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1_第1页
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1_第2页
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1_第3页
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1_第4页
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你知道吗?,你知道吗?,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费俊龙聂海胜,“两弹”的成功研制航天技术杂交水稻技术和医疗技术“863”计划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课堂小结,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一、“两弹”的成功研制,1、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2、第一颗氢弹,1967年,3、研制核武器的目的,为了防御,打破核讹诈,4、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1964年,5、第一枚导弹核武器,1966年,6、第一枚洲际导弹,1980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从邓小平的话中,可以看出两弹的发明有何重要意义?,7、两弹发明的重要意义,“两弹”的成功研制,对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维护世界和平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东风一号”试验成功(1960年11月5日上午9时),苏联撤走专家17天后的1960年9月10日,中国第一次在自己的国土上,用苏联专家认为会爆炸的中国自己生产的国产燃料,成功地发射了一枚苏制P-2导弹。而此时中国人按照苏联提供的图纸仿制出来的导弹,也开始进入最后的组装。人们把新中国航天人自己制造出来的第一枚导弹命名为“东风一号”。1960年11月5日上午9时,中国第一枚仿制的火箭“东风一号”点火了。第一次引进弹发射成功,第一发仿制弹也发射成功,“东风一号”成为压倒西风的前锋。,中国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东风二号”飞行试验成功(1964年6月29日),头脑热起来的火箭人异想天开地为一步登天把V-2的图纸放大了一倍,制造出的“东风2号”于1962年3月21日上午9时5分53秒发射失败。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又开始发射试验。连续三发都取得了成功。标志着中国从此拥有了可以远程打击的导弹盾牌。,1966年10月27日9:00进行导弹和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9:09分14秒,核弹头在靶心上空距地面569米的高度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导弹核武器首次试验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向太平洋海域进行全程发射洲际导弹试验成功(1980年5月18日),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二、航天技术,1、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发射时间,(2)名称,1970年,2、第一艘载人飞船,(1)发射时间,2003年,(2)名称,“神舟五号”,(3)第一个宇航员,杨利伟,运载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发射控制台操纵员胡世祥按下发射按钮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继苏、美、法、日后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基地官兵收听卫星发回的“东方红”乐曲,我国发射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实验通信卫星“STW1”1984年4月8日,1988年9月7日我国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中国继美苏之后成功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1975年11月26日11时30分至11月29日是继美苏后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三颗卫星“科学实验卫星9号”。是中国发射的第9、10、11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继美、苏、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宇航技术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一箭三星”,“神舟1号”飞船发射升空,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我国第一艘航天试验飞船“神舟1号”在酒泉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向茫茫太空的一次历史性跨越。,耸立在发射架前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一号1999.11.20.06:30:071999.11.21.03:41:00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神舟二号2001.01.10.01:00:032001.01.16.19:22:00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神舟三号2002.03.25.22:15:002002.04.01.16:51:00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神舟四号2002.12.30.00:40:002003.01.05.19:16:00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神舟五号2003.10.15.09:00:002003.10.16.06:28:00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神舟六号2005.10.12.09:00:002005.10.17.04:33:00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秋韵飞行时间/圈数:115小时33分钟/76圈神舟七号2008.09.25.21:10:042008.09.28.17:37:00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飞行时间/圈数:68小时27分钟/45圈,神舟五号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杨利伟返回地面后自主出舱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0月12日上午9时“神舟六号”发射成功,2005年10月12日9时,飞行员费俊龙(左)和聂海胜(右),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988毫秒,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采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28日17点37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肩负航天员第一次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科学实验(包括在太空中进行固体润滑材料和太阳能电池极板舱外暴露试验)、释放小卫星(小卫星将围绕轨道舱进行伴随飞行)、太空中继终端试验(为我国建立天地测控网奠定良好基础)。,布朗:中国威胁论,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的人口将达到16亿,谁来养活庞大的中国人?谁来挽救因粮食短缺引发的世界危机?,请问:中国真的会威胁世界吗?,三、杂交水稻技术和医疗技术,(一)杂交水稻技术,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水稻良种的名称,籼型杂交水稻,(二)医疗技术,成就,针刺麻醉、断肢再植、大面积烧伤治疗,切除大肿瘤等,小明学完本节课后很有感触,想在给表哥的信中谈谈他学完这节课的想法,如果你是小明,你想怎么写?,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原子弹不再让中国人受恐吓!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袁隆平获奖无数,2001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励500万元,却全部用于超级稻实验。2004年更是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3、我国在医疗事业方面的成就,1958年8月我院应用针刺麻醉施行扁桃体手术获得成功,开创了麻醉的新途径,针刺麻醉作者:汤沐黎(油画),1963年中国医生在上海开创了断肢再植临床手术的成功先例,并在这一领域保持领先,陈中伟:世界断肢再植之父,断肢再植技术,1958年上钢三厂青年炉长邱财康在工作中被1200钢水烫伤,全身烧伤面积89.3,其中三度烧伤23。瑞金医院(原广慈医院)的医务人员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烧伤专科病房,率先制定出有关烧伤治疗的程序,挽救了邱财康的生命,成为我国烧伤外科发展的开端。,1958年救治大面积烧伤病人邱财康成功,四、“863”计划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一)“863”计划,1、时间,1986年3月,2、背景,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上书中共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加快发展高科技的建议,3、涉及领域,生物工程、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海洋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持的重点,4、实施的意义,“863”计划的实施,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缩短了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1、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2、发展,我国先后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家庭上网工程”,1991年4月,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荣获“863计划”荣誉证书。1983年,这4位科学家联名上书中共中央,建议发展中国自己的高技术。经过全国200多位专家全面论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发展纲要即“863计划”诞生。,“863”计划倡议人,1991年邓小平为“863”计划实施5周年挥毫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863”计划四位科学家给党中央的信和邓小平的批示时间均在1986年3月而得名,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各国把抢占科学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西欧提出“尢里卡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提出“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材料二:863计划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到2001年,863计划在民用高技术领域共资助项目5200余个,共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2000多亿元。,提出原因,1986年3月3日“863计划”草拟完成。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右起),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按领域分布情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国家图书馆大型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胜利油田的石油勘探数据分析系统,中国银行大型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中学生在电子教室上课,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家庭上网工程,议一议: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健康上网,有利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但同时,网络的不健康现象也会给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带来危害。如上网浏览不良信息,超时无节制上网,有的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上当受骗。你有上网吗?你对上网有什么看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课堂小结,“两弹”的成功研制,航天技术,杂交水稻技术和医疗科技,“863”计划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2.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爆炸成功3.我国导弹核武器研制的成功及其发展4.我国核武器成功研制的重大意义,1.导弹核武器研究推动航天技术进步和航天事业发展2.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3.我国航天试验飞船的四次成功发射4.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及其意义,1.第一个水稻矮秆良种培育成功2.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3.新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小面积试验成功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5.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医疗技术,1.“863”计划的提出、实施及其结果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广及其影响,学习测评,1.2003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和返回地面的载人航天飞船是()。A.东方红一号B.神舟号C.神舟二号D.神舟五号2.下列不属于新中国航天事业的是()。A.原子弹爆炸B.人造卫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