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程 教 案学院、部 建设学院 系、所 城市规划系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 城市道路交通 课程学时 56学时 实验学时_6学时_教材名称 城市道路与交通 2010年 2 月 22 日 城市道路与交通引言 课程教案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学时 2学时 授课题目第一章 引言(2学时)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初步了解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所学习的基本内容,了解该门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例如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设计等的关系;理解并掌握该门课程学习的方法和手段。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一、作者介绍: 徐循初,男,1932年12月生,汉族,江苏省常熟人。195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曾任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建设系助教、讲师,建设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教授,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市长研究班教授。京、沪、渝、深、汉、苏、杭、厦等市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顾问。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学会理事,城市规划顾问编委、城市规划汇刊编委。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的教学、科研和规划实践。研究方向是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供需协调发展。 主持常州、芜湖、柳州、乌鲁木齐、哈密、佛山、长沙、温州、肇庆等20多个城市的交通规划、公交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获得国家省部级奖4项,并对国内百余座城市进行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咨询和讲学。发表论文50遍。培养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余名。在国内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主要研究成果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1995年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1995年.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讲解材料.建设部规划司二、学习城市交通与道路的必要性! 1)、交通是城市四大基本活动(居住、生产、游憩、交通)之一,作为城市交通载体的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2)、城市交通与道路是维系城市有机整体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必备条件); 3)、区域条件(国情、省情)不同促使城市交通与道路的研究与实践要有所创新; 三、我国交通概况1) 公路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造成89455人死亡、43113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4.9亿元。与2005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71473起,下降15.9;死亡人数减少9283人,下降9.4;受伤人数减少38772人,下降8.3;直接财产损失减少4.0亿元,下降20.9。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为6.2,同比减少1.4。年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起,造成人死亡、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亿元,分别比年下降、和。公安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年发生一次死亡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起,造成人死亡,比年下降、。年全国各级公安机关注重加强源头治理,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减少了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减少了人员伤亡。2) 铁路 全国铁路货运量288224万吨,比2005年的269296万吨增长7.0%;占全国货运量(不含远洋运输)198.26亿吨的14.5,比2005年的149下降0.4个百分点。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含行包)21954亿吨公里,比2005年的20726亿吨公里增长5.9;占全国货物周转量(不含远洋运输)46258亿吨公里的47.5,比2005年的49.7下降2.2个百分点。全国铁路客运量125656万人,比2005年的115583万人上升87;占全国客运量202.42亿人的62,比2005年的63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6622亿人公里,比2005年的6062亿人公里上升9.2;占全国旅客周转量19198亿人公里的34.5,比2005年的34.7%下降0.2个百分点。3) 航空2005年,民航航空运输机场中,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7个,500-1000万人次的9个,100-500万人次的26个。首都、浦东和广州三大机场旅客吞吐量在世界排名第14、44和45位。 目前全国民航共有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1257条,其中国内航线1024条(其中港澳航线43条),国际航线233条。每天飞行4023班,其中国内航班3602班,国际航班421班。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我国民航平均增长速度高出世界民航平均水平两倍多,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位由2000年的第9位提升到2005年的第2位2006年,全国各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3319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7。