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苍溪中学校2020学年度上期高二化学第一学段考试卷(无附答案)(满分:110分 90分钟完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u-64卷 (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是( ) A合成氨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 C闪电时N2转化为NO D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N2转化为NH32氮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非金属是( ) A氮 B磷 C砷 D铋3关于硝酸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稀硝酸与锌反应产生氢气 B硝酸能与CaCO3反应,但不产生CO2 C浓硝酸滴到滤纸上,过一会儿滤纸脱水变黑 D浓硝酸因分解产生的NO2溶于其中而显黄色4 在标准状况下,将NO2和O2按体积比41充满一个干燥的烧瓶,将烧瓶倒置与水中,瓶内液面上升,最后烧瓶内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约为(假设烧瓶内溶液不向外扩散)( )A0.045mol/L B0.036mol/L C0.026mol/L D0.030mol/L5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际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白磷保存在冷水中;Na、K保存在水中;HF溶液保存在塑料瓶中;AgNO3固体保存在棕色试剂瓶;浓硝酸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A B C D6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离子化合物 B都易溶与水 C受热都能放出氨气 D与碱溶液加热都放出氨气7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ANH4+、NO3、Fe2+、H+ BNO3、Na+、Ba2+、Ag+ CCl、Cu2+、SO42、NO3 DSO32、NO3、K+、OH8气体X可能由NH3、Cl2、H2S、HBr、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X通入AgNO3溶液时产生淡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溶液,若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却不见沉淀生成,则有关气体X的成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定含有HBr,可能含有CO2;一定不含CO2;一定不含NH3、Cl2、H2S;可能含有Cl2、CO2 A只有 B只有 C和 D和9在某100mL混合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1mol/L、0.3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45mol/L B0.225mol/L C0.2625mol/L D0.15mol/L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A、B、C(milL-1s-1)表示,且A、B、C之间有以下关系:B=3A、3C=2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 2C BA+3B 2C C3A+B 2C DA+B C11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 mol/(L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0.5mol/(Lmin) B2mol/(Lmin) C1mol/(Lmin) D3mol/(Lmin)12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 A(H2)=0.1mol/(LS) B(N2)=0.1mol/(LS) C(N2)=0.2mol/(LS) D(NH3)=0.3mol/(LS)13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取一定量的A、B与反应容器中,当下列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时,不能作为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标志是( )A气体的总质量 B混合气体的密度C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 D混合气体的压强14可逆反应N2 + 3H2 2NH3的正逆速率可用个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个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正(N2)=正(H2) B正(N2)=逆(NH3) C2正(H2)=3逆(NH3) D正(N2)=3逆(H2)15升高温度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B降低活化分子的能量 C活化分子能量明显增加 D降低了反应所需的能量16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重要原因是( )A活化分子能量明显增加 B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C降低了反应所需的能量 D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 17对于在一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O2=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炭块磨成粉末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增加炭的量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容器体积不变时,向其中充入Ar气时反应速率不变 D升高温度一般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18已知4NH3 + 5O2 = 4NO + 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NH3)、(O2)、(NO)、(H2O)(单位均为mol/(LS))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 A5(NH3) = 4(O2) B5(O2) = 6(H2O) C2(NH3) = 3(H2O) D5(O2) = 4(NO)19对于可逆反应2SO2 + O2 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的时间后,18O原子( )A只存在于O2中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C只存在于O2和SO2中 D存在于SO2、O2和SO3中20对于可逆反应2HI(g) I2(g) + H2(g),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211 B压强保持不变的状态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时 D断裂2molHI键的同时生成1molII键卷 (5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18分)21工业上用铜屑和浓硝酸为原料制取硝酸铜,在实际生产中,需把浓硝酸用等体积水稀释。试简答:(1)用稀硝酸而不用浓硝酸的原因: 。(2)从经济效益和环保角度考虑、设计制取硝酸铜最适宜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22将化合物A的蒸气1mol充入0.5L容器中加热分解:2A(g) B(g) + nC(g),反应到3min时,容器内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测得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C)=0.6mol/(Lmin),则化学方程式中n = ,(B) = 。23(1)在1L容器中含有2amolH2和2amolN2,设法使其反应并达到平衡,测得N2的转化率为20,此时H2的浓度是 。(2)将m mol的Cu2S跟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和H2O,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HNO3为 mol。24配平反应:NH4+ +O2 NO3-+H+ +H2O,反应中转移1mol电子,需要O2的体积为(标准状况) 。三、推断题(本题共1小题,共11分)ADCEB25如图所示,是五种常见的无机物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其中A、B、C、D常温下都是气体,且B是红棕色气体。(1)写出五种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8分)26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验证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气体,设计了下图装置,取得了满意效果。以下是该小组的实验步骤:.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将分液漏斗活塞及瓶塞打开,从右侧干燥管口小心注入13的稀硝酸直至液面与活塞处相平。干燥管铜丝活塞分液漏斗 .关闭活塞。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第二步操作的目的是: 。(3)整套装置操作方便,简述原理: 。(4)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一段时间再关闭,观察到的现象是: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3分)27在5 L密闭容器中充人2molA气体和1mol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气)+B(气)=2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伤基本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灌区节水灌溉技术高级培训班模拟试题集
-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
-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课件
- 田忌赛马课件
-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学情评估(含答案)2025-2026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演讲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小结
- 生猪行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医学一等奖《白血病》课件
- 2-第二章-各向异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 发现普洱茶的第一个医学实验报告
-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参数
- (完整版)过去完成时ppt
- 1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线路工程)
- 养老护理员(技师、高级技师)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学校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总结”工作制度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5吨压片机设计
- 2023年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PPT担负青年使命弘扬五四精神PPT课件(带内容)
- 2023年义务教育音乐2022版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