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丁烯制丁二烯,假设反应按如下步骤进行:,(1)分别写出A、C为控制步骤的均匀吸附动力学方程;,(2)写出B为控制步骤的均匀吸附动力学方程,若反应物和产物的吸附都很弱,问,此时反应对丁烯是几级反应。,.,(1)A为控制步骤,.,(1)C为控制步骤,.,(2)B为控制步骤,.,(2)丁烯反应级数判断,.,2-10某氨合成催化剂还原后比表面积Sg=13.1m2/g,孔容Vg=0.082mL/g。气体混合物中yNH3=0.09,yH2=0.57,yN2=0.19,yCH4=0.10,yAr=0.05,温度400,压力30.4MPa。催化剂的孔隙率=0.50,曲折因子=2.5。,已知计算分子扩散系数时,各组分的分子扩散体积如下:氢6.12;氮18.5;氨20.7;甲烷25.14;氩16.2。求:,(1)计入Knudsen扩散时,氨的有效扩散系数Deff,NH3;,(2)不计入Knudsen扩散时,氨的有效扩散系数Deff,NH3;,.,解:,带入数据得:,由双分子扩散系数的经验公式得:,.,CH4、Ar不参加反应,所以,NCH4=0;NAr=0。,所以:,由Stefan-Maxwell方程得:,.,即得:,代入数据得,由于,.,(1)当计入Knudsen扩散时,得:,(2)当不计入Knudsen扩散时,得:,.,2-11求下述情况下,催化剂孔道中的CO的有效扩散系数。已知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分数:yH2O=0.50,yCO=0.1,yCO2=0.06,yN2=0.24;温度400,压力0.709MPa。催化剂平均直径10nm,孔隙率0.50,曲折因子2.06。,解:,.,2-12用空气在常压下烧去催化剂上的积碳,催化剂颗粒直径为5nm,颗粒有效导热系数e=0.35J/(m.s.K),每燃烧1molO2放出热量5.4108J,燃烧温度760,时,氧在催化剂颗粒内的有效扩散系数为510-7cm2/s。试估计定态下,催化剂颗粒表面与中心的最大温差。,解:,.,由球形催化剂内组分的浓度差与温度差的关系式,知当颗粒中心处O2的浓度为零,即CO2=0时,温差最大。,即,代入数据,.,2-13乙烯直接水合制乙醇可视为对乙烯的一级不可逆反应,在300、7.09MPa下,k=0.09s-1,Deff=7.0410-4cm2/s,采用直径与高均为5mm的圆柱形催化剂,求内扩散有效因子。,解:,对于不同形状的催化剂颗粒,西勒模数均可表示为:,.,.,2-14某催化反应在500下进行,已知本征反应速率rA=7.69610-5PA2mol/(g.s)(式中PA的单位为MPa),催化剂为直径与高皆为5mm的圆柱体,P=0.8g/cm3,颗粒外表面A的分压PA=0.101325MPa,粒内组分A的有效扩散系数D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50859-2024 矿山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
- 加法计算方法题库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思维口才面试题及答案
- 高中大题数学真题及答案
- 文旅融合推广方案
- 恒丰银行秋招题库及答案
- 海康威视校招试题及答案
- 国家开发投资校招题库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会员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考试刷塔试题及答案
- 酒吧店长岗位职责与客户关系
- 校医室管理制度
- 购物中心招商培训课件
- QC/T 1206.1-2024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 2022浪潮信创服务器CS5260H2技术白皮书
- 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 财务总监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5年
-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数学试卷
- 人民医院附属楼康养公寓装修设计任务书
- 挡土墙施工合同
- 课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十一讲 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