其中,国内航线完成2993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其中内地至香港和澳门地区航线为109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国际航线完成326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6。 完成货邮吞吐量753.2万吨,比上年增长19。其中,国内航线完成504.2万吨,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内地至香港和澳门地区航线为46.6万吨,比上年增长15.7);国际航线完成249万吨,比上年增长23.6。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36.54) 水运2006年全社会完成水路货运量24.87亿吨、货物周转55485.75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加2.91亿吨和5813.47亿吨公里。全社会完成水路客运量2.20亿人、旅客周转量73.58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加0.18亿人和5.81亿人公里。水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1%和0.4%;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2.0%和62.0%。四、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1)、控制大城市中心城区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合理安排与调整城市用地布局,逐步形成合理的路网结构,处理好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枢纽点的衔接;3)、采取合理的城市交通政策,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总之,搞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形成合理的城市用地布局和路网结构,是从根本上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基础。五、学习注意事项1)、作为一门适用性很强的学科,要熟记其理论及经验数值;2)、要理解其原理并能在实践中创造性的运用;3)、注重与其他学科联系及相互配合;4)、掌握统筹全局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不能包揽一切。本章重点:学习注意事项和学习城市交通与道路的必要性概念及观点的理解。 本章难点:理解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的实质内含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以ppt课件为主要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实践案例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并穿插课堂提问。本授课单元思考题由于学生刚接触本门课,所以很难有问题现场讨论,思考身边生活工作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广州市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方法及措施!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1 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 文国玮编著,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 沈建武,吴瑞麟编著,城市交通分析与道路设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4 城市规划汇刊、规划师、城市问题等期刊5 徐循初主编,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城市道路与交通 总 论 课程教案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学时 4学时 授课题目第二章 总论(4学时)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让学生掌握现代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基本概念、掌握这些规划设计思路对城市规划的实际指导意义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一、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基本概念1、交通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communication)。P16通常的含义:是人和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和道路上的交通(transportation)。2、城市综合交通 (:是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表现于交通形式及相应的设施。城市交通:广义的城市交通是指城市区范围以内的交通,或称为城市各种用地之间人和物的流动。流动的形式都是以一定的城市用地为出发点,以一定的城市用地为终点,经过一定的城市用地而进行的。通常含义城市交通是指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主要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两大部分,本书所研究的主要是通常含义的城市交通。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的关系。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中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的一种交通,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城市客运交通。公共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地铁、出租汽车是主要交通工具,另外还有轮渡、市内航运、空中公共运输等交通工具。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的。