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愿同学们都能充分发挥自己所长,走出一条成功之路。五、板书设计参考 骆驼寻宝记 骆驼 不畏艰验 宝价值 甘于寂寞 坚韧努力 如何信心坚定地追求!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分组完成)。活动步骤:1由课代表为组长,成立一个编剧组,组织讨论分工,要群策群力。2制作道具(头饰、布景)3.利用课余时间自导、自排、自演。4排演成功后,邀请学校领导、老师观看点评。5将活动总结交语文老师。教学探讨与反思 这是本单元首篇课文,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所以既应注意与旧知的联系,又应注意对新知的提示。作为童话,应将发展学生想像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阅读童话的一般方法,以便学生自主学习,举一反三。补充资料拐弯处的发现 有位年轻人乘火车去某地。火车行驶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山野之中,人们一个个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 前面有一个拐弯处,火车减速,一座简陋的平房缓缓地进入他的视野。也就在这时,几乎所有乘客都睁大眼睛“欣赏”起寂寞旅途中这道特别的风景.有的乘客开始窃窃议论起这房子来。 年轻人的心为之一动。返回时,他中途下了车,不辞辛苦地找到了那座房子。主人告诉他,每天,火车都要从门前驶过,噪音实在使他们受不了啦,很想以低价卖掉房屋,但很多年来一直没有人问津。 不久。年轻人用3万元买下了那座平房,他觉得这座房子正好处在拐弯处,火车经过这里时都会减速,疲惫的乘客一看到这座房子就会精神一振,用来做广告是再好不过的了。 很快。他开始和一些大公司联系,推荐房屋正面这道极好的“广告墙”。后来,可口可乐公司看中了这个广告媒体,在3年租期内,支付给年轻人18万元租金 这是一个绝对真实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上,发现就是成功之门。 骆驼寻宝记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娄底三中 王木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把握骆驼形象及作者刻画形象的方法。(重点难点)领会童话蕴含的道理。(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想象力。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点拨”“探究”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学习童话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骆驼不畏艰险,坚忍不拔,胸怀大众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参与环境保护行动。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大家说说,在你们眼里什么是宝?我提供选择答案:金钱、名誉、亲情、友情、时间、知识,学生回答之后。 然后我顺势导入:那么骆驼眼里什么是宝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骆驼一起去寻宝吧!二、整体感知1、走近作者陈伯吹(1906-1997),现代儿童文学家。江苏省宝山县(今属上海市)人 。 2、整体感知学生听录音,注意听准字音,并按下列要求做好标记课文题目是骆驼寻宝记,但文中除了写骆驼,还写了其它许多动物,请将它们圈出来。正音:携(xi)手 嫉(j)妒 对峙(zh) 踽踽(j)独行 淙淙(cng) 潺潺(chn) 温馨(xn) 花团锦簇(c) 三、品读课文1精读品析指导学生阅读骆驼寻宝的段落,搜索骆驼在寻宝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如:“骆驼登场时的形象”、“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及“体现出来的品质”和“骆驼成功的原因”等。全班分为四大组,合作讨论各自的问题,然后向老师汇报合作成果。教师也参与其中。 合作成果展示形 象艰 险品 质原 因高 大刺骨的冰凌湖不畏艰险坚定的信念谦 虚炙热的热风洞坚忍不拔顽强的毅力踏 实狭窄的夹扁谷胸怀大众高尚的目的第二课时继续品读课文2研读比较学生自由读13自然段,体会动物们急于去寻宝的急切心情。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了相关的情境。 学生戴上了课前制作的动物卡通头饰, 模仿文中描写的动物的样子及其叫声,表演动物们争相上路和纷纷半途而废的情景。教师评价后紧接着问: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其他动物寻宝的动机?他们寻宝的结果如何?对表现骆驼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成果展示:动机:各怀私心结果:半途而废作用:反衬3悟读归纳 问题:骆驼寻宝的目的和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时代背景:这篇童话创作于1982年,当时许多人存有一夜暴富的心态,然而又流于浮躁,一心想发财,却不肯付出努力,结果一事无成。学生相互交流,再举手发言。合作成果展示:启示一:无论做什么事,要想成功,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启示二:一个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而要为大多数人更好地活。启示三:成功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板书设计骆驼寻宝记:活着必须为多数人更好地活:成功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不畏艰险骆驼寻得变沙漠为绿洲之宝 胸怀大众反衬启示各怀私心害怕困难半途而废其他动物四、拓展延伸1口头作文寻宝路上骆驼会想些什么?