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电离平衡单元复 习人教版_第1页
高二化学电离平衡单元复 习人教版_第2页
高二化学电离平衡单元复 习人教版_第3页
高二化学电离平衡单元复 习人教版_第4页
高二化学电离平衡单元复 习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化学高二化学电离平衡单元复习电离平衡单元复习人教版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电离平衡单元复习 二. 重点、难点 本单元知识内容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在不断变化的情境 中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在历届高考命题中侧重 考查的内容有: 1.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2. 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 pH 值的计算 3. 酸碱中和的有关计算,中和滴定的仪器、操作和误差分析 4. 溶液中微粒的种类及浓度的关系 5. 水解平衡及移动、盐类水解的应用 三. 具体内容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例 1 (1999 年全国高考题) (1)上图()表示 10mL 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 与 B、B 与 C 刻度间相差 1mL,如 果刻度 A 为 4,量筒中液面的体积是_mL。 (2)上图()表示 50mL 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 a,则滴定管 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_。 A. 是 amL B. 是(50a)mL C. 一定大于 amL D. 一定大于(50a)mL 答案:答案:(1)3.2 (2)D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量筒和滴定管的读数方法以及它们的精确度,考查点共有 3 个: 一是量筒无“0”刻度(应在最下方,无法标出),滴定管“0”刻度在最上端;二是读数 时应平视,且以与溶液弯月面相切的刻度线为准;三是量筒的精确度为 0.1mL,滴定管的 精确度为 0.01mL。 点悟:点悟: (1)题易错点是将答案写成“3.20mL”。 (2)题的易错点是记不清滴定管的刻度特点误选 B。解此题的关键点是记清高中阶段 出现的测量仪器的精确度和滴定管的结构特点。 例 2(2002 年上海高考题)在常温下 10mLpH=10 的 KOH 溶液中,加入 pH=4 的一元酸 HA 溶液至 pH 刚好等于 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KcAc B. )()()()( AcKcOHcHc C. mLV20 总 D. mLV20 总 答案:答案:AD 解析:解析:无论 HA 是强酸还是弱酸,反应后溶液中只有 HOHK、和 A四种离子, 所以由电荷守恒可得:)()()()( OHcAcHcKc。由题给条件可知 )()( OHcHc,故 A 正确。而 B 项中不遵守电荷守恒,所以 B 错误。若 HA 为强酸, 则二者应等体积混合,反应后mLV20 总 ,若 HA 为弱酸,其溶液浓度应大于 KOH 溶液, 所以加入酸的体积应小于 10mL 才有可能使混合后的溶液显中性,故mLV20 总 ,所以 D 项正确。 点悟:点悟:解此题的易错点是在分析若 HA 为弱酸时,认为由于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会水 解呈碱性,所以应多加一些酸才能使溶液 pH=7,因此认为mLV20 总 而误选了 C。 例 3(2001 年广东、河南高考题)将COOHmolCH31 . 0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 COONaCH3晶体时,都会引起( ) A. 溶液的 pH 增加 B. COOHCH3电离度变大 C. 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 溶液中)( OHc减小 答案:答案:A 解析:解析:解析:加水稀释会促进电离使COOHCH3电离度变大但溶液中 H、 COOCH3的浓度仍然减小,所以溶液 pH 增加、导电性减弱;加入少量COONaCH3晶 体时,因其电离出的 COOCH3将抑制COOHCH3的电离,使COOHCH3电离度变小, 所以溶液中 H浓度也减小,溶液 pH 增加,但溶液中 COOCH3浓度增大,导电性也增 强了。 点悟:点悟:本题虽然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解题的关键点仍然是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 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 例 4(2002 全国高考题)有人曾建议用 AG 表示溶液的酸度(acidity grade),AG 的定义 为 )( )( lg OHc Hc A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 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 pH=7,AG=1 B. 在 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 pH0 D. 在 25时,溶液的 pH 与 AG 的换算公式为 AG=2(7pH) 答案:答案:D 解析:解析:根据 AG 的定义,当溶液呈中性时,AG=0;呈酸性时,AG0;呈碱性时, AG 、7,说 明 HA 是弱酸;或向 HA 溶液中加入少量 NaA 晶体,测定溶液 pH 的变化,以说明存在着 电离平衡,从而也说明了 HA 是弱电解质。 