3、城市道路(专用地、骨架、空间、城市宏观景观、城市中观景观、城市微观景观) P7城市道路是指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城市道路联系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中心、城市的各种用地、对外交通设施),既是城市生产、生活的动脉,又是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同时还是安排绿化、排水及城市其他工程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管线)的主要空间。城市道路空间又是城市基本空间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城市景观可以根据人在不同环境下对城市面貌的视觉感知,分为城市宏观景观、城市中观景观、城市微观景观三种,均与道路密切相关。二、道路交通的形成和发展1、道路是伴随交通而产生的2、交通是由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活动而产生的3、中国古代城市的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系统(P16-P21)4、近、现代城市的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资本主义初期的探索、现代城市规划运动下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产生背景、带形城市、田园城市、工业城市)5、现代城市规划运动(背景、邻里单位、扩大街坊、立体交通、树枝状道路系统、有机疏散理论、卫星城-新城理论中的道路系统规划、城市沿交通干线发展的理论)三、现代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思考1、规划思想的更新1)城市用地规划与交通系统规划相结合的新思想方法2)从规划布局着手解决交通问题:规划结构的合理性是能否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3)城市交通系统的交通分流思想:为了充分发挥各种交通工具和道路设施的效率,就要把不同功能要求的交通组织到不同的运输系统和道路系统中去,这就是“交通分流”的基本思想。2、城市道路结构的更新1)城市快速道路系统:新的适应现代机动交通的道路结构包括 城市快速道路系统(机动车专用道路) 城市常速道路系统(机非共用道路) 自行车专用道路系统 步行系统2)城市步行系统:类型有文化遗存步行街;林荫步行街;综合步行街等3、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对城市用地的发展同时具有引导作用和制约作用4、城市交通规划学的产生与发展(分初期阶段及现代阶段)080311四、 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1)、长期以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缺乏对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视2)、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式发展3)、城市建设中忽视道路系统的建设4)、交通流的混杂和相互干扰5)、城市运输管理落后6)、解决现状交通问题的指导思想缺乏远见2、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1)、从我国城市人口多客运量大的特点出发2)、从根本布局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3)、搞好城市交通规划4)、注重完善道路系统5)、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城市交通的发展,制定相应的交通政策6)、加强交通的科学化管理五、城市交通分类根据服务目的、特点、功能要求进的不同分类六、城市道路分类1、国标的分类按城市骨架的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2、按道路功能的分类(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3、按交通目的的分类(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本章重点:理解并掌握城市道路分类、现代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思考相关概念及知识点。本章难点:理解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实质内含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以ppt课件为主要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广州城市市区天河中心及大学城交通网络的实践案例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并穿插课堂提问。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思考题:结合广州城市市区天河中心及大学城交通网络的实际情况,查找相关文章并结合自已的体验找出道路交通存在的不足!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1 文国玮编著,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城市规划汇刊、规划师、城市问题等期刊中有关广州城市市区天河中心及大学城交通网络的分析文章3 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交通规划 课程教案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学时 10学时 授课题目第三章 城市交通规划(10学时)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让学生掌握交通流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交通调查的方法及技巧,了解公共交通线路系统规划的思路及方法。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一、 交通因素1、用地2、人3、车4、路二、交通流理论1、机动车交通1)机动车流速度、流量和密度关系2)机动车道路容量2、自行车交通1)自行车交通的特点2)速度3)车道宽度与通行能力4)自行车道路服务水平及行驶状态3、步行交通1)人与人的间隔2)步行流量、速度、密度和人均步行面积关系3)服务水平4)步行环境通行能力计算三、 交通调查分析1、交通量调查1)交通量空间分布2)交通量时间分布3)交叉口流量流向分布2、OD调查1)交通区的划分2)居民出行调查3)货运调查四、 交通规划方法1、出行生成2、出行分布1)增长系数法2)综合分布模型法3、出行方式划分4、交通分配1)零一分配法2)转移曲线分配法3)多路线按比例分配法五、 公共交通规划1、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客运交通的主体2、各类公共交通工具技术经济特征3、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车数的确定4、公共交通线路系统规划1)系统的确定2)线路规划3)站场规划4)公共交通线网规划评价本章重点:理解并掌握交通流理论及交通调查的方法及技巧。本章难点:交通规划方法的实质内含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以ppt课件为主要辅助教学手段并穿插课堂提问。