要求:用第一人称,根据骆驼的行为作合理想象2献计献策目前我国土地沙漠化问题十分严重,沙尘暴不时侵袭内蒙、甘肃、北京等地区,造成严重危害,而我们身边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也不时发生,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我们以什么实际行动来改变目前这一状况呢?请用你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帮助老师描绘一幅美好蓝图。(可参考课前准备的有关治理沙尘暴的资料和有关水污染、空气污染的资料) 教师让学生观看课前准备的有关沙尘暴和环境污染的电影片断。 学生看完影片后, 提出自己的设想。 骆驼寻宝记教学设计5 作者:李娜1984 加入日期:09-03-14 9、骆驼寻宝记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童话的思想内涵,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教育。 2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 3尝试学习创作富有生活哲理和思想内涵的童话故事。 4掌握续写的写作要领,学会续写作文。重点 1深入理解童话的思想内涵,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教育。 2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难点 1学习运用丰富的想像、夸张和拟人的手法。 2理解童话是幻想和现实巧妙结合的儿童文学样式。 3童话中形象的塑造。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读准音,查词典,为本文应积累的词语正音、释义。 读顺文,并圈出最感兴趣的内容。 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有感情的朗读对骆驼描写的部分。 二、正音听读 1 携()手嫉()妒对峙() 踽踽()独行温馨()淙淙() 潺潺()花团锦簇() 2老师范读13段,要求同学听难读音,体会感情(动物们急于去寻宝的迫切心情),领悟意趣(童话作品中夸张式语言的表达效果)。 范读旨在于音、情、意等方面对同学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学会边诵读边感受品味的欣赏方法。 三、朗读设疑 1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吐字清晰准确、朗读声情并茂。 2设疑激趣:课文题目是骆驼寻宝记,但文章除了写“骆驼”还写了其他许多动物,清边读课文,边将这些动物圈点出来,并思考:为什么要写这么多的动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讨论交流 1除了骆驼外,还有哪些动物加入了寻宝行列?它们都寻到宝了吗? (明确:有大象。金丝猴、乌鸦、老公鸡和老母鸡、牛、马。羊、大白鹅、鸭子、狮子、老虎、金钱豹、大灰狼、独角犀、河马。麻雀、斑鸠、小毛驴等30多种动物都“火烧火燎”地加入了寻宝的行列。最终众多动物又毫无例外地退出了寻宝的队伍。) 2作者用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作用是什么? (明确:都是为下文突出刻画骆驼作铺垫,从反面衬托骆驼。) 3构思特点 引导:在构思上,作者下了一番苦功,对前后的内容作了精心安排。全文写了30余种动物,多而不乱,杂而有序,各具特色,详略有别。先分别写30多种动物如何上路又无功而返,再集中笔墨,详写骆驼如何战胜重重困难获得成功。在写骆驼时还穿插了鹦鹉和燕子,来和骆驼作比较,以突出骆驼的形象。 基于上述构思,课文可切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10段),写各种动物纷纷踏上寻宝的道路又全都半途而废的经过。 第二部分(1119段),写骆驼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寻到了宝贝。 4默读,感受第一部分“多而不乱、杂而有序”的写作特色和形象逼真、富于感染力的描写。 五、质疑活动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组织好学生的讨论活动。 第二课时 一、精读品析 1浏览课文 浏览要求与策略: 浏览第二部分第11自然段,画出描写骆驼的句子。 思考:骆驼是以怎样的形象出场的?在寻宝的路上骆驼的表现如何? 2讨论交流 初登场时骆驼的形象 明确:描写特点一瘸一拐高大 身姿雄伟 不大喊大叫谦虚 只默默地走踏实“一瘸一拐”的形象并非完美,但这样写其实更能突出骆驼的高大,这说明骆驼是带伤上阵的。作者告诉我们,它去年冬天“为了送一位旅客”,“冻坏了一条腿”,这无疑增加了骆驼寻宝的困难。这里还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在鹦鹉的眼里,骆驼是“又傻又瘸的家伙”,不配和自己“一同去寻宝”。骆驼正是凭着这股执著的“傻劲”,瘸着腿,忍着痛,不顾路途遥远,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在寻宝的路上骆驼的表现如何?明确:作者着重写了骆驼通过“夹扁谷”时的艰辛: 【这里可品析的点颇多,可通过小组讨论并交流补充的形式完成。】 二、研读比较 1为什么骆驼能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呢?请学生齐声诵读第11段“这是一头身姿雄伟的骆驼。只是默默地走着。” 明确:三个比喻不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骆驼“忍饥耐渴”、负重致远的特点,也写出了他能克服重重困难的原因,字里行间充满着对骆驼的赞颂之情。 2其他动物在寻宝的路上表现如何?为什么有这些表现? 明确:“火烧火燎”地去寻宝,一路吵吵闹闹、一片混乱的样子。 遇到困难,如黑熊。 生性好斗的金钱豹和大灰狼。 (动物的这些表现源于他们寻宝的动机,可以说它们是各怀私心走上寻宝之路的。这些描写都从反面有力地衬托了骆驼的形象。) 三、朗读体悟 朗读第14段,想象这段景物描写的画面,体悟历经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