答案:答案: (1)100mL 容量瓶 (2),b (3)配制 pH=1 的 HA 溶液难以实现,不妥之处在于加入的锌粒难以做到表面积相同。 (4)配制 NaA 溶液,测其 PH7 即证明 HA 是弱电解质。 点悟:点悟:解此题的关键是不能仅仅从理论上来进行实验设计,必须考虑到实际操作时的 可行性,要做到这一点,在平时的学习中一方面要多多思考,另一方面要动手实践,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 7 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鉴别标签脱落而 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 解析:解析: 1. 使用材料: (1)已知浓度的标准 NaOH 溶液,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和酚酞 (2)pH 试纸 (3)水 2. 方案: 方案一:取同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用已知浓度的标准 NaOH 溶液滴定,消耗 NaOH 体积小的是盐酸,消耗 NaOH 体积大的是醋酸。 方案二: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100 倍后,再测定稀释后溶液的 pH,pH 增大 2 的是盐酸,pH 增大小于 2 的是醋酸。 应用:现有两瓶浓度均为 0.1mol/L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但因标签脱落无法辨别。试设 计三种以上实验方案判断哪瓶是盐酸,哪瓶是醋酸。 分析:分析:这两瓶都是酸溶液,但强酸和弱酸的电离情况是不同的,要区分二者就必须从 它们不同的电离方式入手。 (1)强酸和弱酸的电离程度不同:强酸全部电离,弱酸部分电离所以溶液浓度相同 的强酸和弱酸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不同,因此其溶液与离子浓度有关的性质(如导电性、pH 值、生成弱电解质的离子反应等)有所不同。 (2)强酸和弱酸对应的盐的水解性质有所不同:强酸的酸根离子不水解,而弱酸的酸 根离子将发生水解。 根据强酸、弱酸的上述差异可以设计多种实验方案来区分盐酸和醋酸。 答案:答案: 方案一:分别取样,在相同温度时测定两溶液的导电性,导电性强的是盐酸,导电性 较弱的是醋酸。 方案二:分别取样,在相同的温度时与锌粒反应,比较两者反应的速率反应进行得 快的是盐酸,进行得缓慢的是醋酸。 方案三:分别取样,在相同温度时分别加入 32SO Na溶液,能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气 体的是盐酸,不能反应的是醋酸。 方案四:分别取样,在相同温度时测定两溶液的 pH 值,pH 为 1 的是盐酸,pH 大于 1 的是醋酸。 方案五:分别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加入等量的 NaOH 溶液与之完全中和后,测定 反应后溶液的 pH。pH 为 7 的是盐酸,pH 大于 7 的是醋酸。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有 12 个正确答案) 1.“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 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并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 氧化物 B. 电解质 C. 金属或合金 D. 非电解质 2.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喝纯净水,市场上出售的纯净水有一些是蒸馏水。对于这一类纯净 水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能够导电 B. 它的 pH=0 C. 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D. 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3. 水的电离过程为OH2 OH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常数为 14 100 . 1)25( CKW, 14 101 . 2)35( CKW。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Hc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 在 35时,水中的)()( OHcHc C. 水的电离度(25)较大 D.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4.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COOHCH3 B. 2 Cl C. 34HCO NH D. 2 SO 5. 取 pH 均等于 2 的盐酸和醋酸各 100mL 分别稀释 2 倍后,再分别加入 0.03g 锌粉,在 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 B. 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氢气一样多 C. 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大 D. 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的速率一样大 6. 在含有酚酞的 0.1mol/L 氨水中加入少量的ClNH4晶体,则溶液颜色( ) A. 变蓝色 B. 变深 C. 变浅 D. 不变 7. 