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思考题:结合广州大学城交通网络的实际情况,查找相关文章并结合自已的体验找出道路交通存在的不足!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1 文国玮编著,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 沈建武,吴瑞麟编著,城市交通分析与道路设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3 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课程教案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学时 12学时 授课题目第四章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12学时)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让学生掌握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置的基本概念,掌握大型公共建筑选址及临近建筑交通空间的规划设计的思路及方法,掌握城市道路系统车行道容量的估算。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一、概述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满足组织城市各部分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程序3、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指标问题二、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置1、城市干道网类型(方格网式道路系统;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系统;混合式道路系统)2、城市道路网的功能分工3、城市各级道路的衔接4、城市交通枢纽在城市中的布置5、城市道路系统的技术空间布置(交叉口间距;道路网密度;道路红线宽度;道路横断面类型-一块板道路横断面、二块板道路横断面、三块板道路横断面、四块板道路横断面)三、专用道路系统空间布置1、自行车道路系统(自行车专用路、自行车车道、自行车支路)2、步行系统(城市步行系统的规划要求、商业步行街(区)的规划要求)2.1商业步行环境的两种类型2.2现代与传统的比较2.3商业步行街(区)的空间组成(流动空集散空间停留空间)3、人行立交的规划要求四、居住区内部道路(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道路、居住生活单元级道路、宅前小路)五、城市停车设施(城市出入口停车设施、交通枢纽停车设施、大型集散场所停车设施、商业服务设施附近的社会公用停车设施、生活居住区停车设施、路边临时停车带)六、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思路与评析(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思路及规划步骤、城市道路网系统性分析、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系统规划的评析与决策)七、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原则、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方法与内容)7.1、城市道路景观要素7.2、城市道路景观系统规划的思路7.3、城市街景的组织与设计八、大型公共建筑选址及临近建筑交通空间的规划设计1、大型公共建筑选址的道路交通规划问题(大型公共建筑所带来的交通量增加能否满足、大型公共建筑与城市道路的交通联系方式)2、临近建筑交通与临近建筑交通空间3、大型公共建筑临近建筑交通及临近建筑交通空间的构成4、旅游饭店临近建筑交通空间的规划5、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站前广场的规划设计5.1、站前广场的规划设计思想通过辅助道路把站前广场的各种交通空间与城市干道相联系,对于特别复杂的交通枢纽,可以用多条辅助道路分别把各个交通空间与不同方向的城市干道相联系。按照城市道路靠右行的原则进行站房建筑内部和站前广场交通流和用地空间的布置。各类交通空间的布置主要依据交通流线的合理安排,形成以人流集散场地为核心的用地布局形式。站房旅客出入口、行包、售票等设施应与市内公共交通站场及其他停车场的位置相配合,尽可能减少旅客步行距离。站前广场应配备一定规模的绿化休息空间,平时可为旅客休息候车服务,在节假日高峰期,又可作为临时候车空间,以弥补站房候车空间的不足。行包货运车流宜另设与站前广场分离的专用通道,以减少与人车客流的交叉与干扰。5.2、铁路客站(与长途汽车站组合的)站前广场空间组织和功能关系5.3、实例分析九、公共建筑停车车位估算使用时可加位估算以留余地。十、城市道路系统的容量估算1、车辆预测(回归分析方法、相关分析方法)2、汽车与自行车出行占用的车行道面积(汽车出行占用的车行道面积、自行车出行占用的车行道面积)3、汽车与自行车标准车换算4、道路网综合使用系数(现状城市道路网综合使用系数、规划城市道路网综合使用系数)5、城市道路系统车行道容量估算(按自行车和汽车占用的车行道面积分别计算、将自行车换算成汽车标准车进行计算)本章重点:理解并掌握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城市干道网类型、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站前广场的规划设计、大型公共建筑选址及临近建筑交通空间的规划设计、专用道路系统空间布置等知识点。本章难点:大型公共建筑选址及临近建筑交通空间的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系统车行道容量估算的内含及使用技巧。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以ppt课件为主要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实例分析(清远雄兴工业城、佛山南庄中心区规划、鹤山市桃源镇总体规划)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并穿插课堂提问。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思考题:大型公共建筑选址及临近建筑交通空间的规划设计的特点及技巧!作业:结合广州的实际情况,查找相关文章并结合自已的体验找出广州市某区域城市交通枢纽在城市中的布置中交通及设施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要求5000字以内)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1 全国注册执业资格考试指定用书配套辅导系列教材编写组编写,城市规划实务100题,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2 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刘滨谊编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4白德懋主编,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 城市规划汇刊、规划师、城市问题等期刊中有关城市道路及交通的分析文章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实例 课程教案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学时 6学时 授课题目第五章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实例 (6学时)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让学生了解广州市城市道路与交通、交通设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规划,掌握城市道路系统存在的普遍弊病及改进方法。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实例(1)广州市城市交通规划实例(2)-广州市城市行人立体过街设施规划实例(3)- 广州市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案例课(4)-案例分析本章重点:理解并掌握城市道路系统及设施规划的重要性,认知到城市这一庞大系统中城市道路及设施所起到的作用。本章难点:如何解决城市中心区特别是老城区路网系统及设施达到国家标准的措施。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实例及广州城市规划宣传片为主要教学手段,结合实例分析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并穿插课堂提问。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思考题:广州市发展中对城市道路交通的新要求?作业:对案例进行总结归纳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1 全国注册执业资格考试指定用书配套辅导系列教材编写组 编写,城市规划实务100题,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2 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城市规划汇刊、规划师、城市问题等期刊中有关城市道路及交通的分析文章4 广州城市规划宣传片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道路设计 课程教案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学时 10学时 授课题目第六章 城市道路设计 (10学时)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让学生掌握城市道路设计的原则及设计的步骤、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及平面设计设计的方法、掌握城市交叉口设计及停车设施设计的基本方法。本章为该课程最重要内容,要求全面掌握基本概念并熟记相关技术指标。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一、概述1、城市道路设计的原则2、城市道路设计的步骤3、净空及限界3.1行人净空 3.2非机动车净空 3.3机动车净空3.4道路桥洞净空限界 3.5铁路净空限界 3.6桥下通航净空限界4、车辆视距与视距限界4.1平面弯道视距限界 4.2纵向视距限界 4.3交叉口视距限界二、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1、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1.1机动车道设计 1.2非机动车道设计 1.3分隔带、绿带与人行道设计1.4道路路缘石、横坡和路拱设计 1.5道路横断面组合 1.6横断面图的绘制2、城市道路平面设计2.1道路平面曲线设计 2.2道路路段平面综合设计3、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3.1道路纵坡 3.2竖曲线 3.3道路纵断面综合设计三、 交叉口设计1、概述2、一般平面交叉口设计2.1交叉口要素布置 2.2交叉口拓宽 2.3渠化与导流岛布置2.4交叉口竖向设计 2.5平面交叉口改善 2.6道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3、平面环形交叉口设计3.1平面环交形式 3.2环道的交织要求 3.3中心岛3.4环道外缘线及进出口设计 3.5环道路拱与排水4、道路立体交叉设计4.1概述 4.2分离式立体交叉 4.3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基本要求4.4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基本形式非定向式立交定向式立体交叉四、 停车设施设计1、机动车标准车分类及技术特性数据1.1机动车停车设施的标准车分类1.2机动车回转轨迹1.3小客车坡道设计要素2、机动车停车设施设计2.1设计原则2.2停车设施类型及规划指标路边停车带 路外停车场2.3车辆停发方式2.4车辆停放方式及停车技术数据2.5停车库(楼)设计直坡道式停车库螺旋坡道式停车库错层式(半坡道式)停车库斜坡楼板式停车库大中型停车库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特大型车车库车库出入口不应少于三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不应小于5M。各车辆出入口之间净距应大于15M,出入口距离道路红线不应小于7.5M,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M处为视点保持到红线120的视距范围。3、自行车停车设施设计3.1设计原则3.2自行车停放方式3.3自行车停车带宽度、通道宽度和单位停车面积本章重点:理解并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及平面设计设计的方法、掌握城市交叉口设计及停车设施设计的基本方法及知识点。本章难点: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互通式立体交叉、停车库(楼)的规划设计及基本概念的理解,现实工程设计中的使用技巧。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以ppt课件为主要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实例分析(东莞寮步镇大进工业园修规、佛山南庄上元物业园市政设计) 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并穿插课堂提问。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思考题:1、广州市道路及设施的净空及限界(含行人净空、非机动车净空、机动车净空、道路桥洞净空限界 、铁路净空限界、桥下通航净空限界)与设计的特点及技巧!2、广州市道路交叉口(含平面交叉口、环形交叉口及立体交叉)设计的特点及技巧!