将 0.1mol/L 的醋酸钠溶液 20mL 与 0.1mol/L 盐酸 10mL 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 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HAccHcClcAcc B. )()()()( HcHAccClcAcc C. )()()()(HAccHcClcAcc D. )()()()()( OHcClcAccHcNac 8. 若 pH=3 的酸溶液和 pH=11 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 A. 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B. 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 C. 强酸溶液和弱碱溶液反应 D. 一元强酸溶液和一元强碱溶液反应 9. 在一支 25mL 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 0.1mol/LHCl 溶液,其液面恰好在 5mL 的刻度处, 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 0.1mol/LNaOH 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 NaOH 溶液的体积( ) A. 大于 20mL B. 小于 20mL C. 等于 20mL D. 等于 5mL 10. 某二元酸AH2在水中发生电离: HAHAH2, HA 2 A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NaHA 溶液中:)()()()( HcOHcHAcNac B. ANa2溶液中:)()()()( 2 HcOHcAcNac C. 在 NaHA 溶液中:)()(2)()()( 2 OHcAcHAcHcNac D. AH2溶液中: )()(2)( )( 2 OHcAcHAc Hc 11. 在OHRNH 22 OHRNH3形成的平衡中,要使OHRNH 22 的电离 程度及)( OHc都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通入 HC1 B. 加少量 NaOH 固体 C. 加水 D. 升温 12. PH=3 的醋酸用水稀释,体积为原体积的 2 倍后,这时溶液的 pH 接近( ) A. 1.5 B. 3.1 C. 3.5 D. 2.7 13.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 可向盐酸中加入的适量物质是( ) A. NaOH 固体 B. COONaCH3晶体 C. NaC1 固体 D. OH2 14. 把 2 )(OHCa固体放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 2 )(OHCa OHCa2 2 。当向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若温度保持不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 2 Ca数目减少 B. 溶液中)( 2 Cac增大 C. 溶液 pH 值不变 D. 溶液 pH 值增大 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强电解质溶液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 C. 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 不同的弱电解质溶液只要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电离程度也相同 16. 分别在 pH=1 的酸和 pH=14 的 NaOH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A1,放出 2 H的量前者多, 其原因可能是( ) A. 两溶液体积相同,酸是多元强酸 B. 两溶液体积相同,酸是一种弱酸 C. 酸溶液体积大于 NaOH 溶液体积 D. 酸是强酸,浓度比 NaOH 溶液的大 二. 填空题 17.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溶液 4 CuSO 32CO Na 42SO NaONaHC 56 ,其 pH 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_。 18. 2 HgF在水中强烈水解,25时,2mol/L 的 2 HgF溶液中的水解度(已发生水解的离 子占总量的百分数)高达 80%,而相同温度下 0.008mol/L 2 HgCl在水中的水解度仅为 1.4%。 2 HgF水解性明显强于 2 HgCl的可能的原因为: _ _ 19. 判断下列各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的 pH 3 /1 . 0LHNOmol和 0.1mol/LKOH_ SLHmol 2 /1 . 0溶液和 0.1mol/LNaOH 溶液_ 0.1mol/L 氨水和 0.1mol/L 盐酸_ pH=3 的醋酸和 pH=11NaOH 溶液_ 20. 3 HN(氢叠氮酸)的钠盐 3 NaN(叠氮酸钠)可用于汽车防撞气袋。撞车时约在 10 毫秒(1 毫米=10-3秒)内引发下列反应: 23 322NNaNaN。反应在约 30 毫秒内 完成,袋内充满 2 N而胀大,阻止人体向前冲撞。 已知 3 HN(氢叠氮酸)的酸性与醋酸相近,则可推知 0.1mol/L 的 3 HN溶液中的 )( Hc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1mol/L;而 3 NaN溶液显 _(填“酸”、“碱”或“中”)。 21. 某强酸溶液 pH=a,强碱溶液 pH=b,已知 a+b=12,酸碱溶液混合后,pH=7,则酸溶 液体积 V(酸)和碱溶液体积 V(碱)的关系为 V(碱)=_V(酸)。 22. 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 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 pH 试纸,然后用洁 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1)该学生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_。 (2)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同时分析是否一定会产生误差?_ (3)若用此法分别测定)( Hc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 pH,结果会怎样? _。 23. 2 Cl与水的反应HClOHClOHCl 22 可看作是 2 Cl与OH2“互换成分”的 水解反应: 据此推断: (1)卤素互化物 IBr 与水反应的产物为_、_。 (2)C1CN 是一种暂时性毒剂,其水解的反应方程式为_。 24. 已知 0.1mol/L 醋酸溶液的 pH 值约为 3向其中加放少量醋酸钠晶体,待晶体溶解后 发现溶液的 pH 值增大。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 增大了)( OHc,因此溶液的 pH 值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醋酸根离 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 Hc减小,因此溶液的 pH 值增大。 (1)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 0.1mol/L 醋酸溶液中加入少 量下列物质_(填写编号),然后测定溶液的 pH 值 A. 固体COOKCH3 B. 固体 43COONH CH C. 气体 3 NH D. 固体 3 NaHCO (2)若甲的解释正确,溶液的 pH 应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乙的解释正确,溶液的 pH 应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已知:25时,0.1mol/L 氨水的电离程度与 0.1mol/L 醋酸的电离程度基本相同。) 三. 简答题 25. 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入吸收剂,并测定其电导的变化,这种方法可以测定空气中污 染物的含量如测定硫化氢,用硫酸铜溶液吸收,可测定很大浓度范围的硫化氢,但电导 变化不大;用溴水吸收,仅适用于低浓度范围,但有很高的灵敏度。现要兼顾吸收容量和 灵敏度,则测定空气中 2 Cl的含量,可选用 32SO Na溶液吸收剂,试分析原因。 _ _。 26. 实验室制备 342 )(SOAl固体,可采用如下操作: 将 A1 溶于过量硫酸,将所得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主要为 342 )(SOAl。 但采用类似的方法制备 3 AlCl固体,即将 A1 溶于过量盐酸,将所得溶液蒸干灼烧, 最后却未能得到 3 AlCl固体。 请解释原因并说明最终得到的固体物质主要是什么? _ _。 【试题答案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C(点拨:点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只适用于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 非电解质) 2. D(点拨:点拨:纯水极难电离,其中离子浓度很小,不能导电) 3. D(点拨:点拨:35时 W K较大,说明加热能促进水的电离,而水中)( Hc、)( OHc一 定是相等的) 4. D(点拨:点拨:其与水反应生成的 32SO H是弱电解质) 5. AC(点拨:点拨: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等倍数稀释后,醋酸中)( Hc较大) 6. C(点拨:点拨: 4 NH浓度增大将抑制氨水的电离,使溶液中 OH浓度减小) 7. BD(点拨:点拨:混合后为COOHCH3,NaCl 和COONaCH3的混合物,溶液显酸性则 应考虑COOHCH3的电离为主) 8. B(点拨:点拨:若为强酸和弱碱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则反应物中应是弱碱过量,这样溶 液应呈碱性,故 A、C 都不对;而 D 中生成强酸强碱盐的溶液应为中性) 9. A(点拨:点拨:由酸式滴定管中放出的酸溶液的体积大于 20mL) 10. A(点拨:点拨:由题给条件可知AH2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而 HA是弱电解质,不完 全电离。所以 NaHA 溶液中的 HA只电离,不水解,因此溶液应显酸性) 11. D(点拨:点拨:升温可促进电离且溶液体积未变,所以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而且 OH浓度也增大) 12. B(点拨:点拨:因醋酸为弱酸,在不知电离度的情况下无法准确计算,但可将其与强酸的 变化相比较,若将 pH=3 的强酸溶液稀释 1 倍则 pH 变为 3.3而弱酸的 pH 变化值比强酸 的小,可知醋酸的 pH 为 3(点拨:点拨:根据“越弱越水解”的规律可知的 pH 大于,不水解, 溶液显中性,而水解溶液显酸性) 18. 由于 2 HgCl中的 Cl是强酸的酸根离子,不能发生水解,故溶液中只有 2 Hg的水 解;而 2 HgF中阴阳离子均水解且相互促进,所以水解程度很大; 2 HgCl溶液的浓度远 小于前者。(点拨:点拨:比较两种盐的本性所对应的酸的强弱以及两溶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