作业:结合广州的实际情况,针对广州市某区域城市停车设施布置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要求用绘图及文字进行阐述说明)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1 全国注册执业资格考试指定用书配套辅导系列教材编写组编写,城市规划实务100题,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2 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近五年设计实例4 城市规划汇刊、规划师、城市问题等期刊中有关城市道路设计的分析文章5 广州城市规划宣传片注:1.每单元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一个授课单元为一个教案;3. “重点”、“难点”、“教学手段与方法”部分要尽量具体;4.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干道及节点交通调查 课程教案授课类型 实验课 授课学时 6学时 授课题目第七章 城市干道及节点交通调查 (6学时)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辅以实验环节。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能够在理解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规划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学会设置实验的方法及要领,培养和提高动手能力,训练对通用工具的操作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一、本实验综合的主要知识点及要求1、主要知识点:交通调查的作用、调查的主要内容、调查资料的整理及图表的绘制、调查资料的分析及运用等。2、具体要求2.1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相关章节复习城市主干道路网交通流量调查的作用及方法;2.2理解根据大学城路网及节点的特殊情况设置实验的方法及要领,了解通用工具的操作基本技能及特点;2.3全面复习课堂讲授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城市主干道路网交通流量特征的理解;二、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1、观测点及人员安排1.1 观测点:本次实验地点为大学城,根据该班参加人数28人的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点7处。观测点分别为:广东工业大学教学区与生活区通道口、南沙港快速路进大学城入口、赢洲便桥入口、大学城通往黄埔军校出口、中环中山大学十字交叉口、广东工业大学南生活区至教学区交叉口、博物管交叉口。1.2人员安排:分组情况:第一组:刘赟、林满灿、陈映鸿、罗取建共4人第二组:梁春花、陈小涵、刘子健共4人第三组:蔡泰成、陈晓东、张宝加、邓富文共4人第四组:李永祺、温泽焕、林煜龙、黄宇鸿共4人第五组:谭政、袁耀德、陈银辉、吴驾亮、朱嘉琳共5人第六组:黎汉雄、符广娇、李广乐、黄振华共4人第七组:丁逸聪、黄世文、邓凯元、黄嘉铭共4人 组长 各组观测点:第一组:4号点 第二组:6号点 第三组:5号点第四组:2号点 第五组:3号点 第六组:1号点第七组:7号点各交叉口人员具体任务安排建议:4人组,其中一人记录并观测二个相邻路段,另二人记录并观测另外二路段,小组长全面负责并协调;5人组,每人记录并观测一个路段,小组长全面负责并协调;以上记录观测含行人、自行车、机动车。2、实验方法、步骤:1、准备好记录表格及相关调查设备;2、到达观测点并分配小组成员每人工作;3、分段观测并记录包括机动车车流量、人行流量、自行车流量;对布点分时间段计算车流,以每15分钟或每30分钟为一计算时间段,最终整理出24小时的数据,午夜及凌晨可以估算。4、组长检查并协调处理出现的各种情况;5、 观测完毕并安排整理资料,完成实验报告,包括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图及图表等。三、所需主要实验仪器设备(软件)和材料清单计数设备、皮尺、望远镜、通信工具等四、实验报告要求1、实习分组,实习报告以组为单位提交。实习期间各组成员作好分工和协调工作;2、学生自带笔记本、相机和笔;3、认真记录实习内容;4、课后完成实习报告,要求如下:4.1简要概括所调查城市干道及节点交通流量特征和特点;4.2交通流量各区段各方向图表绘制; 4.3完成方法:集体讨论与查阅课本和网络搜索相结合。5、实习报告以小组为单位提交;提交成果包括打印件和电子文件,打印数据统计资料、分析图表、区位图、封面,装订成册。本章重点:理解并掌握城市交通调查的重要性,学会根据具体的条件设置实验的技能。本章难点:如何进行测试及整理数据报告。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相关理论知识的分析讲解以及现场的指导。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思考题:1、所调查区域城市道路及节点交通存在的问题及改良?2、城市合理道路规划的要点?作业:提交实习报告成果(包括打印件和电子文件,打印数据统计资料、分析图表、区位图、封面,成果册)。本授课单元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安全教育防范歹徒
- 校园欺凌事件安全教育
- 夏季校园安全教育课件
- 校园里防疫安全教育主题
- 温室大棚作物生长周期调控方案
- 仪表电气安装施工方案
- 征信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接送私家车至目的地并保障顺利抵达合同
- 机器人研发企业股东股权激励与转让合同
- 猪场租赁及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共建合同
- 2025兴业银行福建总行国际业务部交易银行部招聘若干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1.3 几和第几(课件)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新教材)
- 1.3加与减①(课件)数学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2025至2030中国HPV相关疾病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经典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许昌襄城县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永辉超市快消培训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1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催收外包服务行业销售模式及未来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矿山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商业模式与风险防控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